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也是发挥地域特色文化和农业资源。推进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了地理标志农产品武当道茶产业发展现状和做法,探究了武当道茶对湖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正湖北省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肩负着一江清水永续北送的国家战略使命,同时还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道教文化底蕴博大精深,是中国茶叶重要的发源地,也是"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自2009年开始打造的"武当道茶",在7年时间里相继荣获"湖北  相似文献   

3.
2011年7月3日,湖北省现代茶业精深加工现场会在宜昌市召开,当湖北梅子贡茶业集团董事长叶艳作完“狠抓茶业深加工、做强做大茶产业”的经验介绍后,全场参会人员爆发出长时间热烈掌声。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陈柏槐对梅子贡茶业集团致力于构建武当道茶领军企业给予了高度评价,省农业厅厅长祝金水对梅子贡茶业集团做强做大茶产业,带领茶农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经验也予以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4.
正湄潭是典型的农业县,茶产业是当地最大的农业支柱产业,近年来,湄潭县对茶产业发展进行了准确定位和政策扶持,在实践中总结提出了湄潭"优势在茶、特色在茶、希望在茶、出路在茶、成败在茶"的理念,把湄潭定位打造成"全国茶叶产业强县",从基地、加工、品牌、市场、文化、产业融合方面大力给予政策、资金支持,有力推动全县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湄潭坚持科技支撑、创新发展,为全国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多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发展"四优"、推进"四化"是河南省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文章阐述了罗山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罗山县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促进茶产业"四化"的角度,提出了从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推广应用优良品种和高效生产技术,制定产业标准化体系,培育壮大龙头茶企,实施"茶+旅游"战略等方面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贵州省贵定县按照"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科教兴县"的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全省大力发展茶产业的契机,大力发展生态茶、有机茶、特色茶、精品茶、富民茶,努力打造"中国苗岭贡茶之乡"的品牌,把茶产业发展与市场培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弘扬民族文化、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以整合资金,利用项目示范带动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茶产业的稳步发展。目前茶产业成为贵定  相似文献   

7.
正在4月26-29日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上,云南省农业农村厅首次对外发布《云茶产业2018年度绿色发展公报》,向外界公报云南茶产业发展的成绩单及绿色发展愿景。2018年是云南茶产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推动云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为推动"千亿云茶"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开启新篇章。2018年,云茶产业发展呈现"面积产量稳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的良好局面。全省茶叶面积  相似文献   

8.
贵州生态茶园建设及其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茶园是提高茶叶品质、保障安全卫生和确保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近年来,生态茶园建设的标准、技术及其模式已在不断地发展。本文根据文献报道和研究实践,分析了生态茶园的内涵、原则、标准和技术等,探讨了适宜贵州发展的"茶+果林"生态茶园、"茶—草本作物"生态茶园、"猪—沼—茶"生态茶园、"茶+家禽畜"生态茶园、"农业观光"生态茶园等几种生态茶园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为助推贵州茶产业实现"干净黔茶,全球共享"战略目标,6月9日,在遵义湄潭举办的贵州茶产业大会上,作为国内高端茶叶营养供应商的贵州磷化集团推出定制化特种功能肥"茶之福",以其之所长助推贵州省茶叶种植品质和效益"双提升",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量身定制品质和效益"双提升"  相似文献   

10.
普洱茶产业链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普洱茶产业链的研究,探讨了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对普洱茶产业链发展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寻找影响普洱茶产业链发展的因素,提出普洱茶产业链发展的具体措施与建议,达到延伸普洱茶产业链,增加普洱茶产业附加值的目的,使普洱茶产业化得到进一步提升,实现普洱茶科学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叶品牌众多,茶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面对经济新常态和消费需求的转变,各地都在努力探寻茶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茶旅融合"发展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便是这一时期探索出的重要路径之一。该文阐述了茶旅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宁国茶旅融合发展的优势,提出了宁国茶旅融合发展的措施,以期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1])。  相似文献   

12.
姚强  李德智  张健  刘华  汪建敏  王平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2):4579-4581,4595
对武当道茶55个典型茶园土壤进行取样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武当道茶茶园土壤pH总体较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中等水平,分布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土壤速效钾亏缺面积较大,分布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改良培肥途径,即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调节土壤酸碱度等。  相似文献   

13.
普洱市是"茶马古道"重要驿站,也是名扬国内外的普洱茶重要产地之一.依据普洱和云南"十四五"发展规划,聚焦茶产业未来发展,文章介绍了普洱市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竞争力的具体举措,为保障茶产业的可持续优质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助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黄山区茶产业历史悠久,将茶产业链的发展与"精准扶贫"政策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推进了黄山区茶叶种植向科技兴农型转变。该研究通过对黄山区茶产业的调研,对黄山区茶产业进行SWOT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三产融合的有效产业之一,茶产业不仅能为农民提高收入、改善生活,还在实现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伴随着茶产业的不断发展,茶叶公共品牌价值不断增加。根据三江县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阻碍茶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应立足于自身的优势,进一步打造"三江茶"的品牌特色,建设一批优势龙头茶叶企业,延长茶产业链,促进茶产业三产融合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福鼎白茶目前在国内市场比较热销,国外的销售市场也逐渐被打开。如何传承福鼎白茶传统制茶技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福鼎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顺茗道岩韵花香白茶的成因进行分析,描述了顺茗道岩韵花香白茶种植条件与制作技艺的一系列工序,旨在推进优质福鼎白茶以及传统制茶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茶叶品质持续提升,广大茶农持续受益,茶乡知名度持续攀高,"信阳毛尖"、"信阳红"已经成为河南省最靓丽的名片。但由于茶树种植资源性状相近、加工技术工艺大同小异,茶产业普遍效益低下,政府主导生产型的信阳茶产业,必须加快推进茶产业市场化、现代化,以适应茶市场的个性化及综合功能的新需求,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茶产业虽然发展势头强劲,但仍不同程度存在"小、散、杂、弱"的问题;发展茶产业生态是根本。优越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发展茶产业的潜力和优势。江西名优茶优势在生态,品牌在生态,市场竞争力也在生态。各级政府要为茶产业、茶文化、茶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19.
自普洱市1993年举行第一届中国普洱茶叶节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五届中国普洱茶节,中国普洱茶节已成为一个具有国际性、开放性、公益性的茶界盛会;为弘扬普洱茶文化,提升普洱茶的知名度与认知度,推进普洱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作者以普洱茶节与茶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茶叶节与茶产业发展为切入点,为普洱茶产业发展提出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20.
襄阳是国内名优绿茶优势产区,茶叶品质优异,拥有襄阳高香茶公共品牌。茶产业目前面临主要问题是无性系茶园面积少、茶叶比较效益较差、茶产业服务较弱、政策支持较少等。今后茶产业发展方向和思路是:出台强有力支持政策,集中打造"襄阳高香茶"公共区域品牌,推进茶叶"有机化、品牌化、机械化",实现由"以绿茶为尊"向红、黑茶方向延伸,由单纯的茶产品向深加工系列开发延伸,由单纯的茶产业向茶旅综合体延伸,打造"百亿产业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