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农作物"喝中药"或将取代化学合成农药?由兰州交通大学天然药物开发研究所沈彤教授及其团队研发出来的技术及产品成功地实现了这一想法。沈彤及其团队历时20多年,以传统中药材为原料,自主创新研发出一种集营养、防病、杀虫为一体的纯中药制剂植物源生物农药系列产品。该产品近10年来已在甘肃、陕西、四川和新疆等省区的100万亩、10多种农作物种植上进行了试验示范及应用推广,改变了 相似文献
3.
4.
5.
木霉菌及其对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文就木霉菌对植物真菌病害的拮抗作用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就拮抗木霉菌在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简要概括了今后应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7.
8.
寄主诱导的基因沉默(host-induced gene silencing,HIGS)以病原菌生长发育、产孢繁殖、侵染或致病过程中的关键基因作为靶点,在寄主植物中表达针对靶基因的RNAi构建体,在病原菌侵染植物的过程中,摄入相应的ds RNA或si RNA分子,通过识别、结合特异核苷酸序列,干扰病菌靶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病菌侵染和扩展,使植物表现抗病。这项技术为培育基于病原菌特异序列的植物抗病性奠定了基础,显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利用HIGS技术提高植物真菌病抗性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国内外利用这项技术改良植物真菌病害抗性的主要策略、技术路线,展望了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生防菌株NJ-18的鉴定及其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NJ-18是从油菜田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的一株具有抗真菌活性的细菌,本研究从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NJ-18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经平板对峙试验表明,NJ-18发酵液对Sclerotinia sclerotiorum、Rhizoctonia solani、 Fusarium moniliforme、Magnaporthe grisea、F. graminearum、R. cerealis、 Alternaria solani、Botrytis cinerea and Fusarium oxysporum等九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都具有良好的广谱抑菌活性;盆栽植株试验表明,NJ-18发酵液对小麦白粉病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发酵原液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效果分别高达到96.1%和88.2%,发酵液稀释200倍后处理,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效果分别达到58.8%和51.4%。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许金荣教授团队的最新成果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in plant pathogenic fungi在植物病理学领域顶尖期刊、双一流期刊PLoS Pathogens(IF=6.608)发表。植物保护学院江聪副研究员为论文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喷塔法测定了4株玫烟色拟青霉和4株球孢白僵菌对菊小长管蚜的毒力。结果表明,4株拟青霉在21~902个孢子/mm2的接种剂量下引起的死亡率为17.4%~100.0%,4株白僵菌在10~646个孢子/mm2的接种剂量下引起的死亡率为37.3%~100.0%。接种后第5天各菌株的致死中剂量LC50分别126个孢子/ mm2 (Pfr116),442个孢子/ mm2 (Pfr612),213个孢子/ mm2 (Pfr153),234个孢子/ mm2 (Pfr2175),155个孢子/ mm2 (Bb2880),86个孢子/ mm2 (Bb2860),99个孢子/ mm2 (Bb2861)和138个孢子/ mm2 (Bb2879)。致死中时LT50从低浓度下的较大差异向高浓度下的较小差异渐近收敛,在150个孢子/ mm2的剂量下,玫烟色拟青霉不同菌株的LT50变化范围为4.5~7.7天,球孢白僵菌不同菌株的LT50变化范围为4.5~5.1天。综合比较,4株玫烟色拟青霉中以Pfr2175的毒力最强,4株球孢白僵菌中以Bb2860最优,具有杀蚜速度快、致死浓度低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禾谷孢囊线虫病是我国小麦产区主要的病害之一,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通过从孢囊上分离寄生真菌,扩增其ITS序列,并通过室内生测和盆栽试验对其发酵液进行了杀线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共鉴定获得31株真菌,分别属于镰刀菌属、支顶孢属、枝孢属、曲霉属、链格孢属、毛壳菌属、枝氯霉属、根霉、小球腔菌属、青霉菌属10个属,其中镰刀菌属真菌最多有8株。黑曲霉属真菌HN214与曲霉属真菌HN132的发酵液稀释4倍后,对禾谷孢囊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9.66%和96.56%;室内盆栽活性测定表明,真菌HN132的8倍发酵液处理后,禾谷孢囊线虫的孢囊减少率达64.1%,在生产上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黔东南州太子参立枯病的病害分析及生防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贵州省黔东南州太子参(Radix pseudostellariae)在每年3月~5月份都会发生严重真菌病害,经实地调查、组织分离和显微鉴定,得到主要致病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其导致的病害为太子参立枯病。同时还在病土中分离纯化得到对太子参种苗有致病能力的病原菌互隔文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生防实验结果表明,芽孢杆菌(Bacillus spp.) F18菌株对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芽孢杆菌(Bacillus spp.) 多种菌株对病原菌互隔文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南农大教授在植物体内发现能抗虫的内生真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志伟课题组近日首次在南京本土禾本科植物小颖羊茅内发现了内生真菌。这种真菌好比人体内有益菌,能自动保护植物免受病虫的侵扰。 相似文献
16.
17.
<正>日前,《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了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发强教授研究团队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一种新的不依赖于ATG1蛋白激酶复合体的植物细胞自噬途径。在此之前,ATG1蛋白激酶复合体一直被认为是激活植物细胞自噬途径必不可少的组分。植物细胞自噬是一种通过脂膜包裹自身细胞质蛋白或细胞器,并将其运 相似文献
18.
<正>草莓真菌病害主要有黄萎病(枯叶病)、叶斑病、白粉病和灰霉病。其中,在温室栽培草莓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是灰霉病,其次是白粉病。灰霉病灰霉病是草莓的重要病害,多在草莓开花后发生。在18℃~28℃、高湿的环境条件下该病易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学通报》2010,(14)
从小麦茎叶组织中分离内生真菌,为小麦白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新途径。通过小麦白粉菌的孢子萌发抑制实验,共得到4株对小麦白粉菌孢子萌发抑制效果较好的菌株,抑制率分别达到86.07%、83.11%、91.14%和96.23%。利用小麦离体叶段白粉病害防治试验测定不同拮抗菌株的发酵液防治效果,根据白粉病病情鉴定的6级分类标准鉴定小麦病级,并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其中拮抗菌株BF11和BF19处理后,小麦白粉病病情有所减轻,防治效果分别为:82.14%和88.49%。形态学初步鉴定结果表明,BF11为镰孢霉属(Fusarium sp.)真菌,BF19为曲霉属(Aspergillus sp.)真菌。研究得到的内生真菌BF11和BF19可为生防菌剂的开发提供有益资源。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刘凤权实验室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Ching-Hong Yang教授合作在微生物领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5年IF5.965)发表了题为"A Feed-forward signaling circuit controls bacterial virulence through linking cyclic di-GMP and two mechanistically distinct sR NAs; ArcZand RsmB"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细菌第二信使、小RNA与转录因子协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