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虱螨脲对小菜蛾生存、化蛹和羽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全面了解虱螨脲对小菜蛾的杀虫作用,采用浸叶法测定虱螨脲对小菜蛾3龄幼虫毒力的同时,观察了虱螨脲对小菜蛾幼虫存活、化蛹和羽化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虱螨脲对小菜蛾具有生物活性高、用量低、作用缓慢但药效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尽管0.01953125、0.0390625、0.078125、0.15625和0.3125 mg/L这5个浓度处理48 h死亡率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蛹前累计死亡率,除最低浓度(0.01953125 mg/L)外,其他测定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同样,除最低浓度外,其余测定浓度的化蛹率显著低于对照;此外,所有测定浓度的羽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且都表现为浓度越高,差异越显著。但所有测定浓度对小菜蛾幼虫的蛹重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截至2020年3月10日,我国批准登记防治美国白蛾并在登记有效期的农药产品共有40个,其中单剂27个,混剂13个;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2个,苦参碱9个,灭幼脲8个,毒死蜱4个,苏云金杆菌3个,虫螨腈2个,虱螨脲2个,除虫脲2个,杀铃脲2个,氟铃脲2个,阿维菌素1个,高效氯  相似文献   

3.
<正>湖北省宜昌市柑橘科学研究所通过喂食橘小实蝇不同浓度甲羟基孕酮和虱螨脲的食料,测定了其对橘小实蝇的不育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甲羟基孕酮对橘小实蝇成虫交配和产卵始见期与正常对照未见明显差异,而不同浓度虱螨脲对橘小实蝇成虫交配和产卵始见期与正常对照相比明显推迟;同时,随甲羟基孕酮和虱螨脲食料浓度的增  相似文献   

4.
虱螨脲对棉铃虫实验种群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室内测定了虱螨脲对棉铃虫实验种群的生物活性及低剂量下对其生命参数的影响。拒食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虱螨脲对棉铃虫三龄幼虫具有明显的拒食活性,在10 mg/kg浓度时,96 h后拒食率达到95.04%;虱螨脲也表现出较强的杀卵作用,在50 mg/L浓度下,棉铃虫1日龄卵死亡率达到87.59%。分别用叶片浸毒法和浸虫体法测定了对棉铃虫幼虫的胃毒活性和触杀活性,其对棉铃虫二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0.743 4,12.369 6 mg/L,胃毒活性约是触杀活性的17倍,表明虱螨脲对棉铃虫的作用方式主要为胃毒作用,兼有一定触杀作用。虱螨脲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力影响的测定结果表明,虱螨脲可抑制幼虫生长,延缓发育,使幼虫历期、蛹期增长;同时降低其生育繁殖能力,使幼虫成活率、化蛹率、羽化率、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等有所下降,畸形蛹和畸形蛾比例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生物农药在果树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除虫脲。又名灭幼脲1号,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可用以防治柑橘锈壁虱、柑橘潜叶蛾、柑橘木虱等害虫,使用浓度为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对人畜安全,对鸟、鱼、蜜蜂等无不良影响。与除虫脲相类似的还有灭幼脲(灭幼脲3号)、氟苯脲(农梦特)、氟虫脲(卡死克)、杀铃脲(杀虫隆)  相似文献   

6.
<正>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人员探讨了50g/L虱螨脲乳油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室内活性及田间药效。研究人员以饲喂法测试虱螨脲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室内活性,以喷雾法测定50g/L虱螨脲乳油在玉米不同生长发育期的田间药效。室内测定结果表明,20mg/L的虱螨脲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有较好  相似文献   

7.
<正>烟粉虱及其传播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D)近年来危害严重,使用杀虫剂抑制传毒介体在植物间传毒是目前防控该病虫组合的常用手段。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通过选择试验探讨了氟吡呋喃酮、溴氰虫酰胺和噻虫嗪三种杀虫剂分别在亚致死浓度(LC_(15)、LC_(40))和田间应用浓度处理下番茄苗对携带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Q烟粉虱的驱避效应。结果表明,氟吡呋喃酮在各浓  相似文献   

8.
正虱螨脲属于新型低毒高效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农林作物鳞翅目害虫和锈螨等,对烟粉虱、白粉虱等同翅目害虫,黑腹果蝇、斑翅果蝇、橘小实蝇、葱蝇、韭蛆等双翅目害虫,蓟马等缨翅目害虫,甘蔗赭色鸟喙象等鞘翅目害虫毒力也较高,2019、2020连续两年被农业农村部推荐为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用药,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9.
正为明确田间常用农药对伊米果蝇和海德氏果蝇的毒力和解毒机制,山东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采用药膜法,在室内测定6种田间常用农药原药对2种果蝇实验种群成虫的LC_(10)、LC_(20)和LC_(50),并研究了其中3种农药的亚致死剂量(LC_(10)、LC_(20))对果蝇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羧酸酯酶(Car E)、乙酰胆碱酯酶(Ach E)3种主要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对伊米果蝇的毒力最大,  相似文献   

10.
正虱螨脲是苯甲酰脲类杀虫剂中的第一大产品,在国内主要应用在柑橘、蔬菜、棉花、玉米、果树等作物上。虱螨脲可防治多种害虫,对多种鳞翅目害虫有高效,还可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特别对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玉米螟、粘虫、草地贪夜蛾、棉铃虫等抗性害虫具有优异的药效。最早在1993年,先正达最先上市虱螨脲,主要应用在玉米上。其杀虫机理是通过抑制幼虫几丁质合成酶的形  相似文献   

11.
<正>农药与植保类问:每亩用0.5%噻虫胺5公斤于白萝卜播种前施用,能否防治跳甲幼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答:能。问:氟虫腈和虱螨脲能否用在蔬菜瓜果上?答:氟虫腈现在已被禁止在农田喷雾使用。虱螨脲登记用于防治菜豆豆荚螟、番茄棉铃虫、甘蓝甜菜夜蛾、柑橘潜叶蛾和锈壁虱、马铃薯块茎蛾、棉花棉铃虫、苹果小卷叶蛾。虱螨脲为取代脲类杀虫杀螨剂,通过作用于害虫幼虫、阻止蜕皮过程而杀死害虫,尤其对果树等食叶毛虫有较好的防效,对蓟  相似文献   

12.
<正>近期有读者反映,棉田施用氟铃脲及其与阿维菌素的复配剂防治棉铃虫后,棉花叶片上出现红色斑点,咨询氟铃脲是否会对棉花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13.
<正>以酰胺、草酰氯和氟醚为主要原料,年合成100吨农药氟铃脲的某农药企业,多年来生产所产生的褐色、褐灰色软状成团结块的废渣到处堆放,任其散发出甲苯气体毒化空气。由于废渣尚含有约45%左右的氟铃脲有效成分,因此弃之可惜、留之有害。  相似文献   

14.
<正>杀铃脲,通用名称为杀铃脲,商品名称杀虫隆、灭幼脲4号、氟幼灵、杀虫脲、战果、先安等,主要剂型有5%、20%悬浮剂,1.5%、5%乳油,25%可湿性粉剂。属低毒杀虫剂。  相似文献   

15.
为延缓稻纵卷叶螟抗药性产生,验证新型药剂方案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以期为稻纵卷叶螟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常规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设置2个不同处理:24%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750 g/hm2和24%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450 g/hm2+150 g/L茚虫威悬浮剂300 g/hm2,对照处理为8%虫螨腈2100 g/hm2和清水对照(CK),测定24%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150 g/L茚虫威悬浮剂组合用药在不同田间区域和不同品系水稻上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组合药剂处理对稻纵卷叶螟均有较高的防效,其中宁波试验中,24%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750 g/hm2与24%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450 g/hm2+150 g/L茚虫威悬浮剂300 g/hm2对早稻/单季稻制种田稻纵卷叶螟3天后防效均在85%以上,7天后防效均在90%以上,14天后2个处理的保叶率均在90%以上;温州试验中,24%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750 g/hm2与24%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450 g/hm2+150g/L茚虫威悬浮剂300 g/hm2对单季稻防效与宁波试验一致,药后3天防效在85%以上,药后7天防效均在93%以上,14天后2个处理的保叶率同样在90%以上。各处理防效以及保叶率均优于对照处理。2种药剂组合方案对稻纵卷叶螟均有着很好的防治效果,不仅表现出优异的速效性,也表现出了较长的持效期。  相似文献   

16.
<正>为探索与生物防治相协调的化学防治措施,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科研人员近期测定了Bt、阿维菌素、吡虫啉氟啶脲、溴氰菊酯和毒死蜱等6种保护地蔬菜常用杀虫剂对捕食性天敌巴氏钝绥螨的室内毒力,并初步评价了这6种杀虫剂对巴氏钝绥螨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6种杀虫剂对巴氏钝绥螨的毒力大小顺序依次为溴氰菊酯>毒死蜱>氟啶脲>阿维菌素>吡虫啉>Bt;其中,溴氰菊酯对巴氏钝绥螨毒性最大,其致死中浓度(LC50)达77.04毫克/升,而Bt制剂的LC50为17214.19毫克/升,对巴氏钝绥螨的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7.
周俊 《科学种养》2012,(12):33-33
为了验证10%毒死蜱·氟铃脲微乳剂对花椰菜小菜蛾的防治效果,特设置本试验。以下是试验的具体情况:一、试验材料1.试验药剂药剂分别为10%毒死蜱·氟铃脲微乳剂(河南欣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10%氟铃脲乳油(山东威海韩孚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和40%毒死蜱乳油[美国陶氏化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8.
浙西北主迁入代稻纵卷叶螟药剂防控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2种药剂防治迁入代稻纵卷叶螟试验的结果表明,用药后5d,对稻纵卷叶螟幼虫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为5%氟虫腈、31%氟虫腈·三唑磷、4%阿维菌素、3%阿维菌素·氟铃脲、48%毒死蜱、15%茚虫威,校正防效分别为83.4%、78.1%、75.6%、70.3%、68.0%、66.9%,其余药剂的防治效果较低,均在60%以下;用药后7d,对单季稻具有较好保叶效果的药剂为阿维菌素、氟虫腈、茚虫威、氟虫腈·三唑磷、阿维菌素·氟铃脲,校正保叶效果分别为59.8%、57.9%、57.9%、56.3%、48.4%;其次为喹硫磷、虫螨腈、稻丰散·三唑磷、稻丰散、毒死蜱、毒·乙酰,校正保叶效果分别为46.5%、43.6%、40.3%、39.6%、36.6%、33.6%;以联苯菊酯为最差,仅16.9%.单季稻以四(2)代迁入稻纵卷叶螟发生量大,虫龄不整齐,在2~3龄幼虫盛发时,宜选用氟虫腈及其混配剂(氟虫腈·三唑磷)、阿维菌素及其混配剂(阿维菌素·氟铃脲),以及茚虫威三类药剂均有较好的杀虫与保叶效果,适期施药1次可控制该代稻纵卷叶螟主迁入峰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9.
正丁醚脲又叫杀螨隆、宝路,是一种新型硫脲类高效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胃毒、内吸和熏蒸作用、低毒,但对鱼、蜜蜂高毒。在紫外光下会转变为具有杀虫活性的物质,它对蔬菜上已产生严重抗药性的害虫具有较强的活性。可防治多种作物和观赏植物上的蚜虫、粉虱、叶蝉、夜蛾科害虫及害螨。丁醚脲是杀螨剂中的第一大产品,是由汽巴-嘉基(现先正达)公司开发的硫脲类杀虫、杀螨剂,用于棉花、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上防治刺吸式口器害  相似文献   

20.
<正>一、杀虫(螨、螺)剂2014年登记10大热点杀虫(螨、螺)剂品种详见表1。与2013年相比,10大登记热点品种中的噻嗪酮被螺螨酯代替。噻虫嗪、茚虫威、螺螨酯、氟虫腈等品种登记产品数量增幅最为明显,预计2015年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另外,呋虫胺、噻虫啉、噻虫胺、乙虫腈、虫螨腈、虱螨脲、多杀霉素、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甲氧虫酰肼、联苯肼酯、苦参碱以及天敌昆虫(赤眼蜂、瓢虫等)、昆虫病毒等也将会是未来几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