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研究册亨县杂交玉米的最佳种植方式,开展玉米双垄面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双垄面全膜覆盖沟播区产量最高,为8 717.17 kg/hm2,常规地膜覆盖穴播区产量次之,为7 825.25 kg/hm2,拉绳穴播区产量最低,为6 522.22 kg/hm2;双垄面全膜覆盖沟播和常规地膜覆盖穴播方式增产明显,可见其可在册亨县玉米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对全膜双垄沟播和半膜平铺穴播条件下6种不同控释肥肥料组合控释肥试验,结果表明,控释肥基施651 kg/hm2、拔节期追施349 kg/hm2组合方式增产效果最好,在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玉米产量达到8 088 kg/hm2,在半膜平铺穴播条件下产量达到7 675 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26.10%和38.61%。  相似文献   

3.
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旱作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覆膜方式增产幅度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极其显著地高于半膜双垄沟播技术、半膜双垄沟播明显高于半膜平铺穴播,不同覆膜时间增产幅度以秋季覆膜处理最高、顶凌覆膜次之、播前覆膜最低;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幅度明显表现为:半干旱偏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偏旱区.三个旱作区秋季全膜双垄春季沟播玉米较对照播前半膜平铺穴播(下同)增产率分别为48.1%、39.6%和34.3%,顶凌全膜双垄春季沟播玉米较对照增产率分别为40.6%、35.0%和31.7%,播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较对照增产率分别为35.0%、30.3%和28.0%;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量则表现为:半湿润偏早区明显高于半干旱区,半干旱区又明显高于半干旱偏旱区,特别是年降雨600mm的旱作区秋季、顶凌全膜双垄春季沟播玉米产量分别达到12375.0kg/hm~2、12192.0kg/hm~2,达到了旱作玉米超高产.  相似文献   

4.
在降雨量450 mm的宁南山区,进行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沟播马铃薯栽植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沟播条件下,种植密度以6.00万株/hm2为宜,产量达到28 863.6 kg/hm2,纯效益达21 883.5元/hm2,较3.75万株/hm2处理增产9 136.3 kg/hm2,增产46.3%。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普安县杂交玉米的最佳种植方式,普安县开展了米双垄面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双垄面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栽培技术区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农博士包膜控释肥在固原市地膜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2种覆膜方式下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全膜双垄沟播和半膜平铺穴播2种方式下,以农博士包膜控释肥播前基施447 kg/hm~2、拔节期打孔追施240 kg/hm~2组合方式增收效益最明显,在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纯收入达到14 049元/hm~2,在半膜平铺穴播条件下纯收入达到13 709元/hm~2,分别较当地习惯施肥增收24.3%和19.7%,适合在固原市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施肥量对旱地垄膜集雨沟播种植胡麻农艺性状及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膜集雨沟播种植胡麻不同施肥处理各农艺性状(株高、单株有效分枝、单株有效结果和单株粒重)与产量表现均以施肥82.5 kg/hm~2处理最高,其产量为981.75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1.71%。  相似文献   

8.
安定区马铃薯不同保水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采用不同保水剂和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相结合的试验方式,以秸秆不还田+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栽培为对照。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栽培+保水剂1的处理表现最好,株粒数、株粒重、大薯率分别是7. 2个、0. 73kg、64. 4%,较秸秆不还田+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栽培(CK)处理分别增加1. 6个、0. 17kg、21. 5%;对土壤0~60cm耕层含水量与其它有明显差异;产量是41565kg/hm2,比处理1增产9653kg,增产率为30. 2%。因此,应继续开展相关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贵立德  王小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061-16062,16066
[目的]系统研究干旱半干旱区秸秆还田的有效利用方式。[方法]在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马家岔村进行秸秆还田定位试验,探讨秸秆还田对旱地马铃薯产量、土壤肥力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秸秆还田有助于0~20 cm耕层土壤有机质增加0.12 g/kg,全氮增加0.03 g/kg,碱解氮增加2.2 mg/kg,有效磷增加2.01 mg/kg,速效钾增加2.1 mg/kg。以秸秆还田+秋季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栽培+腐熟剂保水保墒效果和产量为最好,土壤耕层平均含水量分别为8.85%、8.91%、9.36%,9.14%,比秋季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栽培分别高0.12%、0.4%、0.13%、0.72%。产量是26 333.82 kg/hm2,比秋季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栽培增产2 790.14 kg,增产率为11.85%。[结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秸秆还田+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栽培+腐熟剂处理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0.
在推广应用旱地玉米双垄面集雨全膜覆盖沟播技术的基础上,从减少投入、节本增效,提高经济效益入手,进行了旱地玉米双垄全膜覆盖"一膜两季"后作技术效益展示。结果表明,该项栽培技术能显著减少冬春季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春播保全苗,虽然较新膜覆盖栽培减产3.34%,产值降低610.5元/hm~2,但由于投入减少,纯收入增加3 289.5元/hm~2。  相似文献   

11.
在庄浪县旱地梯田进行了马铃薯不同覆盖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全膜通用模式和全膜双垄侧播模式能显著改善马铃薯株高、茎粗、单株产量、平均单薯重量等经济性状,提高了产量,其中,黑色全膜双垄侧播模式和黑色全膜通用模式产量最高,同为37 801.95 kg/hm~2,较对照露地平播增产7 200.45 kg/hm~2,增幅23.53%,可示范推广。白色全膜通用模式和白色全膜双垄侧播模式,产量分别为37 201 kg/hm~2和36 601 kg/hm~2,较对照露地平播增产21.57%和19.61%,可继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2018在武威市凉州区中坝镇进行了玉米不同种植模式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全膜垄作沟播密植、平作开沟、全膜垄作垄播产量最高,折合产量分别为13 373.55 kg/hm~2、12 701.25 kg/hm~2、12 573.75 kg/hm~2,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应进一步示范、推广;单方水效益依然是全膜垄作沟播密植、全膜垄作垄播、平作开沟最高,较对照全膜平作1.9元/m~3提高5%~21%。  相似文献   

13.
缓控释肥料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施用缓控释肥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玉米产量,同时减少追肥次数,减少工时,节约投入成本,实现玉米的高产高效生产,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施用缓控释肥料600 kg/hm2处理的玉米实际产量达9 225 kg/hm2,比习惯施肥增产1 125 kg/hm2,增产率为13.89%,产投比为0.83,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4.
缓控释肥料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施用缓控释肥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玉米产量,同时减少追肥次数,减少工时,节约投入成本,实现玉米的高产高效生产,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施用缓控释肥料600 kg/hm2处理的玉米实际产量达9 225 kg/hm2,比习惯施肥增产1 125 kg/hm2,增产率为13.89%,产投比为0.83,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以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栽培(秸秆不还田)和秸秆还田常规种植(不覆膜)作为2个处理,研究地膜覆盖与露地秸秆还田在不同处理间对马铃薯物候期、经济性状、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对马铃薯物候期影响不明显;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栽培比秸秆还田常规种植在株高、株粒数、大薯率分别高出3~5 cm、1个和4%~12%;在不同试验点,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栽培比秸秆还田常规种植增产2 109.0、3 117.0、3 148.5 kg/hm2;不同处理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应五河县玉米生产需求的玉米专用肥料和施肥技术,开展了玉米种肥同播试验。结果表明,各种肥同播处理玉米在生育性状上,全生长期并无明显变化,但在植株上显示出株高偏低,穗位下降,穗上叶增高,茎秆粗壮,抗逆性增强;其中以种肥施控释肥(28-8-9)900 kg/hm~2(机播施入种子侧下方3~5 cm处)处理产量最高,达到10 545 kg/hm~2,较对照习惯施肥增产1 155 kg/hm~2,增产率达12.30%,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7.
缓控释肥料在玉米上的应用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玉米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金正大"缓控释肥料在大田中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缓控释肥区产量分别比普通配方肥区、习惯施肥区和空白对照区667m2增产57.5kg、80.4kg和182.3kg,"金正大"缓控释肥料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在甘肃省庄浪县山地梯田试验了马铃薯不同覆盖栽培模式。结果表明,通用全膜垄上播种栽培模式马铃薯生育期适中,商品率高,经济性状好;该模式下,折合产量最高,为47 824.1 kg/hm~2,较露地栽培增产9 305.6 kg/hm~2,增产率24.16%。全膜垄作侧播折合产量44 444.4 kg/hm~2,较露地栽培增产5 925.9 kg/hm~2,增产率15.38%;全膜微垄垄播折合产量42 824.1 kg/hm~2,较露地栽培增产11.18%。通用全膜垄上播种较当地主栽模式全膜垄作侧播产量增幅较大,全膜微垄垄播较全膜垄作侧播略有减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开展玉米全膜双垄集雨沟播秸秆还田肥料试验,对不同处理间作物农艺性状和产量以及施用秸秆前后土壤主要养分状况进行了对比,并对作物产量进行F测验和LSR法多重比较。试验表明,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秸秆还田配用优质缓释肥在解决作物后期脱肥、培肥地力等方面具有优越性。以全膜双垄沟播为核心技术,应用秸秆还田,配用优质缓释肥,能达到增产高效的目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和展示半干旱山区玉米施用新型肥料在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以及节本增收方面的作用,本试验采用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栽培模式,筛选出了适宜半干旱山区玉米增产效果的肥料,以期提高农户对节水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的认识,为天水市秦州区玉米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