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庆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重庆市2017年13场暴雨致灾事件,开展基于水土耦合机制的重庆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并从预警事件的准确率和预警区域的精确性两方面与实际灾险情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当前重庆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全面提升郴州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能力,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和水平,郴州市国土资源管理局与郴州市气象局在预计有地质灾害发生时,向社会公众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在防治地质灾害、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此就基于SWAN系统建立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渠道提出了新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廖敏  朱丹 《吉林农业》2012,(6):143-145
文章利用2000-2010年宜春市国土资源局的地质灾害资料,分析了宜春市地质灾害与不同类型降水的关系,用有效累积雨量作为地质灾害预警主要指标,得出不同区域的预警等级,与国土资源部门会商确定后,视情况对外发布.检验结果表明,制作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模型研究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维英  李明  杜继稳  王雁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588-12591
利用黄土高原47年降雨型地质灾害资料和相对应降雨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建立诱发地质灾害日综合雨量方程,得出崩塌和滑坡启动值、加速值、临灾值的临界日综合雨量。考虑地质灾害风险区划、降雨影响系数、日综合雨量,以高时空分辨率自动气象站降雨观测资料和定量降雨预报预警为基础,建立地质灾害逐时动态日预报和逐时预警相互衔接的精细化、无缝隙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模型。通过实例检验表明将降雨型地质灾害动态预报模型和预警模型结合起来应用,提高预报时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在统计2011—2014年汉中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检验质量、跟踪服务效果的基础上,探讨定量评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的方法,提取预报准确率、预报服务覆盖率、预报服务时效、可能预防能力4个评估因子建立评估模型。通过实例评估,得出汉中市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效益评估为72%,说明风险预警准确率和服务时效是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水平的两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管彧翔 《北京农业》2013,(12):191-192
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地裂缝、水土流失、泥石流、地裂缝、崩塌、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是自然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灾害的预报预警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雅江县为例,对雅江县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服务进行简要探析,希望能为以后的地质灾害的预报和预警提供帮助,尽量减少人民的经济损失,尽可能保护人民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7.
利用北斗定位技术实现油气管道沿线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以期减少地质灾害对油气管道造成的威胁与破坏。以华中成品油管道江西处、抚州处、湖南处的成品油管道区段为研究区,利用国产高分遥感影像对地质灾害风险点进行高精度自动识别,并辅以人工目视解译方法进行纠正,将识别结果作为现场调查的基础资料。基于北斗定位技术设计了微位移监测装置,结合高精度定位数据处理技术方法,对地质灾害风险点的坡体位移进行实时监测。结合研究区前期有效降雨量与预报降雨量建立了地质灾害预警模型,通过手机预警APP按输油处、输油站分级分权限推送红、橙、黄、蓝4个等级的预警信息。研究结果可为油气管道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与预警的智能化应用提供参考。(图5,表2,参29)  相似文献   

8.
管道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付立武  贾韶辉  郭磊 《油气储运》2012,31(4):307-309,313,326,327
每年汛期是我国地质灾害的高发期,严重威胁我国上万公里管道及附属设备的运行安全。对管道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技术进行研究,通过采用信息化技术,将预警分类及响应标准固化到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系统中,实现了预警信息的收集、发布、共享、通知的集成。同时通过多种传递方式,实现了灾害预警信息的直达传送,使基层单位的生产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所属企业的受灾害影响程度。以管道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实例应用,验证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是一个地质灾害较多的省份,地质灾害对湖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应加强湖北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首先做好地质灾害的调查,其次加强地质灾害的预警与监测,同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醴陵市地质灾害危害现状,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探讨了基于临界雨量模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技术方法。提出了醴陵市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思路,为今后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实际生产中,气象和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暴露出信息无权威性、信息分散、预报信息无针对性、信息获取和发送人工化等问题。分析了中国石油各企业的预报需求,提出服务定制模式,自主研发了气象与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平台。该平台以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为目标,及时获取权威预报预警信息,经系统自动分析后,通过多种渠道快速发布专业的气象、地质灾害预报信息,实现提前12h乃至更长时间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针对本企业的预报预警信息,为企业减灾防灾和辅助生产调度等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气候变化和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七星关区县域地质灾害治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综合治理措施.[方法]阐述目前七星关区地质灾害治理现状,分析地质灾害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可行的治理措施.[结果]针对七星关区地质灾害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治理措施: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巡查力度;抓实开展汛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强化汛期地质灾害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积极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加快地质灾害防治项目进度;全面推进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加大人为工程活动监管力度.[结论]为强化区域安全意识、完善区县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指挥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海峰  易庆林  易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526-10529,10987
监测预警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对其产生的海量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是对库区进行有效防灾减灾和管理决策的基础。Google Earth作为一款免费提供全球三维遥感影像数据的虚拟地球软件平台,在对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信息集成管理和展示方面具有成本低、实施快、展示逼真等优点。在分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专业监测数据组成及其安全性、用户可视化的空间认知过程和习惯等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信息集成方案,并利用Google Earth提供的功能予以实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表明Google Earth在地质灾害信息集成、管理和展示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三峡库区万州地质灾害发生情况,总结归纳了滑坡、危岩的现有监测技术与方法,选择合理监测内容,开发监测终端设备,采用“物联网”技术和C/S架构,将不同监测仪器进行集成,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采集系统,最后以正在变形的万州区政协滑坡为例,介绍了该系统的应用情况。该系统能够对万州地质灾害进行全天候、实时连续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并能够及时提供预警信息给相关人员,大大提高了万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综合应用GIS空间分析和制图技术、SQLServer数据库以及C#编程语言及与其相关的NET技术,开发了吉林省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基础数据库信息建库及数据管理、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实时监测报警、加密站雨量实时监测报警、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预报报警、预警产品制作分发、历史模拟等功能.该系统业务应用以来,多次对山洪地质灾害进行准确预警,在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象园村泥石流发生地的国土资源部门、相关政府部门、基层工作人员和公众进行问卷调查,对2011年8月2日陕西省镇安县达仁镇象园村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气象服务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了解和评估地质灾害防治对气象服务的需求。结果发现,手机短信、电视、电话是目前气象预警信息主要的传播渠道,持续降雨日数、降雨量和短时强降雨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97%以上被调查人员对于气象服务工作表示肯定,认为气象服务工作及时、准确、实用,内容通俗易懂;经测算得出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服务效益贡献率为72.65%,减少人员伤亡贡献率达41%。可见,气象监测预警服务在陕西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结合景德镇当地实际情况,选取该市10个灾害隐患点作为预警区域,初步制订了预警指标,并开发了简易的预警平台,以期提高山洪地质灾害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杨金华 《现代农业》2022,(1):111-112
加大对气象预警工作的重视程度非常必要,本文对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指标及其应用进行研讨.主要包括降雨型灾害的不良后果、灾情等级划分、灾情防控应急措施等.研讨过程不仅有利于灾情预警工作高质量和高成效开展,而且有利于提高民众自我安保意识,提高对灾情及其防控常识,强化民众风险防控和应急能力,从而使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作更具...  相似文献   

19.
结合固原市境内山洪地质灾害的成因,对山洪地质灾害防御观测站网建设及灾害预警情况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自动化的一种实现途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分析常用的预报预警建模方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河南省为例,提出了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自动化的一种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