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重金属离子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4龄起家蚕添食不同浓度的Pb2+、Cd2+,研究其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添食重金属离子对家蚕成活率、体重、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均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使用不同浓度的重金属(Pb2+、Cd2+)添食家蚕,利用脱胶、灰化、等离子测定等方法,检测蚕茧及其组分和丝腺中的重金属含量,并研究重金属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蚕茧、丝素和丝腺中均含有重金属,其含量随添食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浓度重金属对家蚕在死亡率、体重等方面有不同影响,混合浓度中重金属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不同浓度的CACl2溶液对培养的家蚕细胞(BmN)进行诱导,结果表明,随CACl2浓度的改变,其细胞形态发生了相应的变 化,死亡率与浓度具有一定量效关系;对4龄起家蚕(菁松,原种)添食不同浓度的CACl2、Pb(NO3)2,结果显示,Ca2+、Pb2+具抑制其生长,影响其 茧质的不良影响,耐重金属能力差于皓月原种。  相似文献   

4.
CdCl_2诱导家蚕细胞(BmN)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朱玉芳  朱江 《蚕业科学》2003,29(4):433-435
为探讨重金属诱导家蚕细胞凋亡机制 ,用不同浓度的CdCl2 ,对家蚕细胞 (BmN)进行诱导 ,并采用Giemsa染色形态学方法 ,研究其细胞凋亡。结果表明 :由于重金属离子的胁迫作用 ,不同浓度下其细胞死亡率不同 ,36μmol/LCdCl2 作用 2 4h ,BmN细胞出现了细胞核周边化及凋亡小体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天竺葵(Pelargonium hortorum)对不同重金属的抗性,通过温室盆栽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的Pb2+、Cd2+、Cu2+、Zn2+对天竺葵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竺葵植株在4种重金属胁迫下,生长均受抑制,但抑制表现程度有所不同。其中对根长的抑制最明显,但植株依然能保持生长。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升高,植株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叶片相对电导率均显著上升(P 0.05),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P 0.05)高于对照。在浓度低于1 000 mg·kg–1的Pb2+和浓度低于800 mg·kg–1的Zn2+胁迫下植株没有出现明显萎黄,其余处理下基部2~3片叶出现萎黄脱落情况。综上所述,天竺葵对4种重金属均有一定的耐性,是利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潜力花卉。  相似文献   

6.
野桑蚕和家蚕的环境适应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12  
野桑蚕和家蚕对不同组分人工饲料的食性比较研究表明 ,野桑蚕不取食无桑叶粉的人工饲料 ,4 8h不出现疏毛现象 ,其食性较家蚕单一。以完成虫态的积温研究二者对气象环境的适应性 ,发现野桑蚕对气象环境的适应性较家蚕强 ,野桑蚕完成不同虫态所需的有效积温较稳定。对野桑蚕和家蚕添食农药和紫外辐照处理 ,结果表明野桑蚕对不良的环境的耐受性较家蚕强 :添食相同浓度的农药 ,家蚕全部中毒死亡 ,而野桑蚕却部分存活 ,且正常化蛹 ;紫外线辐照可使野桑蚕提前老熟营茧  相似文献   

7.
Pb2+与Cd2+胁迫高羊茅初期生长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b2+与Cd2+胁迫高羊茅初期生长生态效应的研究表明除对萌发率及Pb2+胁迫下的株高生长有不同程度正向效应外,对其它测定指标在低浓度下正向效应明显,出现峰值;越过峰值则随着浓度增加其抑制生态效应也愈加显著,各指标与胁迫浓度呈极显著负线性关系且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r>-0.9100),生长生态抑制效应表现在对根系及单株净初级生产量指标上尤其显著;表明高羊茅对Pb2+与Cd2+污染胁迫有着相对较低的生态阈限值.从生长综合效应分析比较看,Cd2+比Pb2+的负向生态效应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8.
镉、铅对沙打旺种子萌发及早期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溶液培养和盆栽实验研究了镉(Cd2 )和铅(Pb2 )对沙打旺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幼苗叶绿体色素含量、脯氨酸含量、抗氧化系统中的2种抗氧化酶(SOD,CAT)活性的影响.Cd2 、Pb2 实验梯度分别为:0,1,2,3,10,20和0,500,1000,1500 mg/kg.结果表明,随着Cd2 浓度的增大,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总体上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随着Pb2 浓度的增大,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种子发芽进程受到严重抑制.Cd2 和Pb2 对沙打旺幼苗的株高、根长、根重和地上重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植物生长受到的影响越大.在同一浓度下,Cd2 、Pb2 对沙打旺胚根伸长抑制率大于对芽伸长的抑制率.随着Cd2 、Ph2 浓度的增大,叶绿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Pb2 对叶绿素的影响大于Cd2 .脯氨酸含量、SOD和CAT的活性均出现低浓度(Cd2 浓度1 mg/kg,Pb2 浓度500 mg/kg)上升,高浓度(Cd2 浓度≥10 mg/kg,Pb2 浓度≥1 000 mg/kg)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西藏巴青县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对重金属Mn2+、Pb2+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为西藏矿区周边污染土壤和植被修复提供依据。选取西藏巴青县野生垂穗披碱草为试验材料,采用纸上发芽法研究了重金属Mn2+、Pb2+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Mn2+、Pb2+离子胁迫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随着Mn2+、Pb2+浓度的增大,垂穗披碱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胚芽长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在200 mg·L-1 Mn2+、Pb2+溶液浓度培养下垂穗披碱草种子根较对照略长;随着Mn2+、Pb2+溶液浓度的升高,垂穗披碱草幼苗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持续降低而电导率和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垂穗披碱草对Mn2+、Pb2+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可适用于Mn2+、Pb2+轻度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10.
添食氟化物对家蚕中肠组织细胞色素P450和b5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探讨家蚕对NaF的代谢机制,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敏感品种734为材料,5龄起蚕分别添食用200、400mg/LNaF溶液浸泡后的桑叶,检测蚕体内氧化酶系重要成员细胞色素P450和b5的含量变化。添食NaF后的168h内,耐氟品种T6中肠组织的细胞色素P450含量比添食清水对照组高3~7倍,细胞色素b5含量的增长与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增长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2=0.8220);添食不同浓度NaF溶液的差异不显著。添食NaF后的24~48h,敏感品种734中肠组织的细胞色素P450含量迅速增加,为添食清水对照组的1~2倍,随后逐渐下降,细胞色素b5含量的增长与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增长无较好的线性关系(R2=0.4727);添食不同浓度NaF溶液的差异不显著。在氟化物作用下,耐氟品种T6中肠组织的细胞色素P450、b5含量显著增加,对氟化物敏感品种734中肠组织的细胞色素P450、b5含量变化相对较小,推测细胞色素P450和b5与家蚕对氟化物的代谢具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全蚕粉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1-DNJ)含量与降血糖效果的关系以及蚕体内1-DNJ的来源,测定了7个家蚕品种或杂交组合以及用5个桑品种和不同叶质桑叶饲养5龄蚕制备的全蚕粉中1-DNJ含量,同时测定了由相应的全蚕粉配制的蚕粉复合物对小鼠食后1.5 h血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家蚕品种以及用不同桑品种和不同叶质桑叶饲养家蚕制备的全蚕粉复合物的降血糖效果均存在显著差异,凡是降血糖效果显著的全蚕粉,1-DNJ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而1-DNJ含量低的全蚕粉其降血糖效果均较差,但降血糖活性与1-DNJ含量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全蚕粉中还存在其它降血糖活性成分。养蚕用桑中的1-DNJ含量与蚕体内1-DNJ含量存在高度正相关性,而且用不含桑叶粉的人工饲料饲养的家蚕幼虫不含1-DNJ,因此证实了蚕体内的1-DNJ来源于桑叶,家蚕本身不能产生1-DNJ。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研制猪瘟病毒(CSFV)新型的亚单位疫苗,将猪瘟病毒cF114株囊膜糖蛋白E2基因克隆至带有GST标签的分泌表达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AcSecG2T的EcoRⅠ和BamHⅡ位点之间,获得了带有杆状病毒囊膜蛋白gp67信号肽-GST-E2元件的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AcSecG2T-E2,与线性化家蚕杆状病毒Bm-BacPAK6 DNA共转染家蚕BmN细胞,筛选重组病毒(Bm-BacPAK6-E2),PCR证实所分离的重组病毒含有目的片段E2基因。SDS-PAGE图谱显示,感染重组病毒后,在细胞培养液上清和家蚕幼虫、蛹的血淋巴中均可检测到一条分子量为63 kD左右的特异性条带;感染Bm-BacPAK6-E2家蚕蛹的血淋巴可检测到GST活性,接种病毒148 h后重组蛋白的表达水平达到17.11μg/mL。  相似文献   

13.
Pb2+污染对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解Pb2 污染对牧草生长的危害,实验室光照培养箱培养测定了Pb2 处理对多花黑麦草Loliumm ultiflorum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b2 处理浓度≤800 mg/L时,多花黑麦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促进,出现增效效应;>800 mg/L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高浓度Pb2 处理对根生长的抑制大于对芽生长的抑制.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激条件下家蚕血液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变化,为深入研究其功能提供参考。试验设对照组和热激组,每组选取五龄第3天家蚕幼虫各30头(雌雄各占1/2),在40℃条件下分别热激处理0、10 min,然后利用双向电泳、Pro-Q Diamond染色、质谱技术对表达差异的磷酸化蛋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银染图谱30 ku区积累了大量蛋白,经Pro-Q Diamond染色后发现它们属于磷酸化蛋白。2)经过多次取样和质谱鉴定,最终获得了3个30K蛋白,分别是PBMHPC-6、PBMHPC-19和PBMHPC-12。3)热激处理10 min后,3个30K蛋白的表达量与热激处理0 min相比显著上调(P0.05)。由此得出,五龄家蚕血液富含30K蛋白,它们不仅在脂质运输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很可能参与热激应答。  相似文献   

15.
氟中毒对桑蚕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蚕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添食NaF的方法,探讨了氟中毒对天体重及中肠组织ALKP酶活性的影响,蚕品种之间的耐氟性存在显著差异,氟中毒后蚕体重显著降低,NaF对中肠组织ALKP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氟中毒后蚕体重变化与中肠组织ALKP酶活性的变化相关性密切,具有同步性,1%Ca^2 对氟化物抑制作用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6.
NaHSO_3对桑树光合作用及蚕茧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探讨了在桑树上喷施NaHSO3 对桑树光合作用以及对家蚕产茧量和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一定浓度的NaHSO3 具有提高桑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素a/b值、增强光合速率、加速光合产物输出进程、提高比叶重、增加可溶性糖和粗蛋白等效果 ,用处理后的桑叶饲养家蚕 ,其产茧量和茧质明显提高。试验还表明NaHSO3 增强光合速率与减小硝酸还原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家蚕精子介导转基因技术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构建高效的家蚕转基因技术,对采用piggyBac转座载体的家蚕精子介导转基因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外源DNA的稀释剂和注射方式对导入效率影响较大,G0代未整合的外源DNA在5龄期前基本被降解破坏。推荐的家蚕精子介导基因转移技术方案为:处女蛾交尾囊注射6~8μL以0.1×TE稀释的2 g/Lpig-gyBac转座子载体DNA后正常交配产卵,根据G0代5龄期及蛾期PCR检测标记基因为阳性的蛾区自交,G1代阳性个体自交以获得纯合后代。  相似文献   

18.
家蚕保存系统广食性种质的检出与培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终龄起蚕用甘蓝型白菜饷食的办法,对600多个家蚕保存系统进行了广食性检测。不同系统对检测食物的摄食反应差异很大,共在50个品系的饲育区中观察到了取食个体。分别采集摄食个体自交继代,经过筛选,从中建立了10个广食性资源品系。优先对表现优良的GS01进行连续多代复选,获得了摄食率达到或接近100%的蛾区。该系统对人工饲料具有优良摄食性,进行全龄人工饲料育能顺利结茧、羽化;而用同样的人工饲料饲育不取食甘蓝叶的12-010则在l龄中死亡。将显性遗传的GS01广食主基因导入实用品种,进行了广食性基础蚕品种的初步培育。  相似文献   

19.
"天达-2116"叶面肥在桑树上的应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在桑树上喷施“天达-2116”叶面肥对桑树产叶量以及对家蚕产茧量和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桑树喷施一定浓度的“天达-2116”能促进桑树叶片生长,提高桑树产叶量,增产幅度为10.1%-18.7%。养蚕叶质调查也表明喷施区茧质及产量相仿且对蚕无健康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report, a hybrid baculovirus expression system, which means a hybrid virus of the Autographa californic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and the 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was used for the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porcine mature interleukin-18 (IL-18) in silkworms. Two recombinant hybrid baculoviruses containing cDNA of the porcine precursor IL-18 and the porcine caspase-1 were constructed and were used to infect silkworm larvae. After the co-infection of the two viruses, porcine mature IL-18 was efficiently produced in the haemolymph. The concentration of IL-18 in the haemolymph was 80-100 microg/ml, as determined by porcine IL-18 specific ELISA. This yield was twenty-times more than that of the insect cell expression system described previously. The porcine mature IL-18 produced by the silkworms strongly induced interferon-gamma (IFN-gamma) production from porcine PBMC. An insect factory system for the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useful cytokines for livestock animals will be available in the near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