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1株毛栓菌所产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主要考察了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热稳定性、pH稳定性、激活剂及抑制剂的类型.结果表明:该毛栓菌所产CMC-Na酶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4.8,酶的热稳定性范围为30 ~ 50℃,60℃之后酶的活性急剧下降;pH值稳定性范围为5.0 ~7.0,pH值8以后酶活性急剧下降.金属离子Mn2+对CMC-Na酶有较大的激活作用,Cu2+和Mg2+对酶起抑制作用,Ca2+和Fe3+对该酶的活力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DNS法对基因工程菌毕赤酵母所产的木聚糖酶进行测定,研究其最适反应pH,最适反应温度,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等酶学性质,采用薄层层析TLC 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该酶的酶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木聚糖酶的最适pH值为4.5,在pH3.5~6.0稳定;最适反应温度为55 ℃,耐热稳定性良好;Mg2 ,Zn2 ,Ca2 对木聚糖酶活性有促进作用;Cu2 ,Ba2 ,Fe3 等对木聚糖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TLC,HPLC测定结果显示,木聚糖酶酶解产物主要以木二糖、木四糖等低聚糖为主,而木糖含量很低;该木聚糖酶是相对单一的内切木聚糖酶.  相似文献   

3.
环状芽孢杆菌果胶酶及木聚糖酶活性测定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明环状芽孢杆菌果胶酶及木聚糖酶的催化特性,更好发挥它们的催化性能,从pH值、温度、底物浓度、反应时间、离子浓度几个方面研究了环状芽孢杆菌A6中果胶酶与木聚糖酶活性测定的最适方法.结果表明,果胶酶活性测定的最适条件是:0.5%的果胶溶液用pH10.5的0.2mol/L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配制,测定温度45℃,酶反应时间5min;木聚糖酶活性测定的最适条件是:0.8%的木聚糖溶液用pH7.0的0.2mol/L,磷酸缓冲液配制,测定温度55℃,酶反应时间10min。  相似文献   

4.
培养条件对木霉菌合成木聚糖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的功能性低聚糖的研究开发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中最有效的木低聚糖可从木质纤维的有控酶降解反应获得 .为此 ,可以采用培养木霉菌 ,使其在最佳条件下比较专一性的合成木聚糖酶 ,这种最佳条件包括培养基成分的探索和培养条件的控制两方面 .期望用这种木聚糖酶降解木质纤维原料时 ,能尽可能多的得到木低聚糖 ,而较少出现木单糖 .该文就木霉合成木聚糖酶过程中的培养时间、培养温度、通气条件、pH值等 ,对木聚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木聚糖酶活性在培养 84h时达到最大值 ;当将温度控制在 30℃ ,摇床转速为 180r min时 ,木聚糖酶活性最高 ,达到 2 0IU mL ;酶合成的最适pH值为 5 0 .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木聚糖酶降解玉米秸秆中的木聚糖,为玉米秸秆的生物降解提供参考。[方法]将玉米秸秆烘干、磨碎、过筛。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酶添加量、pH值、酶解时间及酶解温度对玉米秸秆木聚糖降解率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木聚糖降解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为:pH值>酶解温度>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为50℃时,木聚糖降解率最大。木聚糖酶添加量为65×104U/g,酶解时间为20 h及pH值为4.0时,秸秆木聚糖的降解率最大,分别为27.80%、27.00%、26.37%。[结论]木聚糖酶降解玉米秸秆中木聚糖的最适条件为:酶添加量65×104U/g、pH值4.0、酶解时间20 h、酶解温度50℃,该条件下玉米秸秆木聚糖的降解率为26.61%。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碳源、氮源及培养条件对毛栓菌纤维素酶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麸皮作碳源、(NH4)2SO4作氮源有利于纤维素酶的分泌,接种量、装液量对于纤维素酶的分泌也有较大的影响.纤维素酶最适pH值为4.6,最适反应温度为50℃,纤维素酶的Km值为3.62×10-2.  相似文献   

7.
木霉T2-2是一株多菌灵高效降解菌.为了利用该菌产生的酶为去除环境中的多菌灵残留提供理论依据,对T2-2产生的多菌灵水解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D培养基中,T2-2产生多菌灵水解酶的适宜条件为pH值5.0 ~7.0,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28 h;该酶在22~28℃,pH值<7.0的条件下比较稳定,在pH值=6.0和温度为28℃时显示出最大的多菌灵水解酶活性;酶定域试验结果显示该酶为胞内酶.  相似文献   

8.
平菇半纤维素酶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平菇产半纤维素酶条件及酶学性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酶的温度稳定性、pH稳定性,无机离子、反应时间对酶活性的影响.该酶底物浓度效应和米氏常数(Km)值测定结果表明,酶液在50℃以下有较好的热稳定性,pH值在4.4~5.4范围内剩余酶活较大,Mn2+、Mg2+对半纤维素酶有激活作用,Cu2+、Zn2+对半纤维素酶有抑制作用,米氏常数为7.39×10-2g·L-1,最少反应时间为25min.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和均匀试验设计试验,确定了木聚糖酶反应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木聚糖酶活性测定的最佳条件是温度为50℃、pH值为4.0—6.0,温度和pH值是木聚糖酶活性测定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短小芽孢杆菌XZG33耐高温酸性β-甘露聚糖酶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XZG33发酵液中分离纯化甘露聚糖酶,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硫酸铵分级盐析、DEAE-cellulose DE52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分子筛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到了均一的蛋白酶,酶纯度提高了39.7倍,回收率20.2%。通过SDS-PAGE电泳和SephadexG-75分子筛凝胶电泳测得酶蛋白分子量是40.0 kDa,为单亚基蛋白。酶最适作用pH值5.0,最适作用温度60℃,在pH值2.0~8.0范围内酶活性及稳定性较高。在80℃以下保温1 h,残余酶活还在80.0%以上。二价金属离子Mg2+、Ca2+、Co2+及Mn2+对酶有明显激活作用。酶对槐豆胶有强的底物水解特异性,而对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以及桦树木聚糖水解活性极低。在最适作用条件下,以槐豆胶为底物测定Km为4.6 mg/ml。[结论]鉴于短小芽孢杆菌XZG33甘露聚糖酶具有以上优良的酶特性,它在食品原料及功能性低聚糖的开发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研究毛栓菌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方法]对毛栓菌木聚糖酶的粗酶液进行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dexG100柱层析3步纯化,探讨木聚糖酶的产酶曲线及纯化方法。[结果]毛栓菌在最适培养基中培养时,木聚糖酶活力从第2天迅速提升,第8天达高峰,随后下降。经饱和度为30%~70%的硫酸铵分级沉淀后,酶活力回收率为84.931%,蛋白质含量为粗酶液的24.640%,纯化倍数为3.445。经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后,酶活力回收率为44.345%,酶蛋白纯化倍数为11.772。经SephadexG100柱层析后,酶活力回收率为20.201%,酶蛋白纯化倍数为16.123。[结论]毛栓菌木聚糖酶的粗酶液经过3步纯化后,酶活力回收率达20.201%,酶蛋白纯化倍数达16.123。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克隆木聚糖酶基因和构建基因工程菌提供重要的生物信息。[方法]曲霉固态发酵经硫酸铵盐析、疏水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和阴离子交换层析等提纯步骤,获取纯的木聚糖酶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4.5;纯酶在45℃以下较稳定,在pH 5.0~9.0范围内稳定;Ca2+对该酶有促进作用,Mn2+、Pb2+、Sn2+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分子量为26.8kDa;该酶在波长250和280 nm处分别有最小和最大吸收峰,是典型的蛋白质特征吸收峰,它在200~230 nm范围内有一个很大的吸收峰;该酶的等电点为4.2,为酸性蛋白质;Km为9.2 mg/ml。[结论]该研究为研究木聚糖酶的功能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木聚糖酶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里氏木霉GXC菌株所产的木聚糖酶特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5.3.pH稳定范围较广,热稳定性在40℃以下.酶的最大反应速度为526μmol/(min*mg),米氏常数为3.42mg/mL.Cu2+,Zn2+,Fe2+和Fe3+对酶有抑制作用,而Co2+和Mn2+能提高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3种食用菌菌糠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部分酶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食用菌菌糠中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pH和温度条件,为其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猴头菌糠、平菇菌糠和滑子蘑菌糠为原料制备粗酶液,在不同pH和温度条件下测定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力。[结果]猴头菌糠、平菇菌糠木聚糖酶最适pH为4.8,最适温度为60℃;滑子蘑菌糠木聚糖酶最适pH为4.4,最适温度为70℃。猴头菌糠、平菇菌糠和滑子蘑菌糠滤纸酶活最适pH分别为4.4、6.0、5.6,最适温度分别为50、60、60℃。[结论]在pH值6.0左右和温度60℃左右,平菇菌糠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滑子蘑菌糠纤维素酶、猴头菌糠木聚糖酶具有较高的酶活。  相似文献   

15.
薛英丽  邬应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1993-11995
[目的]筛选紫色红曲霉木聚糖酶,并研究其酶学性质。[方法]采用平板筛选和固体培养方法获得了产木聚糖酶较高的紫红曲霉(Monascus pupureus)533。采用50%~70%硫酸铵盐析、Sephadex G-25凝胶层析、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S-200凝胶层析进行纯化。最后,研究温度、pH、金属离子和化学物质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经分离纯化后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6.0 kD的木聚糖酶。木聚糖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7℃;最适反应pH为5.5,pH稳定范围为4.5~5.5;Ca2+、Fe2+、Na+和Tween 80对酶活力有激活作用;Mn2+、Tris、EDTA、尿素和SDS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Cu2+和K+对酶活力影响不大。[结论]该研究筛选到1株高产木聚糖酶的紫色红曲菌株,扩大了产木聚糖酶的菌株范围。  相似文献   

16.
以邻苯二胺、过氧化氢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氧化产物的方法对米糠过氧化物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活性在35℃达到最大值,最适pH值为6.5,在反应5 min时,达到酶的最大反应活度;金属离子钾、钠、钙对过氧化物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表现为钙离子>钠离子>钾离子,木瓜蛋白酶和抗坏血酸在不同范围下呈现出不同的抑制和促进作用。由Linewear-Burk方程,得到过氧化氢Vmax=9.708×10-3△A/min,Km=15.135×10-3mol/L;邻苯二胺的Vmax=12.346×10-3△A/min,Km=19.247×10-3mol/L。  相似文献   

17.
铁棍山药POD特性及褐变抑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铁棍山药为试材,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与其褐变相关的过氧化物酶(POD)的特性以及抑制剂对POD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铁棍山药POD对愈创木酚的最适反应pH为5.0,温度为50'℃,在80℃下温育5 min基本失活,酶促反应的最佳底物为愈创木酚,且最适浓度为0.04 mol/L,Km值为 0.012mol/L;L-半...  相似文献   

18.
菠萝蛋白酶部分酶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菠萝蛋白酶的最佳吸收峰、酶的浓度及大小,红外光谱分析和酶活性的测定,研究菠萝蛋白酶的部分性质。结果表明,菠萝蛋白酶具有热稳定性,其大小约为28.8 kD ,且最适温度为60℃,最适p H为7.5。Fe^2+对菠萝蛋白酶有激活作用,Z n^2+、C u^2+低浓度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有抑制作用,NaCl对菠萝蛋白酶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KCl对酶反应影响不大,MgSO4·7H2O和无水CaCl2对菠萝蛋白酶活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菠萝蛋白酶经pH2.5胃蛋白酶和 pH3.2胃蛋白酶作用后,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其酶活力都呈下降的趋势。其中,pH2.5条件下的胃蛋白酶对菠萝蛋白酶活力的影响较大。表明在模拟猪胃条件下pH2.5胃蛋白酶对菠萝蛋白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以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为研究对象,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Phenyl-Sepharose疏水层析、DEAE-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从南极磷虾体内分离纯化出胰蛋白酶。其纯化倍数为5.44倍,比活力为38.3 U/mg,得率为26%。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该酶的分子质量为28 ku。蛋白酶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7.5,Mg2+、Ca2+、Mn2+对南极磷虾蛋白酶具有激活性,Zn2+、Cu2+、Fe3+具有酶活抑制性,其中Cu2+的抑制性最强。酶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以BApNA为底物测得Km为0.073 mmol/L,Vmax为1.44×10-2mmol/L·s,kcat为0.6S-1,kcat/Km为8.22×103,PMSF作为蛋白酶抑制剂,对南极磷虾蛋白酶作用机制为不可逆抑制。  相似文献   

20.
冯思思  裴培  张正东  赵航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075-11077
[目的]以提取的胞壁质酶为材料,研究胞壁质酶的性质。[方法]通过测定胞壁质酶在595nm处光吸收值的增量,测定该酶活力和蛋白质浓度。通过测定米氏常数Km,研究酶促反应的速度及影响速度的因素。在不同pH值缓冲液中测定胞壁质酶活力,同时测定该酶的最适pH值。酶促反应的速度在酶的最适温度时达到最大。利用SDS-PAGE电泳法,测定胞壁质酶的分子量及纯度。[结果]胞壁质酶在219.00g/L光吸收下降最快,活力最高。Km为0.57。脲对胞壁质酶为抑制作用,其抑制类型为竞争性抑制。胞壁质酶在pH值为8.0时酶活力最高,属于弱碱性,在40℃时酶活力最高,其Kd为13。[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对胞壁质酶进行克隆、提取以及制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