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临泉县田桥乡赵庄行政村在县水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探索出藕、鱼、鸭、菜生态农业高效种养模式,年均获得亩产鲜藕4000千克,商品鱼100千克,青菜750千克,销售肉鸭2000只的好收成,1亩藕池年创产值1万多元,成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现将藕、鱼、鸭、菜生态种养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抓好标准藕池建设首先要认真抓好标准藕池建设,池埂要求高度为1米,上埂口宽50厘米,四周池埂必须夯实打牢,以防夏季暴雨冲垮池埂。藕池四周开挖宽30厘米,深50厘米的鱼沟,藕池中间开挖十字形鱼沟,进出口均加设防栏网防逃设施。2.适时种藕放鱼莲藕压种前,每…  相似文献   

2.
王强 《农家参谋》2011,(7):21-21
一、养鲶藕池条件 藕池要求池底平坦,黏质土壤,水源近,水质良好,排注方便,池埂坚实,无渗漏,保水性好,单池面积不宜过大,667~3330平方米为好。3月下旬,翻池松土35厘米深,  相似文献   

3.
藕田混养鳝鳅,不但增加了收入,也大大改善了田间的生态环境,使田块植藕年限延长,提高了品质,减少了病虫害。现将技术总结如下。1.田块的选择选用水源充足、无农药和其他毒物污染、排灌方便、土质疏松并留有种藕的田块。2月开始藕田建设,田四周开挖宽1~2米,深0.4~0.5米的围沟;在围沟四周和四角建坑池,每个坑池面积10平方米左右,深0.8米,坑底铺0.3米厚的肥田泥;田中开挖数条纵横沟,宽0.5米,深0.4米,呈“#”字形并与沟坑相通,沟、坑面积占藕田面积的15%~20%;沟、坑内设置若干管子、竹筒、砖隙等作鱼巢;田的四壁用红砖砌好,防止鳝鳅逃跑。在…  相似文献   

4.
一、育苗场选址 育苗场地要求选在避风向阳、光照充足的地方。育苗池面积20~50平方米,池埂高出水面40厘米,池埂坡度60~70度,池深80-100厘米,池底铺腐殖土20厘米左右,进水口高出水面20厘米,排水口用120目密眼网纱遮挡,排水口设在池沟底部。另外亦可采取将网箱放在大塘里的办法,最好有几个池用于泥鳅苗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5.
1.蟹苗池的准备 蟹苗池选择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的塘口边,长方形东西向,池底底质硬,保水性能良好。面积一般为1~5亩。池底要开挖“目”形沟,宽1米,深0.6~0.8米,新建的池埂应夯实,内用塑料膜辅垫,以防逃、防漏和便于挖苗。进出水口用网目拦牢,防逃墙用砖砌或钙塑板制做,再加网片。  相似文献   

6.
1.修建鳝池。选择避风向阳、冬暖夏凉、进排水方便的地方建池.长年流水更好。房前屋后的零星池、坑道、水沟都可以建池。池形随地形而定。鱼池面积一般要求长5米、宽3米、深1~1.5米。池底最好是水泥底,池壁用水泥和砖砌成.内壁要光滑。池埂要高出四周20~40厘米,防止雨水直接流入池内.池埂顶部做成“T”形以防逃。池底可模拟黄鳝自然生活环境投入较大的石块、瓦块、树墩等,让黄鳝栖息.然后再铺设厚约30~40厘米含有机质较多的黏土。  相似文献   

7.
李冬 《新农村》2007,(10):22-22
要求加高加固田埂,一般田埂高50~70厘米,宽50厘米左右。田内开挖鱼沟或鱼溜,鱼沟深30~40厘米,宽30~50厘米。田块四周开挖环沟,中央开挖“十”字形中央沟。中央沟与环沟相通,环沟两端与进、排水口相接,沟面积应占田块面积的5%~8%。设计亩(1亩=667平方米)产鱼量为30千克左右。[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池塘养殖     
1、池塘条件青虾主养池塘要求水量充沛,注水、排水方便,池塘呈长方形,面积0、33公顷左右,水深1.2米-1、5米,长宽比2-3:1,坡比1:3-4,池坡有较宽浅水滩脚,浅水区水深0.4米左右,池埂和池底不渗漏,池底淤泥厚以10厘米左右为宜,池中央开挖宽1米、深0.4米的虾沟,并在排水口处挖面积为10平方。  相似文献   

9.
1 建饲养池 开放式饲养池 优点是流量稳定,适于较大规模的经营,缺点是有区域局限性。饲养池用砖和水泥砌成,每个池的面积为10~20米2,池深为40厘米,宽1~2米,池埂宽20~40厘米。在池的相对位置设直径3~4厘米的进水管、排水管各2个。进水管与池底等高,排水管1个与池底等高,1个高出池底5厘米,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放苗前的准备 稻田培育鱼苗的面积为1~3亩。开挖1米深的边沟,0.34米深纵横交错的“井”字形的溜和1.5米深圆形或方形的避暑池、沟、溜,池的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5%左右,加高加固田埂,建好输水、排水渠道及进出口的防逃设施。施足底肥,一般亩施腐熟粪肥400~600千克,复合肥10~20千克。插秧后1周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对沟、溜、池进行消毒,再过1周即可投放夏花(3~5厘米)鱼苗。  相似文献   

11.
<正> 一、田块选择及工程要选择水源有保证,能排能灌的田块,把田埂加高到1米以上,并能保证不垮不漏。开挖鱼沟鱼凼,鱼沟鱼凼占田块面积的10%~15%,其中鱼凼占5%~8%,凼深1.5~2.0米,以圆形为好。鱼沟宽1.4~1.6米,深30~40厘米,并和鱼凼相联使沟、凼形成一个联通的网络。在靠近田埂处为露宿鸭搭一栖身棚,大小依鸭数量而定,约30~40只/米~2。为防鸭逃,在田块四周用竹片编围栏,高30~40厘米,略向田内倾斜10~20°,插于田埂上。  相似文献   

12.
专家热线     
广西读者唐兴国问:怎样建设藕池? 答:有以下两个步骤。 1.选址备料:选择阳光充足、没有树木荫蔽的村头荒地、荒宅、废旧坑糖、低洼废弃地等处。建造667平方米(1亩)藕池需石灰5吨、水泥5吨、沙子30吨、8丝聚乙烯塑料薄膜800平方米和70厘米长、50厘米宽、5厘米厚的水泥预制板230块。  相似文献   

13.
稻鱼共生。水稻选择两优慈4、两优培9、威优111、冈优22、冈优725等生育期较长、产量高、抗性较好的品种。选择水源方便的稻田,在靠水源的一角或一端.挖一鱼池(占稻田面积5%至10%),池深1.5米.田埂加高到50厘米、加宽到40厘米。根据稻田大小、形状,开掩成“十”字、“日”字、“田”字、“井”字等形状的鱼沟.沟宽60厘米,沟深50厘米,并使鱼池与进出水口相连。  相似文献   

14.
“回字形”池塘种养十分方便,能较好地解决鱼的青、精饲料,是当前有效提高养鱼效益的一种节粮新模式,亩出鱼可稳定在 500千克以上,收益高于普通池塘 40%以上。 1、开挖池塘。“回字形”池塘由池埂、鱼沟和平台三部分组成,所占面积各为 1/3。池埂建筑在外围,鱼沟居中,平台在内。鱼沟的宽窄以开挖面积而定,沟底距平台 2米,平台比池埂低 2.5米,有效水深 3.5- 4米。开挖鱼沟时,将开挖出来的土做成坡度为 1: 2的池埂,平台整平成田,可种植水稻、大小麦等青精饲料。 2、投放鱼种。“回字形”池塘的鱼沟深、池埂高、蓄水量大,自身能生产青精饲料,因而可投放多规格、多层次、多品种的优质鱼种,每年 2- 4月为最佳投放时间。各类鱼的投放比例为:每亩投放规格为 150克- 250克的青鱼 80- 100尾,鲤鱼 40- 50克的 60- 80尾,鲫鱼 25- 30克 300- 400尾,鲢鱼 60- 80克的 100- 150尾,鳙鱼 80- 100克的 50- 60尾。  相似文献   

15.
眼科急诊     
一、造养鳅池 养鳅池以面积50~100平方米,池深0.7~1米为宜。池壁要陡,并夯紧垂实,最好用三合土或水泥建造,以防泥鳅逃跑。进出水口要安装铁丝网,网目以泥鳅苗不能逃跑为度;池底铺设20~30厘米厚的沼渣和田里的稀泥各一半混合好的泥土,并做一部分带斜坡的小土包。土包掺入带草的牛粪,土包上可以种点水草,作为泥鳅的基本饲料和活动场地。在排水口处底部挖一鱼坑,坑深30-40厘米,大小为养鳅池的1/20,以便泥鳅避暑和捕捉。养鳅池建好后,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待药性消失后,即可放水投放泥鳅苗。  相似文献   

16.
塑料大棚无土流水养殖黄鳝,由于棚内温度较适宜,因此可一年四季养殖;由于饲养池中保持微流水,水质不会恶化,因而黄鳝不易思病;养殖效益大大提高。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一、建好饲养池   有两种饲养池可供选建:一种是开放式,适合在常年有微流水的地方建造。其优点是水流量稳定,适于较大规模养殖。饲养池用砖和水泥砌成,每个池的面积为 10平方米~ 20平方米。池宽 1米~ 2米,深 40厘米,池埂宽 20厘米~ 40厘米。在池的相对位置设直径 3厘米~ 4厘米的进、排水管各 2个。进水管与池底等高;排水管一个与池底等高,一个高…  相似文献   

17.
我国种藕的历史悠久。但种藕主要在长江流域,尤以鄂、苏、皖最为广泛。近年,河南省新郑市农民探索出一种设施种藕新方法,为当地沙地种藕辟出一条新路。设施种藕的关键是藕池的建造,设施藕池有以下两种。 1.砖混结构 一般宽不少于20米,长在35米左右。用混凝土作底,用砖作池埂。它保水效果好,可连续使用15年以上。建一个1亩(1亩=1/15公顷)的藕池,需备6000块砖、6吨水泥、15立方米石子、20立方米黄沙,共需材料与人工费4000元左右。先测出池址四角水平,用挖土机或人工挖出深60厘米池子,整平夯实,修平四壁,将水泥、石子、黄沙按1∶3∶4混合,加…  相似文献   

18.
1.田块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注排水畅通的田块,加高田埂至50-70厘米,宽40-50厘米,压实捶紧。根据田块大小挖成田字形鱼沟,每隔15~20米开一条横沟或竖沟,距田埂2-3行茭白苗外开挖一条沟,深、宽40-60厘米,鱼溜开在鱼沟交叉处或注水口附近,面积2-5平方米,深1.0~1.2米。进排水口安装网栏设施,养虾滤网密度为6~8目;养蟹则在田埂内侧用钙塑板、石棉瓦、塑料薄膜等材料搭建50~70厘米高的防逃墙;养螺设置较密的棚栏或密网。稻田翻耕后,每667m2(水层10-20厘米)用生石灰50-75千克兑水泼洒消毒,消灭敌害生物、野生鱼类。  相似文献   

19.
一、池塘条件选择靠近水源、水质清新、排灌方便、环境安静、电力配套、交通便利的地方建池。池塘东西向,呈长方形,面积以3~5亩为宜,池埂坚固,池底平坦,土质为黏壤土,水深为0.8~1.2米。在池埂四周内侧用塑料薄膜作防逃墙,墙高50~60厘米,底部埋入土下10~15厘米。  相似文献   

20.
正一、池塘建设青蛙养殖池塘分为孵化池和养殖池。1.孵化池的建设。根据蝌蚪孵化数量来设定孵化池大小,通常孵化池面积要求在1亩以上。水体过小,水质不易稳定。2.养殖池的建设。养殖池大小一般以200平方米为宜,东西走向,同时每个池塘均应设有进排水管道。池塘高40~50厘米,池塘中间有环沟,环沟宽约60厘米、深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