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通过走访、实地调查了解甘肃刺五加资源现状,应用GIS和MaxEnt分析甘肃刺五加在全国的生态适宜性。通过自采和网络共享平台获取251份藤五加和80份短柄五加的分布信息,综合55个环境因子,分析影响其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影响甘肃刺五加生态适宜性共有的生态因子是海拔和降水量;影响藤五加生态适宜性最主要的生态因子是4月份降水、9月份降水、海拔、坡度、等温性;影响短柄五加生态适宜性最主要的生态因子是土壤类型、9月份降水、11月份降水、海拔、植被类型、温度。藤五加生态适宜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最北方的分布地区为甘肃南部(天水、西和)和陕西(太白山、户县、略阳)等地;四川、云南(德钦、维西)、贵州、湖北、湖南、广东、江西、安徽和浙江的广大地区内均有分布。短柄五加生态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于陕西延安、黄龙山和甘肃、宁夏等地。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三江源区不同生境土壤可培养纤维素分解真菌的群落结构特征,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澜沧江流域共选取有代表性的12个样点,采集土层0~15cm,15~30cm的土壤样品,采用稀释平板法在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可培养真菌的计数和分离,利用种群优势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生态位宽度以及群落相似度等指标对不同生境土壤中可培养纤维素分解真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江源区不同生境土壤可培养纤维素分解真菌的数量和类群差异明显,数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灌丛草地嵩草草地藏嵩草草地禾草草地;在4种生境土壤中共分离获得土壤可培养纤维素分解真菌17属,禾草草地土壤中群落的优势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最高,除均匀度指数外,藏嵩草草地土壤中群落的优势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最低;物种生态位结果分析表明,毛霉属、镰孢菌属、被孢霉属、青霉属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属于广适性物种;而亚隔孢壳属、梭孢壳属、腐质霉属等的生态位很窄,属于狭适性物种,只存在于某个生境中。禾草草地与藏嵩草草地土壤可培养纤维素分解真菌群落的相似性最低,灌丛草地和嵩草草地相似性最高。土壤纤维素分解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生境类型的特异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调查表明,玉树州冬虫夏草年产量高达180t,主要分布在玉树、杂多、治多、曲麻菜、囊谦和称多等地;海拔分布范围为4100—5000m;生态地理分布受产地植被类型、温湿度和土壤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生态系统服务在维持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内蒙古荒漠草原为研究区,分别对2000、2017年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境质量、游憩潜力进行定量评估,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服务间的权衡/协同关系,并识别不同服务簇的主导服务类型和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从2000-2017年,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异质性显著,水源涵养服务的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土壤保持高值位于西南部,生境质量和游憩潜力的分布都较随机。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主要呈现降低趋势;大部分服务对间表现为协同关系,而土壤保持和生境质量服务对表现为权衡关系,服务对间的相关性程度有所降低;生态系统服务簇分为土壤保持、人居环境、水源涵养三个功能区,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土壤保持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未利用地,未来的管理要限制放牧数量,通过改变地表植被覆盖来影响土壤可侵蚀性。人居环境区,草地覆盖度高,为人类活动提供优良场所,促进生态旅游等多产业协同发展。水源涵养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中覆盖度草地和低覆盖度草地,未来管理以蓄水保水为主,坚持生态优先,实现该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地区草地表层土壤容重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内蒙古地区草地表层土壤容重调查测定数据为基础,结合遥感和气候多重数据,进行草地土壤容重与海拔、年均气温、年均降雨、≥10℃积温、湿润度和NDVI等6个生态要素之间的回归分析。根据回归拟合方程,借助ArcGIS平台进行单因素插值,并通过插值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的拟合程度进行各因素对土壤容重影响的权重分析,加权叠加并综合插值出内蒙古草地土壤容重1 km×1 km栅格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草地土壤容重平均值为1.45 g·cm-3,其中温性荒漠类草地的土壤容重最大,为1.58 g·cm-3,温性草甸草原类土壤容重最小,为1.27 g·cm-3;空间格局上,草地表层土壤容重自东向西方向呈现由低到高逐渐递增的趋势。综合插值得到的内蒙古草地表层土壤容重空间格局图,通过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复相关性检验,其复相关系数R2=0.6739,均方根误差(RMSE)为0.1424 g·cm-3,总体偏差为9.77%,平均预测精度达90.23%。综合空间插值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内蒙古地区土壤容重空间分布情况,与土壤类型和草地类型的分布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鄂尔多斯市草原区煤矿周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及分布特征,本研究利用单因子指数、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矿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并基于相关性分析、主成分/绝对主成分受体模型开展污染溯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为汞,5种土地利用类型综合潜在生态危害处中等风险以上的占比由高至低依次为道路>建...  相似文献   

7.
玉树州冬虫夏草资源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玉树州冬虫夏草年产量高达180 t,主要分布在玉树、杂多、治多、曲麻莱、囊谦和称多等地;海拔分布范围为4 100~5 000 m;生态地理分布受产地植被类型、温湿度和土壤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藏山羊生态地理分布及其生态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地调查及生态地理比较法等方法研究表明,藏山羊生产区有藏山羊725.3万余只,约分布在北纬26°~36°(东经75°~104°)之间的生态地理区,以我国青藏高原为分布中心。藏山羊有两个生态类型(即高原型和山谷型)。两个生态类型藏山羊分布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羊的体格、毛被特征、解剖特征、血液生理指标及生化遗传标记等方面均有差异,可按不同的生态类型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以喀斯特区域不同草地生态恢复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互代法对喀斯特山区耕地、退耕还草地、草地、林草间作地的土壤颗粒、团聚体、微团聚体粒径分布及分形维数进行研究,并分析分形维数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石漠化恢复过程中,粗粒径微团聚体、团聚体含量随生态的不断恢复而增加,细粒径含量降低,但土壤机械组成与之相反。0~10 cm土层土壤微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表现为林草间作地、草地耕地退耕还草地,退耕还草地显著低于其他草地类型,分别比林草间作地、草地、耕地低0.15、0.15和0.11 mm;团聚状况在10~20 cm下均表现为草地林草间作地耕地退耕还草地,其中退耕还草地显著低于林草间作地和草地,分别低8.26%和13.18%;土壤结构特征表明退耕还草地结构最弱。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微团聚体和团聚体的分形维数从大到小依次为退耕还草地耕地林草间作地草地,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草地林草间作地耕地退耕还草地,表明喀斯特山区土壤结构随生态恢复而逐渐变好,土壤分形维数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喀斯特石漠化区域生态恢复的过程与特征。同时喀斯特地区土壤分形维数与其理化性质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微团聚体及团聚体分形维数能够较好的表征土壤结构及抗蚀能力的强弱。在石漠化区域生态恢复与石漠化治理过程中,通过人工调控措施,缩短退耕还草阶段,加快草地等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改善该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的6个样地中采集到土壤昆虫标本1580个,隶属于12目26科,成虫,幼虫,卵,蛹各占46.7%,42.13%,10.73%,32%。鞘翅目,膜翅目为优势类群,分别占30.1%,29.9%,密度各为159.3个/m^2,158个/m^2;双翅目和鳞翅目是常见类群,各占4.3%,0.7%,密度分别为21.1个/m^2,3.8个/m^2;弹尾目占总量的34.4%,是局限分布于特异性生境(河漫滩小区)的特征性类群;鞘翅目昆虫可视为典型草原的代表性类群,优势类群同一自然地带不存在生态小区间的替代现象。0-10cm的土壤表层是土壤昆虫的最适合生态位,人为放牧活动等扰动可影响土壤亚生态系统的昆虫分布。  相似文献   

11.
贾生福 《草业科学》1995,12(4):69-71
为适应现代化大规模草地生产的需要,采用日本进口的牧草生产机构和技术,在甘肃岷县闾地区进行了牧草的机械收获试验。结果表明,大面积人工草地牧草施行机械收获,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且由于适时快速刈割调制,获得了最佳牧草品质,便于长期贮存。  相似文献   

12.
以转基因技术在草坪草育种中的应用进展为研究对象,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就转基因技术在草坪草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结合我国实际,展望了转基因技术在草坪草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依靠科技做好草原大文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做好草原大文章,是一项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文明建设、草原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业。为此,围绕切实做好草原大文章,从战略高度出发系统论述了三个命题:(1)做好草原大文章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2)树立"大资源、大区域、大投入和大发展"的观念做好草原大文章;(3)重点抓好三大草原建设和发展工程。  相似文献   

14.
大别山区拥有着建立大型养殖场的地理优势。近年来,大别山区的奶牛养殖业从无到有,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逐渐发展壮大。但是,其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不容忽视的固有问题并未得以解决,一些新问题却逐渐凸显。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大别山区奶牛养殖业发展的现状,提出阻碍其发展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持久高效草地农业试验示范网建设及其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了草地农业系统研究中试验站研究成果的项目区实行有效推广示范的途径及其重要意义,提出建设持高效的草地农业,必须建立辐射系统各层次的示范网点,由中心推广建设好多个重点,由点推广到面,使科技成果转化国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环县天然草原退化现状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环县97.17%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重度退化面积占44.59%。主要表现为面积减少,组分变坏,生产能力下降。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滥垦乱挖,鼠虫病害,而非降水减少。应采取压缩粮田、发展人工草地,人工改良,控制家畜数量,搞好草原承包,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等措施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17.
Horses poisoned by a plant may show a myriad of clinical signs. Awareness of the poisonous plants growing in a given area and those that are likely to appear in hay and their associated clinical signs can be instrumental in making diagnoses. More importantly, the information can be shared with clients to help prevent plant poisonings in horses.  相似文献   

18.
新疆草地载畜能力下降,饲草不足,而农区有大量各类农作物没有很好的利用。微储饲料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草料不足的问题。在压制微储饲料的生产过程中,我们对原菌液池加以了改进,对葵花头、秆可做微储原料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总结南阳牛已往保种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划定了南阳牛保种区,确定了核心保种场及其规模。同时,从种牛选择,冻精制作与保存、选配方法、建立冷冻胚胎库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张显运 《蜜蜂杂志》2007,27(5):14-16
宋代是我国古代养蜂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蜜蜂饲养遍及全国,蜂蜜及其副产品在餐饮业、中医食疗、手工业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蜂产品的开发和利用都远远超过了前代,这是宋代养蜂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不仅如此,宋代在养蜂技术方面也有了巨大发展:如收蜂法开始采用蜜诱烟熏法,蜂箱制作上以竹代木,蜜蜂的繁殖和饲养上能做到有效分群、合理割蜜,这些技术都是宋人发明和创造的,极大地促进了养蜂业的发展,也为后代养蜂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