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落叶果树》2007,39(2):I0001-I0001
张美勇,男,1966年3月生,山东省东平县人。1989年毕业于莱阳农学院果树专业,现任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干果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第二届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费县经济顾问,淄博市淄川区黑旺镇科技副镇长。主要从事核桃育种及栽培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核桃优良品种选育及其利用研究”、“果材兼用型核桃新品种选育研究”,承担山东省良种产业化项目“核桃、板栗、枣等干果树种的优良品种选育及出口创汇名牌产品基地建设”、“干果(核桃、板栗、枣)新品种及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和“名优干果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杂交板栗良种──华光在我国板栗生产所推广的许多优良品种中,均源出实生选育。华光板栗则是由山东省果研所经人工杂交,首次选育而成的板栗良种。自1986年开始在山东省内外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鉴定,1991年经林业部鉴定并命名,现已在全国推广栽培面积达1667...  相似文献   

3.
介绍目前山东省推广栽培的郯城207、处暑红、泰栗1号、郯城3号、威丰、莱西大板栗、莲花栗、蒙山魁栗等几个中大粒板栗优良品种的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4.
五莲县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栽培板栗已有500多年历史.全县现有板栗面积1,2万公顷.年产板栗3580吨.产量居山东省第1位。从1988年起,在北京、山东等地农业院校、科研单位的帮助指导下,筛选出一批优良品种.研究、总结、推广了合理密植,改劣换优、科学肥水,合理修剪、综合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7年累计增加效益110019.33万元,连续6年每年有42%优质板栗出口国外。现将板栗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邹平县杏树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现种植面积达2080hm^2,年产杏果1.8万吨,总收入达8500余万元。杏果生产已成为山区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现将主要优良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五莲县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板栗栽培已有500多年历史。现有板栗1.3万公顷,年产板栗358吨.居山东省第1位。五莲明栗是五莲县林业局从当地实生栗树中选育的板栗品种。1990年被山东省评为优质果品并获得一等奖.同年10月该品种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五莲明栗”。1991年3月农业部又将我县定为全国名特优果品基地县。1999年以来,全县新建示范园3000公顷.高接换头5000公顷,应国内外客商的要求,我们采取了板栗高产优质高效环保标准化栽培技术措施,推动了全县板栗大面积丰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板栗早实丰产栽培技术明桂冬,赵永孝(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板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目前普遍栽培管理较粗放,不少栗农还没有掌握早实丰产配套技术,现将我们所调查的重点产区板栗早实丰产栽培技术综述如下,供生产参考。1选用良种优良品种是早实丰产...  相似文献   

8.
莱西大板栗是莱西市林业局科技人员1991年在院上镇大里村发现的板栗优株,1992~1998年通过嫁接栽培观察,确认其果实个大美观,品质优良,丰产性状稳定,是国内罕见的大粒板栗新品种。1998年10月,通过山东省林业厅组织的有关专家鉴定,暂定名为莱西大板栗。为促进这一优良品种的推广,1993~1999年,我们进行了本试验,并达到了幼树早期丰产、优质、高效的目的,为莱西大板栗的推广起到很好的示范推动作用,现简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板栗高接换种技术简介浙江省松阳职业技校毛益明松阳县岩下村干1988年秋季利用山地开发板栗基地100余亩,主栽优良品种“毛板红”、“魁栗”,经数年管理,树体生长良好,部分已开始挂果,但发现品种不纯,约有80%左右的板栗仍为实生树。应农户要求,将大量的实...  相似文献   

10.
招远市板栗栽培历史悠久,经查证,明朝县志里已有载述。20世纪80年代由山东省林业厅定名的“金丰板栗”原产地就在该市张星镇徐家村(原名“徐家1号”),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3年国家林业部在招远市召开“全国板栗良种现场会”。1984年该市金岭镇山上李家村6年生金丰板栗(高接)密植园,平均每667m2产量达到544.5kg,创当时全国板栗单产最高纪录。1996年在山东省名优新果品鉴评会上,招远市选送的板栗样品获8枚金牌、5枚银牌,列全省首位。近年来,伴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全市板栗生产得到长足发展,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产量低、效益差的问题仍然…  相似文献   

11.
“短刺板红”和“长刺板红”是我站经20多年选育而成的两个板栗优良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好、耐贮藏、抗性强等优点,适宜山丘地区栽培。目前已在我省大面积推广,栽培面积超过1万亩,并有10多个省、市引种试栽。  相似文献   

12.
板栗优良品种──蒙山魁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优良品种──蒙山魁栗张铁如,李成,任庆德,范有银(山东省费县科委273430)(山东费县板栗研究所)蒙山魁栗是1988年从山东费县境内蒙山腹地实生栗树(母树树龄38年生)中选优的。是目前北方炒栗优良品种中单粒重最大的品种,同时具有早实、丰产、优质...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承担“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板栗新品系区试、集约化栽培技术与加工设备研究”,近年来在板栗新品系选育和板栗脱皮机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科技人员经10年的艰辛探索,查清了云南的板栗种植资源,选择了122个优树,开展了新品系无性系后代测定、物候期观测、授粉试验,确定了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进行新品系区域化试验和集约化栽培技术研究,选育了早实丰产、优质、抗性好的宜丰(原代号为云栗6号)等6个新品系在生产上示范推广。这些新品系嫁接栽培第2年进入结果期,比原实生板栗提前4年,新品系大树高接第…  相似文献   

14.
山地板栗的几项增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地板栗的几项增产措施邵小杰(山东省林业学校泰安271000)山地板栗由于立地条件差、多为实生栽培和管理粗放等原因,一般产量较低。为此,调查总结了山地板栗增产措施,现介绍如下。1改劣换优目前,山地栽种的实生板栗树,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因种性差,结果很少或...  相似文献   

15.
正蓟县是"天津板栗"的主产地之一。该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孕育了天津板栗的优异品质,其坚果口感细腻,糯性强、味道甘甜香美,营养丰富。蓟县目前板栗栽培面积超过2 000公顷,年产坚果5 000多吨。蓟县栽培的主要板栗品种有燕山奎栗、燕山红、燕山短丰、北峪2号、遵玉等,这些品种都是从河北和北京引进的优良品种。为保持板栗盛产,现结合板栗的开花、坐果特点介绍板栗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河北果树》2005,(5):F0002-F0002
孔德军,男,1953年生,河北迂安市人,中共党员,研究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资源育种室副主任,国家林业局造林咨询专家;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首席专家,三级学术带头人。1990年以后主要从事板栗高产栽培和良种选育等项目。先后主持(参加)科技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河北省科技厅,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等多项板栗研究课题。培养板栗人工杂交苗9000株;选育出板栗新品种“燕明”、“替码珍珠”2个;根据片麻岩山地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差,水源缺乏,板栗栽植成活率低,制约山区板栗发展的特点,总结出了山地板栗“侧根插瓶栽植法”、“秋季无水栽植法”、…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1号杏是从意大利引进的优良品种,1999~2004年引进并在邹平县西董镇于张村进行了丰产栽培试验.几年的观察表明,该品种具果个大、色泽好、品质优、丰产、商品性好等优点,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早熟品种,适合大面积栽培.  相似文献   

18.
滨海盐渍化土壤葡萄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平县地处山东省北部,背靠黄河,濒临渤海,沿海分布着大量盐碱地。为充分利用这些土地资源,我们于2001~2004年进行了葡萄栽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板栗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1998年已达19.1万公顷,产量增至8000万千克,均居全国首位。1999年山东省将在保持面积稳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特色品种。板栗种植对土壤要求低,适应范围广。目前板栗主要出口日本,每年约3万吨左右。国内市场也有一定量的需求,价格稳定,自1995年以来,一段维持在卜8元/千克。今后要考虑栽种适合深加工的优良品种:一是发展适合深加工的大粒品种,如莱西大板栗、乳山大板栗、咸丰板栗等;二是发展8月下旬至10月结果的早、中熟品种;三是使品种优良化,如适于作精钞票子的泰山板栗、烟清板栗、烟呆板栗、…  相似文献   

20.
板栗是山东省重要的木本粮油树种和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近几年由于受市场价格的驱动,板栗生产发展迅速。据统计,1993年板栗栽培面积6.6万公顷,产量2897万公斤;1998年增至18万公顷,8269万公斤,分别增长173%和185%。跃居全国首位,并且仍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山东省板栗的栽培面积是否可以继续扩大?会不会板栗过剩,出现买票子难,甚至刨树的现象呢?让我们分析一下市场形势。山东板栗主要出口日本,每年约3万吨左右,数量有限,而且还面对河北省板栗的出口竞争。从国内市场看,由于板栗加工产品品种单一,价格较高,难以为广大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