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笔者从云南省寻甸县农业局获悉,昆明蓝莹葡萄示范园和寻甸佳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320万元,在该县仁德镇建成整体面积达25.3hm^2的美国红提葡萄示范园。  相似文献   

2.
8月12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万亩红提葡萄基地,种植户在葡萄架下修剪葡萄,一串串着色泛红的红提葡萄散发着诱人的香甜气息。近年来,该团鲜食葡萄种植面积迭1.6万亩,  相似文献   

3.
乳山县崖子镇崖子村1986、1987年两年定植巨峰葡萄园100亩,1988年2年生葡萄园(40亩)亩产2876.5kg,3年生葡萄园(60亩)亩产3744.9kg,达到了早期高产优质栽培的目的。生产中,在合理采用高标准的土、肥、水管理基础上,他们对巨峰葡萄整形修剪技术进行了改良式尝试,使葡萄在有效的空间内呈现立体结果状态,下面简叙一下其技术要点。 一、篱壁设计 葡萄园以单篱壁式栽培。1986年定植株行距为0.75×2m,亩栽444.7株;1987年为1×2m,亩栽333株。篱壁架式的不同点在于。在简壁的侧向增加侧壁架,2年生树园呈单面双层侧壁;3年生树为双酉双层侧壁式(图1)。 …  相似文献   

4.
8月12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万亩红提葡萄基地,种植户在葡萄架下修剪葡萄,一串串着色泛红的红提葡萄散发着诱人的  相似文献   

5.
锦州市葡萄栽培面积18万亩,年产葡萄28万吨,葡萄已经成为锦州果业旳三大支柱产业之一.2020年8月,锦州北镇市常兴店镇的葡萄种植户反映自己家的葡萄园中,叶片出现白霜,边缘卷曲干枯,果蒂干缩,果粒易脱落.锦州市果业部门通过调研发现,此为葡萄霜霉病,且正在锦州北镇市小面积流行.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们几年来对红提、黑提葡萄的栽培实践,要达到“一年壮苗,二年结果,三年丰产”,实现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在栽培技术上必须抓好当年定植基础和一年以后的田间管理,现分别将其栽培技术扼要介绍如下:一、科学定植,打好基础主要抓好五点:1.做好葡萄园的规划和设计。按照当地情况,合理确定园子的大小面积(一般平原区100—300亩,丘陵区30—50亩),修好道路及灌排渠道,保证能灌能排,沿海河丘地区设置好防风林。2.搞好土壤化验。了解葡萄园上壤养分状况,为科学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3.深翻整地,挖定植沟…  相似文献   

7.
“10亩红提,换辆‘红旗”’、“家有葡萄园,生活赛蜜糖”。这些朴实的民谣,道出山西省曲沃县里村镇人内心的喜悦。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大力引导下,里村农民“玩”起了美国红提这一科技含量颇高的“洋玩意”。全镇红提葡萄现已上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7%,人均0.6亩,名副其实地成为山西省红提第一镇。目前,红提葡萄已初显效益,3年以上丰果期葡萄园平均亩收益15000元,最高亩收益2万元以上。 为了做大做强红提产业,镇党委、镇政府一连打出4张“好牌”。一是建起“干群连心棚”。经营;二是请专家、办协会,一流技术保驾护航。三是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8.
1 葡萄栽培现状及发展前景 1995年全国葡萄面积228.9万亩,总产174.2万吨,其中80%以上为鲜食品种。陕西现有葡萄8万余亩,总产4万吨,分别占全国葡萄总面积3.5%和产量的2.3%,且80%以上为鲜食的巨峰系品种及龙眼。我国葡萄现有四大产区,其一是新疆优质葡萄干产区,面积45万亩,产量48.9万吨,分别占全国面积、产量的19.7%和28.1%;其二是渤海湾区,面积81万  相似文献   

9.
2013年6月2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红提葡萄园内,果农杨世善正在对种植的红提葡萄疏穗。时下,该团种植的万亩红提园已初挂果,在农技人员的精心指导下,果农科学管理,葡萄长势喜人,为8月下旬成熟上市打下良好基础。近年,该团大力发展红提葡萄种植业,让果农尝到了致富的甜头。  相似文献   

10.
红提葡萄属于大穗大粒品种。在一般常规管理下,平均穗重1200g、平均粒重12~14g。但近年来,在一些红提葡萄园出现了穗小粒小  相似文献   

11.
刘世全  常峰 《果农之友》2014,(11):16-16
9月21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葡萄种植户正在对生产的无公害葡萄装箱。近年来,该团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成1.3万亩无公害鲜食葡萄生产基地,栽培"无核弗雷"、美国"红提"等优良品种。种植户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对葡萄进行管理、采;摘、装箱,目前,已有300吨‘无核弗雷’鲜食葡萄远销泰国市场。  相似文献   

12.
于2011年5月至2013年9月对吉林地区国家种质山葡萄圃病虫害动态进行调查及综合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山葡萄园病害的主要种类共有2种,其中霜霉病、灰霉病为主要病害;为害山葡萄的害虫主要有6目9科9种,危害较重的害虫有绿盲蝽、斑衣蜡蝉、葡萄二星叶蝉;同时提出了山葡萄园主要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及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酿酒葡萄园病虫害调查及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无公害栽培酿酒葡萄园病虫害的动态调查发现:冀东地区酿酒葡萄园病害的主要种类共有15种,其中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为主要病害;为害酿酒葡萄的害虫主要有6目14科19种,害虫天敌主要有4目4科8种,危害较重的害虫有绿盲蝽、斑衣蜡蝉、葡萄二星叶蝉、葡萄虎蛾;同时提出了酿酒葡萄园主要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及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红提葡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五莲县是山东省果品生产的重点县之一,现有葡萄园面积1500多公顷,2000年引进红提葡萄,栽培面积现已有180多公顷,经过10年的栽培技术试验,我们摸索出比较适合本地区红提葡萄丰产、优质、高效、环保的栽培技术。使6年生红提葡萄667平方米产量达4105千克、产值20525元。  相似文献   

15.
北镇市葡萄栽培面积12 666 hm2,鲜贮量10万t。2004年针对北镇地区葡萄发生的主要病害和虫害开展了安全控害技术试验示范,目的是确定在葡萄优质高效安全生产中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农药合理使用技术,以减少化学农药对葡萄果实污染。现将该技术试验示范工作总结如下。1示范园概况与主要技术葡萄主要病虫害安全控害技术试验示范园设在北镇市广宁乡闾山脚下的金苑葡萄园,主栽品种为巨峰,2000年春栽植,面积12 hm2,株行距1 m×4 m,水平棚架,管理水平中等。应用的专项农业和物理防治技术有:应用PS-15Ⅱ型频振式杀虫灯(河南汤阴佳多科工贸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6.
灾年显奇效     
<正>我是一个种植葡萄10多年的普通农民。虽说有10年的葡萄种植经验,但实际没挣几个钱。产量上不去,葡萄越来越多的病害也让我焦头烂额,每年的收入都不好意思说给大家。可今年就不一样了,就在前期受冻的情况下,我3.5亩红提葡萄收入2.1万元之多。不论从葡萄的长势、抗病能力,还是产量、质量,明显优于相邻的葡萄园,且创下我种植葡萄以来的最高收入。感谢山西省曲沃县里村镇安定村的科技能人牛延启把中国土壤保健品"赛众28"肥料推荐给  相似文献   

17.
自上个世纪 90年代初期上海农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 )李向东试行欧亚种避雨栽培技术以来 ,南方地区发展欧亚种葡萄的势头很旺 ,掀起了一轮“提子”热。我们于 1 987年开始栽植巨峰葡萄 ,1 999年开始进行大棚避雨栽培 ,最近 3年又调查了南方不少地方 ,切身感受到南方发展欧亚种葡萄还存在很多问题 ,值得认真思考。1 存在的问题1 1 栽培方面舍不得投入 ,不搞避雨大棚栽培 在南方露地种植欧亚种风险很大 ,最主要是病害严重 ,造成减产甚至绝产。苏州蠡口有一户人家 ,1 998年春从东北引进了红提、黑提 ,投资 1 0万元建立了 2hm2 葡萄…  相似文献   

18.
目前,葡萄品种结构特点是低档酿造品种多,生食及高档加工品种少。如我县现有葡萄园1万亩,其中白羽等7200亩,占72%;蛇龙珠等高档酿酒和巨峰等生食品种仅2800亩,占28%。为此,应适当压缩白羽等低档酿造品种,特别是北醇、加里酿等,适当增加生食大粒优种及高档加工品种。对一些低档酿造品种葡萄园也可以改建为其他树种果园,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 一、葡萄品种更换技术 1.硬枝嫁接 选择良种接穗并沙藏,翌春葡萄伤流后至发芽前嫁接。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劈接,以粗壮直立主蔓作砧桩,扒开表土,选择好嫁接部位(尽量靠根),剪断砧蔓,削平剪口,用…  相似文献   

19.
张玉 《现代园艺》2013,(20):17-18
通过调查昌吉、83团万亩红提葡萄基地、伊犁霍城县、莫乎乡5个点的红提葡萄种植园的生产情况,并采集土壤和果实样品,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果实单粒重、糖度、酸度的关系,得出:粘砂比在0.0520.065,随着粘砂比的增加,浆果的单粒重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越高,葡萄的品质越好;速效氮含量越高,葡萄单粒重越大,酸度也越大;速效磷有降低浆果酸度的趋势;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时,葡萄的糖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正>在红提葡萄病害化学防治过程中,为了确定碧护是否可以添加到相关药剂中,并对病害防治产生增效作用,我们开展了针对性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在山东省沂源县南麻镇赵家庄村赵克富红提葡萄园进行,防治对象为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灰霉病。试验园棚架式栽培,株行距0.75 m×4.5 m,树龄12年,葡萄果实及叶片病害发生均匀。试验期间(4月20日至9月3日)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