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副结核ELISA诊断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建立了牛副结核病ELISA诊断方法。采用亲和层析抗原。被检血清以高压粉碎草分枝杆菌吸收原进行吸收。该方法的敏感性76%,特异性97%,通过对2483头奶牛进行检测,检出率为6.1%,并与常规的补反和变态反应进行了比较。作者认为:牛副结核ELISA可以替代补反,做为检测牛副结核的一种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2.
收集犊牛、仔猪、绵羊和山羔羊腹泻和非腹泻粪便,滤过后做乳胶凝集试验,检测A群轮状病毒抗原。共计470份样品,其中138份为阳性,犊牛感染率为27.7%(73/264),仔猪为27.8%(45/162),绵羊为48.6%(18/37),山羔羊为28.6%(2/7)。不同到1周龄 的绵羔羊和犊牛,不到2周龄的仔猪,未检出轮状病毒抗原。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中沙门氏菌的污染情况。方法:利用PCR技术对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植物性饲料产品、微生态制剂以及酶制剂等共计207批样品进行了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共检出沙门氏菌8株,其中动物源性饲料检出率为11.4%,微生态制剂原料检出率为11.1%,微生态制剂检出率为10%,酶制剂检出率为8.3%,配合饲料检出率为1.25%,植物源性饲料和饲料粉尘检出率为0。结论:沙门氏菌在饲料产品及饲料添加剂中的污染情况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猪轮状病毒弱毒苗免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猪源轮状病毒弱毒株-Na86F90制成的疫苗先后免疫母猪250头,乳中抗RV的IgA最高滴度为81920,对照组最高滴度仅有160;产后1个月,免疫组滴度仍维持在5120以上,而对照组仅40;免疫组仔猪哺乳期轮状病毒检出率下降37.2%,断奶仔猪育成率由75%提高到90%以上,断奶后窝重由平均130~150kg,提高到200~250kg  相似文献   

5.
以新城疫单抗ELISA试剂盒对江苏、安徽、山东、上海等23个县市的62个鸡场,15个品种鸡群的3686份泄殖腔棉试样品进行了检测,共检出阳性1571份,阳性检出率为41.9%;不同地区的检出率从0 ̄51.3%不等,但以40 ̄47%为多数;对不同日龄的鸡群检测表明,肉鸡在21 ̄48天ND高发,检出率为45.4 ̄47.8%蛋鸡在45 ̄81天以及180天后ND高发,检出率为53.3 ̄75.0%;对不同混  相似文献   

6.
衣原体单克隆抗体在牛羊血清诊断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淋巴细胞亲交瘤技术,研制出的抗衣原体单克隆抗体,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本地区所采集的128份羊血清、90份牛血清进行检测,结果,羊血清阳性检出率为25.8%,牛血清阳性检出率为32.2%,选择50份羊血清、50份牛血清用已建立的检测衣原体抗体ELISA与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比较,牛血清ELISA阳性检出率为32.0%,IHA为24.0%,ELISA比IHA试验高出8个百分点;羊血清ELISA阳性检出率为26.0%,IHA为22.0%,ELISA比IHA高出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单克隆抗体在动物衣原体病血清诊断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研制出的抗衣原体单克隆抗体,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本地区所采得的231份猪血清,128份羊血清,90份牛血清进行检测,结果:猪血清阳性检出率为30.7%,羊为25.8%,牛为32.2%;选猪、羊、牛血清各50份,用已建立的检测衣原体抗体ELISA方法与的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比较,猪血清ELISA阳性检出率为30%,IHA为26%,ELISA比IHA试验高出4个百分点。牛血清ELISA阳性检出率为32%,IHA为24%,ELISA比IHA试验高出8个百分点。羊血清ELISA阳性检出率为26%,IHA为22%,ELISA比IHA高出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应用改良琼指扩散试验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加3%PEG的改良AGDT检测鸡IBDV,检出率最高,对临诊疑似IBD的16个病例检测结果证明,有改良AGDT检出率为62.5%,而用常规AGDT法检测的阳性率为43.7%,前者比后者检出率提高18.8%,同时,在检出的阳性病例中,用改良AGDT法检出IBDV抗源的滴度比常规法高出1~2个倍比滴度。  相似文献   

9.
用亚硫酸氢钠—乙二胺溶液对B组轮状病毒的ssRNA胞嘧啶修饰和转氨基作用,与生物素e—氨基己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反应,制备探针与样品在硝酸纤维膜上进行点杂交,经亲合素—碱性磷酸酶系统显色,可测出106.25-212.5pg的RNA靶序列,特异性试验表明:B组生物素探针只能与B组核酸杂交,而与无关核酸无杂交信号,用B组探针检测45份仔猪腹泻粪样,检出B组阳性5份,检出率11.1%,明显高于PAGE法,实验结果表明,生物素核酸探针制备简单并且有特异、灵敏、稳定的优点,可用于各组轮状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重庆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重庆地区6个奶牛场的76头黑白花奶牛294份奶样,采用LM方法检测隐性乳房炎,按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病原菌,用纸片法对春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LMT阳性奶牛检出率为78.94%,阳性服区的检出率为50.43%;阳性乳区的细菌检出率为787.83%;分离鉴定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为主,占检出细菌总数的94.60%。  相似文献   

11.
对四川中南部荣昌、隆昌、泸县、永川、双桥5个县区冬季健康家兔上呼吸道细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冬季家兔上呼吸道细菌的数量与气温有关;细菌种类与致病性有关。52个样本中,金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46.2%,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8.5%,肺炎链球菌检出率19.2%,枯草杆菌检出率15.4%,腐生葡萄球菌、蜡样杆菌、波氏杆菌检出率均为11.5%,巴氏杆菌检出率9.6%,棒状杆菌检出率7.7%,大肠杆菌检出率5.8%,沙门氏菌与绿脓杆菌检出率均为1.9%。  相似文献   

12.
用超声波处理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原和灭活的菌体抗原,初步建立了2种检测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抗体的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玻片凝集试验,并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已知免疫背景的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ELISA的阳性检出率为60.5%(50/87),玻片凝集试验的阳性检出率为56.2%(49/87),两者总符合率为82.8%(72/87)。表明两种方法均可用于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抗体的检测,其中ELISA检测方法更敏感。  相似文献   

13.
应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快速检测饲料中的沙门氏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硝酸纤维素(NC)膜作固相载体,建立检测沙门氏菌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方法,检测成品饲料100份,对沙门氏菌的最低检出量为400个/mL,沙门氏菌阳性检出率43.00%(43/100),常规分离培养阳性检出率为38.00%(38/100),两者符合率为83.72%,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表明该方法简便、特异、快速、结果直观,便于在基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用微量HA,HI试验及平板HA,HI试验检测病鸡肝,脾,脑组织中的新城疫病毒。肝脏的检出率为73.2%,3脾脏为88.2%,脑的检出率为0。平板HA试验与微量HA试验的结果呈平行关系。血凝作用可被ND阳性血清所抑制。结果表明,直接用HA及HI试验检测组织中的病毒,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特异性,可望成为一种快速,简便,准确诊断ND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从四川省10个规模化猪场和16种野生动物的粪样中分离鉴定出的67株大肠杆菌、57株沙门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猪源和野生动物源分离菌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72.0%(72/100)和29.2%(7/24)。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基因Sul1、Sul2、Sul3进行了三重PCR检测。在这124株细菌中,Sul1基因的检出率最高,为47.6%(59/124),Sul2基因的检出率为17.7%(22/124),Sul3基因的检出率为18.5%(23/124)。药敏试验结果与基因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89.9%。  相似文献   

16.
为了调查新疆部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致犊牛腹泻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查明该病毒在致犊牛腹泻中的作用,试验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RT-PCR的方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及VP6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序列分析以比较其同源性。结果表明:各牛场腹泻犊牛粪便的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为23.08%~90.91%;在健康犊牛粪便中,仅从石河子某奶牛场检出轮状病毒,检出率为38.89%;RTPCR扩增得到大小为383 bp的片段;8份克隆毒株序列的同源性为97.9%,同源性较高。说明新疆部分地区犊牛感染轮状病毒十分普遍,轮状病毒是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部分健康犊牛带毒但未发病。  相似文献   

17.
检测实验动物弓形虫感染的两种PCR方法的建立和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建立敏感、稳定、特异的PCR检测体系,用于实验动物弓形虫感染的检测。采用B1基因设计引物,建立常规PCR,用P30基因设计引物,建立巢式PCR;用两种PCR方法检测实验感染弓形虫小鼠血液和腹腔波中的DNA动态变化;用巢式PCR检测自然状态下的普通级豚鼠、教学和科研用兔的弓形虫感染率,并和常规PCR检到结果比较。结果,巢式PCR可检测到1fgDNA含量,比常规PCR敏感lOO倍;对其他微生物DNA无交叉现象,特异性强;对同一样品重复检测3次,阴、阳性结果一致,稳定性好。小鼠感染弓形虫2d后,巢式PCR对小民腹腔液的阳性检出率为83.3%,对血液的阳性检出率为33.3%;感染3d后,腹腔液阳性检出率为100%;而常规PCR在小鼠感染3d和4d后才能在腹腔液和血液中检测到,检出率各为16.7%。受检普通级豚鼠没有感染弓形虫,教学和科研用兔的弓形虫总感染率为14.3%。结论认为,巢式PCR方法可用于实验动物弓形虫早期感染的检测,具有敏感性高、特务性强、稳定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硝酸纤维薄膜作为RIA的一种新型固相载体,具有简易、快速、经济、易于漂洗、敏感性、特异性、重现性好等优点,且适用于大批量样品在短期内同时检测。可作为寄生虫病早期诊断可靠的新手段。该法已成功地应用于日本血吸虫病人、病牛及现扬疫区耕牛的检测试验。本实验进一步对棘球蚴病人和病羊的血清;弓形虫病猪血清和丝虫病人血清等3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进行检测研究,结果除对羊棘球蚴病检测效果不够理想,阳性检出率仅50%(10/20),其它几种疾病的检出率均在不同程度上高于EIASA和IHA法。对人棘球蚴病检测的阳性率,膜片法为100%(82/82),ELLSA为91.5%(75/82),IHA为89.6%(71/82)。对猪弓形虫病的检测阳性率,膜片法为100%(120/120),ELISA为93.3%(112/120),IHA为90.0%(108/120)。时人丝虫病的阳性检出率膜片法为100%(80/80),ELISA为96.3%(77/80),IHA为88.9%(71/80)。各组假阳性率的降低更加明显。作者认为,该法可提供作为兽医寄生虫病早期大规模检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猪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2000年,对全省未进行过猪衣原体病免疫的11个地州市的868份猪血清应用间接血凝(IHA)试验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在11个地市中均检出抗体阳性猪血清,全省猪衣原体病的阳性检出率平均为34.91%,阳性检出率最高达52.48%,最低13.95%。  相似文献   

20.
从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的鸡场捕杀麻雀30只,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类心阻断EL1SA检测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为10%(3/30);以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13.3%;RT-PCR阳性样本病毒分离亦为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