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田不同覆膜厚度对地膜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试验目的通过棉田覆盖不同厚度地膜试验,分析其对作物出苗和产量的影响,比较使用不同厚度地膜的经济效益,降低地膜使用成本、有效控制地膜残留污染,为地膜生产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二、试验设计试验田设在塔里木乡园艺村。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4种厚度聚乙烯塑料地膜。处理A,地膜厚度0.006毫米;处理B,地膜厚度0.008毫米;处理C,地膜厚度0.010毫米;处理D,地膜厚度0.012毫米。每小区面积360米2(30米×12米)。  相似文献   

2.
程琦 《农村科技》2014,(3):14-15
<正>为了解地膜厚度对棉花种植的影响,2013年,兵团第1师师、市2级推广中心在2团开展了加厚地膜与常规地膜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设计将厚度为0.008毫米的地膜作为对照;厚度为0.010毫米地膜设为处理1;厚度为0.012毫米加厚  相似文献   

3.
正通过研究不同标准、不同厚度聚乙烯地膜的残留污染特点,分析地膜厚度对作物出苗和产量的影响,比较使用不同厚度地膜的经济效益,从降低地膜使用成本与有效控制地膜残留污染2个方面提出最佳地膜厚度建议,为今后地膜生产与推广使用提供依据。一、试验方法试验设6个处理,即4种厚度聚乙烯塑料地膜,DB表示地方标准生产的地膜,GB表示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的地膜,厚度分别为0.008毫米、0.010毫米、  相似文献   

4.
秦洪 《农村科技》2013,(10):23-24
一、试验目的研究棉田地膜残留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从地膜残留总量控制角度为残膜回收技术推广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二、试验方法试验设4个处理,即4种厚度的聚乙烯塑料地膜,分别为0.007毫米、0.008毫米、0.009毫米、0.010毫米。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每个处理面积为14.7公顷。播种时采用差量法计算不同厚度地膜667米2用量。每个处理试验区划分为10个采样区,做好边界  相似文献   

5.
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已经成为农业增产增效的重要手段,但由于长期大量使用不可降解地膜,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本文通过试验比较了厚度0.008毫米和厚度0.010毫米2种地膜在土壤温度、湿度、棉花产量、地膜残留量及机械回收量等方面的差异,计算出残膜回收率,为大面积推广残膜回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方法]以K326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覆盖不同规格、不同颜色的降解膜对烤烟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质量等的影响。[结果]各处理间烤烟大田生育期和农艺性状差异不大,经济性状以覆盖宽度×厚度为1 m×0.010 mm的黑色全生物降解膜处理表现较好,烟叶品质以覆盖宽度×厚度为1 m×0.008 mm的黑色全生物降解膜处理表现最佳。[结论]该研究可为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尉犁县引进红色地膜在棉田进行试验,验证有色地膜对棉花的增产效果,同时,通过田间观测,对比红色地膜与常规地膜的破碎程度以及防杂草能力。一、材料与方法1.地膜品种与规格供试地膜为红色地膜和普通地膜,膜幅均为1.25米,红色地膜厚0.008毫米,普通地膜厚0.010毫米。2.试验设计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厚度地膜一膜三年覆盖对土壤水热效应、玉米产量及地膜残留的影响,分别设置厚度为0.008、0.010、0.012、0.015 mm的地膜一膜三年覆盖大田试验。结果表明:①厚度0.012、0.015 mm地膜覆盖三年仍有较好的增温保墒效果,生育期耗水量仅比一年一覆膜(CK)增加1.96%、1.14%,玉米播种至拔节期土壤温度分别降低0.74、0.71 ℃。②一膜三年覆盖不同程度影响了作物生长发育,降低了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0.008 mm地膜处理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CK 13.24%、18.12%;但0.010、0.012、0.015 mm处理与CK相近,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降幅分别为2.27%~4.09%、2.85%~8.36%。③一膜三年覆盖有效降低了投入成本,玉米产投比比CK分别显著提高13.73%、25.00%、26.47%、25.49%。④一膜三年覆盖显著降低了地膜残留量,比CK降低55.74%~61.42%;但厚度为0.008、0.010 mm地膜使用后易破碎、不易回收,使地膜残留系数分别高达35.60%、32.97%;地膜厚度为0.012、0.015 mm时,地膜残留系数可分别降低到21.99%、19.81%。研究认为,一膜三年覆盖中采用厚度大于0.012 mm地膜,可保证玉米产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及产投比,有效降低残膜污染。  相似文献   

9.
地膜厚度对作物产量与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农用地膜(以下简称地膜)已成为我国干旱、冷凉地区土壤增温、保墒和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为摸清我国地膜厚度应用现状,研究地膜厚度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环境的影响,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针对棉花、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主要覆膜作物分别布置172、99、30、58个调查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国地膜厚度应用现状进行系统调查。根据调查结果,2011—2013年,在新疆、甘肃、内蒙古、山东4省分别针对以上4种作物,设置不同地膜厚度处理,系统分析了地膜厚度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作物产量、经济效益以及地膜残留强度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主要覆膜作物现用地膜厚度较薄,96.7%的地膜厚度集中在0.004~0.008 mm之间。增加地膜厚度能够提高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但对不同作物的产量影响不同;随着地膜厚度增加(0.004~0.012 mm),棉花和玉米产量不断增加,而马铃薯和花生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地膜厚度对作物经济效益有一定影响,但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地膜厚度显著影响地膜残留强度(P0.05),除了马铃薯外,其余作物地膜残留强度和地膜厚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综上所述,增加地膜厚度对于我国主要覆膜作物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增产幅度有限,而在残膜回收的基础上增加地膜厚度能够显著降低地膜残留强度。为应对我国农田地膜残留问题,建议我国地膜厚度标准提高至0.010~0.012 mm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两种厚度生物降解膜与常规PE地膜作对照,结果表明:厚度0.012毫米降解膜在降解程度、农艺性状、产量等方面都较厚度0.010毫米降解膜表现好,降解速度和光照、土壤湿度有关。但同时增加了人工放苗、除草等生产成本,收获时未能完全降解,建议继续改进工艺,以便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大连市农用地膜主要用于种植马铃薯、花生、蔬菜和鲜食玉米等,目前大连市农用地膜的年使用量为4571吨,地膜覆盖面积24472公顷(数据来源:2018大连统计年鉴)。1农用地膜的危害以前的国家标准规定地膜的厚度为0.008毫米,但极限偏差-0.003毫米,为了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企业生产和农民使用最多的是0.005毫米,甚至是更薄的地膜,这种地膜使用一季  相似文献   

12.
2016年在乌苏市皇宫镇、石桥乡、哈图布呼镇等16个乡镇推广厚度0.010毫米标准地膜,并对废旧地膜进行回收利用,本文总结推广应用中的做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不同厚度地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地膜残留量的影响,采用大田定位试验,连续4年对玉米田分别进行0.006 mm、0.008 mm(CK)、0.010 mm、0.012 mm厚地膜覆盖处理。结果表明:10~40 cm土层,随着地膜厚度的增加,土壤紧实度和土壤容重降低。0.010 mm、0.012 mm处理土壤容重比0.008 mm(CK)分别降低了1.25%、2.43%,而0.006 mm处理比CK提高0.76%。2玉米播种至大喇叭口期,0.006 mm、0.010 mm、0.012mm处理0~5 cm土层分别日均土壤温度比CK提高-0.90℃、0.23℃和0.40℃;5~10 cm比CK提高-0.50℃、0.19℃和0.28℃。且随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增温效应逐渐弱化。3在灌水第25 d,0~100 cm土层,0.006mm、0.008 mm、0.010 mm、0.012 mm处理土壤储水量分别为166.73 mm、170.42 mm、190.00 mm、195.97 mm,比灌水第5 d分别下降46.81%、45.75%、39.32%、37.62%。4在0~30 cm土层,残留地膜量浅层显著多于深层,面积小于4 cm2小块膜片数显著多于面积为4~25 cm2和≥25 cm2的中、大膜块。0.006 mm、0.008 mm、0.010mm、0.012 mm处理4年累计残膜量分别为79.03 kg/hm2、57.68 kg/hm2、50.32 kg/hm2、53.58 kg/hm2,0.006 mm处理残留量显著高于CK。综合分析连续覆盖不同厚度地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地膜残留量的影响,建议在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厚度0.008 mm以上的地膜。  相似文献   

14.
全生物降解膜替代传统PE地膜是解决农业废旧农膜污染问题的重要创新举措。本文分别选用厚度为0.01mm和0.008 mm的PBAT材质及PLA+PBAT混合材质共4种类型全生物降解地膜及厚度为0.01 mm的普通PE膜为试验材料,并设置未使用和上年度使用过的相同类型新旧地膜进行填埋试验,比较不同类型地膜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相同填埋条件下,较之PE地膜,新的4种全生物降解膜均发生不同程度降解,随时间推移全生物降解膜降解加剧,12个月后,厚度为0.01 mm和0.008 mm PBAT处理分别降解为碎裂模块,失重率分别为66.67%和67.75%,厚度为0.01 mm和0.008 mm PLA+PBAT处理降解为微小碎片,失重率分别为71.88%和73.43%。已使用过但未降解的4种全生物降解膜亦均发生类似降解趋势,12个月后,较新生物降解膜失重率分别高5.53%、15.23%、10.82%和11.40%。结合本试验结果,生产中可根据作物生长特性向农户推荐适宜类型的全生物降解膜。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覆膜、无膜和不同厚度地膜间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本文通过覆盖0.010mm地膜、0.008mm地膜与无膜(CK)对比,研究棉花幼苗在苗期出苗情况,地膜保温保墒效果,各个时期农艺性状,以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地膜提高棉花幼苗出苗,减少土壤温度热量散失,降低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保温保墒效果,促进棉花生长,实现增产。  相似文献   

16.
藜麦是重要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因其营养价值较高,对人体健康有益,已成为重要的保健型粮食作物。覆膜栽培技术具有增温提熵、保水保肥、除草控药等作用,能最大限度提高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收益。本试验以露地开沟条播为参照,对“青藜1号”“大白藜”2个藜麦品种以0.010mm、0.012mm、0.014mm的普通黑色地膜和0.010mm的全生物降解地膜、0.012mm普通黑色地膜等5种不同厚度、材质、颜色的地膜进行覆膜处理。通过统计覆膜保苗、除草防效、产量、经济效益等指标,确定藜麦覆膜栽培的最佳地膜种类,为藜麦覆膜控草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不同厚度PE地膜覆盖春花生的应用效果,以裸地作对照,研究0.004、0.008、0.010、0.015 mm等4种不同厚度PE地膜的增温、保墒、残膜回收率及对春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覆膜处理可使膜下10 cm土壤平均温度提高1.41~2.58℃,有效增加花生生育期内积温;与裸地相比,覆盖0.004~0.01 mm地膜处理花生增产8.78%~9.92%,0.015 mm地膜处理则减产6.20%;覆盖0.004~0.01 mm地膜处理花生总果数约120个/穴,明显高于裸地对照和0.015 mm地膜处理;与0.004 mm地膜处理相比,0.008、0.01、0.015 mm地膜处理有效果针占比分别下降9.97%、11.51%和25.49%,饱果率则从46.38%提高到65.52%。标准地膜对花生下针有一定影响,可采取加大破膜孔径和提高膜上种行覆土质量等措施,促进花生下针。应用标准地膜从源头上提高了废旧地膜的可回收性;通过挖掘式条铺机收获花生,90%以上地膜可被花生秧夹带离田,再利用除膜揉切机对秧膜进行分离,实现花生秧膜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解决地膜覆盖栽培中地膜投资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在1989年小范围试用强力超薄微膜(厚度0.005毫米)覆盖栽培的基础上,1990年在6个地区(市)的12个县(市)进行了试验,其增温保墒效应、增产效果与地膜和微膜基本相同,差异不明显,尽管作物生长后期破损率为21.8%,但用膜投资比覆盖地膜和微膜减少分别为60%和30%。  相似文献   

19.
为验证生物降解膜在棉田中的应用表现,设置2种厚度生物降解膜与常规PE地膜作对照,结果表明:厚度0.012毫米降解膜在降解程度、农艺性状、产量等方面都较厚度0.010毫米降解膜表现好,降解速度和光照、土壤湿度有关,但同时增加了人工放苗、除草的生产成本,收获时未能完全降解,建议继续改进工艺,以便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覆膜时间、不同地膜厚度和不同覆膜季节对地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厚度分别为0.006、0.010、0.014 mm等3种聚乙烯地膜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得到3种残地膜在夏季分别覆膜60、100 d时的拉伸载荷和断裂伸长率;并对厚度为0.006 mm的地膜在冬季和夏季2个不同季节时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厚度相同的地膜力学性能随覆膜时间的延长,不断下降;相同覆膜时间、不同厚度地膜的拉伸载荷随厚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覆膜季节、厚度相同(0.006 mm)的地膜的冬季力学性能比夏季力学性能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