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淑君 《福建茶叶》2016,(6):352-353
采茶戏具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气质和韵律,在历史的推移演变之下,采茶戏音乐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创新实践。源于民间的采茶戏与当地民歌、小调、灯彩音乐有极为密切的关联,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构成内容,它以群众的日常采茶劳作为对象,富含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表现为歌颂采茶活动的戏曲文化形式,我们可以从采茶戏音乐本体的声腔和器乐两方面入手,揭示出采茶戏音乐的形态和特征,将其作为一种"流动的传统"突显出采茶戏特有的地域性特色和风格。  相似文献   

2.
江西是重要的产茶省份,茶叶久负盛名。采茶戏是伴随种茶、采茶等生产劳作过程而编写的采茶歌。赣南是江西采茶戏的主要发源地,而江西其他各流派采茶戏又受赣南采茶戏的影响,比如赣东的铅山等地,赣西的萍乡等地,赣北的武宁、九江、南昌等地,赣中的抚州、吉安等地,都与赣南采茶戏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探讨了江西赣南采茶戏的发展源流,着重就几大主要采茶戏流派的划分展开梳理,通过作品简析来展现江西采茶戏的风格演变。  相似文献   

3.
刘科 《福建茶叶》2016,(5):334-335
世界上的舞蹈,多是从民间的民俗活动发展而来,例如非洲庆祝狩猎的原始篝火舞,西班牙的斗牛舞,巴西的桑巴舞。舞蹈形态,就是在民俗的肢体活动中,以经过提炼、加工的舞姿和步法为主,所创造出的具有极强表现性的人体动作艺术。中国传统的采茶戏舞蹈,来源于民间采茶时的动作以及采茶后庆祝的肢体活动,溯本追源,采茶戏舞蹈实际上是茶文化在体育健身方面的渗透与发展。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和民族性两大特点,不同地区形成的采茶戏舞蹈是不一样的,这不仅体现在江北江南两地的采茶戏舞蹈风格不同,而且不同民族的采茶戏舞蹈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也有彼此差异。长江南北,有茶的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采茶舞蹈,研究者很难对采茶戏舞蹈一言以概之,故此,笔者在下文中将以赣南地区的采茶戏为例,探索传统采茶戏舞蹈的舞蹈形态,希望能由此找到采茶戏舞蹈的长远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贾丹妮 《福建茶叶》2016,(1):222-223
采茶戏自明朝中叶发展至今,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其艺术表现具有很强的张力。采茶戏中的舞蹈和音乐元素更是丰富了采茶戏的表现形式,它是起源于江西赣州的一个民间地方剧种,蕴含着文化的精髓,从采茶戏的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到浓厚的客家文化和茶文化。采茶戏是在人们的生产实践以及采茶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式和内容都得到了丰富和创新。本文将对采茶戏中的舞蹈与音乐元素内涵进行分析,紧扣采茶舞蹈中的时代特征以及其发展现状、采茶戏音乐唱腔与客家民间小调,充分挖掘采茶戏在现代文化发展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5.
以茶文化为核心的采茶戏音乐具备一定观赏价值且蕴含着丰富历史学、民俗学知识是学界研究的共识。我国采茶戏广泛流行于西南地区,最早发源于江西茶区并逐渐向周围茶叶种植省份辐射,兼具地方文化特点和茶文化共性,现存超过三十种不同的表演腔调。采茶戏音乐内容主要以茶农的劳作活动为主体,由民间艺术家进行艺术加工,采茶音乐中鲜明的地域特色,客观反映出我国不同历史时期茶叶生产及茶农生活状况,是人文学科研究开展的重要参考。采茶戏音乐的产生、传播与发展影响深远,涉及我国传统音乐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但是由于市场萎缩、专业人才不足、剧目陈旧等原因,采茶戏的传承和发扬还存在一定问题。鉴于此,本文首先对采茶戏音乐的产生发展和特点进行介绍,其次就现代采茶戏音乐传播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展开分析,以期对传统采茶戏音乐的传播发展有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茶戏曲是将中国古典采茶文化浓缩至戏曲文学中,通过对采茶文化的了解而形成的艺术体系。我国采茶戏的主体音乐为采茶戏曲伴奏。戏曲伴奏不仅仅是戏曲的配乐,还是戏曲中不可缺少的烘托部分。欣赏采茶戏曲是了解我国采茶文化,解读古代戏曲文学艺术形式的重要途径。因此,对我国的古典戏曲品鉴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乐器伴奏、剧本描述、乐曲创作、舞台表演等很多环节。赏采茶戏中乐器伴奏,主要是欣赏音乐意境、音乐风格以及音乐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地方音乐和民族音乐中,能够被国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第一批文化项目中就有采茶戏的身影。在我国南方的客家地区,采茶戏深受欢迎,然后采茶戏在许多地区都有分布,分别以不同地区的地名加以区分。尽管受到百姓的欢迎,这种文化艺术形式却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障碍,这样一种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的地方戏剧音乐的发展受到了自身和社会发展的诸多原因的限制。想要传承和发展采茶戏,可以探索一条创新发展采茶戏的道路,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发展采茶戏音乐。本文通过分析采茶戏的相关概念,提出传承与发展采茶戏的意义,并找到发展采茶戏遇到的困难,最后探索采茶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得出对改革探索高校音乐教育的方式和传承、发展采茶戏文化都是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常 《福建茶叶》2016,(7):336-337
中华文化一脉相传,博大精深,自始至终就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它以其明媚张扬的特点引领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采茶戏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今后如何发展引得我们深思。本文主要谈论了采茶戏音乐的继承与它的发展问题,采茶戏即以赣南采茶戏为主,而赣南采茶戏音乐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塑造人物或者是表达唱腔特色方面有很多规律可循。本文首先介绍了赣南采茶戏的概况,其次从继承和发展两个方面探讨了赣南采茶戏的发展规律,以备后人能更好地将采茶戏音乐传承弘扬。  相似文献   

9.
金鑫 《福建茶叶》2016,(9):322-323
博白客家采茶戏剧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传统历史音乐文化溯源。本文对采茶戏音乐剧的渊源进行了剖析,并对博白客家采茶戏剧的曲体声腔、采茶曲调、乐器使用、剧目创作等方面梳理采茶戏音乐剧文化的精髓,针对采茶戏音乐文化发展困境提出"封闭性"的保存策略。  相似文献   

10.
闽南采茶舞是在闽南采茶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闽南采茶舞拥有了独具特色的风格。本文主要内容是对采茶戏音乐以及闽南采茶舞的生成发展传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解读赣南采茶戏的表演艺术与音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立喆 《福建茶叶》2016,(11):397-398
赣南采茶戏以其独特的音乐特征和表演艺术,悠久的历史来源,屹立于中国戏曲之林。戏曲中用三腔一调,来表现客家茶农在山间采茶的愉悦心情,抑或琐碎生活的烦恼。采用三奇三绝的表演形式,歌、舞、戏三者并重,展现了客家人民简单淳朴的生活与爱情。  相似文献   

12.
中国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茶文化包括非常丰富的内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受到民族民俗、自然特点等方面的影响,各地区的茶文化特色不同,形式也多种多样,采茶戏就是在粤北地区非常常见的一种茶文化艺术形式,采茶戏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不断的演变、发展,其演唱的机理、起因都发生了改变,本文针对粤北采茶戏唱腔的音乐进行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13.
范明磊 《福建茶叶》2016,(3):354-355
本文介绍了博白客家采茶戏音乐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博白采茶戏音乐的演出特点与艺术特色,提出传承策略如下:打造"客家采茶戏音乐"传承基地;在校园中推广客家采茶戏音乐。  相似文献   

14.
由民间歌舞与戏剧艺术融合发展而来的剧种--采茶戏,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广泛流传,形成不同的艺术流派如桂南采茶戏、江西采茶戏、高州采茶戏等等。本文选取高州采茶戏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高州采茶戏的历史发展、文化特征的基础上,了解其蕴藏着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以及高州地区民俗传统文化形式,进而重点探讨高州采茶戏音乐曲调、声腔构成、表演内容等方面,突出其文化形态特殊性以及地域性特征,进而为研究采茶戏的学者提供理论素材,也为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艺术文化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金鑫 《福建茶叶》2016,(10):301-302
采茶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南昌采茶戏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调查,对南昌采茶戏音乐本体的声腔、曲牌板式、器乐伴奏等方面进行了探析,梳理采茶戏音乐形态及特征,并以《渔网会母》、《南瓜记》、《磨豆腐》为个案,探索采茶戏中音乐文化形态的表现,以期推动传统采茶戏剧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6.
赣南采茶戏是流传在赣南地区的民间小戏,其中以"两旦一丑"为最具代表性表演模式。而"旦角"又可分为"小旦"与"彩旦"。赣南采茶戏"两旦一丑"之间的关系大致概括为"彩旦来搭桥,正丑配小旦,反丑来捣乱,彩旦揍坏蛋"。当"三寸金莲式"的小旦遇上"夸张漫画式"的彩旦,最终形成了赣南采茶戏别具特色的女性舞蹈表演风格。本文旨在梳理与总结赣南采茶戏中的"旦角"舞蹈表演的形成成因及其独具个性的人物性格特征,明晰赣南采茶"旦角"舞蹈表演的审美规范和艺术价值,提升和完善赣南采茶舞蹈文化内容,整体促进赣南采茶舞蹈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卢妍希 《福建茶叶》2016,(12):296-297
博白客家采茶戏是音乐的一种,它是客家人民长期生活的智慧结晶,与人们的采茶生活息息相关,具有丰富的音乐内容,而且在旋律上也多种多样。茶腔是我国采茶戏音乐中最古老、时间最长的部分,它的音调醇厚、优美,而且节奏上也十分的明快动人,这种古老的音乐形式彰显了采茶戏音乐艺术的古老气质,从中也表现出了客家人淳朴的性格,呈现出一种超脱豁达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采茶音乐是我国采茶戏剧的一部分,也是中国茶文化的一部分。在采茶音乐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变化,采茶音乐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而系统的文化现象,采茶音乐是中国一种十分有特色的戏剧种类,它可以与北方的秧歌戏、花灯戏等结合在一起,但是它们都是以本土的民歌与舞蹈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本文针对采茶音乐的发展与传承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桂南采茶戏历史悠久,人们对于这样一种艺术形式非常喜闻乐见。采茶戏的节奏感非常强。现代采茶戏通常具有浓厚的喜剧感,整体的结构很完整,随着发展也越来越复杂。对于桂南采茶戏来说,唱腔音乐对它的影响非常大。本文将唱腔音乐对桂南采茶系的影响做一个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刘杨 《福建茶叶》2016,(5):323-324
采茶戏是我国比较著名的地方小戏之一。其诞生于民间,并且在民间广泛的传播开来,采茶戏至今已经有接近百年的历史。采茶戏源于生活,题材也更加贴近于百姓的生活,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采茶戏当中的很多动作都是来自于百姓普普通通的生活当中,是对百姓生活的真实反映。采茶戏与地方民情有着密切的关系,采茶戏当中也融入了很多地方的方言土语等。本文即从采茶戏的曲折发展过程出发,探讨了中国地方采茶戏的音乐和剧目来源,从而更好的让人们了解和熟悉中国地方采茶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