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资阳市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会改变用地结构,用地结构变化会影响区域的生态环境,对规划期间各种土地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可以对生态环境的变化做一个量化的对比,能提升规划的决策水平,确保规划的生态环境导向性。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法对资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得出规划对资阳市以后的环境发展的影响为正,但人口过快增长导致环境压力过大状态,并给出一些优化资阳市的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规划编制、规划的法律和规程、规划的公众参与性等总结了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进行分析,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宋淼 《湖南林业科技》2013,(1):45-49,60
以岳阳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析规划期内的主要环境影响要素,利用指标综合评价法分析、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对岳阳市带来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岳阳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对当地生态环境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2010年现状评分低于2010年规划评分,表明岳阳市目前环境状况与规划预期相比仍有差距。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研究专题,通过评价可以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及土地开发和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现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以往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利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前已实施7年,随着新情况、新形势的出现,规划也出现了一些不适应性。探讨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监测评估体系的构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对规划的继续实施以及对新一轮规划的修编均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为例,在反思当前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的基础上,试图从土地利用协调视角对总体规划编制方法进行探索,以提高规划实施和管理的实践性,协调风景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林业工作参考》2009,(2):91-9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查和报批,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8.
土地规划整理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相结合,运用基础设施实施配套建设,按照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的方式进行用地结构的使用,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率。文章主要从土地开发整理着手,对整理的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正>◆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发布10月2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国务院决定实施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纲要》共分为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指导原则与目标任务、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统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七章。  相似文献   

10.
通过作者使用MapInfo编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获得的体会,指出了MapInfo绘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优势,并对绘图的基本要求与程序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提出利用MapInfo等地理信息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从而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的图、文、表一体化的工作方式,以及规划管理的一体化将成为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应用3S技术,完成了长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统计分析、检查评估和工程评价等工作,实现了工程管理规范化和智能化管理,提高长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生物绿篱技术治理旱坡地,在农民的主动参与下,形成一种可持续的、有经济效益的、易于推广的新型坡耕地生态经济综合系统.按照参与式方法对项目进行调查、确认、设计、执行、监测,使项目从过去的长官意识、专家主导转变到尊重农民意愿,农民真正成为项目的主体和受益者.  相似文献   

13.
山西“西山”防护林体系建设要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必须做到多林种结合。如何确定合理的林种结构、使森林尽可能地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种功能,是“西山”地区长远规划的重要内容。应用多因子综合评审法确定林种结构,旨在为“西山”地区的林业规划提供依据,推进林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林业调查规划中推广应用ArcGIS,提升林业调查规划的效率和质量,本文探讨综合运用ArcGIS10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小班四至点坐标自动获取并标注于图上的方法及步骤,并给出了实现小班四至点坐标自动标注的空间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5.
依据生态经济理论 ,对山区生态经济沟营建技术与规划设计进行了研究。从研究地区的生态经济现状和立地类型划分入手 ,采用先进的GIS技术 ,对规划方案的空间布局进行了优化安排 ,针对不同类型设计了典型治理模式和栽培措施 ,最后给出了规划的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6.
林业规划是指导林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林业规划实施评估有利于客观评价林业规划的实施成效,发现问题并提供建议。文中介绍了新西兰林业规划的现状,对用于林业规划实施评估的战略环境评估、基于一致性的规划实施评估、基于绩效的规划实施评估等理论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新西兰林业规划实施评估中常用的几种方法;还分析了新西兰林业规划实施评估的特点,总结了对中国开展林业规划实施评估的启示:1)立法保障规划实施评估;2)重视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和公众参与;3)目标一致性评估。  相似文献   

17.
试图通过引进恰当的评价体系、指标和方法,对具有山区地貌特征的中小城市公路网规划合理性予以评价。以义乌市公路网规划为例,从规划公路网的覆盖程度、等级水平、路网运行、间接和直接经济效益、公路建设投资费用、国民经济评价、社会效益及环境影响等方面,对该市公路网规划内容和成果进行了综合评价,为规划方案的决策提供综合依据。  相似文献   

18.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based forest management theory,the appraisal indices system of natural forest management efficiency was established from spatial utilization,species diversity, constructive species competition and tree composition,which could be used to depict stand status,and its metewand was given.Relative weight was endowed by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and then the conception of natural forest management efficiency comprehensive appraisal index was put forward for the first time and applied to four different sampling plots of natural forest, three of them from Dongdapo forest region,Jiaohe, Jilin province,and one from Baihua forest area, Xiaolongshan,Gansu province,China.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ing:the stand status was obviously improved after being managed and plot A,B got a mark of "medium" while C and D were "perfect". From high to low,the arrangement of forest management efficiency comprehensive appraisal index was C>D>A>B.This appraisal result abided by the phenomenon detected in the practical field.The forest management efficiency comprehensive appraisal index brought up in this paper could be taken as a way of comprehensive quantitative change of stand state which directly reflects the effort of forest management and affords scientific basis of natural forest management effort.  相似文献   

19.
天然林经营效果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结构化森林经营理论,从描述林分状态的空间利用程度、物种多样性、建群种竞争态势和林分组成等4个方面构建了天然林经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然林经营效果综合评价指数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吉林蛟河市东大坡林区(包括A、B、C共3块样地)和甘肃小陇山百花林场(D样地)天然林经营评价。结果表明:经营后林分状态明显改善,A、B样地经营效果等级为"中",C、D经营效果等级为"好",按经营效果综合评价指数从高到低排列为C>D>A>B,评价结果与林地中实际观察到的现象一致。本文提出的经营效果综合评价指数是林分状态综合量化的一种表达方式,能够直观简洁地反应出经营效果,可为天然林经营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Despite the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 on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heir valuation, Jordan still faces many challenges with integr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 concepts into forest sustainability policy and management planning. One major challenge is the incorporation of local communities into policy design,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This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ocial value of forests’ provisioning and cultural services in a spatial context using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The study utilizes a new approach to mapping value in rural areas by projecting local forest value from interview data. A value index is created based on indicated importance of services as well as proximity to households, permitting interpolation of value in forested areas between survey points. The resulting maps illustrate ecosystem service “hotspot” areas of significance to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This mapping technique can be applied in other locations where homes are situated near and within the ecosystems being assessed. The resulting maps serve to inform forest management policy and planning by better integrating communities’ preferences into development and conservation efforts, ensuring mor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