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陕西省部分规模化猪场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细小病毒(PPV)的感染情况,从陕西省6个县市的11个规模化猪场采集40日龄~45日龄仔猪血样共320份,应用PCR方法对样品中的PCV-2、PRV和PPV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1个猪场均存在PCV-2的感染,检出率为25.00%~93.33%,平均检出率为52.81%;其中,YL区的样品中PCV-2阳性率为25.00%(10/40);XP市的为66.67%(40/60);同一区域内不同猪场PCV-2的检出率最低为25.00%(5/20),最高值为93.33%(28/30);从MX某猪场1份样品中同时检出PCV-2、PRV和PPV,FX某猪场有3份样品中同时检出PCV-2和PPV。本次检测结果说明,PCV-2在猪场的感染情况较为严重,且猪场之间感染率存在较大差异。PRV仅在MX的猪场中发现,感染率为1.67%(1/60)且,为混合感染;PPV在MX和FX猪场中被检测到,平均检出率3.64%(4/110),且为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
在甘肃省的112个规模化养猪场开展了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调查,结果表明,61.60%(69/112)规模猪场的仔猪有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典型症状,实验室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感染率为47.06%(1 304/2 771),PCV-2与猪瘟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混合感染率最高,疑似PMWS疫情的PCV-2检出率为84.15%(154/183),其中PCV-2的两个毒株分属于两个起源不同的群.  相似文献   

3.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黑龙江部分地区猪场的400份猪血清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的抗体检测,其中包括母猪、种公猪、哺乳仔猪,生长育肥猪和保育猪.结果表明,平均阳性感染率为44.75%(179/400),其中,母猪阳性感染率为52.20%(83/159),种公猪阳性感染率为74.07%(20/27),生长育肥猪阳性感染率为41.89%(31/74),保育猪阳性感染率为37.80%(31/82),哺乳仔猪为24.13%(14/58).试验检测结果证实,黑龙江东部地区养猪场存在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而且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贵州省规模化猪场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情况,从5个地区9个规模化猪场采集的腹泻仔猪的粪便和病死猪的肠内容物及肠系膜淋巴结共66份,采用PCR或RT-PCR方法,分别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轮状病毒(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核酸检测。结果显示,PEDV、TGEV、RV和PCV-2检出率分别为72.72%、1.52%、12.12%和3.03%;PEDV/PCV-2、PEDV/RV、PEDV/TGEV混合感染率分别为3.03%、15.2%和1.52%,总混合感染率为19.70%,其中5个猪场为PEDV单独感染。结果表明,贵州省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发生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为PEDV,其次是TGEV、RV和PCR-2,且存在混合感染,为贵州省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细环病毒(TTV)混合感染情况,用PCR方法对来自湖南、江西、广东、福建和广西五省区的193份猪组织样品进行PCV-2、TTV-1和TTV-2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CV-2感染率为61.1%(118/193),PCV-2和TTV-1混合感染率为32.1%(62/193),PCV-2和TTV-2混合感染率为16.9%(32/193),3种病原混合感染率为9.8%(19/193),2006年PCV-2和TTV的混合感染率最高。由此可见,目前猪群中存在PCV-2和猪TTV的混合感染,PCV-2和TTV-1型混合感染率高于和TTV-2型的混合感染率,且存在一定比例的三重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广西地区近3年规模化猪场主要病毒性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应用PCR及RT-PCR方法对2015年-2017年广西的1648份疑似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圆环病毒3型(PCV-3)、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的病料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CSFV、PRRSV、PRV、PCV-2、PCV-3、TGEV和PEDV的阳性率分别是2.06%(13/632)、14.43%(192/1331)、12.10%(88/727)、14.32%(132/922)、53.85%(42/78)、10.87%(20/184)和32.00%(72/225)。PRV、TGEV和PEDV的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CV-2的感染率呈逐年递减趋势。二重感染以PCV-2和其他病毒感染为主,其中PRRSV和PCV-2的二重感染率最高,平均感染率为2.93%。CSFV、PRRSV、PRV、PCV-2、PEDV的感染率在冬季比较高,分别为3.75%、23.86%、19.02%、27.73%和57.78%。检测结果表明,PRRSV和PCV-2是目前对广西规模化猪场危害较为严重的主要病毒性疫病。PCV-3作为一种新发现病毒,引起母猪皮炎肾病综合征与繁殖障碍和仔猪腹泻,对养猪业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规模化猪场流行的腹泻性病毒主要是PEDV和TGEV。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石河子垦区规模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PCV-2)与猪肺炎支原体(Mhp)、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副猪嗜血杆菌(Hps)、猪链球菌2型(SS2)混合感染情况,采集垦区16个猪场420份血清进行了PCV-2与Mhp、App、Hps、SS2混合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猪场PCV-2感染率达100% (16/16),PCV-2感染阳性率为80.95%(340/420),PCV-2与Mhp、App、Hps、SS2双重混合感染率分别达53.82%(183/340)、43.82%(149/340)、64.42%(219/340)、45.1%(158/340);三重混合感染率为15%~36.47%,四重混合感染为13.24%~25.88%,五重混合感染为10.59%.调查结果表明垦区规模猪场PCV-2感染及其与Mhp、App、Hps、SS2混合感染情况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8.
华南地区猪圆环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华南地区猪圆环病毒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最新流行情况,采集了华南地区11个规模猪场各饲养阶段猪血清807份,用套式PCR(nPCR)检测猪圆环病毒1型(PCV-1)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采集了若干猪场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期间有咳嗽、喘气、消瘦及疑似PDNS等临床症状的猪血清312份,以及无临床症状猪血清104份,以nPCR检测PCV-2,以一步法反转录PCR(RT-PCR)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结果发现,所调查的11个规模猪场中只有5个检出PCV-1,所有猪场均检出PCV-2。PCV-2阳性率为30.61%,而PCV-1阳性率仅为4.21%;经产母猪和7周龄以上保育猪PCV阳性率最高;有临床症状的猪血清PCV-2阳性率为58.65%,PRRSV阳性率为37.82%,PCV-2阳性猪群中有39.89%的猪同时感染PRRSV;有症状猪群7月~9月的PCV-2感染率最高,而1月~3月最低;无临床症状猪血清PCV-2阳性率为27.9%,PRRSV阳性率为0.96%,PCV-2与PRRSV无混合感染。证明PCV尤其是PCV-2在华南地区仍广泛传播并流行,而且PCV-2与PRRSV混合感染致病情况较多。PCV-2的感染率与季节有一定的相关性,种猪带毒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公猪精液是否携带病毒,试验采用PCR/RT-PCR技术对采自江西省3个规模化猪场的111份公猪精液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丁型冠状病毒(PDCo V)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3个规模化猪场的公猪精液都有不同程度的带毒情况,A猪场和B猪场均检出了PRRSV、PRV和PCV-2三种病毒,C猪场检出了PRRSV和PCV-2两种病毒,所有猪场均未检出PEDV和PDCo V。在111份样品中,PCV-2的阳性率最高,为74.77%;其次是PRV,阳性率为15.32%;PRRSV的阳性率为9.91%;同时还发现存在PRRSV+PCV-2和PCV-2+PRV混合感染的情况,其混合感染率分别为9.01%和13.51%。说明公猪精液也能作为多种病毒,特别是影响猪只健康的重要病毒的传播媒介,从而给猪群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0.
我国部分猪场猪圆环病毒3型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3,PCV-3)是近2年从猪体内新检测到的病原。为了解我国猪群的PCV-3感染现状、临床症状和病变特征,在分析流行病学资料基础上,运用荧光PCR技术,对部分猪场采集的80份病料进行PCV-3检测。结果表明,我国至少已有山东、河南、福建、广西等4省份的猪群存在PCV-3感染;发病样品中的PCV-3个体感染率为27.50%,表明我国部分猪群中PCV-3感染较普遍;腹泻样品的感染率最高,为34.09%,而呼吸道症状、流产和高热样品的感染率分别为27.27%、22.22%和14.29%,提示腹泻可能与PCV-3感染的相关性最强,而腹泻样品可能是检测PCV-3的较佳采样器官;不同生长阶段仔猪的感染率不同,保育仔猪感染率最高(40.00%),其次是流产胎儿(20.00%),哺乳仔猪最低(12.50%)。这些结果为PCV-3的采样、监测和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四川省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感染现状和不同生长阶段猪群的感染情况,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采自四川省5个地区6个猪场的种公猪、母猪、后备母猪、保育猪及哺乳仔猪共184份血清进行了PCV-2的抗体检测,同时运用PCR方法对种公猪及经产母猪的20份扁桃体进行了PCV-2的抗原检测。结果表明:PCV-2抗体总阳性率为69.57%(128/184),种公猪阳性率为75.00%(18/24),经产母猪阳性率为97.87%(46/47),后备母猪阳性率为91.11%(41/45),保育猪阳性率为43.75%(21/48),哺乳仔猪阳性率为10.00%(2/20);PCR检测结果为种公猪阳性率为70.00%,经产母猪阳性率为90.00%。说明四川地区普遍存在圆环病毒的感染并且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2.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合肥市及周边地区4个万头以上猪场的220份血清样品进行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血清抗体的检测。检测结果表明,PCV-2血清学抗体的总阳性率为14.55%,种猪的阳性率为21.36%,4个猪场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全部为阳性,但感染率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3.
应用套式PCR方法对采自广西境内13个市122个不同规模猪场及农村散养户的126份病料,进行了SIV的检测,并对鉴定为SIV阳性的15份病料,再分别进行PRRSV、CSFV、PCV-2、PRV、HPS的检测,以调查广西猪群中SIV与PRRSV、CSFV、PCV-2、PRV、HPS混合感染的情况。结果发现:猪群中SIV感染率为11.9%(15/126),而在所检测的15份阳性病料中,SIV混合感染十分严重,感染率为73.3%(11/15)。混合感染病毒种类最多达四重感染(SIV+PRRSV+CSFV+PCV-2),占6.67%(1/15);三重感染(SIV+PRRSV+PCV 2、SIV+PRRSV+CSFV) 占40%(6/15);二重感染(SIV+PRRSV,SIV+PCV-2)占26.6%(4/15)。调查结果表明广西发病猪群中SIV与PRRSV、CSFV、PCV-2混合感染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4.
混合感染的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套式PCR方法对采自广西境内13个市122个不同规模猪场及农村散养户的126份病料,进行了SIV的检测,并对鉴定为SIV阳性的15份病料,再分别进行PRRSV、CSFV、PCV-2、PRV、HPS的检测,以调查广西猪群中SIV与PRRSV、CSFV、PCV-2、PRV、HPS混合感染的情况。结果发现:猪群中SIV感染率为11.9%(15/126),而在所检测的15份阳性病料中,SIV混合感染十分严重,感染率为73.3%(11/15)。混合感染病毒种类最多达四重感染(SIV+PRRSV+CSFV+PCV-2),占6.67%(1/15);三重感染(SIV+PRRSV+PCV2、SIV+PRRSV+CSFV) 占40%(6/15);二重感染(SIV+PRRSV,SIV+PCV-2)占26.6%(4/15)。调查结果表明广西发病猪群中SIV与PRRSV、CSFV、PCV-2混合感染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在广西地区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试验通过PCR方法对2017年来自广西不同地区的80份猪肺脏样品进行PCV-2和PCV-3核酸检测,并对PCV-2和PCV-3的阳性样品进行ORF2基因的扩增和测序,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Star和MEGA 6.06对PCV-2和PCV-3的ORF2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和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2017年广西地区PCV-2和PCV-3的总感染率分别为43.8%(35/80)和33.8%(27/80),PCV-2和PCV-3的共感染率为16.3%(13/80)。试验获得的19个PCV-2 ORF2基因序列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3.6%~99.9%,对应氨基酸同源性为93.1%~100%;19个PCV-2 ORF2基因序列与国内外参考毒株ORF2基因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2.8%~99.9%,对应氨基酸同源性为83.3%~99.6%。试验获得的2个PCV-3 ORF2基因序列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8%,对应氨基酸同源性为100%;2个PCV-3 ORF2基因序列与国内外参考毒株ORF2基因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7%~99.8%,对应氨基酸同源性为96.2%~100%。获得的19个PCV-2 ORF-2基因序列中,12个为PCV-2b亚型,7个为PCV-2d亚型;获得的2个PCV-3 ORF2基因序列为PCV-3a亚型,与丹麦和中国湖南分离得到的PCV-3亲缘关系较近。说明PCV-2和PCV-3在广西地区猪群中感染率很高,PCV-2感染主要以PCV-2b亚型为主,PCV-3之间高度保守,分布无地域性规律。  相似文献   

16.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合肥地区6个规模化猪场的320份血清样品进行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1)6个猪场均有抗体阳性猪存在,阳性感染率分别为12.50%、8.89%、24.00%、7.69%、12.00%、13.33。(2)被检猪场中种猪的PCV2抗体阳性率为18.24%,总阳性率为13.75%。  相似文献   

17.
1猪圆环病毒病的危害性表现自1991年首次报道猪圆环病毒(PCV-2)病在我国存在以来,该病已在全国各地猪场迅速蔓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猪场的PCV-2抗体阳性率平均达42.9%,个别地区的猪场感染率可达80%以上,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在临床上对猪的危害性主要有3个方面:第一,PCV-2本身可导致不同日龄猪出现相应的不同病症(如断乳仔猪衰竭综合征、皮炎-肾病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生长育肥猪的呼吸道综合征等)。第二,PCV-2可继发和并发多种传染病(如附红细胞体病、副猪嗜血杆菌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猪精液在疫病传播中的作用,应用PCR和RT-PCR技术分别从发病猪场和未发病猪场采集种公猪精液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检测。结果发现,发病猪场的种公猪精液中CSFV、PRRSV、PRV、PCV-2的感染率分别为30.0%、50.0%、4.0%和30.0%,而未发病猪场的感染率分别为4.0%、20.0%、0.0%和8.0%,这表明精液是多种猪病原传播的良好媒介,提示种公猪对于疫病的发生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猪圆环病毒有2个血清型,即PCV-1和PCV-2,其中PCV-1对猪无致病性,而PCV-2对猪的致病性较强。自1991年我国猪场首次报道有猪圆环病毒病(PCV-2)存在以来,该病已在全国各地猪场迅速蔓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猪场的PCV-2隐性感染率达42.9%,个别地区猪场感染率达100%,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经...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南充地区规模化猪场主要疫病的免疫状况与流行情况,试验分别采用ELISA和PCR/RT-PCR方法对2018,2019年采集的南充地区规模化猪场的1 857份血清样品和152份临床病料样品进行了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血清学和病原学调查。结果表明:CSFV、PRRSV、PRV、PCV-2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7.45%、73.07%、80.02%和93.32%,CSFV、PRRSV、PRV、PCV-2的感染阳性率分别为9.21%、17.11%、18.42%和22.37%;存在CSFV、PRRSV、PRV、PCV-2的单独感染和混合感染,总单独感染率为38.16%,总混合感染率为13.82%。说明当前南充地区CSFV、PRRSV、PRV、PCV-2的疫苗免疫效果整体上较好,但仍存在4种猪病毒病的散发性流行及混合感染,应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