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有效控制柑橘黄龙病发生危害,保护黄岩蜜橘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调查了采取挖病树治木虱等综合措施果园与不挖病树不治木虱的发病果园2002—2019年柑橘黄龙病株发病率。结果表明综合防控果园2006—2012年当年株发病率在5%以下,2013—2019年当年株发病率却在1%以下;不挖病树不治木虱果园,2004年开始当年株发病率一直在7%以上,至2018年高达86.67%,达到彻底毁园程度。该结果也表明柑橘黄龙病防控应坚持行政措施与技术措施相结合,运用建立防控指挥、责任考核、经费保障、知识普及、监测预警与科学防控、病源清除、种苗监管和防控示范等八大体系,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果,对提高广大农民防控柑橘黄龙病的信心和种橘积极性,保障柑橘安全生产有积极意义,对相似柑橘生产区开展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彻底清除柑桔黄龙病树,是防治柑桔黄龙病传播的强制性措施之一.对柑桔黄龙病树的处理,要求先喷农药防治柑桔木虱后,再挖除病树.  相似文献   

3.
对柳城县所有柑橘果园进行普查,掌握柑橘黄龙病发生情况,并通过采取"防木虱、砍病树、种无病苗"的综合防控措施,使柳城县柑橘黄龙病病株率由防控前的14.7%降下至4.0%。  相似文献   

4.
柑橘黄龙病的传播介体-柑橘木虱在广东果园的发生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柑橘木虱是重要害虫也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介体,因此调查木虱发生动态及其携带黄龙病菌的情况对指导黄龙病的防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调查了广东多个果园的黄龙病发病情况,观察了柑橘木虱的生物学特性,统计了柑橘木虱在不同月份的发生数量,检测了木虱携带黄龙病菌情况。结果发现:失管果园中,黄龙病发病严重且木虱数量大,已成为散播病害的重要源头,而与失管果园保持一定距离且加强木虱防控可减轻黄龙病危害;还发现:广东地区6月份柑橘木虱种群已有一定数量,7、8月,其种群数量再次攀升,到了9、10月份,种群数量保持在高位。11、12月间,种群数量快速下降。最后根据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加强黄龙病防控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黄岩橘区柑橘黄龙病发生流行原因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11月,黄岩橘区首次发现柑橘黄龙病疫情,当年全区只有院桥、沙埠2镇的36个行政村发生,病树8 510株。2003年有7个乡(镇、街道)共99个行政村发病,病树增加到113 115株。到2004年,整个黄岩橘区除富山乡、北城街道之外,其余17个乡(镇、街道)都已发生柑橘黄龙病,发病村数为225个,病树达312 105株。发病比较严重的9个乡(镇、街道),病株率为1!47%~44!61%,发病较轻的8个乡(镇、街道),病株率为0!0008%~0!85%。为此,笔者对近3年黄岩橘区柑橘黄龙病发生流行的原因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了防控对策。1发生流行原因分析1)未经检疫,擅自调运柑橘类苗…  相似文献   

6.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是柑橘果园柑橘黄龙病(HLB)传播蔓延最重要的途径。作者对广西永福县近13年以来的柑橘木虱发生进行调查,结合本县历年柑橘黄龙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发生为害的决定性因素,两者呈正相关性。欠管和失管果园面积增加、异常气候、控梢药剂乱用、果树冬季盖膜防冻、柑橘木虱抗药增强、果园天敌缺乏等6方面主要原因导致柑橘木虱暴发。据此,分析预计2023—2025年柑橘木虱和柑橘黄龙病仍将维持高位发生态势。提出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措施治理柑橘木虱以有效防控柑橘黄龙病,包括做好柑橘产业规划、清除失管果园、增强果树抗性、设置物理阻隔、加强木虱监测和统防统治、改变化学农药的单一使用等模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寄生在无核枣上的枣龟蜡蚧多种药剂、不同浓度的防治对比试验,筛选出了40%速蚧克乳油1000倍液、2000倍液,0.9%爱福丁乳油1000倍液、2000倍液和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1500倍液,防治效果均在89%以上,其中以40%速蚧克乳油1000倍液防效为最好,达98.72%,0.9%爱福丁乳油和25%喹硫磷乳油低浓度防治最为经济.  相似文献   

8.
以控制木虱为重点的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明学 《植物保护》2006,32(6):147-149
柑橘黄龙病是全株系统性发生的毁灭性病害,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剂和有效的给药方法,感病后只有挖掉,以免传染,所以俗称柑橘上的癌症。根据桂林市2004年底的调查,全市危害最轻的县病株率达5%,危害最重的县病株率已达到40%~50%。目前该病和其传媒昆虫一柑橘木虱在全广西都有分布,已成为广西的优势产业-柑橘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植物检疫、种植无病苗木、清除病树、防治柑橘木虱等4条综合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措施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提出,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又加了“隔离种植、加强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9.
<正>永春县芦柑种植面积8 733 hm2,产量20.3万t。由于黄龙病发病多年,病虫源分布广,给防治带来更大的困难,对永春县芦柑生产造成重大威胁。为遏制柑桔黄龙病蔓延为害,确保芦柑产业的健康发展,省、市、县、乡(镇)、村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采取统一消灭木虱、清除病树、树桩处理、建立柑桔无病苗木繁育基地、加强果园管理等防控措施,把黄龙病防控当作挽救柑桔产业、促进柑桔健康发展的重要技术工作内容,力求通过防控措施,积极保护芦柑产业。在省农业厅、省植保站的重视指导下,永春县承担了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控示  相似文献   

10.
亚洲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唯一传播媒介,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以目前科技水平还不能解决柑橘黄龙病的防治问题。通过控制亚洲柑橘木虱发生,降低柑橘黄龙病初传播风险和次生传播机率,是提高柑橘黄龙病防控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亚洲柑橘木虱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获菌与传菌能力、带菌率与带菌量、成虫在果园的分布规律、对柑橘品种的选择性,以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概述,旨在为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柑橘种植者防控亚洲柑橘木虱与柑橘黄龙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候选韧皮部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pp.)是一类通过虫媒传播,寄生于韧皮部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柑橘上的毁灭性病害——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柑橘感染黄龙病后在3~5年内便会衰亡或丧失结果能力,目前尚无有效防治药剂,果园若不及时在感染初期铲除病树,病害会在柑橘木虱的活动下迅速蔓延至整个果园,乃至摧毁整个地区的柑橘产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培育无毒苗木、尽早发现和彻底铲除病树是防控柑橘黄龙病的关键,因此建立快速、精准的检测方法是防控黄龙病的基础。本文主要综述了柑橘黄龙病各种核酸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以期对建立更加灵敏、准确、高效的检测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在福建省福州市及广东省侥平县两地进行。1978年以来,在福州市以蕉柑、福桔和新会甜橙病树为毒源树,以柑桔实生健苗为指示植物,进行木虱传试验。结果在329株指示苗中,发病40株,发病率12.2%,潜育期短的半年,长的5年。对照指示苗72株均未见发病。1982~1984年,在饶平县以蕉柑病树为毒源树,以椪柑实生健苗为指示植物,共试验70株,发病33株,发病率47.1%,潜育期短的2个月,长的8个月。对照指示苗9株未见发病。木虱传染病苗的病状与毒源树的病状相同,均表现黄梢和叶片斑驳。获"毒"木虱的唾液腺和脂肪体的超薄切片样本在电镜下均观察到原核细胞微生物(称为类立次克体或类细菌)。唾液腺内的病原体分布在外皮层细胞,内皮层细胞和腺腔内。其菌体的形状大小和膜壁结构等特征均与毒源树及木虱传染病苗的筛管细胞内的相同,木虱获得和传递柑桔黄龙病病原的方式与蚜虫传播病毒中的持久性类型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13.
柑桔木虱传递柑桔黄龙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主要媒介昆虫。几年来的试验初步表明:无病植株上繁殖木虱成虫,在病树上吸毒20—30天以上就可传病。黄龙病病原在成虫体内约经20—30天循回期、带毒后木虱成虫,虫口密度大(20头/苗以上),吸食传毒1天即可发病;虫口密度小(1—5头/苗),吸食传毒7—14天也能传病。潜伏期一般2—8个月,个别株2年才发病,病梢于冬季回接,3—5个月后也表现出和虫传发病苗相同的斑驳状病症。  相似文献   

14.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Kuwayama)是柑橘的重要害虫,也是传播柑橘黄龙病菌的唯一昆虫媒介,给柑橘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相关研究表明,芸香科Rutaceae植物是柑橘木虱的主要寄主[1].受全球性暖冬气候的影响,木虱的生存空间和寄主范围逐渐扩大[2],导致黄龙病大面积发生.国内外对柑橘木虱生物学特性、逆境耐受性等做过一些研究[3].而关于柑橘木虱耐饥渴能力和寄主选择性的报道较少,为此,作者选取7种常见的芸香科植物,在室外条件下研究柑橘木虱对各种寄主的选择性,并在室内条件下检测其耐饥渴能力,以期为柑橘木虱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973-1978年用从田间病树上采集的柑桔木虱成虫放饲在398株健康柑桔苗上,有32株发病。用病树上采集的柑桔木虱高龄若虫置健苗上所羽化的成虫放饲的56株,有5株发病。未接虫的110株没有发病。初步说明柑桔木虱成虫可以传病。  相似文献   

16.
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菌的传播媒介。为控制柑橘黄龙病的为害与传播,进行了螺虫乙酯防控柑橘木虱的试验。结果表明,24%螺虫乙酯SC 4 000倍液对柑橘木虱的药后3 d防效为74.24%~87.04%;药后14 d为91.82%~92.62%;药后28 d为39.08%~88.19%,内吸传导性强,防效较好且持效期长,是防治柑橘木虱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7.
温州市自1981年发现并证实有柑桔黄龙病后,政府曾命令划定了疫区,经过7年8次普查和复查,确定病树20055株。截至1989年,包括边缘区受威胁的柑桔树(696株)在内,共挖除了17643株。1982年经浙江省划定瓯江以南6县为疫区,并提出“一年扑灭,二年扫尾”和“以挖为主、挖控结合”的防治策略。实践证明,要扑灭,就须彻底挖除,全面改种,  相似文献   

18.
袁辉  李安国 《广西植保》2007,20(4):31-32
桂林市是我国著名的柑桔优势产区,2003年被国家农业部列入“赣南———湘南———桂北柑桔优势带”,2005年柑桔面积8·3万多公顷,产量105万t,产值16·1亿元,柑桔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重要的支柱产业。但目前却面临着柑桔黄龙病的严重威胁,因黄龙病毁灭的柑桔达0·4万多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亿多元,柑桔黄龙病已成为桂林柑桔产业发展的瓶颈,而柑桔黄龙病主要是通过柑桔木虱DiaphorinacitriKuwayama传播的,因此,研究柑桔木虱种群分布特点,探讨其防治对策,对发展桂林柑桔产业有积极的意义。1柑桔木虱的危害柑桔木虱不仅是柑桔梢期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柑橘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柑橘木虱是传播柑橘黄龙病最主要的虫媒介。为探索杀虫剂环氧虫啶对柑橘的安全性、对柑橘木虱的田间防治效果和使用技术等,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虫剂防治梨木虱》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虫剂防治桔全爪螨》设计并开展此试验。结果表明,25%环氧虫啶可湿粉剂对柑橘木虱有较好的防效,用4000倍~2000倍液于柑橘木虱若虫发生始盛期施第一次药,连续施2次药(间隔期为15d),第一次药后7d的虫口减退率达59.17%~82.94%,防效达55.22%~80.46%,第二次药后5d的虫口减退率达78.33%~90.87%,防效达83.75%~93.39%,第二次药后15d的虫口减退率达82.50%~100%,防效达89.62%~100%。  相似文献   

20.
菲律宾尚处在研究过程中的柑桔黄龙病或青果病(Greening)防治方法,主要是首先根除既无经济价值又是病害接种源的大田病树,然后利用无病栽培材料建果园,审慎喷药使果园不遭传毒媒介——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为害。早在1960年到1972年间,八打雁及其吕宋岛上邻省的兴旺柑桔产业就因病害问题而荒废。据鉴定,所发生的病害是青果病,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