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刚竹毒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刚竹毒蛾在榕江县一年发生三代,以卵或1—2龄幼虫越冬.翌年4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卵孵化。以幼虫危害竹叶,猖獗时期竹叶被吃光,被害竹林生长衰退,竹笋减少、且细小,连续危害,可导致竹林死亡.  相似文献   

2.
蒙链荫眼蝶是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新害虫,1 a 2代,幼虫取食竹叶、结苞危害。成虫白天活动,有补充营养习性,以花蜜、果实、腐败的水果等为食物源。卵产于竹叶背面,幼虫有5龄,3龄前群集叶背危害。老熟幼虫下竹在枯枝落叶下和表土层化蛹越冬。  相似文献   

3.
曲纹稻弄蝶是竹子害虫之一。该虫在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一年发生两代,通常以蛹越冬。成虫将卵产在竹叶叶尖上,每片竹叶上只有一卵。幼虫有五龄。  相似文献   

4.
刚竹毒蛾一年发生3代,以卵或1~2龄幼虫在叶背过冬。幼虫群集于毛竹、绵竹、苦竹、龙竹等竹叶背面危害。气温是影响刚竹毒蛾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防治可采用加强竹林管理、药剂喷雾、人工刮除虫茧、灯光诱杀等方法.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竹织叶野螟(Algedonia coclesalis Wallker)是安吉县常见的四种竹螟中发生最多、为害最重的一种,约占总发生量的68%。年发生1—2代。以越冬代成虫迁飞扩散所产生的第一代幼虫吃食新竹竹叶。老熟幼虫在当地入土作茧越冬,为来年发生新虫害的虫源。安吉县毛竹林大小年区分明显,竹螟为害也随之出现一年重一年轻的现象。为了探讨竹螟迁飞扩散的规律和习性,以及与自然环境的主要关系,为  相似文献   

6.
红眼玛弄蝶以幼虫在观赏竹上缀叶为虫苞,在苞在取食竹叶,幼虫5龄。在广东1a5代,越冬幼虫于3月上中旬开始取食,4月中旬化蛹,4月底5月初羽化成虫,从第1代起各代幼虫取食期分别为5月上旬到6月上旬,6月中旬到7月下旬,7月下旬到8月下旬,8月下旬到9月下旬,10月下旬到翌年4月下旬,各代成虫发生期从第1代起分别为4月底到5月中下旬,6月中旬到7月上旬,7月中旬和8月上旬,8月中旬到9月中旬,9月下旬到10月下旬。各代各虫态有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麦蛾Slenolechia sp是一种新发现的潜食松树竹叶害虫,被害针叶形成干枯透明的松针壳,严重发生区针叶被害率高达40%。在湖南湘潭地区,一年发生二代,以幼虫在被害松针内越冬。  相似文献   

8.
广西新松叶蜂属膜翅目广腰亚目松叶蜂科新松叶蜂属,是云南松中幼林的重要食叶害虫。近几年在云南江川、宣威、沾益、安宁的温泉等地发生危害猖獗,将数万亩云南松幼林针叶全部吃光。严重影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有的连年被害后造成树木桔死。该虫在云南一年发生两代,在滇东北的宣威板桥、沾益以蛹越冬,在滇中江川地区,以不同龄级的幼虫越冬。主要以幼虫取食针叶危害,一、二龄幼虫取食叶肉,将叶脉留下,进入三龄食量增大危害加重。幼虫喜群集。在江川第一代幼虫五月始见,十月上旬出现化蛹,第二代幼虫11月中旬始见,3月中下旬出现化蛹,蛹化于地皮枯枝落叶及表土  相似文献   

9.
鱼尾竹环蝶危害毛竹、雷竹等10余种竹子。在浙江省嵊州市1a发生1代,以2~3龄幼虫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取食竹叶,危害严重,5月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始见成虫,6月中下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6月下旬为产卵盛期,7月上旬幼虫孵化,上中旬为孵化盛期,幼虫取食至10月下旬进入越冬状态。8月下旬用20%杀灭菊酯乳油3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达96%以上,用绿得宝可湿粉1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0.
刚竹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是危害竹林的主要食叶害虫.被害竹林虽能萌发新叶,但严重影响出笋、材质,甚至使竹株枯死.2002年7月中旬,祁门县红光村发生刚竹毒蛾危害,爆发成灾速度快,几天时间,竹林一片枯黄,形同火烧,66亩竹林的竹叶被食70%,林内成虫与幼虫世代重叠,以2、3代幼虫危害最盛.山洼地极易爆发成灾.  相似文献   

11.
竹刺蛾(又称洋辣子)是我省白夹竹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华云山林管处、广安、邻水等地曾大面积发生危害。幼虫取食竹叶,一、二令仅食叶背表皮,呈网膜状;三令取食全叶,严重时整株整片的竹叶被吃光,影响新笋萌发,甚致成片枯死。在一片竹林内,开始发生在山沟,而后向山坡及四周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12.
竹斑蛾,属鳞翅目斑蛾科,是楠竹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我区桃江、益阳、安化等县都有发生,受害面积近1万亩.幼虫除危害楠竹外,还危害刚竹、黄杆竹、水竹、苦竹等.初龄幼虫啃食竹叶成膜网状,三龄后可将竹叶吃光,严重影响竹林的生长及翌年出笋量,连续受害的竹林可成片枯死.1976年益阳县金猫山大队有500多亩竹林受竹斑蛾危害,1977年出笋量和竹笋质量大大下降,退笋率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毛虫 ( 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在我国长江沿岸各省 ,即相当 30°N地区 ,存在着二、三代分化现象。所谓二、三代分化 ,就是在同一地区 ,每年第二代松毛虫卵孵出的幼虫中 ,一部分可以生长发育至结茧、化蛹、羽化 ,即每年出现 3次成虫 ,以第三代幼虫越冬 ;而另一部分 ,幼虫生长至四、五龄后即进入冬蛰 ,就以第二代幼虫越冬。它们出现的比例 ,在同一地区 ,又随着年份和其它条件的不同而不同。至于二、三代分化对种群动态的影响 ,过去在实践中往往遇见 ,在高虫口区 ,二代虫也会突发成灾。这是由于当年三代虫的比例增加 ,二代老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二、三代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第1代,第2代前期(8月30日前),赵冬前(11月下旬)、越冬后3龄以上幼虫空间分布型的异同,提出了各期幼虫最佳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方案。  相似文献   

15.
枣粘虫是近年来危害我省枣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以幼虫危害叶片和果实,严重时将叶片全部吃光,使枣果脱落,造成绝收。本人根据三年来的防治试验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发生规律与生活习性 枣粘虫又名包叶虫、粘叶虫,各枣区均有发生。此虫在我省一年发生三代,以蛹在树皮裂缝内越冬。第一代幼虫发生盛期在5月上旬,时值展叶至枣吊长到2寸左右。幼虫吐丝将1—2片嫩叶粘合一起成饺子形,藏在里面啃食叶肉,随着幼虫长大粘缀的叶片也增多。老熟幼虫在卷叶内结茧化蛹。第二代幼虫发生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此时正是花期及幼果期,幼虫不仅危害叶片,还可危害果实。8  相似文献   

16.
淡竹毒蛾(Pantana simplxs Leech)是危害竹类竹叶的一种重要害虫,幼虫取食量大,将竹叶食尽,形如火烧。以卵在竹叶背面越冬,采用人工摘除茧(蛹),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1危害规律及症状1a 4代,4月份杨树放叶后,越冬幼虫开始危害,5月底化蛹,6月上旬第1代成虫出现,6月中、下旬出现幼虫;7月中旬第2代成虫盛发,7月下旬出现幼虫;8月中旬第3代成虫出现,8月下旬出现幼虫;第4代成虫9月中旬出现,9月下旬出现幼虫。成虫产卵于叶背  相似文献   

18.
刚竹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大部分省区,危害毛竹、刚竹、慈竹、淡竹等,是竹林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幼虫危害竹叶,初孵幼虫体长1.5~2.5mm,灰黑色,体毛疏而长;老熟幼虫20~25mm,体灰褐色,被黄色和黑色长毛。食性较单一,大发生时,不但将当年竹叶食尽,使竹节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结果表明 :刚竹毒蛾在福建省 1年发生 3代 ,越冬幼虫翌年 3月开始活动 ,6月中、下旬为第 1代幼虫初孵高峰期 ,8月中、下旬为第 2代幼虫初孵化盛期 ,11月上旬开始出现第 3代幼虫 ,下旬以幼虫越冬。根据其生活史运用期证法可进行预测预报 ;应用“74 1”敌马和“74 1”DDV烟剂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正>柳毒蛾(Leucoma candida)属毒蛾科,幼虫为害杨、柳等树,在保定,室内饲养一年可发生四代。1983年5月至9月,我们分别在保定、望都、易县、承德、宣化等地的杨树上采集到感染NPV的柳毒蛾病死幼虫。有的地方幼虫发生流行病,病死虫用腹足倒挂于树枝、树干上;有的死于裂开的树皮内。病死虫体肥肿,内部组织液化,表皮易破裂,裂开后流出灰褐色浓体液。取浓体液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折光性很强的多角体。室内用1×10~7PIB/ml浓度浸叶饲喂2—3龄幼虫,初步结果表明,柳毒蛾NPV对该宿主幼虫具有较高的致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