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中华 《当代农业》2011,(23):38-39
一、能量饲料 1.玉米蛋鸡日粮中最常用的能量饲料。在鸡日粮中,玉米可占50%~70%。 2.麦类如小麦、大麦、燕麦等,特点是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这类饲料的喂量可占日粮的10%~30%。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旱粮生产情况及发展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旱粮是浙江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播种面积约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3,产量约占粮食总产的1/5.近年来粮食生产形势急剧变化,旱粮生产也随之而变.阐述了浙江省旱粮生产的现状与特点,分析了最近一轮粮食生产调减中旱粮的变化与发展趋势,认为旱粮具有稳粮、增效双重作用.并立足浙江实际,对旱粮生产的发展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省旱地面积大,旱粮比重高,全省共有旱地2724.2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占耕地总面积的46.5%。每年以小麦、玉米和薯类为主的旱地粮食产量占粮食总产的一半以上,尤其是川中丘陵和盆周山区旱地面积占全省总旱地总面积的72.6%,是我省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对旱地实行多熟种植历来是我省确保粮食增收的一大举措,持续研究高产高效的旱地多熟种植模式则成为旱地农业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我省旱地多熟种植模式形式多样,以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麦/玉/苕”旱三熟为主体,该模式经过30多年的应用,对我省粮食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云南农业》2008,(5):F0003-F0003
宣威市以全国创建粮食高产活动年为契机,开展玉米、马铃薯为主的早粮高产创建活动,推行“百亩核心攻关、干亩展示示范、万亩辐射带”建设,把专家的产量变成农民的产量、把小面积试验成果变成大面积集成推广,实现粮食大面积区域平衡增产。他们开展的村百亩、乡千亩、市万亩的“百千万”旱粮高产创建工程向边远山区延伸,山上山下、旮旯角角一个样,实现遍地开花,共结硕果。计划目标产量玉米分别达800、700、600kg以上,鲜马铃薯产量分别达2t、1.8t、1.5t以上,力争实现全年粮食总量达5.66亿kg。  相似文献   

5.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6.96%。根据联合国的相关标准.我国已经属于老龄化国家。全国老龄人口中,65%在农村。加快建立健全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对加快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就此在皖北进行了实地调查.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之一.六十铺镇是地处皖北地区的一个典型贫困乡镇。该镇是安徽省主要粮食生产区之一,主要生产小麦、玉米等旱粮作物。全镇设有26个行政村.总人口为51199人,90%以上的常住农村居民从事粮食生产.其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6%.比全国老龄人口所占的比例高出约0.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施屏边县农业局旱粮攻关目标之一——玉米灰斑病抗病品种试验,对屏单系等50多个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摸索出一些防治方法与规律,在红河州、文山州等有较好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7.
紧凑型玉米鄂玉10号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毕节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年均播种面积占粮食总播面积的35%.产量占粮食总量的40%以上。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区的粮食总产。鄂玉10号抗性强、产量高,备受广大农户的欢迎。而种植密度是决定玉米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结合2007年“玉米千亩连片超高产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对鄂玉10号开展了种植密度的研究试验.  相似文献   

8.
旱粮是我省粮食生产的薄弱环节,而江西适于发展玉米间作大豆的秋闲田则有近27万km^2,发展旱粮的潜力很大。本试验采取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选择了间作行比、大豆密度以及氮、磷、钾肥施用量5个试验因子,建立了试验因子与间作体系的总量、能量总产出、0.067hm^2(亩)产值间作玉米产量、大豆产量间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正> 为在高产旱粮作物区改变粮食结构,增加经济收入,1976年以来,以井灌区大封公社为基点,对麦茬水稻旱种进行了连续7年的试验、示范工作.初步总结出了麦茬水稻早种的栽培经验.1982年共示范450亩麦茬水稻旱种,平均单产达664斤.其中50亩郑州早粳亩产696.7斤,45亩黎优57,亩产823.1斤.1.5亩地膜覆盖亩产889斤.稻麦两熟,年亩产1500斤以上.从而在旱粮区走出了一条发展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10.
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病原菌为玉蜀黍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Nishik.)Shoemaker]。玉米是一种重要的旱粮作物,在驿城区粮食生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常年种植面积在2.4万hm^2以上。2008年夏季玉米小斑病在我区暴发流行,其发生面积在0.94万hm^2左右。据发病盛期不同类型区玉米田调查,平均病田率39%,平均病株率62%,最高80%,平均病叶率27%以上。玉米小斑病发病较普遍.蔓延发展快,被危害的玉米。平均每hm^2损失产量1350kg,全区玉米减产3240万kg,减产20%,经济损失4860万元,  相似文献   

11.
在我所高平试验场进行的16个玉米品种引进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沈玉17等5个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株型紧凑,生长整齐,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表现出中晚熟,折合产量较高在9630.0~11170.5kg/hm^2之间,以沈玉17折合产量最高,可作为中低海拔示范推广首选品种;其次是临单217和乾泰1号折合产量分别为11130.0、10800.0kg/hm^2,可作为全区旱山、原地大面积示范推广的最佳品种。  相似文献   

12.
《新农业》2017,(13)
旱粮一直是宁波市鄞州区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占粮食播种面积10%以上,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丰富城乡居民饮食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山区农业发展和生态建设都有重要作用。但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升级、政策导向调整和生产技术发展等因素影响,旱粮生产长期处于技术落后、产量偏低和经济效益差的困局。为突破困局,提高旱粮种植积极性及旱粮生产经济效益,通过调查走访、数据分析和政策解读等多种方法,分析目前宁波市鄞州区旱粮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加强重视程度、强化科技支撑、发展规模划生产和积极建设示范基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沈阳市旱粮作物立体栽培高产高效益示范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阳市旱粮作物立体栽培高产高效益示范与推广陈喜洲范玉良李春和(沈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沈阳110034)(新民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吴凤林靳万革(康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法库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玉米、高粱、大豆等一季旱粮作物与早熟粮食、蔬菜作物间套作的...  相似文献   

14.
淳安县是浙江省旱粮主产区,2005年全年夏秋旱粮播种面积17860hm^2,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68.48%,其中甘薯种植面积5747hm^2,鲜薯总产11.29万t。甘薯农副产品作为一种新兴绿色保健食品,市场开发前景较为看好。为促进淳安县甘薯产业开发和加快品种更新,2006年我们从浙江省农科院引进甘薯新品种‘浙薯13’进行试种,并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5.
50%都阿合剂是一种新引进的瑞士产玉米田专用除草剂。1997年在沙湾县农技推广中心试验站和沙湾县大泉乡的玉米田进行除草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玉米覆膜播种前,1hm2喷施50%都阿合剂1875—2250ml,)混入土中,防除田间杂草效果达87.6%,持效期60天,对作物安全,灭草增产效果达13.1%。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喀斯特山区旱粮一年多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增加农民种田收入,2003~2004年,我们在东兰、南丹等县岩溶山地进行了520亩地的地膜玉米套播高粱栽培示范研究。经两年实地测产调查,地膜玉米平均亩产达497.6kg。高粱亩产达356.8kg。按当地市场价每千克玉米1.6元、高粱每千克2.4元计,该模式下年亩产值达1752元,比传统栽培模式如单季露地玉米或玉米套播黄豆或玉米套种甘薯等年亩增收620~760元。该种植模式的示范成功为山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现将该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湘西州旱粮生产现状、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了发展旱粮生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今后旱粮生产发展要突出旱粮种苗工程,重点抓好玉米、马铃薯、红薯、大豆四大作物生产,兼抓小宗旱杂粮开发,牢牢把握稳定面积和努力提高单产的方向,着力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示范基地,重点培育和扶持旱粮加工龙头企业,使湘西州旱粮生产发展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南涧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端,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玉米作为我县大春粮食的主要作物,每年的播种面积在8666.67hm2左右,占大春粮豆作物总播面积的75%以上。2008年,根据省农业厅、省农技推广总站的安排,我县以玉米高产创建为重点,强化玉米增产综合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通过创建高产示范,带动大面积玉米增产,万亩高产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一、以33.3万hm2稻田改制为重点,推进粮食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一是要进一步压缩早籼稻面积,全省早稻面积稳定在126.7万hm2左右,减少13.3万hm2,主要是通过挖掘一季稻和一季晚稻、旱粮生产潜力,稳定粮食总产。二是加快稻田改制,提高良田效益。重点抓好6.7万hm2优质油菜—高档优质晚稻、6.7万hm2蔬菜瓜类、6.7万hm2玉米、6.7万hm2避灾农业和6.7万hm2优质杂粮和特种经济作物产业化开发。三是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继续扩大优质旱粮生产能力,狠抓玉米,扩大豆类、酒用高粱、马铃薯等旱粮生产,总产突破50亿kg。四是加大精品名牌优质稻开发。在全面提升水稻品质的同时,抓好100万hm2高档优质稻开发。  相似文献   

20.
广西粮食生产演变特点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数据统计与对比分析方法对1990-2007年广西粮食生产的演变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各年粮食总产占全国的比例相当稳定;全区粮食总体趋势为面积下降,单产提升,总产徘徊;农业结构调整是粮食面积下降的最根本原因;稻谷面积及其占粮食作物的比重波动下降,而玉米、大豆面积上升;玉米、大豆等旱粮的单产提高幅度明显高于水稻;35个粮食主产县(市、区)对全区有决定性影响,左右着全区粮食走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