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钱华  左小明 《浙江林业科技》1998,18(6):30-32,36
报道了用低剂量溴氰菊酯注射处理马尾松毛虫5龄幼虫后对血淋巴羧酸酯酶的诱导效果及其与抗菌物质诱导活性的关系。在诱导24h、羧酸酯酶活性好增加20.4%、48h达到高峰,增加约38.1%,72h后为23.2%,幼虫血淋巴中羧酸酯酶和抗菌物质的诱导活性变化动态相似,但两者的活力高峰存在时相位差,前者在诱导后48h、后者在60h。  相似文献   

2.
1987~1992年连续6年研究结果表明,白跗平腹小蜂Anastatusalbitarsis对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柳杉毛虫Dendrolimuslatipennis、水青蛾Actiasseteneningpoana等13种主要森林害虫卵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林间,该蜂对马尾松毛虫第1、2代卵的自然抑制力分别力16.55%和22.29%,对柳杉毛虫越冬代卵的自然抑制力为23.45%;对水青蛾第1、2代卵的抑制力分别力5.49%和2.63%;在林间,人为释放白跗平腹小蜂对第1代马尾松毛虫卵的校正抑制力为33.5%,在室内12.3~28℃范围内,每头雌峰对马尾松毛虫、水青蛾和柞蚕剖腹卵的日破坏数(寄生数)分别力15、18和26粒,一生破坏数分别为56、91和208粒。即使虫卵即将孵化,该峰同样亦能寄生,并羽化出正常的子代白跗平腹小蜂。  相似文献   

3.
以采自不同寄主分离的球孢白僵菌对马尾松毛虫进行毒力测定及酯酶同工酶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寄主的白僵菌菌株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不同,表现出对寄主的毒力有较大的专一性。不同的菌株具有完全不同的酯酶图谱,且酶的活性不同。经复壮的菌株,强酶带由1条增为2条,经转主的菌株,其酶带数增多,酶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10%高效灭百可喷烟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用10% 高效灭百可乳油喷烟用药量105m l/hm 2,防治越冬代马尾松毛虫Dendrolim uspunctatusWalker幼虫,效果达99.4% ,且药效发挥快,击倒作用强。按照1:29 的比例,以0号柴油为溶剂,随配随用可以作为烟雾剂,通过喷烟技术施药防治马尾松毛虫。  相似文献   

5.
对江西高安等16个县、市林区的马尾松毛虫用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用点滴法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江西林区马尾松毛虫对溴氰菊酯的耐药力有明显提高,其中高安、贵溪林区马尾松毛虫的抗数达到了低抗水平,马尾松毛虫对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尚未产生抗性,室内用以上3种拟除虫菊酯与增效磷(SV1)按1:0.5、1:1、1:3、1:5T 1:10的比例混配,用点滴法对马尾松毛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增效磷与拟除虫菊酯混配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且随着SV1比例的提高,增效作用增强,用4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2.5%溴氰菊酯、20% 酯、2.5%三氟氰菊酯和10%氯氰菊酯)加增效磷按不同混配比进行林间防马尾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增效与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混配有极显著的增效作用,林间防治松毛虫以溴氰菊酯+SV1(1:5)、氰戊菊酯+SV1(1:3-1:5)、三氟氰氯菊酯+SV1(1:3-1:5)以及氯氰菊酯+SV1(1:5)稀释8000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南京和日本两地松材线虫的致病力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来自日本和中国南京的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人工接种雪松Cedrusdeodara、湿地松Pinuselliottii、火矩松P.taeda、黑松P.thunbergii和马尾松P.massoniana,结果表明,对5种供试寄主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致病力差异。前者对雪松和湿地松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后者对黑松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而对马尾松和火矩松则表现出与前者相似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万寿菊根氯仿提取物(TPC)在光照和非光照条件下对山楂叶螨酯酶活性的影响。利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山楂叶螨酯酶同工酶进行测定。凝胶成偈扫描分析结果表明:随TPC处理浓度增大,同工酶带数量减少,扫描曲线OD值降低及峰面积减小,其中光照处理对酯酶的抑制程度显著高于非光照处理。且所有提取物处理组均无新酶带出现。说明万寿菊根氯仿提取物对山楂叶螨酯酶具有较高的光活化活性,表现为对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湿地松对马尾松毛虫抗性程度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松对马尾松毛虫抗性程度的初步调查潘玉花(宜昌林业学校443100)关键词湿地松,马尾松毛虫,抗性程度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etuskalker)是我国森林最严重的历史性的大害虫,几乎遍及整个马尾松分布区。北起豫南,南至两广,...  相似文献   

9.
用点滴法测定5%来福灵乳油和20%杀灭菊酯乳油对马尾松毛虫幼虫的毒力,同时进行林间药效验证。点滴法测定毒力与林间药效结果一致,5%来福灵乳油的毒力和药效均高于20%杀灭菊酯乳油,5%来福灵乳油防治马尾松毛虫使用剂量为每亩1,5-2.0ml.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多杀菌素对黄褐天幕毛虫的杀虫活性及作用机制,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多杀菌素对黄褐天幕毛虫幼虫的毒杀效力,并用分光光度法检测LC50剂量药剂处理后不同时间点幼虫体内各种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对4龄、5龄幼虫均表现出极高的杀虫活性,见效速度块;而且黄褐天幕毛虫4龄、5龄幼虫经过多杀菌素处理后,谷胱甘肽S-转移酶均表现为复杂的抑制-激活-再抑制作用,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则均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的作用.多杀菌素对4龄幼虫羧酸酯酶活性具有激活作用,对乙酰胆碱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均具有先激活后抑制作用,对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先激活再抑制后激活的作用,对过氧化氢酶则表现为复杂的先抑制再激活后抑制作用.对5龄幼虫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过氧化氢酶则表现为先抑制再激活后抑制的作用.因此,多杀菌素能有效干扰昆虫解毒和保护系统,扰乱其正常的生理代谢,从而起到较好的毒杀效果.  相似文献   

11.
2种国外松与马尾松生长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福建闽侯南屿林场火炬松、湿地松及马尾松家系子代测定林连续10 a的跟踪调查分析表明,火炬松家系不仅在胸径、树高及材积上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且与湿地松、马尾松的生长量也存在极显著差异;火炬松早期生长明显优于马尾松,但是随着树龄增长,马尾松生长速度明显加快,7年生时生长量超过火炬松家系平均生长量,10年生时超过火炬松最好家系生长量;湿地松生长趋势与火炬松相似,即前期生长比马尾松快,后期生长落后于马尾松,但湿地松早期生长稍落后于火炬松,后期生长优于火炬松。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多年度测定与早期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15年生的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多年份生长性状的观测数据,分析多年份家系间变异、家系表型、遗传相关、遗传力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马尾松半同胞家系之间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并主要由遗传所控制。马尾松家系选择从8年生开始是可行的,胸径生长是早期选择较好指标,并讨论了早期选择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造林技术措施对10年生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处台江县革东镇设置了反映马尾松人工造林各主要技术环节的傈,在对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定期、定位测定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理论1方法分析研究了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自大 的影响顺序为:立地选择,种要密度,幼林施工。其中立地选择、种源选择和造林密度是马尾松人工造林最关键的技术环节,幼林施肥对马尾松幼林分的生长有一定影响,整地方式则无明显影响,运用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马尾松天然林同工酶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法,对天冬氨酸转氨酶(GOT)、丙氨酸氨酸酶(AAP)、亮氨酸氨酸酶(LAP)、6-磷酸葡萄糖酶(60GD)、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莽草酸脱氢酶(SHDH)等 6种同工酶系统的 12个基因位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共发现 36个复等位基因。结果还表明,马尾松天然群体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性,其多态位点百分率(PL)为56%,平均杂合率(He)为0.285,等位基因平均数(Na)为2.29;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数(Ne)为1.42;马尾松天然群体间的变异量只占总变异量的8.8%左右,而约91%以上的变异只存在于单个的小群体内的单株间;湖北省马尾松天然群体内存在较为严重的近亲交配现象,近交系数(Fis)平均为 0.202。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优化马尾松无性系并选育脂-材兼用马尾松良种,以马尾松种子园的54个无性系为试验材料,测量该群体树高、胸径、产脂量并计算材积和产脂力,分析该群体特征,为构建脂-材兼用马尾松育种群体提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群体变幅不大,无性系间和试验误差的方差分量占比相当,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可能共同影响马尾松表型;树高、胸径、材积、产脂量、产脂力的无性系重复力较大,分别达到0.693、0.792、0.793、0.873、0.836;胸径和材积表型与产脂表型极显著相关;根据材积和产脂力选出PM1、PM6、PM9等18个脂-材兼用无性系,其材积和产脂力平均期望增益分别达到26.19%和28.79%,这些无性系有助于将来继续选育马尾松。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木材热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马尾松木材进行热处理研究,选用温度和时间两个因素,比较了热处理和未处理马尾松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色差和甲醛吸收率等性能。研究认为:热处理材的颜色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变黑,并且热处理温度对热处理材的影响比热处理时间的影响要大。低温热处理时生产的热处理材的湿胀率比高温热处理生产的热处理材的湿胀率高,尺寸稳定性差。热处理材的静曲强度MOR和弹性模量MOE随着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降低。顺纹抗压强度变化较小。热处理材对甲醛有明显的吸收作用,是用于室内装饰的良好环保型材料。  相似文献   

17.
火炬松、桐棉马尾松引种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9年始在建瓯水西林场进行火炬松、桐棉马尾松引种试验,造林后5年调查结果表明:其平均胸径、树高、单株立木材积比本地同龄马尾松分别提高59.5%和33.3%;11.0%和26.20%;96.1%和38.4%,是理想的速生工业原料林树种,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福建省宁化县20年生的火炬松与马尾松混交试验林的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立地因子和相同经营措施条件下,火炬松与马尾松混交林的生长量与火炬松纯林、马尾松纯林的生长量间具有极显著差异。在不同混交方法中,以带状混交林的生长量最大,林分总蓄积量达166.023 m3.hm-2;块状混交林次之;株间混交林最小。在不同混交比例中,以火炬松∶马尾松=8∶2混交林和火炬松纯林的生长量较高,林分总蓄积量分别达164.277 m3.hm-2和161.217 m3.hm-2,马尾松纯林的生长量最小。  相似文献   

19.
1992-1994年,在浙江马尾松林里进行昆虫及蜘蛛群落,松毛虫天敌和种群动态的分析。结果表明:(1)15年生马尾松针叶立体分布,确认砍枝取薪以留7轮为好,不低于留4轮;(2)马尾松林昆虫群落分属18目118科,其中直翅目,鞘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占优势,经测定,龙游县落结构复杂,分布均匀,群落与层次,坡向,郁闭度,灌层盖度关系密切;(3)蜘蛛群落分属19科46种,其中萧蛸科,猫蛛科和蟹蛛科  相似文献   

20.
水合霉素对松材线虫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为进一步弄清细菌在病害中的作用,本文筛选了几种对细菌菌株GD1有抑菌活性的抗菌剂,在马尾松(Pinu massomiama水培1a~2a生离体松枝上测定了其对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红霉素和环丙沙星对菌株GD1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水合霉素的抑菌活性较弱,叶枯宁、菌毒清、农用链霉素、青霉素钠和氯霉素均没有抑菌活性;离体松枝上的试验显示,水合霉素能减轻混合接种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和菌株GD1松枝的病情,而红霉素和环丙沙星无此现象,从而再次证明了细菌在松材线虫病中的重要作用。据此提出了从细菌和松材线虫两方面入手的该病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