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科技工程。为了探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对我国粮食增产的作用,从我国粮食需求、该工程实施的必要性和工程实施成效等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从"三区"建设(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大作物的技术集成、技术攻关、超高产突破、储粮减损技术、防灾减灾技术、科技特派员制度和涉农企业与工程结合模式等几个角度具体分析了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2.
我区作为川南粮食生产大县,2006年被四川省农业厅列为全省“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水稻试点县。在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下,结合我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示范工程和省增粮增收“三百”科技示范工程的实施,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为重点,以推广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科技》2014,(7):30-33
<正>1999~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4年连年减少的危机,粮食总产量从1999年的5亿吨下滑至2003年的4.3亿吨。在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的关键时点,科技部联合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与主要粮食生产大省,果断启动了我国农业科技领域的一次大规模会战——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相似文献   

4.
<正>一、建设新农村,农业机械化获良机。1、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三农"问题。在200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非常关注农机化工作: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的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生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稳  相似文献   

5.
今年春,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吉林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工作会议在吉林省召开。与会专家指出,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吉林省承担的这个项目,经过2004和2005两年的实施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特别是对全省粮产连续两年创历史最高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打造“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科技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日,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14年工作会正在各粮食主产区陆续召开,从工作会上了解到,2013年,"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取得佳绩,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2013年,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的联合推动下,在13个粮食主产省(区)人民政府的大力配合下,整体推进良好,按计划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技术集成取得较好进展,项目区"一田三区"增产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技管理》2017,(6):57-60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并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更紧迫的要求。文章分析了安徽省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介绍了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提升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水平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提出了深入研究中低产田土壤培肥改良技术、肥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粮食作物轻简机械化栽培技术、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等加强安徽省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的建议,以期为安徽农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是我国农业科研项目创新的崭新模式,该项工程不仅要破解农业技术问题,还要肩负着技术扩散和推广的重任。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充分考虑安徽省不同生态类型区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实施效果。文章在对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农业技术转化模式和规律,以期为做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13亿人的吃饭问题永远是国人的头等大事。2008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来河南考察时强调: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一定要把粮食生产抓得紧而又紧。发展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也指出:河南粮食产量多年创历史新高,重要的原因就是发挥了农业科技的威力,推广了一批优质品种,科技对粮食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按照省里今年编制完成的《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河南将采取措施使粮食年产能力由目前的1000亿斤稳定提高到1300亿斤,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核心区,这就要靠科技来支撑,也就是说,增产的每斤粮食里面,都凝聚着农业科研专家的心血和汗水。  相似文献   

10.
<正>科技是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增产增收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13个粮食主产省全面实施“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大工程,一大批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运用于粮食主产区。农业科技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61%,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成效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是由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联合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3大平原12个粮食主产省人民政府于2004年共同启动实施的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为进一步明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2004~2014年实施期间取得的成效,该研究从"一田三区"(高产攻关田、核心试验区、技术示范区、技术辐射区)增产增收成效、关键技术创新、重要成果和组织管理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项目实施对河北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所提供的科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辽宁农业科学》2005,(6):F0004
粮食安全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农业科技工作的重大基础性战略任务。2004年5月28日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北京正武启动,辽宁省作为111个粮食主产区之一承担了“辽宁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  相似文献   

13.
数语     
<正>56%2014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超过56%,科技创新为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十一连快"作出积极贡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十二五"期间增加效益1002亿元。全面推进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2014年建立36个中低产田和盐碱荒地改造试验示范基地,辐射带动500余万亩,增粮7亿斤。  相似文献   

14.
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我省日前启动六大农业科技工程。这包括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农产品加工科技工程、奶业科技工程、农业节水科技示范工程、农业良种创新工程和“两山”科技工程。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黑龙江省实施的"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研究项目,在玉米、水稻"一田三区"总示范面积4207.4115万亩,共增产粮食175.966万吨,增产效益43.46亿元,为黑龙江省粮食丰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黑龙江项目区以全面提升黑龙江省玉米、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针对制约黑龙江省玉米、水稻生产中存在的水肥资源利用效率低、单产不稳、总产不高等主要阻碍因素,开展玉米、水稻的高产攻  相似文献   

16.
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靠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二靠科技提高土地的产出率。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降低农业税税率、取消农业特产税,建立对粮农的直接补贴,重点粮食品种的保护价收购制度,良种补贴、购买农机具补贴以及大幅度增加农业贷款等,对于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证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人口增长、需求增加、耕地减少、水资源减少的趋势将不可逆转,因此,从我国粮食生产长远考虑,科技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稳定粮食生产大局的根本性措施。半个世纪以来。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  相似文献   

17.
农业资讯     
《吉林农业》2014,(23):3-5
<正>吉林丰产科技工程连续六年亩产超吨粮近日,由吉林省政府、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共同实施的吉林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再传佳音,全省10个县(市)参加的工程项目,经过实地测产,亩产均超过吨粮。这是吉林省从2006年开始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以来,连续6年在项目地块亩产超过吨粮。日前,在吉林省榆树市五棵树镇——吉林省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测产田里,经现场测产,每公顷玉米产量达到了14124公斤(14%标准水)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8.
<正>2010年7月8~9日,长江上游片区现代水稻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成都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长江上游片区现代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牵头人、国家和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首席专家任光俊研究员主持会议,四川省科技  相似文献   

19.
<正> 江泽民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中国的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民自己解决。这就是需要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所以进一步突出农资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重视发挥科技在粮食持续增产中的巨大作用,是当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容忽视的一环。  相似文献   

20.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既要保粮食面积、稳粮食产量,确保产得出、供得上,也要注重解决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等环节浪费现象,要在增产与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本文基于粮食增产和减损两个视角,系统探讨保障国内粮食稳产增产、推进粮食节约减损的现实情境和主要挑战,针对性提出协同推进粮食稳产增产和节约减损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面对当今世界百年大变局和我国国情农情,国内粮食生产端呈现为粮食稳产增产面临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技术突破难度增大、地方抓粮和生产者种粮积极性弱化、粮食政策囿于国际规则束缚等难题;粮食消费端则表现为产业链供应链损耗多、食物浪费治理难等问题。据此建议,要坚持开源和节流并重、增产和减损同时发力,一方面要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持续加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全面夯实国内粮食产能基础,多措并举调动地方抓粮和生产者种粮两个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推进粮食全产业链节约减损,倡导节约、营养、健康和平衡消费,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