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都的蜡梅产业观光园是全国成功的蜡梅产业示范区。因此本文以幸福梅林植物景观营造为例,分析其植物景观特色,并对其植物景观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鄢陵蜡梅纵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蜡梅是我国特有的植物,而鄢陵作为其分布和栽培中心之一,近年在蜡梅的生产、栽培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蜡梅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产生了很多的别名;蜡梅的适应性较强,品种多样;在观赏性状方面,其花色、花期、花香为人们所喜爱;蜡梅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3.
嫩枝腹接夏蜡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原始珍稀植物——中国夏蜡梅,被列为我国二级保护植物。为保护夏蜡梅,本文介绍了用蜡梅作砧木,采用夏蜡梅为接穗,以"嫩枝腹接"的方法,成功嫁接成活夏蜡梅,并用文字及图解的方法,讲述了"嫩枝腹接"的方法及步骤。  相似文献   

4.
蜡梅科植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该文综述了蜡梅科植物的植物分类学、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生物化学、繁殖、切花保鲜以及植物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并就蜡梅科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腊梅与蜡梅     
鉴于当今对植物名"蜡梅"与"腊梅"的混用现象严重,本文旨在通过查阅历史,摸清始源,考证出其正确名称。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古籍资料,梳理出了从唐代以来,植物名从"腊梅"到"蜡梅"演变的历史过程,并得出植物名正名应为"蜡梅",而"腊梅"为别名。  相似文献   

6.
夏蜡梅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残遗植物, 自然分布区域十分狭窄, 濒临绝灭, 被列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植物。通过对夏蜡梅群落的分布、区系、外貌、结构及动态等特征的分析表明, 夏蜡梅群落可划分为青冈-夏蜡梅群落及夏蜡梅灌丛2个类型。前者属亚热带地带性常绿阔叶林, 群落较为稳定; 后者是在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后形成的一种次生群落类型, 具有不稳定性, 最终会逐渐演替成青冈-夏蜡梅群落。  相似文献   

7.
食凉叶是浙江丽水民间对柳叶蜡梅和浙江蜡梅的统称。柳叶蜡梅和浙江蜡梅均为蜡梅科蜡梅属植物,枝叶具有芳香气味。丽水本地人通常采摘其茎叶煎汤口服,用于治疗因感受风寒引起的肚痛、肚胀、腹泻,或因饮食不当引起的消化不良、腹部胀痛和小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特有植物夏蜡梅(Calycanthus chinensis)营养器官的游离蒽醌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夏蜡梅各营养器官均含有游离蒽醌,但叶片的含量最高,枝、茎、根等器官的含量很低,叶片的含量是其它器官的4~11倍,其它器官之间差异不显著。(2)夏蜡梅叶、茎中游离蒽醌含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夏蜡梅阴、阳坡植株相应营养器官之间游离蒽醌含量无显著性差异。(4)夏蜡梅7个样地叶片的游离蒽醌含量在0.120 4%~0.243 5%之间,平均为0.183 8%,其中临安5样地含量较高,大雷山2样地较低,差异极显著。(5)通径分析显示,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对夏蜡梅叶片游离蒽醌含量起正作用,土壤氮、C/N、土壤磷起负作用。  相似文献   

9.
半胱氨酸合成酶是植物硫代谢过程中催化O-乙酰丝氨酸和硫化氢合成半胱氨酸的关键酶。用全长cDNA文库EST随机测序的方法获得了蜡梅的半胱氨酸合成酶胞质异形体基因,构建了全长正义植物表达载体pB I121-CPOASTL。  相似文献   

10.
夏蜡梅的群落学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夏蜡梅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残遗植物,自然分布区域十分狭窄,濒临绝灭,被列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植物。通过对夏蜡梅群落的分布、区系、外貌、结构及动态等特征的分析表明,夏蜡梅群落可划分为青冈-夏蜡梅群落及夏蜡梅灌丛2个类型。前者属亚热带地带性常绿阔叶林,群落较为稳定;后者是在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后形成的一种次生群落类型,具有不稳定性,最终会逐渐演替成青冈-夏蜡梅群落。  相似文献   

11.
对蜡梅科9种植物的叶片、叶柄及节部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结果表明蜡梅科叶片结构各种之间差别小,节部为具2侧迹的单隙类型;从叶柄侧迹数量看,支持蜡梅科原分为夏蜡梅属(Calycanthus Linn.) 和蜡梅属(Chimonanthus Lindl.) 两个属;而油细胞的分布与密度可以将蜡梅属分为无油细胞的蜡梅和西南蜡梅,及含有油细胞的柳叶蜡梅、山蜡梅、浙江蜡梅和突托蜡梅两类群。对浙江蜡梅、突梅蜡梅、柳叶蜡梅和山蜡梅之间从叶的解剖构造提不出质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野生蜡梅群落及其区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经调查和考证,确认在浙江省临安市和富阳市2市交界处所发现的蜡梅属植物为野生蜡梅,蜡梅群落中共有维管植物511种(含种下等级),隶属于117科332属。通过对蜡梅群落植物区系的分析,认为其区系组成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古老性的特点,且以温带地理成分为主体,与湘西北蜡梅群落区组成具有较明显的相似性,调查发现蜡属喜钙树种,群落中喜钙植物、具刺植物及藤本植物相当发达,表2参15。  相似文献   

13.
柳叶蜡梅为蜡梅科蜡梅属半常绿灌木,可作为经济植物开发,现处于野生状态,为了合理开发这一珍贵植物资源,本文介绍柳叶蜡梅的综合利用价值和播种育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4.
夏蜡梅是我国的珍稀野生花卉,1963年定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夏蜡梅优点甚多,但夏蜡梅原产于温暖湿润的浙江,故南梅北移就是开发应用此珍稀野花的必由之路。本文用嫩枝腹接法繁殖夏蜡梅,已使之在山东正常露地开花。本文在简介夏蜡梅优点的基础上,对夏蜡梅嫩枝腹接之成功要点加以介绍,并对今后进一步南梅北移此名花之规划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论居群观念与花卉分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居群观念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对传统植物分类学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与分析.以蜡梅属(Chimonanthus)等花卉植物为例,从居群观念与花卉植物种、品种的形态分类,以及与花粉粒微观形态、同工酶、DNA分析等研究手段的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指出了我国花卉植物在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蜡梅科叶表皮的特征及其分类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蜡梅科(Calycanthaceae)2属10种植物的成熟叶表皮及气孔器的特征。发现蜡梅科植物叶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式样为平直无波纹、浅波纹或深波纹;外切向壁为平滑、短条状、芒状或瘤状。角质纹饰有条状、波条状、穴状、小丘状、小丘状中间具鳞盘的网状、小丘状之间镶嵌凹穴和小丘状到条状。蜡质纹饰有平滑无蜡质纹饰、芒状和颗粒状纹饰。气孔器仅在下表皮存在,皆为平列型。多数特征表现出种间差异,可以提供分种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黑刚刚  柯世省  张文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488-9489,9492
[目的]研究不同光环境下夏蜡梅的光合作用响应,以确定其适宜的生境。[方法]在3种人工设置的光环境下,即高光强(HL)、中等高光强(ML)和低光强(LL)下,研究夏蜡梅的光合作用响应和光合日变化。[结果]夏蜡梅的光合能力与一些耐阴植物相当,其最大净光合速率在ML下最大,显著高于HL、LL下的;HL下夏蜡梅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暗呼吸速率最高,表观量子效率和日均净光合速率最低。[结论]ML环境对夏蜡梅植株的生长较为有利,这对夏蜡梅的管理与引种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1月15日,由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许联瑛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北京梅花》新书首发式在北京举办。本次首发式由科学出版社、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分类学家王文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匡廷云等业界泰斗,以  相似文献   

19.
鄢陵蜡梅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闻名遐迩的蜡梅栽培中心,具有显著的质量特色,被评为"国家地理保证保护产品",在业界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本文介绍了鄢陵蜡梅的发展规模和生产现状,并且就今后蜡梅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20.
蜡梅为特产我国的优良观赏树种,栽培历史悠久、面积广泛,各地培育出众多的优良品种。在对合肥地区蜡梅品种资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蜡梅品种国际登录的基本条件,筛选出‘三河檀香’‘十八瓣’‘庐州浅晕’‘合肥素心’和‘素心金蝶’5个蜡梅品种。按照"国际蜡梅品种登录记载表"内容进行信息记载,并进行品种国际登录申报。同时对其观赏性状、品种典型特征和花期物候进行了着重研究,并进行了扩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