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在玉米上危害程度有加重趋势的一种病害。每年下旬玉米出苗之时,往往适逢高温高湿天气,非常利于玉米褐斑病的发生。据调查,玉米褐斑病的发病面积有扩大的趋势,如不及时防治,将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玉米生长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在玉米上危害程度有加重趋势的一种病害。每年6月中下旬玉米出苗之时往往适逢高温高湿天气,该天气条件非常利于玉米褐斑病的发生。据调查,玉米褐斑病的发病面积有扩大的趋势,如不及时防治,将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玉米生长初期发病如果不采取措施,就会造成玉米绝收;中期已长出玉米穗时发病,会使玉米大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在玉米上危害程度有加重趋势的一种病害。玉米出苗之时往往适逢高温高湿天气,该天气条件非常利于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玉米褐斑病的发病面积有扩大的趋势,如不及时防治,将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玉米生长初期发病如果不采取措施,就会造成玉米绝收;中期已长出玉米穗时发病,会使玉米大幅减产;晚期发病,则会出现籽粒不饱满的症状。该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为10-15%,严重的可达30-40%左右。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在玉米上危害程度有加重趋势的一种病害。玉米出苗之时往往适逢高温高湿天气,该天气条件非常利于玉米褐斑病的发生。据调查,玉米褐斑病的发病面积有扩大的趋势,如不及时防治,将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玉米生长初期发病如果不采取措施,就会造成玉米绝收;中期已长出玉米穗时发病,会使玉米大幅减产;晚期发病,则会出现籽粒不饱满的症状。该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为10-15%,严重的可达30-40%左右。但在一些感病  相似文献   

5.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来发生的、严重危害玉米产量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玉米上危害逐渐加重.特别是2008年玉米自6月下旬玉米出苗以来,降雨频繁并出现了高温、高湿天气,再加上种植的玉米品种单一,导致今年玉米褐斑病的严重发生、危害和流行,这种病害如果在玉米生长初期发病而不对其采取措施,最后就会造成玉米绝种;  相似文献   

6.
<正>玉米褐斑病的发病面积有扩大的趋势,如不及时防治,将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在玉米上危害程度有加重趋势的一种病害。玉米生长初期发病如果不采取措施,就会造成玉米绝收;中期已长出玉米穗时发病,会使玉米大幅减产;晚期发病,则会出现籽粒不饱满的症状。该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为10-15%,严重的可达30-40%左右。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发生严重,常导致玉米生长前期快速干枯,引起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是我县秋季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5.7亿平方米左右。玉米上发生的病虫害有二十种以上,主要的有玉米褐斑病、粗缩病、大小斑病、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玉米螟、棉铃虫、玉米蚜、粘虫等。其中玉米褐斑病已由过去的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发展迅速,并有逐年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8.
玉米褐斑病是玉米植株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发病率及发生面积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玉米褐斑病的病害症状、流行特点、发生条件等,根据玉米的生长要求及病原菌生长环境,从而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旨在为降低玉米褐斑病的发生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安徽玉米病害田间调查与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2008~2009年,对安徽省玉米病害调查采样,分离培养,鉴定,病毒病害采用提取病叶粗汁液通过电镜观察病毒粒体形态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结果表明,安徽省玉米种植区发生的玉米病害有10几种.主要病害是玉米锈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纹枯病、玉米粗缩病、玉米褐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玉米真菌茎腐病、玉米瘤黑粉病等病害.纵观近10年病害发生情况,粗缩病已成为安徽省的主要病害,褐斑病、南方锈病有明显上升趋势,应加强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玉米褐斑病是玉米生产中非常常见的病害,在各个玉米种植地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一般集中发生在玉米生长8~10片叶时,由于早年玉米褐斑病发病频率较低,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玉米褐斑病发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了玉米产业的正常发展,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需进一步预防.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以来菏泽市玉米褐斑病发生呈明显加重趋势。作者阐述了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特点,分析了重发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由于棉花价格的回落及粮食价格和玉米产量的不断提高,清河县玉米种植面积每年都有所增长。因此,玉米的病虫防治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及农民的收入。自7月中旬以来,清河县连续出现高温高湿及阴雨天气,对玉米褐斑病的发生极为有利。7月16~22日经县植保站调查,玉米褐斑病已普遍发生,一般地块病株率2%左右,个别地块病株率高达29%。为了更加有效的防治玉米褐斑病,下面把其发生特点、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兰考县是河南省粮食生产区,常年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近年来玉米褐斑病呈逐年加重趋势,已成为兰考县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特别是由于近年来秸秆还田面积不断增大,使土壤中病原菌数积累量呈逐年加大趋势,对玉米安全生产构成了较大威胁.  相似文献   

14.
正玉米发生的病虫害有二十种以上,主要的有玉米褐斑病、粗缩病、大小斑病、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玉米螟、棉铃虫、玉米蚜、粘虫等。其中玉米褐斑病已由过去的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发展迅速,并有逐年加重趋势。一、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杆,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最初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椭圆形到线性或梭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玉米病害加重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玉米病虫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是玉米叶斑病、苗枯病、粗缩病、锈病、褐斑病、纹枯病等发病面积较大,危害加重,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不同杀菌剂对玉米褐斑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行了6种新型杀菌剂对玉米褐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分析该病害的发生与流行情况,调查各杀菌剂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三唑酮EC对玉米褐斑病的田间防效最优,50%多菌灵WP对玉米褐斑病的田间防效较差;三唑酮处理的小区玉米平均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玉米褐斑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褐斑病近几年在我市及我省玉米田普遍发生,已成为影响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2006年玉米褐斑病在我市大面积暴发流行,全市2万公顷玉米有70%的田块不同程度的发生玉米褐斑病,造成叶片干枯,有的甚至整株  相似文献   

18.
2021年对于海兴县农业来说是一个特殊年份,据气象资料统计:海兴县2021年6月20日~ 10月6日, 100 d左右的时间,降雨日数 46 d,总降雨量738.4 mm,是2020年同期的2.3倍.整个玉米生长季多阴雨天气,严重影响玉米的后期灌浆,使玉米减产;同时玉米褐斑病、玉米锈病等病害爆发,加之后期田间积水,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玉米病虫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已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限制因素。其主要病虫害有玉米黑粉病、玉米灰斑病、玉米褐斑病、地老虎、粘虫和玉米螟等,所以,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搞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危害。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褐斑病、纹枯病等,苗枯病、粗缩病等,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