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大豆养分吸收特性与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是不同的,它所吸收的养分更多。一般来说,大豆吸收氮比其他粮食作物高2-3倍,吸收磷、钾高0.5-1倍。按大豆需肥规律看,要经过苗期、分枝期、花期、结荚期、鼓粒期,再进入成熟期,开花至鼓粒期是干物质积累的高峰期,也是主要养分吸收积累的高峰期。鼓粒期至成熟期积累干物质的养分开始向豆荚和籽粒转移。另外,大豆有共生固氮作用,这是其他作物所不具备的特质。从施肥量上看,施用小  相似文献   

2.
<正>大豆正常生育需要对氮、磷、钾养分要求较多,其次为钙、硫、镁和微量元素钼、硼、锰等。自分枝期起,对氮的吸收与积累随着植株的增长而逐步增加,鼓粒期达到最大;磷的吸收高峰在分枝期-结荚期,幼苗到开花期吸磷量不大,但对全生育期的影响很大。生育前期吸钾较多,结荚后吸钾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3.
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施肥对大豆的优质高产举足轻重.因此,施肥要根据其品种特性、土壤肥力高低以及栽培措施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每生产100公斤大豆籽粒需吸收氮7~9.5公斤、磷1.3~1.9公斤、钾2.5~3.7公斤.其中以需氮最多,其次是钾,同时还需要充足的硫、铜、钼、硼、锌等中微量元素.大豆所需的氮一部分来自大豆本身根瘤固定的氮,一部分来自土壤和肥料.在苗期,大豆吸收的氮仅占总量的4%,开花结荚期对氮的吸收量增大,占总量的19%,结荚及鼓粒期对氮的吸收量更大,占总量的70%左右,鼓粒期以后,对氮素的吸收基本停止.  相似文献   

4.
<正>大豆正常生育需要对氮、磷、钾养分要求较多,其次为钙、硫、镁和微量元素钼、硼、锰等。自分枝期起,对氮的吸收与积累随着植株的增长而逐步增加,鼓粒期达到最大;磷的吸收高峰在分枝期-结荚期,幼苗到开花期吸磷量不大,但对全生育期的影响很大。生育前期吸钾较多,结荚后吸钾达到高峰。1、缺铁:大豆缺铁的早期症状是上部叶片发黄并有点卷曲,叶脉仍保持绿色。严重缺铁时,新长出的叶片包括叶脉在内几乎变成白色,而且很快在靠近叶缘的地方出现棕  相似文献   

5.
夏大豆诱处4号公顷产4500kg生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通过研究提出了夏大豆诱处4号公顷产4554.23kg的各项生理指标:总干物质积累15579.44kg,经济系数29.2%;叶面积系数在分枝、开花、结荚、鼓粒期分别为0.33、1.62、6.15、5.19;总光合势2757 174.2m#+2·d,其中结荚期至成熟期占总光合势的65.1%;平均净光合生产率为5.65g·m#+(-2)·d#+(-1),结荚至鼓粒期为最高,达9.53 g·m#+(-2)·d#+(-1);氮、磷的总积累量分别为422.658kg和53.751kg,平均每生产100kg籽粒和相应秸秆需吸收氮9.281kg、磷1.180kg。  相似文献   

6.
韩广彬 《现代农业科技》2023,(9):106-108+116
太和县大豆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是大豆种植效益和种植面积“双减”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本文结合夏大豆生产实际,总结了播种期、苗期和分枝期、开花结荚期、鼓粒期以及成熟期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对象,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大豆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大豆苗期、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成熟期三个时期论述大豆田间管理技术;从补种移苗、中耕培土、巧施花肥、抗旱排涝、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予以阐述,以期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8.
影响2007年宁安农场大豆产量的气象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2007年各种气象因素分析,得出影响宁安农场大豆产量的主要气象因素有:春季降水、9月中旬寡照、夏旱与伏旱严重、分枝期6月份严重干旱、开花结荚期至鼓粒成熟期水分供应不足。  相似文献   

9.
刘冬生 《农技服务》2010,27(6):764-764
通过对2009年各种气象因素分析,得出嘉荫县2009年影响大豆生长的主要气象因素有:9月中旬寡照、夏旱与伏旱严重、分枝期6月份严重干旱、开花结荚期至鼓粒成熟期水分供应不足。  相似文献   

10.
该文针对当前苏北大豆栽培现状,从大豆播前、播后幼苗期、分枝期、开花结荚期、鼓粒成熟期、收获储藏及病虫草害防治等7个方面深入探讨各个时期大豆的管理要点和主攻目标,以期为苏北大豆栽培及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大豆苗期、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成熟期三个时期论述大豆田间管理技术;从补种移苗、中耕培土、巧施花肥、抗旱排涝、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予以阐述,以期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2.
作物系数是计算作物需水量,合理进行灌溉和水分资源调配的重要参数。依据1991—2011年黑龙江10个典型农业气象站大豆农业气象观测记录,运用统计学方法,确定了大豆实际平均生育期,利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和根层水分平衡原理,计算出了大豆作物系数,并进一步分析了大豆作物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20年,黑龙江大豆平均播种时间推迟5 d,收获时间推迟10 d,平均生育期为5月1日到9月30日,生育期延长5 d。大豆作物系数在生育期内呈现出“单峰”变化趋势,结荚期的作物系数最大,为0.96,其次是开花期,为0.75,苗期和成熟期最小,为0.32;三叶期、分枝期和鼓粒期作物系数分别为0.60,0.62和0.71,全生育期平均作物系数为0.61。大豆的水分敏感期为结荚期和开花期。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大豆在苗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的根瘤及地上部形态特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根瘤数逐渐减少;苗期主根根瘤数多于侧根发生根瘤数,从开花期开始侧根根瘤数明显多于主根根瘤数;苗期主要发生小根瘤,从开花期开始大根瘤数明显多于小根瘤数.随着播期的推迟,株高、茎粗、主茎出叶数、分枝数、豆荚数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周口市夏大豆栽培技术,包括选择品种、种子处理、播种、防治草害、幼苗期管理、分枝期管理、开花结荚期管理、鼓粒成熟期管理以及收获等方面内容,以对周口市农民种植夏大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周口市夏大豆栽培技术,包括选择品种、种子处理、播种、防治草害、幼苗期管理、分枝期管理、开花结荚期管理、鼓粒成熟期管理以及收获等方面内容,以对周口市农民种植夏大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2013,(2):22
一、棉花需肥规律棉花是生育期长、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测定,亩产100公斤皮棉需吸收氮12公斤、五氧化二磷4公斤、氧化钾12公斤,氮、磷、钾比例约为1:0.3:1。吸肥量为禾谷类作物的5~6倍,油料作物的2~3倍。以棉花一生吸肥总量作为100%,各生育期吸肥百分率分别为:苗期吸氮占5%,磷占3%,钾占2%;现蕾到始花期吸收氮占11%,磷占7%,钾占9%;始花到盛花期吸收氮占56%,磷占24%,钾占36%;盛花到  相似文献   

17.
根系互作影响玉米大豆间作作物氮吸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作作物的养分吸收、地上部生物量都与根系密切相关。研究玉米大豆根系互作对养分吸收利用及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可以为玉米大豆间作为主的间作体系中氮素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盆栽模拟试验,采用玉米大豆根系无分隔(NB)、尼龙网分隔(MB)、塑料膜分隔(PB)等分隔方式,研究了间作玉米(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孕穗期、成熟期)、大豆(苗期、分枝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在不同生育期对土壤中氮素的吸收。与PB处理相比,NB处理玉米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在大喇叭口期提高了36.9%(P0.05);与PB处理相比,MB处理玉米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在大喇叭口期提高了22.5%(P0.05)。与PB处理相比,NB处理大豆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在苗期、分枝期、鼓粒期、成熟期分别提高了14.9%、7.9%、4.5%、11.6%(P0.05)。与PB处理相比,MB处理大豆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在分枝期提高了29.9%(P0.05)。与PB处理相比,NB、PB处理玉米经济产量分别提高了124%、93.4%(P0.05);与PB处理相比,NB处理大豆经济产量有所降低,但无显著差异。根系互作提高了玉米的经济产量、不同器官氮素累积量,大豆的经济产量、氮素累积量则无根系互作优势。  相似文献   

18.
正1需肥特性大蒜生长需肥量较高,一般每形成100 kg蒜头需从土壤中吸收N 1.48 kg、P2O50.35 kg、K2O 1.34kg,吸收比例为1∶0.24∶0.91。大蒜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以苗期最大,其次为鳞茎膨大期,蒜薹采收期最少。1)苗期。从初生叶展开到鳞芽及花芽开始分化。苗期生长期较长,氮吸收量约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60%,磷吸收量约占70%,钾吸收量约占50%。2)鳞茎膨大期。从花芽分化至蒜薹形成。此生育期特点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氮吸收量约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30%,磷吸收量约占20%,钾  相似文献   

19.
干旱胁迫对大豆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阶段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对大豆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蛋白质含量在营养生长阶段干旱胁迫呈上升的趋势,在生殖生长阶段呈下降的趋势,而大豆脂肪含量在各生育阶段干旱胁迫都有所提高。大豆各生育期干旱胁迫除苗期轻旱处理产量有所增加外,其他各生育期干旱处理大豆的产量都显著降低,特别是花荚期、鼓粒成熟期重旱处理减产幅度分别达77.9%、83.0%基本绝收;各生育期干旱胁迫对大豆产量影响程度表现为鼓粒成熟期>花荚期>分枝期>苗期。  相似文献   

20.
我省是大豆的生产区,大豆面积占全国大豆的30%~35%,为提高大豆的品质和产量,适时施肥是一个重要措施。大豆一生分为3个时期,种子萌发到始花之前为前期,始花至终花为中期,终花至成熟为后期。大豆吸氮高峰在开花盛期,吸磷高峰在开花到结荚期,但幼苗期对磷十分敏感,吸收钾的高峰在结荚期。大豆整个生育期对氮肥的吸收是“少、多、少”,而对磷的吸收是“多、少、多”。因此,必须重视花期供氮,而磷肥以作基肥和种肥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