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苏州系我国特色水果较多且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地区之一,但果树面积占农业生产面积比重较低。针对苏州果树产业的各种限制因素,笔者从果树栽培、产品深加工及果业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苏州果树产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岐山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近年来,紧紧围绕15万亩苹果基地县建设目标.在省市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实施中省财政现代农业苹果产业项目.3年磨砺.果业发展的道路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2016年以来,我市开始农业产业扶贫,累计栽植各种果树200 hm^2。针对我市处于果树的适生边缘区及20世纪90年代"年年栽果树、年年不见果"的经验教训^([1]),为果业的规模发展、精细发展,真正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洛宁县位于豫西山区,适宜多种果树的生长,尤其是苹果生产最佳适宜区。1986年被农业部确定为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2002年确定为国家苹果生产优势产区,是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县。县委、县政府为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了以苹果为主的林果业。  相似文献   

5.
<正>截止2012年平陆县"一县一业"苹果产业发展到2.2万hm2,年总产量3.5亿kg,产值4.8亿元,农民人均果业收入2 37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总收入3 100元的76.4%。全县228个行政村中有181个村是苹果村,"纸+膜"双套袋和套纸袋面积达0.47万hm2,总产值占苹果总产值的30%左右;全县建成标准化示范园区16个,标准化示范园260个,果业农民农业合作社108个;全县现有果业恒温保鲜库12座,土窑洞贮藏库165座,果品贮藏能力为15 500t,其中土窑洞贮藏能力7 500t,恒温冷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南丰蜜桔产业不断做大做强,成为南丰农业的一大品牌、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新农村建设的一大支撑。面对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南丰蜜桔产业如何发展倍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前瞻远瞩,科学谋划“十一五”时期南丰蜜桔产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基于现阶段南丰蜜桔产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外在要求,鉴于发展产业集群是提升南丰蜜桔产业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十一五”时期,我县将紧紧围绕“创世界名牌果业,建绿色生态桔都”战略目标,走集群发展路子,打造世界名牌果业。  相似文献   

7.
日前,国家果蔬贮藏加工技术研究中心的杜卫东研究员应邀来到河南省灵宝市,为该市果品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杜卫东研究员听取了灵宝市景源、固泰等果品加工企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等情况汇报,肯定了灵宝果品产业近年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他重点阐明了国家对果品产业发展的关注,并开始加强行业规范,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8.
我国主要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果树产业的发展现状,剖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形势。基于现阶段我国果树产业正处于一个转型发展期,提出"十四五"应以促进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和"一稳定、二调整、三提高"的发展方向,具体发展对策包括:继续调整优化果树种植区域布局、树种与品种结构,规范现代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集成示范推广现代高效栽培模式及果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大力推广节本增效技术,加强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等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建设,开发果树产业新功能等,旨在为我国果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产业现状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跨南亚、中亚两个气候区,背山面海,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在发展果树生产上具有不可多得的有利条件。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与广大农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福建果业以发展区域特色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进一步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加快无公害果品生产和提质增效步伐,实施名牌战略,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果树作为高效特色农业,在农牧民脱贫致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成为农村经济的一项支柱性产业.近年来,通辽市果树产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局部地区建立了初具规模的生产基地,培养了一批产业主体,涌现出许多各具特色的先进典型,群众发展果树的热情空前高涨.但也应该看到,我市绝大部分地区果树发展还处于低速、低效的初级发展阶段,生产上仍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需集中力量解决技术、管理、经营、销售、加工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提升我市果树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为此,笔者立足当地实际,通过调研进行粗浅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更好地为通辽地区果树产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福建果树》2012,(2):F0003-F0003,F0004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统一安排和布署下,果树研究所发挥专业优势,围绕全国农业科技协作网,科技下乡服务果业升级、助力农民增收的工作目标,认真实施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下乡双百行动,选派专家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是我国落叶果树生产的最佳地区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辽宁水果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果业已经成为全省经济的优势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西丰县在"九五"期间已把果树生产确立为种植业中的一项支柱性产业,并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果树生产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全县有果树面积0.71万hm2,504万株,2000年水果产量为1.86万t,比1990年增长了7.4倍.其中:苹果8 900t、梨4000t、山楂2 100t、葡萄400t、李子2 000t、其它1 200t.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果农之友》2005,(11):25-25
由中国园艺学会苹果分会主办,辽宁省果蚕技术指导总站承办,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协办的“全国苹果科技发展暨辽宁苹果产业振兴战略研讨会”于2005年9月21~23日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来自全国主要苹果产区(山东、陕西、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北京、甘肃  相似文献   

15.
对营口市果业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营口是辽宁省主要果产区之一,果树栽培历史悠久,素有"辽南果乡"之称。其中盖州市的苹果产业已纳入全国优势产业,设施桃、葡萄、李、杏的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果业是营口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年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3,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7年全市水果总面积5.27万hm2,结果树面积3.19万hm2,产量60.57万t,产值12亿元。其中苹果面积2.68万hm2,产量25.64万t;梨面积0.81万hm2,  相似文献   

16.
《果农之友》2011,(4):3-4
苹果推进栽培制度创新首席科苹学果家产韩业明技玉术体提系供2011年苹果产业发展应推进栽培制度创新,探索建立适合不同区域特征的苹果栽培技术综合管理规范,推进品种区域化和创建区域化品种和品牌。改进  相似文献   

17.
王瑜 《果农之友》2013,(4):37-37
2006年至今,中国苹果的鲜果产量以每年200万吨的幅度增加,增量接近世界第二大苹果生产国——美国每年产量的一半。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而且带动了果区加工、贮藏、包装、贸易、冷链物流等产业加速发展成为覆盖数千万从业者的大产业,但快速发展的背后,苹果产业同样面临着"成长的烦恼"。  相似文献   

18.
刘志 《北方果树》2009,(1):57-57
辽宁省果树品种区域化格局基本形成,果品生产的地域特色越来越明显,集约化的规模经营和合作经营组织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果品生产的技术进步和质量升级。为加大现代果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精品果业栽培技术标准化,《北方果树》编辑部受辽宁省果蚕管理总站、国家现代苹果产业研发中心“熊岳苹果综合试验站”的委托.于2008年12月8-11日承办“现代果业栽培技术”技术骨干培训班。此次培训班,因培训内容丰富、授课专家档次高、农民典型介绍代表省内外不同地区,因此有来自黑龙江、山东、河北、四川、  相似文献   

19.
《果农之友》2006,(9):26-26
由中国园艺学会苹果分会主办.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承办的“全国苹果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研讨会”于2006年8月5日~7日在河北昌黎召开。来自我国北方苹果产区的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的11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5日上午的开幕式,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副所长张新忠研究员主持.中国园艺学会苹果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刘凤之研究员致开幕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慧军研究员.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韩振海教授分别致词表示祝贺。河北省果树学会理事长、河北省林业局副局长葛会波教授.河北农业大学马宝煜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沈贵银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束怀瑞教授分别作了“河北省苹果产业现状与十一五规划”.“质量优先模式下苹果栽培技术该如何创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我国苹果生产和科研的几点建议”的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20.
1定义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既是对可持续发展的继承,也是可持续发展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这是对绿色发展理念最权威、最系统、最深刻的阐释,也对践行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提岀的最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