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林庆民 《花卉》2017,(21):31-31
数年前的一天,我的朋友一位退休干部到我家来玩,看到我养的香雪兰,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我送给了她红、白染色的各一盆,告诉了她莳养的方法,她就这样开始养起了香雪兰。第二年我搬到新家,冬天南边的楼房挡住了我家阳台的阳光,考虑到冬天没有阳光,养香雪兰长不好,我又把其他几盆都给了她,又送给了她几个花架。她家住二楼,南向阳台,阳光充足。  相似文献   

2.
正己亥年春,雨水节气过后,正是兰草生长好时节。"回归",是我与兰友们有别于以往兰展陈饰方式的一种尝试,即将兰花陈设在厅堂里书房中,营造一种"书卷气"的氛围。最后,我们成功了,这次的兰展得到了养兰者的一致好评。兰花是一种极具精神品格的植物,她生长在幽谷,独自芳香,是一种高贵的人格象征,深得历代文人的青睐,前人把她移植到庭院里精心养护,或为她设计精美的住宅(兰盆)、几架,或将其陈设在简约  相似文献   

3.
赵照 《花木盆景》2004,(9):F002-F002
在全球数万种兰科植物中.有一类植物既没有卡特兰般的华丽,也没有虎头兰般的富贵.但却有着蝴蝶兰般的多姿,而且全球各种气侯区都有其身影。她就是近年走入人们视野的玉凤兰(Hobennria sp.)。  相似文献   

4.
李敏华 《花卉》2019,(17):21-23
每到夏天,风雨兰‘胖丽丽’(Zephyranthes Labuffarosa‘Lily Pies’)就会迎着风雨而开的,总能以其胖嘟嘟的脸庞、清新淡雅的色调、可爱仙气的模样受到广大花友追捧。虽然这些年也出现了很多色彩绚丽,花瓣繁复的新品风雨兰,但只要‘胖丽丽’一登场,人们依旧会不由自主地被她吸引(图1)。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两岸兴起培香叶艺兰的风潮,人们除了花艺之外开始著重选育叶艺兰,这是在文化演进的通程中加入时代的因素事属必然,虽增加了她的内涵也必然引发冲突,有必要加以解构、分析、调合,建立一套标准让叶艺兰的健全发展有所依据,使叶艺与花艺如车之二轮、人之双臂协调前进。  相似文献   

6.
以长白山区分布的大花杓兰、斑花杓兰、杓兰、山西杓兰、东北杓兰、大白花杓兰6种杓兰属植物为试材,对其进行叶片表皮观察研究.结果表明:6种杓兰的叶片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垂周壁波状,不同种类的波形不同,气孔均在下表皮随机分布,山西杓兰的气孔呈椭圆形,其余为圆形或近圆形;叶片表皮均有柔毛,大花杓兰与大白花杓兰的柔毛有4节,其余为3节,斑花杓兰的叶片纹饰为波浪状,其余种类为沟纹状.不同杓兰属植物的叶片表皮特征差异可以作为该属内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7.
朱峰山 《花卉》2008,(3):37-37
寒兰为国兰的一种,可分为纯种寒兰。变种寒兰;春寒兰,夏寒兰,秋寒兰,冬寒兰。冬寒兰为纯种寒兰。寒兰因株形高大,叶色秀丽,花色丰富,花期特长,花香浓郁,深受人们喜爱。这里讲寒兰的栽培与养护,重点是指冬寒兰。  相似文献   

8.
史宗义 《花卉》2012,(12):31-32
寒兰又称冬兰,因其花季大多在寒露和小雪期间(10-11月),具有凌寒怒放飘幽香的特色,故名。由于寒兰花期因产地不同而有差异,四季都有花开,故寒兰又有春寒兰、夏寒兰、秋寒兰,冬寒兰之分。  相似文献   

9.
正二千多年前,孔子赞美兰花"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誉兰为"王者香"。由于兰花具有高雅、清廉、低调、无私奉献之精神,因而被列入中国十大名花之列。历史上人们将选兰、种兰、养兰、赏兰、写兰、画兰、咏兰等与兰有关的活动统称为"艺兰"。作为民间习俗,千百年来流传在江浙沪皖、闽赣两广、云贵川、两湖两河等地民间。1984年,绍兴市将兰花命名为市花;  相似文献   

10.
云南野生兰属主要种间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AFLP技术对云南省兰属的14个种和3个变种中的38份样本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16对AFLP引物扩增的条带聚类结果表明, 云南省国兰遗传多样性非常广泛, 相同品种间的不同个体扩增出的条带模式相差很大。依据AFLP数据, 在相似系数0.58的水平下, 38个兰花样品分成3组: 莲瓣兰、春剑、惠兰、寒兰分为第1组, 建兰、豆瓣兰、春兰, 墨兰、虎头兰、西藏虎头兰、大雪兰、碧玉兰、文山红柱兰、长叶兰和兔耳兰分为第2组, 送春和蜜蜂兰分为第3组。  相似文献   

11.
国兰是兰科兰属中的植物,包括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莲瓣兰和春剑等7个系列。是我国传统的观赏植物,除在我国拥有众多的爱好者外,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也很受欢迎。因此,国际上又称国兰为东方兰。历史上爱兰、植兰、赏兰、咏兰等兰事活动大都属于上层社会人士的一种业余喜好,传统上国兰就是以珍奇品种来满足少数人的欣赏爱好。  相似文献   

12.
正为充分展示"兰香绿城美丽郑州"的主题,第二十四届中国兰博会设置了国兰文化馆、国兰精品馆、洋兰景观馆、兰文化馆四大主题展馆和兰与翡翠展示区,展示面积达15000平方米。国兰文化馆国兰文化馆以中国传统建筑布局"三进三出"为主结构,以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精髓为主线,集中展示了兰与人文、兰与生活。中国兰文化是中国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的文化财富。国人爱兰、养兰、赏兰历史悠久。而兰花的品格被历代文人雅士所追崇,并逐步从一种普通花草中脱俗而出,升华为一种艺术、一种文化,更升华成了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  相似文献   

13.
曾宋君 《花卉》2009,(9):28-29
奇唇兰(Stanhopea)又称马车兰、金鱼兰、老虎兰、倒挂兰,全属已发现有60种和10多个自然杂交种,分布于美洲热带地区,如秘鲁、墨西哥等地。其花形极为奇特,似马车,又似金鱼,花色艳丽,许多品种还有香味,为著名的温室花卉,我国福建、台湾、广东等省已有栽培。  相似文献   

14.
细叶颚唇兰(Maxillaria tenuifolia)也称薄叶腮兰、薄叶颚唇兰,市场通称腋唇兰,属多年生附生草本,根状茎直立,基部生根,包裹有鳞片状褐色苞片。  相似文献   

15.
李春华  李天纯  李柯澄 《花卉》2014,(12):31-32
堇花兰(Miltonia)又名米尔顿兰、密尔顿兰、堇色兰、美堇兰,为兰科堇花兰属多年生常绿附生型草本。全属约有20种以上,多数原产于中南美洲、巴拿马、委内端拉、哥伦比亚、巴西等山区高原地带,附生于林中树上或湿石上,我国云南、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等省区也有野生分布。  相似文献   

16.
梳理了兰文化的基本内涵,包括兰花的栽培鉴赏文化,与兰相关的各种隐喻与典故,与兰相关的词语文化,兰的饮用、食用、药用文化,关于兰花的研究、诗词、绘画、音乐文化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兰文化产业链条开发的途径,供其他花文化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二千多年前,孔子赞美兰花"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誉兰为"王者香"。由于兰花具有高雅、清廉、低调、无私奉献之精神,因而被列入中国十大名花之列。历史上人们将选兰、种兰、养兰、赏兰、写兰、画兰、咏兰等与兰有关的活动统称为"艺兰"。作为民间习俗,千百年来流传在江浙沪皖、闽赣两广、云贵川、两湖两河等地民间。1984年,绍兴市将兰花命名为市花;2008年,浙江省将兰花命名为省花。自2006年起,浙江省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政府和江苏省无錫市人民政府先后将"艺兰"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18.
作者概述了成都市引种兰花情况。成都市引种川西兰花的种、变种、品种共有十四个。其中有经多年驯化的雪兰、朱砂兰、剑蕙、秋素四个品种,其余为大量引自野生的,计有匍地兰、线兰、春剑、送春、九子兰、蜂子兰、兔耳兰、夏蕙、寒兰、蝉兰等。 文中概述了十四个种、变种、品种的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状况及其生态环境条件,并分别对其形态特征、性状等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9.
韩新利 《花木盆景》2009,(12):48-48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时光如寸草,回想两年来,我从一个兰、草不分的兰盲,到知兰爱兰的兰痴经历,就宛如大地上的草,重复演绎着春的繁茂、秋的枯败。兰形如草,兰属兰科,为单子叶多年生草本植物。本文所称的“草”即是兰草,是我莳兰中遇到的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些怪草。  相似文献   

20.
国兰是兰科兰属中的植物,包括春兰、蕙兰、剑兰、墨兰、寒兰、莲瓣兰和春剑等7个系列,是我国传统的观赏植物,除在我国拥有众多的爱好者外,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也很受欢迎。因此,国际上又称国兰为东方兰。历史上爱兰、植兰、赏兰、咏兰等兰事活动大都属于上层社会人士的一种业余喜好,传统上国兰就是以珍奇品种来满足少数人的欣赏爱好。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兰已不再是仅仅为满足少数人的特殊文化用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