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菇民专用俗语,作为汉文字的一个组成部份,流传至日本,“蕈樼”一词已列入《康熙字典》,而见于陆容的《菽园杂志》,说明其源自《龙泉县志》。这个“樼”字完全为菇民专用,其大意是生菇的树木。有些资料写成“樯”或“榆”。砍花术对菇木伐期的判断用词——“上水”“下水”“停水”这些名词亦在日本出现而流行了。历史上菇民称香菇孢子为“气”,认为有气必有菇;称菌丝为“云”,认为云发得好,菇才会出。使人惊奇的是日本最早亦称香菇的种  相似文献   

2.
小录 《花卉》2013,(4):40-40
海洋中有位“垂钓者”——琵琶鱼,中文名(鱼安)鱇,又称“电光鱼”,是一种形状怪异的鱼类,这种鱼的雌鱼头部吻上通常会有一个钓竿状的结构,这个结构的尖端部分会有一个看上去像蠕虫的突起的肉质,  相似文献   

3.
王坚 《中国瓜菜》2005,(6):61-62
5关于厚皮甜瓜的提出与我国厚皮甜瓜东移的发展过程“厚皮甜瓜”的提法,可能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瓜类室成立后不久,首先由该室邹祖绅主任最早提出的。他把原产我国并在我国东部季风农业气候区内广泛种植的甜瓜(部分地区称香瓜,国内外亦有称“中国甜瓜”或“东方甜瓜”的)起名为“薄皮甜瓜”,而把国内外其他类型甜瓜,利用其共同的商品特点(皮厚耐运)起了1个通称名为“厚皮甜瓜”。这个通称名在日本称“西洋甜瓜”,在台湾称“洋香瓜”;自“厚皮甜瓜”的名称提出后,国内瓜界同仁普遍认为这个提法可能比“西洋甜瓜”和“洋香瓜”更确切,…  相似文献   

4.
洋兰简介     
习惯上被称为洋兰的卡特兰、石斛兰、万代兰、大花蕙兰等,既产于国外,也产于我国的东南和西南等地区,称其为洋兰其实是不确切的,也是不科学的。因此类兰产于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学上称其为热带兰;又因其多附生于树干上、岩壁间,属气生根,亦称其为附生兰或气生兰。一般大型兰展,都称其为“热带兰”,而民间习惯上称其“洋兰”,沿用之,也未必不可。  相似文献   

5.
林云甲 《花卉》2009,(3):35-35
鲸鱼连“鲸”字本身也有一个“鱼”字偏旁,德语把鲸鱼叫“巨大的鱼”(waifisch)。鲸鱼和其他鱼混杂不清。  相似文献   

6.
黄巧 《花卉》2008,(5):47-47
在北美洲太平洋沿岸,有一种叫“艾乌拉霍”的鱼。这种鱼的体内含有大量的脂肪,当地人把它们晒干后,从鱼嘴把灯芯穿进腹内,竖插在灯台上,就成了一盏鱼灯。因此,人们称这种鱼为“灯鱼”。  相似文献   

7.
志勇 《中国果菜》2006,(2):I0001-I0001
现在,不少种植果树的农民不断打听该种什么,哪些果树是农民朋友发家致富的摇钱树,关于这个问题,有关专家介绍说,大樱桃是春季上市最早的果品,有“春果第一枝”的美称,对调节淡季水果市场供应有着特殊的作用。由于大樱桃经济效益高,市场潜力巨大,美国农民称大樱桃种植为“黄金种植业”,称樱桃为“宝石水果”。  相似文献   

8.
万带兰又名万代兰,其属名Vanda原为印度一带的梵文,意思是挂在树身上的兰花,“万带”和“万代”都是根据拉丁属名的译音而来。而盛产万琏兰的新加坡称之胡姬花,其来历众说纷纭,不过花大形美色艳的万带兰,  相似文献   

9.
黄伯强 《花卉》2008,(11):38-38
白云金丝,是一种娇小美丽、妩媚动人的热带鱼。任鱼类分类上属鲤科,它和鲤鱼、草鱼等是宗兄族弟。学名为Taniehthys albonubs,英文名为Whife Cloud Mounfainfish。白云金丝之所以得名,源于我国鱼类学家林书颜先生于1932年夏与几位鱼类学家畅游广州白云山黄婆洞时发现此鱼而命名。该鱼后被引到国外,深受国际上热带鱼类爱好者好评。因而又有“唐鱼”之称。  相似文献   

10.
王颖翔 《花木盆景》2005,(11):44-45
“新娘”“福娘”啥模样?武汉市的花市上常有俗称为“新娘”的品种出现,据有关养植多肉植物文献的图谱显示,“新娘”这个品种应该是景天科银波锦属中的“轮回”。而银波锦属中有一个品种“福娘”又叫“丁氏轮回”,是轮回的变种。据日本小林浩所著的多肉植物写真集中介绍,还有叫“嫁入娘”的品种更为娇艳。  相似文献   

11.
“微型”胡萝卜(Baby carrot)概念来源及市场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Baby carrot”对于许多从美回国人员是非常熟悉的,有人称其为小胡萝卜、婴儿胡萝卜、娃娃胡萝卜、迷你胡萝卜、袖珍胡萝卜等,也有人称其为水果胡萝卜。在此,本文称之为“微型”胡萝卜。可以说,在美国大多数超市、餐馆都可以买到,也是美国大人、小孩十分喜爱的一种蔬菜。“微型”胡萝卜是否真正由小胡萝卜做成的?对于大多数美国人也不是十分清楚。本文将详细阐述“微型”胡萝卜(Baby carrot)基本概念来源以及我国未来市场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上饶玉豆     
莱豆在上饶市又称王豆(P.lunatusL.),当地有种皮白色的称“白玉豆”或“白扣豆”、而种皮紫红带有花纹的,在广丰称“花豆”, 阳则称“羊眼豆”。是赣东北的名特农产品。 一、营养价值 玉豆营养价值极其丰富,据1987年对三个玉豆品种的老熟鲜豆粒进行营养成分测定(表1),其碳水化合物含量达74.28~75.67%。并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蛋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丙苯氨酸等)和其它微量元素。玉豆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于白毛豆一倍余,故煮食鲜而不腻,老幼皆宜。 蒸煮后…  相似文献   

13.
《花卉》2008,(5):36-36
广州海洋馆引进两种奇鱼贺岁:一种是爱在水面上飞的“飞机鱼”,另一种是喜欢爬在树上生活的“黄金鳉”。 “飞机鱼”属齿蝶鱼类,原产于中非及西非的尼日利亚,赞比西河上游等地。它尾部强健粗壮.因此可滑翔于水面上。就像鸟一样。当遇到昆虫时,它能跳出水面,作短距离滑翔追捕。  相似文献   

14.
《浙江食用菌》2010,(4):44-44
炎炎夏日,一盘凉拌金针菇是个不错的选择。形态优美的金针菇是食药兼用蕈茵,味道鲜美,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纤维、B族维生素等,其富含的赖氨酸、精氨酸和锌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和成长,在日本被誉为“益智菇”、“增智菇”,也有人称其为“一休菇”。  相似文献   

15.
“榕”与闽南语的“情”谐音,因此深受闽台两地乡亲的喜爱。福建省会福州,因满街都是榕树而称“榕城”,泉州盆景也因榕树盆景而独步海内外。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2012,(5):45-45
8月20日,娄底新化西河镇村民周先生致电娄底新闻网,称在自家竹林前发现了一个“巨型蘑菇”,个头之大令其八十岁的老母都啧啧称奇。  相似文献   

17.
晒干种萝卜     
缪卫根  孙关兴 《蔬菜》2011,(2):34-35
“一刀切”萝卜,又名“晒干种”萝卜。称其为“一刀切”是因为该品种的肉质根长度与农家菜刀相近,加工时刚好竖切一刀为两半而得名。种植“一刀切”萝卜是萧山东部围垦地区一种传统农业,每年种植面积近0.2万hm2左右。  相似文献   

18.
凡具有观赏价值的石头,都可以称为“观赏石“,不论它属于岩石、矿石、化石或钟乳石。观赏石的“字“、“号“甚多:由于它“神奇“、“奇巧“,人们称它为“奇石“。这个称谓使用十分普遍,可以说,它是观赏石的“别名“。我们的祖先称它为“供石“、“石玩“,这两个称谓主要是指摆放在室内的观赏石而言的。海外(东南亚地区)称它为“雅石“,南韩称它为“寿石“,日本则称之为“水石“。如果对观赏石进行分类,其称谓就更多了。所有这些,都是众所周知,明白无误的。此外,还有一种称谓叫“赏石“,笔者认为,这个称谓值得研究探讨。用“赏石“替代观赏石,作为一种称谓,行不行、对不对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还得从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谈起。赏石之“赏“,是鉴赏、欣赏、赏识之意,是一个及物动词,如赏月、奇文共赏、“恨无知音赏“(孟浩然诗)等。赏石如同赏月,“赏“的对象虽不同,但“赏“的含义相同。美学大师王朝闻先生在《石道因缘》一文中,多处使用赏石一词,如“赏  相似文献   

19.
蘑菇小菌核病,菇农称它“鱼籽卵病”.三明真菌所将该菌分类于半知菌纲、无孢菌群的小菌核属.  相似文献   

20.
梁雅 《花卉》2009,(8):39-39
“怪鱼”身长约两寸多,两侧垂着一对鳍,鳍可如孔雀屏般展成一对“翅膀”。“翅膀”是浅蓝色镶边,上半部呈褐色,下半部却是宝石蓝色,上面点缀着一颗颗浅蓝色圆斑,十分美丽。据有关专家介绍,“怪鱼”其实是“飞鱼”的一种。属于绿鳍鱼科,学名棘红娘鱼,多生活于日本南部、中国南海、印尼等区域的外海。据介绍。这种鱼遇到敌情时可以展翅飞出海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