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外成功经验表明,搞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是加快奶牛育种进展的关键。我省上世纪70年代成立专业化育种队伍,80年代参加全国后裔测定工作。近年来,又抓住良好机遇,组织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重点奶牛场开展了生产性能测定(DHI)工作,并把它作为育种工作的重点来抓,取得初步成效。现将这方面的工作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科技动态     
《中国动物保健》2012,(4):80-82
美国:基因组技术对奶牛遗传进展意义重大 在2009年,美国政府正式将基因组技术应用到奶牛遗传评估,这对奶牛遗传进展将有重大意义。这是美国环球育种公司副总裁麦克.瑞克斯(Mike Rakes)在北京举行的美国奶牛育种及群体遗传改良论坛上的发言中指出。  相似文献   

3.
奶牛企业的成败取决于对牛群育种的重视程度及其经营管理水平。在这两个基本因素中,狠抓牛群改良育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省几十年奶牛育种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1山西奶牛育种工作简要回顾山西最早引进饲养黑白花奶牛,可追朔至二十世纪初期,在太谷西杨庄和董村一带开始。到30年代,美、意等国的传教士又陆续带进一些奶牛,分别在太原、大同、长治等地饲养。50年代到60年代初从荷兰引进小荷兰牛90头,其中公牛3头,对纠正当时牛群的尖斜尻和乳房附着不良等缺点起到了良好作用。1972年我省成立了奶…  相似文献   

4.
在影响奶牛业发展的诸多技术要素中,育种工作是核心因素。近5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奶牛群体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近20多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发展.奶牛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据统计,1998年我国饲养奶牛的头数比1972年增长了14倍.同一时期.奶牛泌乳期平均产奶量提高了近4成。在这一发展中.奶牛育种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奶牛育种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本文拟概述我国奶牛育种新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现代动物育种新技术和国内动物育种的技术重点,即:分子数量遗传学、生物技术、BLUP育种、育种方案和繁育体系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提出了将新技术应用于我国畜禽育种目标的渗透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动物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80年代以来,转基因动物技术一直是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在改良动物生产性状、提高畜禽抗病力以及生产人药用蛋白等非常规畜牧产品方面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对转基因动物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全基因组选择模型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基因组选择是一种利用覆盖全基因组的高密度标记进行选择育种的新方法,可通过早期选择缩短世代间隔,提高育种值估计准确性等加快遗传进展,尤其对低遗传力、难测定的复杂性状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真正实现了基因组技术指导育种实践。随着芯片和测序技术日趋成熟,高密度标记芯片检测成本不断降低,全基因组选择模型的不断升级和优化,预测准确性不断提高,全基因组选择已成为动物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和研究热点。目前,全基因组选择已经成为奶牛遗传评估的标准方法,并取得重要进展,在其它物种中的应用正在逐步开展。本文主要对全基因组选择的统计模型发展进行综述,总结全基因组选择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现状,讨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全基因组选择模型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为做好奶牛育种工作、为考核奶牛产奶量、繁殖力、乳B目率、抗病力、体型、产奶年限等性状提供重要依据.为适应奶牛育种技术发展的需要.应建立奶牛育种技术档案。充分发挥奶牛育种技术档案在奶牛育种工作中的作用。l建立奶牛育种技术档案的必要性奶牛育种技术档案是奶牛育种工作的基础.在奶牛场奶牛数量和质量提高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奶牛场进行的奶牛育种工作.主要是改进与经济效益有关的遗传性状.即产奶量、牛奶的质量、繁殖力、抗病力、体型以及生产年限等.这些性状都和奶牛场的经济收入有直接关系。由于奶牛育种工作内…  相似文献   

9.
优秀青年公牛使用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群的育种工作是牛群改良的基础,也是牛群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我们在奶牛育种中,不论实施什么样的育种措施,其最终目的是,通过系统的选择使得育种群每年稳定地获得累积性遗传进展,而这遗传进展快慢与使用优秀青年公牛有密切联系。 从遗传育种学理论分析,影响遗传进展的快慢有四个因素,其关系如下:  △G=IQA·RAIT  △G代表每年的遗传进展 i代表选择强度 QA代表遗传变异度 RA.I代表育种值谁确性 T代表世代间隔1 加大选择强度(i) 奶牛场一般都执行“见母就留”的原则,不进行主动的淘汰,所以母牛的选择强…  相似文献   

10.
1奶牛育种的历史以色列的现代奶牛改良伴随着从荷兰和德国进口的弗里森公牛与Damascene和Balad;品种的当地乳用母牛的级进杂交而开始于本世纪20年代初。1947年,从加拿大进口10头荷斯坦公牛。其后这10头公牛及其儿子通过人工授精技术而得以大量...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人民政府与加拿大亚达基因公司、北京艾格威畜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日前在京签署协议.计划2008年在唐山共建一家奶牛育种企业。专家表示,这将是国内首家外商独资的奶牛育种企业,有望提升国内现有的奶牛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12.
畜禽抗性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分子遗传的理论和技术进展迅速,为动物抗性育种的研究开拓了新的空间。本文就抗性遗传概念,抗性基因的来源、标记、选择、表达及转基因动物在抗性育种的应用前景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13.
正迄今为止,畜禽育种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畜牧生产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畜禽选种理论和技术发展缓慢,导致了遗传改良的速度也呈现了变慢的趋势。正是在这一时期,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不断提出了新的动物育种方法。以分子数量遗传学为理论基础的动物分子育种也应运而生。以基因组分析和转基因动物技术为依托的分子育种技术是建立在对各种遗传标记不断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就动物分子育种的遗传标记发展情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4.
估计育种值是种猪选育的主要依据,而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猪群的遗传进展。随着育种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育种值的估计方法也不断的发展和更新。近年来由于数理统计(尤其是线性模型理论)、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等学科领域的迅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动物育种值估计的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未来的猪育种工作中,依靠经典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育种值估计的准确度,依然是今后育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奶牛体型线性鉴定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奶牛体型线性鉴定,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体型鉴定方法,它是根据牛体各个部位的功能和生物学特性,全面、客观、数量化地给予评分,避免了主观抽象因素的影响,在奶牛的选种、选育和品种改良中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由于其具有许多先进性,目前已成为中国奶牛育种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它得出的结果是:1.凡是具备标准功能体型的牛群,其生产性能好,经济效益高;2.奶牛业的机械化集约化程度逐年提高,发达的乳房结构,标准的乳头长度,较快的排乳速度,更有利于机械化挤奶和高效率生产管理;3.通过体型鉴…  相似文献   

16.
基因组选择是一种全基因组范围内的标记辅助选择方法,是家畜经济性状育种改良的重要技术,利用全基因组遗传标记信息对个体进行遗传评估,能够精准地早期预测估计个体育种值,降低近交系数,大大提高猪育种的遗传进展。随着基因组育种技术不断成熟,基因检测价格不断下降,这项技术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奶牛、生猪、鸡等动物的育种工作中,本文将从猪基因组选择技术应用意义、国内外应用现状与趋势、技术集成、应用前景等4方面进行综述,为猪的基因组选择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乳业》2005,(7):34-34
本刊辑:扩大良种奶牛规模,提升优质奶源比例,已成为优化中国乳品质量的根本出路。据专家说,目前,中国奶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良种奶牛占有率低,奶牛生产水平低下,全国平均单产水平为3500kg左右,平均单产不及乳业发达国家的50%。而世界上乳业发达国家的平均单产水平早已超过8500kg。通过现代化育种技术进行高产优质奶牛的快速繁殖与培育,实现种质资源的生产最大化,已成为中国奶业发展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七十年代初以来,我国由北到南有相当多的省份参加了黑白花奶牛联合育种科研活动,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其中有一部分是农村奶牛。奶牛育种的目的,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科  相似文献   

19.
复合育种值是根据家畜个体本身、祖先、同胞及后裔的性能资料,采用估计育种值的方法计算所得。利用宁夏地区某牛场14头荷斯坦奶牛及其各种亲属(母亲、同胞、女儿)的产奶量对其产奶量复合育种值进行了计算,并根据复合育种值的高低对所选14头奶牛进行了排序,其中9号、13号、8号及12号奶牛具有较高的复合育种值,分别为6611.78、6519.58、6511.78和6506.08kg。据调查,此种排列与实际生产中表现相一致。因此,复合育种值为奶牛选种选配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家畜育种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动物RFLP分子遗传标记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物RFLP分子遗传标记及其应用马中军张文举(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平凉744000)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世界畜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动物遗传育种学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起了重要作用。然而,进入80年代以后,畜禽生产水平由于受常规育种方法的制约,在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