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方茶树种质资源在种质创新和品种保护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本研究以贵州低热河谷地带采集而来的1 754份地方茶树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树型、树姿、生长势、叶片大小、叶形、叶色、叶光泽度、叶面隆起性等18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 754份茶树种质资源的树型覆盖灌木、小乔木和乔木3种树型,其中灌木占比最高(85.6%),小乔木为12.54%,占比最少的是乔木(1.88%);18个表型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平均变异系数为27.63%,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叶身(47.73%),变异系数最小的是叶片厚度(8.92%);18个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16~1.10之间,平均值为0.71,其中叶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1.10),叶片厚度遗传多样性最低(0.16);基于18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聚类分析:1 754份茶树资源在欧氏距离为16时聚为5类。本研究在调查这些地方茶树表型性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形态特征的系统鉴定以及遗传多样性分析,初步探索贵州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旨在为贵州境内茶树种质资源的创新及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5):5189-5203
为有效保护和利用黔中地区大茶树种质资源,探索其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以2 047份黔中地区大茶树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树型、树姿、叶色等18个形态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并构建核心种质库。结果表明,黔中地区大茶树种质资源的形态性状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数量性状中遗传多样性指数H'最高的是冠幅值,为1.13,均值为0.95,变异系数为29.41%~42.95%,均值为31.39%;质量性状中遗传多样性指数H'最高的是叶质,为0.81;主成分分析显示,6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54.94%;无权重聚类分析显示(UPGMA) 2 047份资源被分为7个组群。用DARwin中的最大长度子树方法对黔中地区大茶树种质资源进行核心种质构建,结果显示在791处构建核心种质1群体,在1 248处构建核心种质2群体。本研究在调查这些大茶树形态性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形态特征的系统鉴定以及遗传多样性分析,初步探索黔中地区大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旨在为黔中地区乃至贵州境内大茶树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茶树“花资源”是一种无需栽种培育、丰富且可再生的天然资源。文章在对茶树花及其内含成份和效用的研究基础上,测算出贵州茶树花的资源总量,指出对贵州茶树“花资源”的产业化意义,提出了茶树花加工的初步设想及今后对其研究和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贵州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发现古茶树资源,本文对利用久安古茶树鲜叶加工的产品的品质特征进行基本介绍,为其他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就近年来在贵州贵阳花溪区久安乡发现古茶树资源的系统保护和利用进行介绍分析,为其他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开展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的科学利用与创新研究,本研究利用筛选出的12条ISSR引物对125份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条引物共扩增出16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有160个,多态性比率为95.8%。供试茶树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461 1~0.922 2之间,平均值为0.631 8,基于遗传相似系数建立了聚类树状图,揭示了125份茶树种质的亲缘关系。从160个多态性位点中筛选出18个多态性最丰富的位点,建立125份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依据图谱差异可鉴定不同的茶树种质。  相似文献   

7.
喻云春  胡华健 《贵州茶叶》2007,35(2):9-10,31
茶树“花资源”是一种无需栽种培育、丰富且可再生的天然资源。文章在对茶树花及其内合成份和效用的研究基础上,测算出贵州茶树花的资源总量,指出对贵州茶树“花资源”的产业化意义,提出了茶树花加工的初步设想及今后对其研究和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植物种质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特别是古茶树资源尤为重要。茶树种质资源包括幸存的野生大茶树、地方群体品种、栽培品种、新育成品种和品系,以及各种茶树突变体、稀有种和近缘野生种等。晴隆县为贵州西南茶区,由于自然地理的特殊性,原始野生大茶树及栽培型古茶树资源分布广,生物种群数量大,遗传多样性丰富复杂,是不可多得的自然财富。晴隆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贵州现有茶树资源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发掘,从而建立贵州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库。本文对建立数据库的要求和方法进行了论述,并说明建立的重要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茶树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是茶树首种、生产、开发的物质基础。对贵州茶树多样性的保护和开发,是为贵州独特的茶产品提供理论和技术保障,同时也能促进茶树生态系统协调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根据贵州茶叶加工业与国内外比较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制约发展的因素,以贵州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生产潜力、良种和品牌为基础。浅析贵州茶叶加工业的发展趋势:认为在“十一五”期间,贵州茶叶栽培面积将稳定增长。加工规模不断扩大;茶叶消费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科学技术的提升将促进茶叶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茶叶深加工是茶产业经济的新增长点;贵州茶叶加工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茶叶加工产业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贵州省茶叶生产资源优势和浙江大学茶学技术和人才优势,论述了贵州建设茶叶大省的可行性;提出培养一批茶叶专业技术人才,引进一批名特优茶树新品种,引进推广一系列高效安全茶叶生产技术,开发一系列茶叶增值加工的综合技术,建设一个茶产业工程技术中心,打造一个“西部茶叶强县”,带动“西部茶叶大省”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文献资料综述了贵州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对贵州西南部的野生茶树资源进行了标准化整理和数据描述。  相似文献   

14.
贵州大树茶儿茶素组分及其品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研究贵州大树茶(Camellia thea L.)儿茶素组分含量、品质及酯型儿茶素比例等问题,以安顺、六盘水、兴义、黔西南大树茶资源和‘福鼎大白茶’为试验材料,采用平均数差异性分析对各资源的6项儿茶素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安顺、六盘水、兴义、黔西南大树茶资源及‘福鼎大白茶’的酯型儿茶素比例(EGCG、ECG、GCG)依次为81.55%、41.10%、83.13%、77.03%、82.85%,儿茶素品质指数依次为5.39、19.79、7.84、5.25、6.65。当欧式距离阀值为0.9~3.2时,兴义大树茶资源与‘福鼎大白茶’较为相似,安顺与黔西南的大树茶资源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15.
为了调查贵州山区茶叶种植资源优势,合理布局无公害茶叶种植区域。以贵州省贵定县为例,依据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标准(NY 5020-2001),结合土地利用数据、遥感数据、土壤数据、气温、降水、光照、DEM等关键基础数据,采用GIS的空间分析统计方法,建立无公害茶园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茶园地土地适宜性的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适宜种植茶叶的土地利用面积为1265 km2,占整个研究区域的77.57%;土壤质量、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满足无公害茶叶种植标准的面积为1232.51 km2,占国土面积的75.57%;其中,最适宜无公害茶叶种植面积为128.71 km2,占国土面积的7.89%。以上研究可以为茶叶种植行业标准在具体区域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辅助决策支持,对其他区域的茶叶种植综合评估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云南西双版纳古茶树的地理分布、多样性及其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云南西双版纳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叶发源地之一,保存了大量的古茶树资源。本文总结了西双版纳古茶树研究进展,明确了古茶树在西双版纳的地理分布,探讨了西双版纳古茶树的多样性,提出了古茶树保护利用建议,为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贵州主要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比较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研究茶叶品质与土壤环境间的关系,弄清贵州茶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保障茶叶质量安全。选择贵州省云雾、都匀、湄潭3个主要产茶区,采集土壤样品进行重金属Cr、Cu、As、Cd、Zn的含量特征分析,以NY 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中无公害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进行单因子污染指数、污染负荷指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贵州茶区茶园土壤质量良好,云雾、都匀、湄潭3个产茶区PLIzone均小于1,污染负荷指数表现为湄潭茶区>云雾茶区>都匀茶区。3个产茶区土壤Cr、Cu、As、Cd含量均低于无公害茶园土壤限量值,只有湄潭茶区少部分样品Zn超标。3个茶区茶园土壤Cu和As之间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Cd与Cr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土壤Cd和Cr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18.
"贵州农业生物资源调查"项目产生了大量数据资料,采用有效的方法分析这些资料有利于全面了解当地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情况,可为决策部门制定资源保护策略和进一步科学研究提供依据。分析了不同的可视化方法,针对以往调查数据研究结果呈现不直观等特点,本文采用Microsoft Excel、GIS和R多种手段对调查数据进行可视化研究,并分析了可视化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电子表格可做简单的统计分析;空间数据可视化方法可用于数据校验、显示种质资源富集程度;统计分析可视化方法整合了不同类型的数据,可用于挖掘出隐藏在数据中的信息。多种数据可视化手段可使数据及分析结果以更直观的形式呈现,有助于全面了解生物资源,促进资源充分利用。分析了作物种质资源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规范种质调查数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挖掘特异茶树种质资源,以贵州镇宁新发现的25株野生茶树资源为材料,对26个表型性状和12个主要生化组分运用统计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进而对这25份资源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这25份种质的表型性状和生化组分变异类型丰富,其中26个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29.26%,平均多样性指数0.87;12个生化组分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25.21%,平均多样性指数2.78;25份种质资源的酚氨比在6.12~20.09之间。聚类分析将其分为三个类群,其中类群一全部为小乔木,类群二、三全为灌木;类群三中资源的生化组分含量最为丰富。从中初步筛选出了3份生化组分丰富的潜在优异种质资源,为后续资源保护、开发和育种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古茶园与台地茶园鲜叶常量成分及成茶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比较古茶树与台地茶树芽叶常量成分及大树茶与台地茶品质,为茶树资源古茶树的评价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云南省勐海县南糯山古茶园鲜叶和台地茶园鲜叶为原料,制成不同茶样,通过感官审评结合品质成分分析展开比较。结果表明:(1)古茶园鲜叶成茶品质的物质基础优于台地茶园鲜叶,主要生化成分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均高于台地茶园鲜叶;(2)从各种成茶品质成分含量来看,大树茶有味物质组成配比更适合于消费者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大树茶的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台地茶,儿茶素含量、酚/氨显著低于台地茶;(3)从各种成茶感官品质来看,大树茶味感优于台地茶,主要表现在滋味协调、味厚、鲜爽回甘,而台地茶味薄、浓带苦涩、欠协调。从冲泡次数来看,大树茶可达5次,多台地茶1次,具有更好的耐泡性。综上,采制于古茶园的大树茶较采制于台地茶园的台地茶消费者接受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