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森林采伐限额政策之寻租行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资源实行限额采伐制度以来效果并不理想,超限额采伐较为严重.以寻租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对森林超额采伐现象进行剖析,并对寻租行为的危害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寻租问题的一些可行性建议: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完善森林资源法律保障体系、实现对森林采伐指标分配权的有效监督、加强道德情操教育.  相似文献   

2.
邱兰  叶得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291-6292,6314
将研究重点放在农村信用社和农户之间的暗箱交易上,借助寻租理论的原理,从全新的视角对农村信用社与农户之间非规范融资交易进行了动态的分析。解释了农村信用社和借款农户之间存在的较为严重的寻租行为和道德风险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寻租活动严重干扰和影响市场发展的正常秩序。本文结合寻租理论,分析了我国转型时期寻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进而提出治理寻租现象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复杂不透明的避税交易为公司高管的自利行为提供了机会。国企高管薪酬激励扭曲程度较大,所握权力缺乏监督,当他们从显性薪酬契约中获得的货币性私有收益较低时,可以通过避税交易寻租,此时国有上市公司避税程度较大;国有上市公司与子公司、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公司发生的异常关联交易、以及对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操纵是国企高管避税寻租的实现途径。但是,“四大”审计并不能对高管避税寻租产生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其实质是整个社会根本性利益大调整,是一场社会整体意义上的大博弈。在这场博弈中,由于政策、法规缺位或错位,其竞争优势必然取决于博弈者的初始禀赋和博弈能力,这不仅是当前社会分配不公、出现两极分化的深刻根源,而且还是众多寻租行为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权力寻租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将进一步引导人们在非生产领域寻租,而不在生产领域通过技术改造等来寻利。因此,必须认真分析权力寻租的起因、造成的后果及策略性治理的办法。 1980年,布坎南(J.Buchanan)把寻租活动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指游说、疏通、贿赂政府官员,促成政府干预经济,从而产生租金并获取租金的活动;第二层面指人们耗费精力和金钱去争取官职的活动;第三层面指政府采取措施将暗租变为明租(如证照拍卖、征收资源税)。还有学者指出,不只是产权垄断可以产生租金,行政垄断一样可以形成进入障碍,产生租金,而且政府的角色未必是被动的,麦克切斯内(Mcchensney,1988)因此提出了“创租(renttreation)”和“抽租”(tent ex-traction)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中,因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以及政府官员的道德腐败,寻租行为存在普遍性。研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中,应如何规范化操作程序,以及关于寻租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行会祛魅     
杨涛 《百姓》2007,(3):1-1
在一个实行市场经济与法治的社会,行业协会是必不可少的民间组织.因为,虽然政府信息可能有限,政府会做错事;政府官员更有可能进行权力寻租.因此,包括行业协会在内的各种民间组织可以代替政府进行自治和行业管理;民间组织更是形成市民社会的强大动力,从而抵制政府的权力滥用,促进法治与宪政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分析认为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科技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低、科技计划缺乏统一管理是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根源在于科研绩效考评中重视科研资源占有而轻视科研贡献、项目管理松散、项目主管部门缺乏责任人等.提出应该严格科研绩效考评和项目管理,防止项目管理中的寻租活动,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投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中国家庭进行高等教育投资既有经济方面的动因,也有非经济方面的动因,而非经济方面的动因是偏好形成的决定因素.中国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的偏好导致如教育过度、教育发展不平衡和社会分化、教育领域寻租行为、家长痕迹明显等问题的产生,要确立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引导家庭恰当地、稳妥地进行高等教育投资和选择,并为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和选择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并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谁的GMP认证?     
在企业看来,郑筱萸时期的药监部门不遗余力地推行,使GMP认证成了政府的寻租利器;而在药监部门看来,GMP属于企业必须执行的标准,关系到一个行业的生死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制度变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制度变迁理论,教育制度不仅仅是教育行为的外在框架,既具有外源性,也具有内生性;教育制度本身既具有寻利性,也具有寻租性.近代中国,各种历史事件错综复杂,高等教育发展有高峰也有低谷,其制度变迁应该成为教育史研究的重要内容.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及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随后的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制度几经变迁.其制度变迁的路径便是高等教育前行的痕迹,在制度学的意义上,有着深刻的历史缘由与自身原因.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我丈夫婚前有一栋2层小楼,结婚后一直空着.我看房子闲置着挺可惜,就建议租出去.得到丈夫同意后,我主动上网寻租,结果很快有人找上门来,经过协商,签了年租金5万元的租赁协议.  相似文献   

13.
监管恋足癖     
李强 《百姓》2007,(1):2-2
近几年一直有个热门词汇:监管.专家、学者、时事评论者以及社会公众,皆从不同的视角和立场,合奏着这一阙音阶颇高的"监管曲".但凡有贪腐案件、矿难事故、权力寻租、分配不公等社会现象出现,监管论必定高涨.  相似文献   

14.
2006年的土地新政,力图解决乱占滥用耕地、土地收益流失和创租寻租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对土地新政进行了剖析,指出只有完善现有土地制度,健全土地法律法规,改变不合理的干部考核体制,才能真正保护农民的利益,遏制乱占滥用土地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尹奇  赵永楷  陈大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939-4941,4992
将博弈理论引入土地利用规划,探讨了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实施中的博弈过程及其均衡。结果表明,在规划编制中,各部门为了争夺各自的利益将分别对规划编制主管部门进行游说或寻租,进行非合作博弈,最终导致规划编制的社会成本增加;在规划实施中,用地单位与政府之间将进行监督博弈,从而导致政府的监督成本增加。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2):139-140
中国目前寻租性腐败层出不穷,其根源在于对公共资源不合理和不合法的利用,而当下公共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的困境,其主要根源在于公共资源的相关产权界定不清晰。完善公共资源利用,使其发挥更大功效,需要加强相关制度创设的研究和改进,本文提出通过"强制征税"和"道德诱导"等路径的选择进而改善公共资源利用中的浪费和不足的问题,形成公共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惠农政策的直接执行主体是基层政府。采用街头官僚理论分析村组干部执行惠农政策的适应性,并对惠农政策执行中的失范表现与失范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惠农政策执行失范表现集中在政策替换、政策敷衍、政策抵制和政策附加4个方面,惠农政策执行失范原因则体现在自由裁量权支撑下村组干部寻租空间大、乡村场域下政府与农民交流断层、政策执行监督机制不完善3个方面。为提升惠农政策执行效能,需要采取以下改善措施:控制村组干部寻租空间,将自由裁量权限制在合理范围;拓宽政策参与渠道,打破惠农政策供需双方信息鸿沟;搭建“互联网+”云监督平台,构建多元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个考虑税收腐败和公共支出腐败的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上探讨财政腐败行为及其影响.主要结论归纳:第一, 财政腐败降低私人资本的回报率,使厂商的生产力下降,就整体而言阻碍了经济增长.第二,最优税率可能大于或小于Barro的最优税率,取决于征税效率和寻租引发的行政成本.第三,两种类型的公共支出隐含着不同程度的腐败机会,以及对官员行为产生的不同“激励”作用,从而扭曲公共支出结构效率.第四,增强制度约束力对遏制财政腐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本失灵是中国有组织现代化过程中搁置城乡弱势群体发展的结果,引致了人力资本的非等价交换,人力资本沉没成为了常态;国有资产管理的行政性委托代理存在极大的道德风险,易于滋生为权力精英的寻租能力;市场差异化改革造成不同区域资源配置能力与市场能力的巨大差异;国家垄断部门的普遍存在带来垄断利益,寻租与腐败不可避免。这是目前引发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根源,为遏制这一现象,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制度创新,破除垄断,创新金融体制。  相似文献   

20.
利用博弈论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在现有制度条件下,农村信用社管理人员和政府监管部门之间关于农村信用社风险监控的博弈,得出了管理人员将会在监管约束的剩余空间内最大幅度的冒险、寻租;政府部门对管理人员的制度约束系数λ和信用社贷款规模D成正相关,要求随着贷款规模的扩大,加强制度约束;同时,制度约束系数λ与制度管理成本系数B呈负相关,加强制度约束,可以降低B值,以减少制度成本.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