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水稻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尤其在我国的南方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水稻的病虫害严重影响着水稻的健康生长及产量,尤其是常见稻飞虱对水稻生长造成较大影响,如何有效防治这种虫害,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试验表明,采用15%阿维噻嗪酮WP防治水稻稻飞虱有明显效果。本文围绕水稻稻飞虱的生物学特性、15%阿维噻嗪酮WP防治稻飞虱具体过程及田间具体药效试验等方面展开阐述,希望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水稻品种是影响稻飞虱种群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对水稻8个品种对稻飞虱及其天敌种群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汕优428、汕优404、金糯和香优63对稻飞虱种群具有一定的比较抗性优势,同时水稻品种对稻飞虱天敌种群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稻飞虱是生产上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属同翅目,飞虱科,俗名火蜢子、厌虫等,稻飞虱种类有许多,但对水稻造成比较严重为害的主要有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两个种类,稻飞虱能为害所有的水稻品种。只要环境条件适宜,稻飞虱能迅速繁殖,对水稻生产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如果有稻飞虱发生,一般造成水稻生产损失10%~20%,严重时损失达到40%~60%,甚至绝收。文章介绍了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不同药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开展了5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防治水稻稻飞虱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对水稻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具有高效、速效性高、持效性好等特点,且对水稻安全。建议在稻飞虱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用药量为90~120 g/hm~2,即有效成分含量为45~60 g/hm~2。  相似文献   

5.
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虫害之一,严重影响水稻优质高产。该文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实践,对贵阳市稻飞虱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贵阳市稻飞虱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药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5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是防治水稻稻飞虱的较好药剂,速效性强,持效性好,对水稻安全。建议在稻飞虱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推荐使用剂量为90~120g.a.i/hm。  相似文献   

7.
有关水稻稻飞虱的气象预报,以应用统计方法最为普遍,本文基于已有成果,综述气象因子在国内水稻稻飞虱预报中的应用.指出各类研究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有关气象因子对水稻稻飞虱影响的研究多基于田间观测,通过与气象资料对比分析.建立水稻稻飞虱发生发展与各气象因子及因子组合间的定量关系是运用统计方法主要的思路。然而,目前国内水稻稻飞虱预报研究中的数据资料较为有限,指标选择处于摸索阶段,存在模拟方法单一、研究结果地域性强、实用性较差等问题。大尺度环流因子与稻飞虱发生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未来亟待开展。  相似文献   

8.
稻飞虱是水稻主要害虫,能够传播多种水稻病毒,严重威胁亚洲水稻生产.稻飞虱主要包括灰飞虱、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灰飞虱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水稻条纹病毒,褐飞虱传播水稻齿叶矮缩病毒和水稻草矮病毒,白背飞虱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本文介绍了3种稻飞虱的基本特性及5种水稻病毒的基因功能和致病特征,详细阐述了稻飞虱与水稻病毒的互作机制,总结了病毒在稻飞虱体内的传播路线及传播障碍,为综合防控稻飞虱传播的水稻病毒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稻飞虱是水稻种植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害虫之一,发生时间长,面积广,危害严重。近年来,稻飞虱在江城县发生的面积不断扩大,发生的频率增加,对水稻危害越来越严重,导致水稻产量大幅度减少。稻飞虱的监测和防治已经成为该县水稻种植的关键。文章针对稻飞虱发生的原因、动态监测和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正>水稻是人们摄取所需营养的主要之一。我国作为世界范围内的农业大国,人们对水稻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是目前种植户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水稻稻飞虱入手,论述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并从多个角度入手探究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方法,以期提高水稻的产量。水稻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1.
480g/L毒死蜱乳油防治水稻田稻飞虱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480 g/L毒死蜱乳油防治水稻田稻飞虱效果研究表明:480 g/L毒死蜱乳油防治稻飞虱防效高,速效性较好,持效期较长,对水稻和天敌安全,是防治水稻稻飞虱的较好药剂。在稻飞虱低龄若虫盛发期,使用480 g/L毒死蜱乳油防治稻飞虱,有效成分用量以不低于450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2.
稻飞虱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中常发的一种害虫,严重发生的可造成水稻绝产。结合重庆市水稻种植情况,对稻飞虱发生的特征特性、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防控稻飞虱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做好水稻重大病虫抗药性监测治理工作,提高科学用药水平,2011年我们承担了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迁飞及发生为害的基本情况调查,并开展水稻重大病虫害组合用药示范、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示范,以期对2012年植保工作提供指导。1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调查1.1稻飞虱发生面积达50.616万hm2,属偏重发生。受春季连续低温天气影响,2011年南部稻区育秧移栽节令比往年推迟10d左右,各市、县灯下监测稻飞虱始见期普遍推迟5~34d,水稻生育前期田间稻飞虱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28%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悬浮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适宜剂量以及对水稻安全性等,于2020年开展了该药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8%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悬浮剂300、450 mL/hm~2对水稻田稻飞虱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对水稻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5.
水稻稻飞虱是严重危害水稻产量和品质的虫害,近些年,由于持续干旱,气温偏高,给红河县宝华镇水稻栽插造成严重影响,防治压力逐年增加,水稻稻飞虱呈现加重流行的趋势。结合实际情况,就红河县宝华镇水稻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稻飞虱是绩溪县水稻主要虫害之一,近年来呈偏重发生,对水稻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为了解75%噻虫·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飞虱的效果,以不同剂量施药对水稻安全性及防效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75%噻虫·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的防效较好,且对水稻安全,推荐用量为75~112.5g/hm2。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7%氯虫·噻虫胺悬浮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确定其适宜的使用剂量和最佳使用时期,笔者进行了该药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试验。结果表明,7%氯虫·噻虫胺悬浮剂在84~126 g·hm-2剂量下,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防治效果好,且对水稻安全,对天敌昆虫影响小,可在水稻上用于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防治药剂,进行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25%吡蚜酮SC防治稻飞虱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飞虱为水稻上主要害虫,特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稻飞虱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特效性与速效性均较好,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9.
结合苗期筛选、成株期感虫、成熟期危害情况对几个新育成的水稻品种(系)进行稻飞虱抗性测定,综合评价各水稻品种(系)对稻飞虱的抗性表现。结果表明:有多个水稻品种(系)对稻飞虱表现出较好的抗性,可以为抗性育种研究所利用。大部分品种苗期与成株期、成熟期抗性表现较一致;部分品种的抗性表现出随苗龄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个别品种在苗期与成株期表现感虫,但对植株危害轻,成熟期也无明显影响。水稻品种抗稻飞虱鉴定指标应该是多样化的,水稻品种不同生理时期对稻飞虱的抗性是变化的,且品种间变化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稻飞虱是崇明地区水稻生产上的爆发性害虫之一,大发生年份若防治不力,会导致水稻严重减产。为掌握不同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几种杀虫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考虑防效、生态环境、安全性等因素,在水稻生产上防治稻飞虱,可继续使用25%吡蚜酮,并交替使用50%氟啶虫胺腈、22%氟啶虫胺腈和50%烯啶虫胺,以延缓稻飞虱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