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二百年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 ,并没有真正实现全面发展。真正的经济发展不单单是经济指标的增加 ,还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会进步 ,自然环境的改善 ,而不是恶化。实际上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可看作统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两个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系统。真正的经济发展应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然而 ,在人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的今天 ,我们看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环境、资源遭到破坏 ,疾病、犯罪、局部战争不断发生 ,城乡、工农、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 ,这些都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时 ,由于激烈的市…  相似文献   

2.
陈志伟 《河南农业》2022,(26):28-30
近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类社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在水稻发展过程中,“绿色水稻”“优质高产”等理念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本文重点介绍了水稻的优良种植技术,主要从水稻品种与稻田的选用、栽植技术、水稻田间经营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病害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3.
李红 《河南农业》2005,(8):13-14
生态工程是20世纪中期提出的一个全新的、多学科相互渗透的应用学科领域。它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口激增,能源短缺,自然资源严重破坏,环境不断恶化,人类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农村庭院生态工程是为协调农村环境与人类关系而由我国率先发展的生态工程。新密  相似文献   

4.
赤水河流域以县为单位的分段管理模式导致整个流域面临着经济发展不协调、环境价值取向不一致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赤水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流域综合管理思路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合理的木材采伐技术促进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林业的再生能力.为此,有必要对提高采伐技术在森林经营中的重视程度作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上世纪末,人类社会开始对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观念进行反思和批判,力求寻找资源、环境、发展协调演化的最佳途径.要求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效益质量,扩大森林生态效益的受益区域,同时寻找基于环境友好型的木材采伐技术,并努力促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化方向演化.因此,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改善这一对矛盾,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发展的进步,农业发展以及种植技术也随之不断提升。农业经济的进步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其中柑橘作为国家农业作物方面的重要种类之一,其种植技术的水平在逐渐提升并且带动了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柑橘的培养与种植过程较为复杂,其生长环境、所需的营养和科学的栽培技术等是多数种植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针对其种植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对其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从而提出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自然可以离开人类而存在,但人类不能离开自然而生存。从历史角度来看,今天的环境问题并不是什么新问题,人类社会经历了多次与自然和谐共处到生态危机、再从生态危机到和谐共处的反复过程。今天的环境问题只不过是人类活动导致环境退化的历史过程中的一部分,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制度与政策等因素是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毫无疑问,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环境哺育了人类,但同时,人类的活动在更大的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历史是一面镜子,对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制度及其环境政策变迁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的正确评价,对今后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有着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乡村聚落是在不同时代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的产物,它表现了人类生活、生产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统一。乡村与环境的关系,环境作为外界因素总是影响着、制约着人类的生活、生产等活动,而为了生活、生产,人们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制并反作用于周围的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全球性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捕捞过度、水利工程的兴建等天然与人类开发的影响,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临严重威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要求在控制人口、用好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和社会。为了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天人合一的生产环境和保护种群资源面临威胁的生物资源,建立自然生物资源保护区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渔业资源保护区通常是渔业资源繁殖和幼鱼发育的水域,这些水域又常常是渔业经济活动比较密集的水域。因此,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常常和当地渔业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矛盾。本文以建立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了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区对周边渔业经济的影响,对如何减小建立保护区给当地渔业经济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1 矿业资源、环境与生态平衡的关系 环境与发展是全球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协调关系的愿望和人类世代间的责任感,已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建设文明社会的象征和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资源与环境和经济、社会一起构成中国21世纪议程不可分的复合系统.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基础,是人类得以生存、繁衍及进化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人类长期过度开发与使用自然资源,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下降,并且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严重危害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无法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反会加剧资源短缺问题,提高环境容量的承载能力,给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压力。改变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寻求一种人类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可以有效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根据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阐述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取得的成就,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为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新农业》2021,(10)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物群落。但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森林资源的保护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森林资源的快速大量消耗已经对改变人类自然生存和社会发展方式带来了许多新的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森林培育工作成为了改善环境、创造自然价值的必要手段。森林培育工作必须遵从森林的生态规律,也要注意在培育过程中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因而,基于森林资源保护的森林培育工作受到了林业学者与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全球性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捕捞过度、水利工程的兴建等天然与人类开发的影响,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临严重威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要求在控制人口、用好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和社会。为了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天人合一的生产环境和保护种群资源面临威胁的生物资源,建立自然生物资源保护区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渔业资源保护区通常是渔业资源繁殖和幼鱼发育的水域,这些水域又常常是渔业经济活动比较密集的水域。因此,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常常和当地渔业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矛盾。本文以建立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了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区对周边渔业经济的影响,对如何减小建立保护区给当地渔业经济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的耦合演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陕西省为例,构建了城市化与城市资源环境综合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和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了其城市化水平与资源环境耦合关系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1990-2009年,陕西省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②1990-2009年,陕西省城市化水平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低度协调耦合、中度协调耦合和高度协调耦合3个状态;③陕西省各地市的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关中地区的耦合协调程度高于陕北和陕南地区;④陕西省各地市的耦合协调度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的空间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海南农村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农业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种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已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通过调查分析海南农业种植状况、种植污染排放情况、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省情,有针对性地提出农业种植的污染防治对策,对促进海南农村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产业梯度转移背景下,随着承接产业转移进程的加快,中西部许多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时都面临着较大的潜在环境风险。课题首先分析了承接产业转移与环境潜在风险的内在关联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各地在产业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各种环境问题频出的相关原因,最后在综合各种原因分析和国内外应对经验的基础上,以安徽省滁州市为例,提出了承接产业过程中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7.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人类面临的紧要而艰巨的任务.人类对自然的生态经历了物我敌对、物我所用、物我可亲时期,从而走上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所强调的是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威胁自然的整体性和其他物种的生存,即人类和自然界的其他物种共存共荣.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的社会资源,担负着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使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建立在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森林资源基础上才能发挥森林的多功能效益.而这种效益必须是在保证森林的永续利用原则下获得.因此,解决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扩大森林资源,把各类林地充分利用起来,加强保护、集约化管理森林资源,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科学地开发森林资源的利用和加工技术.从巩固森林资源基础和促进经济发展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人类面临的紧要而艰巨的任务。人类对自然的生态经历了物我敌对、物我所用、物我可亲时期,从而走上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所强调的是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威胁自然的整体性和其他物种的生存,即人类和自然界的其他物种共存共荣。  相似文献   

19.
人类活动对抚仙湖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584-6586
云南抚仙湖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深水湖泊,不仅具有独特的生物资源,而且蕴藏着珍贵的水资源和旅游资源,是湖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抚仙湖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水体污染、外来种引入和过度捕捞是影响抚仙湖生态系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提出通过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加强外来种控制与管理、加强渔业管理与土著鱼类资源增殖、修复和改善沿岸带生态环境、建立有序的人类活动等措施来恢复和促进湖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一、绿色贸易壁垒出现的时代背景1.“绿色贸易壁垒”根源于保护环境和国民健康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威胁,环境保护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基础。1972年,联合国首次举行人类环境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发展与环境问题,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开始从单一追求经济效益方式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目标效益平衡的发展模式。发达国家公众的环保意识普遍提高,对衣、食、住、行的条件以及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