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地老虎在国内很多地区都有分布,但辽宁省没有其生物学特性描述报道,笔者在2008年进行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时,在朝阳市发现危害苗圃幼苗特别是花卉苗木的一种地老虎,过去都误认为小地老虎,经中国科学院武春生研究员鉴定为黄地老虎。笔者进行了室内饲养观察,并在朝阳宏丰苗木有限公司苗圃朝鲜黄杨苗木经两年的室内外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和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3.
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形态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脂肪体细胞受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后首先表现为细胞核膨大、染色质凝聚,随后细胞核内形成电子致密的病毒发生基质,在发生基质内及外周产生许多杆状的核衣壳,核衣壳在病毒发生基质与核膜间获得囊膜形成病毒束,病毒束从不同方向进入多角体蛋白,多角体形状趋于完善,最后充满整个细胞核. 相似文献
4.
5.
6.
<正>地老虎(地蚕、土蚕、切根虫)是烤烟的重要地下害虫之一,也是世界性大害虫。其种类多,分布广,数量大,危害重。笔者在攀西地区烤烟区、川南考烟区、川北烤烟区调查发现有以下几种: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八字地老虎、三叉地老虎、暗褐地老虎等。其中小地老虎发生数量最大,危害最重。本文仅对小地老虎在烤烟区发生危害和防治予以报道。一、小地老虎的主要生物学习性小地老虎任何虫态都不滞育,在气温低于8℃时生长缓慢,发育延迟,幼虫、蛹或成虫都可以进入越冬。但在低 相似文献
7.
1989年从哈尔滨市郊区罹病八字地老虎(Xestiac-nigrum)幼虫中分离获得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X_(c-n)NPV),国内过去未见报道。多角体多为四方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大小约1.0~2.5μ。由镜下观察病毒粒子杆状,长230~260nm,宽20~30nm。超薄切片观察表明,该病毒为多粒包埋型,多为3~5粒为一束。对2龄八字地老虎幼虫毒力测定表明,8天内的 LC_(50)(致死中浓度)为3.3×10~5PIB/mL。以3.7×10~7PIB/mL 浓度的病毒感染3龄末期幼虫所获病毒产量最高,可用于病毒增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意大利草莓新品种16号、17号和中艺三号的生物学特性的田间观察、定期抽样测定,结果表明,17号为优质大果型品种,丰产性极强,果实甜度高,口味佳,硬度大,繁殖力强,表现最好;16号和中艺三号表现也较好,均可适度推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意大利草莓新品种16号、17号和中艺三号的生物学特性的田间观察、定期抽样测定,结果表明,17号为优质大果型品种,丰产性极强,果实甜度高,口味佳,硬度大,繁殖力强,表现最好;16号和中艺三号表现也较好,均可适度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原始寄主及交互寄主甘蓝夜蛾幼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别用5种浓度的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Xc-nNPV)悬液接种2龄八字地老虎幼虫和2龄甘蓝夜蛾幼虫。结果表示,两者的LG_(50)和 LT_(50)相差不大,可见Xc-nNPV对两者的毒力和潜伏期相当。用感染Xc-nNPV后致死的甘蓝夜蛾幼虫体内分离的病毒回接2龄八字地老虎幼虫,发现这一病毒对八字地老虎幼虫的毒力不高。 相似文献
12.
13.
异色瓢虫生物学特性观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属鞘翅目,瓢虫科,是吉林省森林内最常见的捕食性昆虫,对控制各类树木蚜虫及农作物蚜虫危害起着一定重要作用。本文对异色瓢虫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庄浪县麦田雀麦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研究了庄浪县麦田雀麦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麦田雀麦具有出苗和成熟不整齐、繁殖力强等特点,本田感染是其主要传播途径,重茬连作的麦田受害严重,不同传染来源的雀麦在田间的分布型有所不同,认为轮作倒茬是根治麦田雀麦危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
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寄主范围和室内增殖以及寄主组织病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Xc-nNPV)对6种夜蛾科害虫有侵染性,根据害虫感受性的高低顺序为:甘蓝夜蛾、警纹夜蛾>黑三条夜蛾>朽木夜蛾>粘虫>三角夜蛾。Xc-nNPV能够感染八字地老虎幼虫的体壁、脂肪体、气管基质、血细胞和睾丸被膜,而在马氏管、丝腺、消化管、腹神经索和肌肉组织中未发现有多角体的增殖;虫龄影响病毒产量,虫龄越高平均每头幼虫的病毒产量越高,以3龄幼虫的病毒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18.
凹缘菱纹叶蝉是桑树黄花型萎缩病的传毒介体。在陕南安康地区凹缘菱纹叶蝉年发生3~4代,以卵和成虫越冬。逐代标记饲养发现:9月中旬前羽化成虫以卵越冬,约占越冬种群的72.8%;9月中旬后羽化成虫未及补充营养以成虫在柑橘、柏树上越冬,占越冬数量的27.2%。每年7~8月在泡桐和枣树上可捕获危害成虫,联防联治时应兼顾对这些植原体病害寄主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烟青虫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6~1997年在云南省红河烟区弥勒县的烤烟大田设置尼龙纱网养虫室,自然条件下连续饲养烟青虫Heliothis assulta(Guene),系统观察各虫态历期、幼虫龄期、取食量及体色变化,幼虫化蛹龄期及成虫羽化、产卵等.结果表明,烟青虫1年发生4~5代,各代均有5龄和6龄幼虫化蛹,5龄幼虫化蛹占60%以上;1龄幼虫历期比2龄历期长,3龄以后龄期增长,末龄(5龄或6龄)幼虫龄期最长;5龄化蛹的幼虫平均历期比6龄化蛹的短;无论5龄或6龄化蛹,3龄以后食量剧增,5~6龄的取食量为1~4龄取食量的1倍以上;幼虫体色多变,1龄幼虫均为红褐色,2~6龄体色变化无规律可循,第2代以后体色有随世代增加而加深的趋向;成虫产卵量与补充营养关系密切,补充营养充足时,每雌可产卵600~900粒,一般情况产400~500粒,未交配雌虫也会产卵,但卵不能孵化.根据观察结果提出了防治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