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疾病防治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水域的污染日益严重,养殖病害频繁发生。若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其它化学药物来防治水产病害,容易引发一系列水域生态环境和水产食品安全问题。为了使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开发毒副作用小、无残留、病原体不易产生抗药性的中草药成为当前水产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养殖水体和饲料中使用中草药能够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提高养殖效益,控制病原微生物,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近年来,中草药制剂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有望成为未来水产养殖病虫害防治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集约化高密度养殖规模日益扩大,由于环境恶化造成的水产动物疾病或由此弓发的传染性疾病剧增,养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病原微生物种类增多和传播速度加快,养殖生物病害发生日趋严重,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3.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健康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养殖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养殖环境和养殖水域的水质日趋恶化,制约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为此,有关渔业主管部门开始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所谓健康养殖,就是通过投放无疫病苗种,采用合理养殖模式并加强对投入品的管理,控制养殖环境等技术措施,使养殖生物保持最良好的生长和发育状态,以减少养殖病害发生,提高养殖产品的品质。使用微生态制剂是实施水产健康养殖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微生态制剂又称微生态调解剂、益生素、促生素、增生素、生菌素等,它是在微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集约化高密度养殖规模日益扩大,由于环境恶化造成的水产动物疾病或由此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剧增,养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病原微生物种类增多和传播速度加快,养殖生物病害发生日趋严重,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业中,微生态制剂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水质改良剂以及对鱼类健康、预防疾病、促进生长和品质改善所起的显著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并以其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无残留污染,效果显著等特点逐渐得到广大水产养殖者的认可。近年来,微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微生物制剂进行水产健康养殖,实现无公害养殖,已成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科学养鱼》2008,(4):78
近来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集约化高密度养殖规模日益扩大。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建立清洁养殖模式,是保持水产养殖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微生态制剂能有效地净化水质,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抑制病原微生物,提高养殖动物机体免疫力;作为饲料添加剂能促进生长,增进健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据国家农业部年鉴记载,2005年水生动物源性产品的产量已达到4580万t。伴之而来的是水产养殖动物各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日俱增,使水产养殖业遭受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人们在不断地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由医用药品、畜禽兽用药品衍生而来的水产药品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 2 0年来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 ,工业化高密度养殖规模日益扩大 ,与此同时 ,未处理养殖废水和工业、生活污水的排放使近岸海水受到严重的污染 ,养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致使养殖业病害频繁发生。目前主要使用广谱抗生素来控制病害的发生 ,而过度的使用抗生素药物不仅使细菌耐药性增加 ,破坏和干扰养殖环境的正常生物区系 ,导致微生物的生态失调 ,产生二重感染 ,还使抗生素在生物体内残留 ,人长期摄入含有残留抗生素的食品 ,可导致慢性中毒等 ,对人体产生危害。近年来 ,人们开始尝试在养殖水体中使用微生态制剂 (Probi otics)来改善…  相似文献   

9.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水产养殖的水处理技术是发展工厂化养殖技术的关键,本文根据我国现代渔业发展的趋势,结合国内外有关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结果与发展趋势,从增氧、悬浮物处理技术、氨氮处理技术、有害气体处理技术、消毒杀菌技术等方面,论述了目前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的主要方法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发展趋势,为实际应用和开发新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淡水养殖尾水处理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方式从传统粗放养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加上养殖尾水肆意排放,养殖尾水污染日益严重。淡水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引起水质污染的物质有以下几种:有机物、氨氮、亚硝态氮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业中,微生态制剂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水质改良剂以及对鱼类健康、预防疾病、促进生长和品质改善所起的显著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并以其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无残留污染,效果显著等特点逐渐得到广大水产养殖业者的认可,不少地方把目光注视在微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的应用上来,利用微生物制剂的辅助作用建立水产健康养殖模式,实现无公害化养殖。  相似文献   

12.
一、微生态制剂的作用原理1.维持虾蟹体内外微生态系统平衡:虾蟹肠道内天生存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种群,并处于一定的动态平衡之中,当机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如饲料变化、环境温度变化以及长期使用抗生素等的影响,这种平衡就会失去,原有优势种群发生变化,造成虾蟹机体抵抗力下降。这时通过拌服含有微生态制剂的饵料,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发展迅猛,在水产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福建省诏安县应用集美大学“生物膜原位水处理技术”的研发成果,在生物膜原位水处理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不但节约水资源,大幅度降低养殖污水排放,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养殖的经济效益,为南美白对虾养殖业探索出一条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4.
浅谈水产养殖中的微生物活菌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水产养殖中的病害问题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防治疾病,用药量不断加大,尤其是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不仅使一些致病菌产生较强的抗药性,同时也影响了鱼虾肠道内的有益菌群的正常生长,引起肠道内菌群生态的失调,从而影响鱼虾类的抗病能力,而且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甚至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水产养殖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水产养殖产生的部分废水也会污染周围环境和水体。因此,水处理技术在水产养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述了对于水产养殖水的处理研究以及现状,如何实施才能做到经济适用的综合处理模式,以及养殖用水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16.
益生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其他化学药物防治养殖病害已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1,2 ] 。近年来 ,人们开始尝试在养殖水体中施用益生菌 (Probiotics)来改善养殖生态环境 ,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 ,抑制病原微生物 ,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在欧美、日本以及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的水产养殖业中 ,益生菌制剂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并已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有望成为未来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的一个新方向。本文对近几年来国内外益生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状况予以系统介绍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1 益生菌浅析1974年Parker…  相似文献   

17.
在众多水产动物疾病中,往往伴有程度不同的肝组织病变。除养殖动物遭受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等)侵袭导致肝组织病变外,一些外源性因素也是引发水产动物肝病的重要原因。主要包括有:①营养因素。饲料中营养因子失衡,特别是脂肪、糖类物质过多及缺少维生素,会引发明显的鱼类肝病  相似文献   

18.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集约化和规模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其它化学药物防治水产养殖病害,容易引发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人们已经尝试在养殖水体和饲料中施用中草药来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提高养殖效益,控制病原微生物,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近年来,中草药制剂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并已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有望成为未来水产养殖病虫害防治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王玉堂 《中国水产》2009,(11):49-52
为使水产养殖水体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降解或消除,近年来,多种类的有益微生物复合制剂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水产科技人员也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较好成果。研制和应用复合微生物制剂的目的,是针对水产养殖系统中复杂多变的环境控制为出发点,想通过利用微生物高新技术手段,产生并应用微生态制剂来快速和彻底地降解养殖池塘中的有害物质,抑制藻类及真菌等的繁殖和生长,消除致病微生物或抑制其滋生。  相似文献   

20.
陈昌福 《当代水产》2020,(2):85-85,88
这次发生在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不仅对我国人民的正常生产与生活秩序产生了严重影响,同时,全世界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对这次疫情的流行与发展趋势等问题,也给予了高度地关注。众所周知,为了有效地控制住疫情流行与危害,阐明引起疫情的病原来源与传播途径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