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分别采用珍珠岩、轻基质和沙质等3种基质和不同生根粉不同浓度以及清水等5种穗条处理方式对半枫荷半木质化枝条进行扦插,结果表明:不同苗床基质和穗条处理方式对半枫荷扦插成活率都有极显著差异,但对苗高影响不显著;不同苗床基质对苗木成活率的影响为沙质>珍珠岩>轻基质;不同生长素对苗木成活率影响为清水>国光牌生根粉2×10-3 mol/L>ABT1号生根粉2×10-3 mol/L>国光牌生根粉1×10-3 mol/L>ABT1号生根粉1×10-3 mol/L。推荐半枫荷扦插育苗穗条采用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中浸泡消毒5 min后用清水浸3 h,用沙质苗床扦插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浸泡法测定5种药剂对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L.)幼虫的室内毒力;采用灌注法处理松树伐桩进行林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褐梗天牛幼虫室内毒杀效果最好的是4%高效氯氰菊酯乳油(EC),其次是5%阿维菌素EC、5%甲维盐微乳剂(ME)、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CS)、10%高效氯氟氰菊酯CS;处理24 h后的致死中浓度LC50依次分别为3.400×10-5,4.500×10-5,1.140×10-4,4.720×10-4,4.240×10-3 mg/L。5种药剂以LC95值为施药浓度防治林间伐桩内褐梗天牛幼虫的校正防效在88.98%~93.42%。  相似文献   

3.
采用在线监测设备对2020年9月武汉大气中光化学污染物PAN、O3以及气象条件进行实时监测,对PAN和O3变化特征和日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将PAN和O3体积分数与气象观测数据和后向轨迹相结合,综合分析输送特征以及污染状况。观测期间,武汉城区大气中PAN体积分数平均值为(0.68±0.53)×10-9,最大小时体积分数为2.79×10-9,O3体积分数平均值为(54.56±22.44)×10-9,最大小时体积分数为108.73×10-9。PAN与O3间存在相似的日变化趋势,PAN与O3均是碳氢化合物与氮氧化物光化学反应的产物,通过相关性分析PAN和O3体积分数相关系数为R2=0.61,城市大气中大多数反应性VOCs都能生成O3,而PAN仅由能产生CH3CO3自由基...  相似文献   

4.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以2018年的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数据为本底,对三明市省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2018—2022年共5期的人类活动遥感监测,监测其图斑数量、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功能区图斑及人类活动类型等。通过人类活动干扰指数模型的测算,得到2018—2022年三明市11个省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影响指数NRHI的值分别为2.45×10-7、7.87×10-7、17.01×10-7、0.51×10-7、4.21×10-7,2020年达到峰值后大幅下降。按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划分等级均为轻微。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我国北方地区彩叶树种银杏生长中较好的施肥配方,开展了氮磷钾3因素3水平的施肥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配比处理对银杏树高、地径、叶片生长等生长因子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纯N 4.6 g·株-1、纯P 6.4 g·株-1、纯K 1.1 g·株-1的处理组合对苗高以及单株叶质量增加效果最好,纯N 9.2 g·株-1、纯P 3.2 g·株-1、纯K 1.1 g·株-1的处理组合对地径以及单叶质量的增加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6.
于2018年,以福建省连江县8年生的麻竹笋用林为试材,采用无机复合肥、有机肥、尿素3因素3水平施肥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各施肥处理对出笋规律、数量、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种类对笋个数和笋产量的影响为:无机复合肥>有机肥>尿素,提高笋数量的最优组合为有机肥3 kg·丛-1+无机复合肥2 kg·丛-1+尿素0.5 kg·丛-1,提高笋产量的最优组合为有机肥3 kg·丛-1+无机复合肥2 kg·丛-1。适中的无机肥和充足的有机肥能够有效促进竹笋生长和竹林增产;增施尿素可促进竹笋个数增加,但对增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了开发便于快速原位检测的新型传感器,以天然纤维素材料(滤纸)为比色基底,通过浸渍法制备出两种单宁酸修饰的纤维素试纸。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能谱探究所制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并将两种单宁酸修饰的重金属离子检测试纸进行了目视比色检测及色度值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浸渍法可成功制备单宁酸修饰的用于Fe3+和Ag+检测的纤维素试纸。对于单一金属离子溶液,两种比色试纸都能达到1×10-5 mol/L的比色极限。而对于多金属离子溶液或者双金属离子干扰溶液,两种比色试纸都能在浸泡法中得到1×10-4 mol/L的即时比色极限。通过Fe3+和Ag+混合溶液的复合灵敏度实验,确定了在Fe3+和Ag+双金属离子混合溶液的情况下两种比色试纸的搭配使用方法,达到了在复杂情况下提高检测准确度的目的。综上所述,制备得到的单宁酸修饰且用于铁离子和银离子检测的纤维素试纸,在户外高效快速检测金属离子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柳杰 《山西林业科技》2022,(2):31-33+36
根据陵川县2009年至2019年间的林地变更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陵川县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及预测。结果表明,在这10年间,陵川县森林面积平缓增长,年均增长量0.04×104 hm2,年均增长率0.45%,预估到2025年、2030年、2035年,森林面积将分别达到9.63×104 hm2、9.83×104 hm2、10.04×104 hm2;森林总蓄积持续增长,但年均增长量仅为4.04×104 m3,年均增长率仅为1.34%,预估到2025年、2030年、2035年,森林总蓄积将分别达到358.41×104 m3、377.32×104 m3、396.22×104 m3。同时,乔木林优势树种结构合理,但需进一步优化;林龄组结构...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杉木木荷混交林的最佳施肥量,设置不施肥和施肥量0.1 kg·株-1、0.25 kg·株-1、0.4 kg·株-1等4个不同处理。造林3 a后,各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混交林中杉木与木荷的树高和地径的年平均生长量、保存率、叶绿素含量,促进了光合作用,但不同施肥量影响有差异。杉木最佳的施肥量为0.1 kg·株-1,树高和地径的年平均增长量、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其他处理;施肥量0.25 kg·株-1是木荷的最佳施肥量,此处理木荷生长情况最优。综合森林培育经营成本,以0.1~0.25 kg·株-1为杉木木荷混交林的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樟子松幼苗在不同氮添加下的具体表现,以此确定最佳的氮添加量,进而促进樟子松幼苗的生长。【方法】以辽宁省铁岭县一年生樟子松幼苗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照组设置为未施加氮,试验组设置四种氮添加量,即10 g·株-1(T1)、20 g·株-1(T2)、30 g·株-1(T3)、40 g·株-1(T4),分析不同氮添加量对樟子松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1、T2、T3、T4处理均能够提升樟子松幼苗的苗高、新梢、地茎以及主根长,其中T3处理的樟子松幼苗苗高、新梢、地茎以及主根长最大;与对照组相比,T1、T2、T3、T4处理均能够提升樟子松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根冠...  相似文献   

11.
矮林栽培芳樟的香精香料原料林模式,一年砍伐一次或两年砍伐三次枝叶提取精油,会导致土壤肥力衰退,特别是氮、磷、钾等流失严重。为给芳樟矮林施肥提供技术支持,以4年生芳樟矮林为材料,研究复合肥施用量(0 g·株-1、12.5 g·株-1、25 g·株-1、50 g·株-1、100 g·株-1、200 g·株-1)对芳樟矮林生长和得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对芳樟矮林萌条长度和粗度有显著促进作用,施用100 g·株-1复合肥显著促进芳樟矮林萌条增长、增粗生长,而对芳樟矮林萌条数影响不明显。施用25~100 g·株-1复合肥均能显著促进芳樟矮林单株鲜重、单株叶鲜重、单株小枝鲜重和单株主枝鲜重,其中施用100 g·株-1复合肥对单株鲜重、单株叶鲜重、单株小枝鲜重和单株主枝鲜重效果最好。施用复合肥对芳樟矮林单株叶片、小枝得油率无显著影响,但主枝得油率随施用复合肥量的增加而升高。因此,施用复合肥是通过...  相似文献   

12.
探索林分形高模型的构建与评价方法,可为湖南省青冈栎林分蓄积量的精准测定提供理论依据。以芦头林场和青羊湖林场的青冈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基于35个样地的1 055株单木实测数据,建立青冈栎次生林一元、二元林分形高模型。由孔兹干曲线推导出青冈栎树高曲线以计算林分条件平均高,基于林分形高与林分平均胸径、林分条件平均高的一元、二元相关关系,选取6个一元模型和8个二元模型,以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解释方差(EA)、平均绝对误差(MAE)和模型预估精度(P1)作为评价指标。经过评估和比较,选定一元林分形高模型为f(D)=2.870 7×D0.261 8、f(H)=2.022 4+0.339 5×H和二元林分形高模型为f(D,H)=0.590 6×exp(-0.008 3×D)×H、f(D,H)=(0.710 2-0.070 1×logD)H和f(D,H)=2.479 9×(D2×H)0.109 2。通过留一交叉验证和配对T检验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一元、二元林分形高模型...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探究气候变化对野核桃在四川潜在分布的影响,利用野核桃在中国的实际分布点位数据、当前和未来气候情景(SSP1-2.6和SSP5-8.5)下生物气候变量,结合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SSP1-2.6和SSP5-8.5情景下2050 s和2 090 s野核桃在四川的潜在适生范围。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气候情景下,野核桃在四川的高适生面积为4.86×104 km2,中适生面积为13.35×104 km2;(2)SSP1-2.6和SSP5-8.5情景下,2050 s和2 090 s野核桃在四川的高适生面积分别为5.09×104 km2和8.58×104 km2,中适生面积分别为7.37×104 km2和7.02×104 km2;(3)SSP1-2.6和SSP5-8.5情景下,到21世纪90年野核桃在四川的高质生区质心分...  相似文献   

14.
谢丽珠  徐云红 《绿色科技》2023,(5):83-86+92
为探索清香木种子最适发芽方法,采用不同发芽温度、不同初始浸种水温、不同贮藏期、不同浓度赤霉素、不同贮藏期、不同发芽方法对比试验其对清香木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清香木种子发芽最适宜温度为25℃;室温水浸种发芽率高且利于日常播种育苗所需;清香木种子随采随播发芽率最高,贮藏期越长,种子发芽萌动越慢,发芽率越低;赤霉素浓度为100×10-6发芽率最高;与低温层积、暖温沙床相比,使用100×10-6赤霉素浸泡的清香木种子,能够有效提升种子发芽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后移,其效果越明显。该研究可为生产实践中清香木采收贮备、检验和田间播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云南省维西县第三次(2006年)和第四次(201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运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对乔木林生物量进行了估算;运用生物量-碳储量转换系数法,估算了乔木林碳储量;按照储量变化,对维西县2006到2016年10 a期间乔木林林碳汇量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利用碳税率法、造林成本法、碳市场CEA价格法,分别估算了维西县乔木林碳汇价值。结果表明:(1)2006年和2016年维西县森林碳储量分别为2.174 89×104Gg C(1Gg=109g)和2.323 2×104Gg C,蓄积量分别为4.582 69×107m3和4.851 03×107m3,平均碳密度分别为66.49 Mg C·hm-2(1Mg=106g)和70.87 Mg C·hm-2(含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不包括枯死木、枯落物和土壤有机碳)。10 a期间碳密度净增4.38 Mg C·hm...  相似文献   

16.
四要素配方施肥对梁山慈竹发笋及新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乐山市沐川县钙质紫色土立地条件下,对梁山慈竹开展氮、磷、钾、硅四要素肥料的配方施肥研究,探讨梁山慈竹适宜的施肥配方,为生产上梁山慈竹合理施肥提供依据。采用L_9(3~4)正交设计氮、磷、钾、硅肥料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四种肥料对梁山慈竹竹笋、新竹的肥效排序是硅肥>钾肥,氮肥>磷肥,对梁山慈竹退笋、退笋率的影响效果排序是硅肥>钾肥>磷肥>氮肥。试验处理间梁山慈竹的竹笋、新竹数量差异极显著,退笋数量差异不显著。在钙质紫色土上,梁山慈竹年施肥量的适宜施肥配方为尿素650 g·丛-1+过磷酸钙400 g·丛-1+氯化钾120 g·丛-1+硅钾肥600 g·丛-1。  相似文献   

17.
西藏自治区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探究西藏公益林生态系统功能价值对掌握地方生态状况、保护森林资源有重要作用。基于西藏自治区1 244个固定样地资源环境和生态状况的调查数据,结合有关资料,计算西藏自治区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从森林生态状况与森林生态效益两方面展开分析,对其公益林生态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西藏自治区生态公益林整体生态状况较好;(2)全区生态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6 578×108元/a,总生物量108 621.5×104 t,总碳储量54 506.3×104 t;(3)全区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实现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释氧、净化大气、滞尘减噪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年实物量共496.70×108 t;(4)西藏公益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在森林游憩方面的价值功能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8.
王立鹏 《防护林科技》2024,(2):12-14+18
为了解施肥对早酥红梨光合特性的影响,以6年生早酥红梨树为试验材料,进行N(0、400和800 g·株-1)、P2O5(0、300、600和900 g·株-1)、K2O(0、100和200 g·株-1)不同配比施肥,测定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和蒸腾速率(Tr)、净光合速率(Pn)等光合指标,研究N、P和K配比施肥对早酥红梨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N、P和K配比施肥均可提高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较不施肥增加7.18%~38.86%;较高的N(≥400 g·株-1)、K(200 g·株-1)施用量处理后,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等光合参数有了明显的提高,各指标的施肥效应表现为N>K。当N、P和K配比用量分别为800、900和200 g·株-1时,可有效提高早酥红梨的光合效率,促进干物质量的积累,可在当地梨树栽植的施肥管理过...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青钱柳种子育苗采用3种不同方式浸种,其一用温水浸种处理,其二用吲哚乙酸200×10-6溶液浸种处理,其三用ABT3号3号生根粉200×10-6溶液浸种处理。分别用于大田育苗试验。实践证明:用ABT3号生根粉溶液浸种的种子发芽率,比用温水浸种、吲哚乙酸溶液的种子发芽率分别提高8.1%、7.8%,出土萌芽率分别提高6.7%、5.5%,苗木生长成活率分别提高8.9%、4.4%。一年生的苗木生长量,用ABT3号生根粉溶液浸种的种子培育的苗木,地径、苗高,比用温水浸种的种子和用吲哚乙酸溶液浸种的种子培育的苗木生长苗高,分别大13.0%、7.1%,地径粗26.4%、10.3%,生长率分别提高30.8%、5.6%。  相似文献   

20.
以玉溪市 2019 年湿地资源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等评估方法确定九个二级指标对玉溪市湿地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了评估。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玉溪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 8.50×1010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4.23×1010元)占价值总量的 49.77%;文化服务价值(3.78×1010元)占价值总量的 44.41%;供给服务价值(4.87×109元)占价值总量的 5.72%;支持服务价值(8.49×107元)占价值总量的 0.10%。(2)在玉溪市九个区县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为澄江市 3.14×1010元,占总价值的 36.93%;第二为江川区 2.27×1010元,占总价值的 26.70%;其次为通海县8.97×109元,占总价值的 10.55%;峨山县价值最低 1.53×109元,仅占总价值的 1.8%。研究表明,玉溪市湿地生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