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巷道堆垛机是自动化立体仓库存取货物的主要起重运输设备,沿着轨道(单轨)可在水平面内移动,载货台(载货台上安装有货叉)可沿堆垛机立柱垂直移动,载货台上货叉可向巷道两侧的货格伸缩和微升降,从而实现取货动作。通常情况下,一台堆垛机负责左右两排货物的存取,而对于自动化立体仓库出入库效率要求不高,存储货物品种单一,要求存储量较大的情况下,巷道堆垛机可采用四级双伸位货叉。采用双伸位货叉的堆垛机,库房内货架可并列安装,即一台双伸位堆垛机可以存取巷道两侧各两排货架,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家常为盖房或制作家具而存放一些木材。存放不当,会出现裂缝、变形、腐朽、虫蛀等,造成不应有的浪费和损失。所以,家庭存放木材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凡是新浅的树木,或是新买回来的木材,都不要立即剥掉树皮,也不要放在日光下暴晒,否则,会因木材中的水份蒸发过快而出现裂缝。科学的方法是,先放在防雨、通风的棚子里,经过半年时间再剥掉树皮,这样,木材就不会出现大的裂缝了。如果急等着用,则需想办法烘干。用作梁、檩、椽的木材,在使用前应用柴油涂  相似文献   

3.
杉木材性株内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骆秀琴  陈益泰 《林业科学》1997,33(4):349-355
对15株浙江产杉木株内不同高度和圆周不同方位上木材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坟强度和木材的差异,木材密度的径向变异模式和木材力学性质与木材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主要结果是: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在株内不同高度上差异特别显著;顺纹抗压强度和木材密度未表现出显示差异;在圆周不同方位上,三项力学性质和木材密度均为南北向高于东西向,差异不显著;木材密度径向变异模式在不同高度和不同方位上均为接近水  相似文献   

4.
杉木材性株内变异的研究Ⅰ.木材力学性质和木材密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5株浙江产杉木株内不同高度和圆周不同方位上木材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和木材密度的差异,木材密度的径向变异模式和木材力学性质与木材密度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主要结果是: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在株内不同高度上差异特别显著;顺纹抗压强度和木材密度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圆周不同方位上,三项力学性质和木材密度均为南北向高于东西向,差异不显著;木材密度径向变异模式在不同高度和不同方位上均为接近水平有一定波动的直线;三项力学性质与木材密度的相关关系在不同高度和不同方位上均特别显著,但不同力学性质与木材密度的相关系数有明显差异,不同高度上和圆周不同方位上,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木材贮运信息管理系统,综合运用计算机科学、统计学、运筹学和管理定量分析等分析手段,以系统的组成成分、研发过程和设计方案等内容为出发点,达到实现木材出入库控制自动化、木材存放位置与数量统计信息化的目的,进而方便管理人员进行查询、统计和分析,以满足对木材管理的方便、快捷、安全和高效等要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磴口绿洲11条农田防护林带结构参数调查和防护效益观测,得出不同林带结构模式下的防护效益。并指出树高与胁地影响关系最为密切,其回归方程为T=3.3434HG0.7669。又以主要造林树种新疆杨、二白杨为例,建立了单树冠不同径级的蓄积量和树高的增长模式,结合木材市场和实地调查得到木材价格与农作物产值,在保证防护效益的基础上,进行林带木材经济效益与胁地负效益综合评价,为防护林林带结构设计、防护林效益综合评价、林权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关于货位可移动式货架立体仓库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自动化立体仓库设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以货位可移动式货架为核心的自动化仓库作业方案,阐述了该模式下实现货物自动入库、出库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的拣货方法和机械设备的选择.并通过与几种不同设备的比较得出该方案的优势,为现代物流自动化仓库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想理念.  相似文献   

8.
松树虫害木存放及剖板处理防止松墨天牛传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砍伐后以不同方式存放的松树虫害木分别剖成厚度为1.0cm、1.5cm、2.0cm及2.5cm的木板,系统地调查木材内部松墨天牛各虫态的存活情况。并由此提出使用松树虫害木做木包装时的各种处理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松树虫害木伐倒后在林外存放12个月时,松原木内已无任何虫态活天牛;而在林内存放时,因受到松墨天牛的再浸染,还有活虫态存在。新伐的松树虫害木当剖成厚度为2.0cm以下的木板时,可杀死绝大多数松墨  相似文献   

9.
人工林伐区木材运输作业模式选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南方人工林伐区的常用4种木材运输作业模式进行综合效益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作业条件下,不同木材运输作业模式,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综合效益均不同.建议林业生产决策部门在选择人工林伐区运材作业模式时应综合考虑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有水路运输条件的伐区,应优先选择船运木材或排运木材;在无水路运输条件的伐区,则应优先选择农用车运材.  相似文献   

10.
以17年生23个种源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为试验木材,参照国家标准木材物理力学试验方法进行了管胞长度、管胞直径、年轮宽和晚材率等参数的测试和研究,包括材质性状在不同种源间遗传变异情况和从髓心到树皮径向变异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红松各项材质在不同种源间差异极显著,各种材质均存在一定的径向变异模式。  相似文献   

11.
将砍伐后以不同方式存放的松树虫害木分别剖成厚度为 1 .0 cm、1 .5 cm、2 .0 cm及 2 .5 cm的木板 ,系统地调查木材内部松墨天牛各虫态的存活情况。并由此提出使用松树虫害木做木包装时的各种处理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松树虫害木伐倒后在林外存放 1 2个月时 ,松原木内已无任何虫态活天牛 ;而在林内存放时 ,因受到松墨天牛的再侵染 ,还有活虫态存在。新伐的松树虫害木当剖成厚度为 2 .0 cm以下的木板时 ,可杀死绝大多数松墨天牛 ,而且所有天牛虫道均已被破坏 ,虫体暴露在外 ,在剖板后不久天牛即可自然死亡  相似文献   

12.
木材干燥导水系数和换水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尚德库  艾沐野 《林业科学》1992,28(5):476-479
木材(板、方材)的导水系数和换水系数是反映木材干燥或存放过程中水分迁移的重要物性参数。然而,我国对木材导水系数和换水系数的研究和测定工作十分有限。木材干燥有关的理论计算中,常用原苏联的数据。由于这些数据本身可能存在的误差及用于我国树种的可靠程度难以估计,故使理论结果的实际运用受到限制。本文采用等厚试件系数分离法研究和测定了木材干燥过程动态导水系数和换水系数。  相似文献   

13.
防止马尾松木材蓝变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防止马尾松木材蓝变的技术措施欧阳明八,何显进(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北京100091)(广西宁明木材厂宁明532501)马尾松边材色泽素白,纹理美观,强度适中,是我国南方主要用材树种,但马尾松木材在存放过程中易发生蓝变。刚采伐的松木,含水率达100...  相似文献   

14.
北川县林-药套作模式营造技术与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北川县退耕还林工程林—药套作模式的树种选择及其营造技术进行研究,并对该模式的经济效益做了初步评价。通过分析表明,林—药套作模式较药材或木材纯林都有着更高的生产力,不同树种的混交方式满足了乡土树种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可以在不同程度上维持林分稳定的生态系统结构、林地的可持续生产力,发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同时,林—药混交林的一次性经济效益较木材与药材纯林高,具有较为稳定的阶段性经济效益,可以在短、中、长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5.
黄河故道沙地不同间作模式林粮产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东省黄河故道冲积沙地间作花生、大豆、地瓜3种林粮间作模式的林分杨树胸径生长量、蓄积量、林地木材产量、间作作物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间作模式下,杨树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单株蓄积量、林地蓄积量、木材产量均表现为间作花生>间作大豆>间作地瓜。间作花生、间作大豆、间作地瓜模式第10年的胸径累积生长量分别为39.96,37.89和34.03 cm,木材总产量为700.50、664.13和584.40 m3.hm-2。间作作物产量以第2年最高,第3年最低,3 a后不宜间作。不同林粮间作模式,以花生的木材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大,大豆次之,地瓜最差,因此应选取豆科植物作为间作作物。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木生真菌一新记录种———光盖革孔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木生真菌是指生长在树木或木材上,能够降解木材中组成植物细胞壁的木质素、纤维素或半纤维素,并作为其营养的一类真菌,凡是有树木生长、存放和使用的木材,如各种活立木、枯立木、倒木、伐桩、贮木场的原木、矿木、枕木、桥梁木和各种木制品上,几乎都有木生真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设计以实体木材为层板、不同层数构成的等厚集成材为组坯模式,通过与等厚实体木材弯曲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了抗弯强度、破坏挠度及弹性模量等参数与材料弯曲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组坯层数是影响集成材弯曲性能的重要因素,组坯层数越多,集成材的弯曲性能参数值越理想。  相似文献   

18.
国有林场在森林经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目标功能,研究不同经营目标对林场的森林碳汇价值的影响因素,能够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有助于完善森林的精准经营理论,体现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以湖南省芦头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林地期望价值法、杉木生长模型及木材价格数据,分别以理想核算模式与年核算模式两种碳汇效益核算模式,估算单一木材经营目标、碳汇与木材复合经营目标下的杉木人工林的最佳轮伐期、碳汇成本以及林地期望价值,并分析不同碳价格和贴现率变动的敏感性变化。结果显示:针对芦头林场的杉木人工林的营林条件,在碳汇与木材复合经营目标下,杉木人工林的最佳轮伐期为21 a。仅估算木材收益,年林地期望价值为139 690.04元·hm-2;复合收益的理想核算模式期望值为143 034.33元·hm-2,年核算模式的期望值为155 937.80元·hm-2。与单一木材经营相比,考虑碳汇收益后林地期望价值显著提升,两种核算模式下的最优轮伐期随着碳汇价格的增加而呈延长趋势,与贴现率呈负相关;两种碳...  相似文献   

19.
木材在采伐后,若不及时运出和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就会腐朽。如在贮木场存放半年或一年的马尾松,就可能由一等材降为二等材、三等材,直至不能使用。这是因为木腐菌和木材害虫的作用而使木材降低(或失去)了使用价值,即使在加工厂或在使用后,也常常由于菌、虫的侵袭而过早地受到损坏。为了减少或抑制这种损害以及对初期腐朽的木材进行处理,必须采用简便而可靠的测试方法及时地进行检测以判明木材是否腐朽以及腐朽程度。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不同密度、不同土壤质地下的杨树生长数据调查收集和主要经济指标调查分析,进行107杨工业原料林经济优化模式分析,确定不同密度、不同立地条件下最优的经济栽培模式。该文充分考虑木材规格与价格、资本利率以及林分衰退等因素,确定了适合本地区的最优栽培模式,可以让经营者更好的把握工业原料林采伐的时机。结果表明:壤土区适宜栽培密度为2m×3m,沙土区适宜栽培密度为3m×4m;考虑木材规格与价格、资本利率以及林分衰退等因素,认为107杨的经济成熟龄7a为最佳采伐时期,此时采伐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