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雨 《林产工业》2021,58(3):32-36
基于传统家具文化研究的四个趋势,审视中国传统家具发展演变的六个阶段,从中获得关于传统家具研究的有益启示。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家具发展线索和演变规律,梳理并细分传统家具发展演变阶段,对于系统性构建传统家具文化骨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家具以木竹类家具为多,家具的组合方式及其发展演变体现了古代工匠在家具设计中包容兼济与扬长避短的理念,形成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规律的家具形制结构。文章分析了中国古代不同造型和功能的家具通过组合发展为新型家具的演化过程,以及由于起居方式的改变而带来的家具组合方式的变化。研究古代家具的组合方式将有助于拓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思路,为研究中国古代家具摆放以及家具形制变化的演变过程提供更具综合性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中日传统家具由于受不同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选材原则。在传统家具的用材方面,中国传统家具表现出一种独具特色的"硬木"文化情结,而日本传统家具则表现出一种"轻材质重工艺"的审美意趣。日本传统家具在选材与用材方面的审美意识应成为中国对日出口家具企业进行原材料选择、成本分析与产品设计定位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现代中式家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开军  曾利 《林产工业》2002,29(4):24-25
中式家具作为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在世界家具史上独树一帜,光彩照人。几千年来尽管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风格的衍变,但带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印迹却使中国传统家具仍为世人所青睐,尤其是明式家具,其鲜明的民族性更是人们注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传统家具文化发展进程中,屏风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家具产品具有深刻影响。屏风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我国不同时期的家庭生活中,对于表现居家生活质量品味,体现人们的文化风俗有着重要作用的家具产品。在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历史沿革中,屏风在制作材料和文化内涵方面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研究屏风制作材料与文化内涵的演变可促进当前屏风生产制造的发展。简述了屏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沿革,分析了屏风文化内涵的演变。  相似文献   

6.
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的传统家具借鉴和学习中国汉唐家具文化。至近代的明治维新开始,日本开始积极吸取西方家具设计思想及造型、工艺与技术等工业化成果。笔者通过对日本传统家具在近代化进程中"西化"的家具造型以及吸取西方现代主义风格的大量案例分析,探究了日本从传统家具到近代家具在造型与风格演变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吴宏伟 《林产工业》2020,57(2):101-103
日本竹木家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值得深入研究和发展。通过分析传统日式竹木家具的风格特征,深入研究日本竹木家具的演变,并分析其材料和工艺以及实用性,为促进日本传统家具风格的继承和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同历史时期的家具体现了人们不同的生活特点,家具风格也因人们的生活不同而逐渐演变。我国家具文化在清代发展迅速,许多精品家具在清代涌现。清代是对我国历史文化及社会发展需要的较好诠释,表达了不同时期人们生产生活的特色。分析了清代家具陈设文化,概述了清代家具风格与地位,简述了清代宫廷家具特色。  相似文献   

9.
中国家具五金件生产与应用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式家具对五金件的应用,为中国家具五金件的发展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也推动和促进了世界家具五金业的发展,然而,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原因,近代家具五金件的生产与应用大为落伍。直到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具五金件的生产与应用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现在,我国已是一个家具五金件的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是我国家具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家具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五…  相似文献   

10.
明清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巅峰之作,其中的竹藤家具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个类型,蕴含着中国延续至今的竹文化。中国的竹文化包括实用性和艺术性2个方面的内涵,尤以艺术性的竹文化更为人们所看重。明清竹家具以其简洁、实用又不失精美的造型艺术,在明清家具甚至中国传统家具历史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而明清竹家具所内涵的"人格特征"、"清净无为"、"自强不息"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被世人所崇拜和追求。  相似文献   

11.
众达 《中国林业产业》2006,(6):47-48,60
家具是人类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在中国历史上。它的发展是伴随着人们从席地坐向垂足坐的生活方式的演进逐渐发展起来的。从汉代之前普遍使用矮形家具,到宋元时代高形家具的普及。虽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无论在木作技术和美学意义上,都为明代家具艺术高峰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家具必须追求中而新中国现代建筑先驱梁思成大师把中国建筑分成四类:即中而古、西而古、西而新和中而新。认为其中最次的是西而古,最高境界的是中而新。这样的评价标准用于中国现代家具也是非常恰当的。按照这一标准,中国家具要步入世界一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具有中国特色;(二)这种特色不仅应该是现代的,而且要不断创新。中国特色创造出优秀而现代的中国特色是否可能?答案不言而喻。因为我们有非常优秀而厚实的家具民族传统,我们的智商、能力也不会亚于古人和洋人。中国传统家具源远流长,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  相似文献   

13.
浅谈中国传统元素在家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传统元素等方面入手,结合家具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介绍了中国传统元素在家具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家具要想进一步发展并保持其特色与精华,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具品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俞安平 《林产工业》2020,57(4):74-76
长期迁徙让南粤大地融合了不同地区的人文及历史文化,因此广东传统家具与内地传统家具在风格及设计上存在着较大不同。论述了广式家具文化特征、广式家具社会价值,从材料、结构、工艺、造型、装饰以及风格等6个方面,分析了广式家具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作者尝试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挑选出展现古人生态观点、彰显古人生态智慧的论述进行解读,对现在的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参考。本文参照现代林业科学技术对《周礼》中涉及的林业科学技术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湘西传统竹家具是湘西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凝聚的湘西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通过研究湘西传统竹家具文化,梳理传统竹家具的造型、布局、颜色、材料及意蕴特点,构建了湘西传统竹家具文化基因图谱,为传统竹家具的再设计提供了现实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因数据库,获得了各级指标的相应权重值,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湘西传统竹家具创新设计的合理化建议,为湘西竹家具的现代化创新设计提供了方向,并运用构建的湘西传统竹家具文化基因库进行了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家具作为木工艺品的一种,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同时也是艺术思想的重要载体。木工艺品家具的设计风格,在各个时代均各具特色,与所处时代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历史时期赋予家具不同的审美特征,审美虽然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但对于家具设计而言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情趣与价值取向。我国具备丰富多样的传统美学与人文底蕴,是现代艺术创作者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与灵感来源。学习和应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同时融入到新时代的审美体系中,对于发扬与传承家具设计行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竹家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本文论述了传统竹家具的人格化、浩然正气和自然雅趣的文化特征。并希望能从文化角度、从文化层面上出发,而开发设计出富有民族特色的竹家具产品。  相似文献   

19.
明清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高峰,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传统竹家具包括明清竹家具的研究则相对较为薄弱,而传统竹家具特别是明清竹家具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研究传统竹家具艺术将有助于中国家具事业的全面发展。文章在梳理竹家具形制和编织工艺的基础上,考察、分析了明清竹家具的造型、结构和装饰的艺术特征,总结出明清竹家具造型具有简练淳朴的线条之美、结构具有顺应材性的实用精巧之美、装饰具有天然与人工相融合的自然和谐之美。对于传统竹家具嬗变过程的梳理和对明清竹家具艺术特征的归纳总结,将有助于完善中国传统家具艺术风格的整体面貌,也可以为中国新中式竹家具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明清木雕花板中的历史人物纹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个案分析法和归纳法,探索明清木雕花板历史人物纹中单人物、两人物和多人物纹的基本形态规律,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复兴传统花板和传统手工艺提供理论支持,并为仿古家具和现代家居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元素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