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据《北京晚报》报道,一位大学生为了拍摄一个体验生活的录像带,想出了一个替人擦车的生意门路来。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她选择了一个繁华地段给过客擦自行车,擦1辆车2元钱,意想不到的是生意还挺红火,一会儿功夫,就挣了几十元钱。由于她只是体  相似文献   

2.
从17岁踏入社会,至今20年里,王剑从一名电器安装小工一步步变成了羊肉店老板。当上老板后,她几次撇下日渐红火的羊肉生意,只为想做一番“大事业”。然而,多次进军并不熟悉的行业,她没有迎来预想的成功。就在她的人生面临考验时,最终给她信心的,还是当初的羊肉生意.  相似文献   

3.
<正>老叔读过几年书,一心想在生意上大展拳脚,可惜毕业后,被爷爷奶奶连拖带骂赶进一家事业单位。可没待上几年,老叔就再也憋不住了,偷偷地辞了职,下海卖鱼了。因为老叔看到当初选择做生意的几个朋友,腰包都鼓起来,可他现在还骑着破自行车上班,心里那个痒啊。老叔没本钱做大生意,想来想去,还是贩鱼。一个书生,推着辆三  相似文献   

4.
一个朋友通过摆地摊,大概仅半年工夫,就将500元的资金变成了10000多元,最近还盘下了一个小店铺呢。她的生意小窍门主要有这么几点:一、选货时的小窍门  相似文献   

5.
40岁的老李下岗后,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整天呆在家里,愁眉苦脸.有一天,老李看到几个妇女在擦皮鞋,他灵机一动,心想擦皮鞋是个上岗的好路子,问题是自己是个大男人,跟女人们混在一起有点不好意思.此时,一位推着自行车的小伙子来擦皮鞋,他突然想到,这年轻人的自行车多脏,擦双皮鞋收两元,我给他擦辆车子收两元钱不算多吧.想到这儿,老李笑着对小伙子说:" 年轻人,我给你擦干净这辆自行车,你给两元钱如何 ?”岂料小伙子一秒钟都没考虑就回答:" 好啊,当然可以 !”老李兴奋极了,当即用擦汗的毛巾擦了起来,一刻钟就擦完了,当他看到手中的两元钱时,心想:嘿,这两元钱来得并不困难,为啥不干 ! 第二天,老李弄了一条矮凳子,两条毛巾,一桶水,选择了一处不影响交通和行人的地方,摆上一块牌子,上书:" 擦洗自行车,收费两元,包君满意.”一天下来,有点出乎意料 - - 居然擦了 12辆自行车,除去中餐 4元,整整赚了 20元.在擦洗自行车时,老李还发现有些顾客的自行车要修整一下,如拧紧螺丝之类,于是他又添置了螺丝刀、打气筒等工具,意在为客人提供更多的服务,以求赢得更多的回头客.老李擦洗自行车卖力认真,如逐个拧紧螺丝帽,轮胎没气了帮助打足气,一个月下来,老李的收入竟有 700多元 .  相似文献   

6.
我儿子两岁时曾患较重的荨麻疹,转眼之间,全身的硬疙瘩连成了一片片的硬皮,连嘴巴也肿起来了。邻居教我一法:两份食醋加一份白酒混匀后擦洗患处,几分钟后症状减轻,连擦几次即愈。我照此方法做了,只擦了4次,儿子的风疙瘩就好了。再没有复发。后来,一位同事的女儿也患此病,我把此方告知她,用后也很有效。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将本求利,本大利大,本小利小,从未听说过无本的生意。你别说,这世上还真有专做这无本生意的,而且绝对是正当的合法的生意。她就是河南省扶沟县的岳小兰。岳小兰是一位农家妇女,她有一个亲戚在广州工作。在农闲时节,她就让她的亲戚在广州的一些工厂里给她揽一些手工活,如给珠绣厂刺绣、给出口创汇的鞋厂做艺术鞋帮、给高档沙发厂勾工艺沙发座垫等。她们从厂里直接领回原材料,不需要投入一分钱,只要按照人家的要求用手工进行制作就行了。当然事前得,先交上押金,再培训几天,都是些很简单的活计,用不了几天就学会了。岳小兰学会后就带着…  相似文献   

8.
出租自行车     
我的同学小徐看到农村人到县城去总要在客车里带辆自行车,问其原因,说是在县城骑车去办事方便些。可是客车带自行车很不方便,有的还要收货票。小徐灵机一动,产生了搞自行车出租业的念头,他很快就买了几十辆自行车,在车站附近干了起来,生意十分红火。在城市、旅游区以及不通客车  相似文献   

9.
<正>魏霞是河南省商水县舒庄乡乔庄村村民。现年32岁的她凭着一把剪刀走南闯北,靠买卖头发发了家。10年前,魏霞的住所离乡皮毛市场很近,空闲的时候,她就去市场上逛,看到市场里有不少人做头发生意,就觉得很好奇。有一次,她问一个做头发生意的朋友一年能赚多少钱?朋友告诉她,做这行能吃苦的一年会赚七  相似文献   

10.
西瓜情     
西瓜村有个丁嫂,年轻守寡拖儿带女,生活十分清苦,为了早日致富,这几年种了点西瓜。今年开春,她又种了两亩西瓜。在她的精心耕耘下,那瓜苗儿绿莹莹嫩葱葱的,长势十分喜人。秧好一半瓜,丁嫂心里那份高兴劲儿就甭提了。这天清晨,丁嫂吃过早饭,便来到瓜地侍弄那两亩瓜秧,谁知刚走到地头,便傻了眼。只见靠河滩边的那两亩瓜秧消失得无影无踪。她以为自己看花了眼,擦了擦眼睛再仔细一看,还是没有。完啦!她一声哀叹,眼前一黑,跌坐在瓜地边。丁嫂瓜秧被偷的消息传遍了西瓜村,男女老少一齐来到了河滩边,人们看着光秃秃的畦面,咒骂…  相似文献   

11.
商业奇才,身家达数亿英镑的超级女富豪安妮塔·罗蒂克做化妆品生意之前,是个喜欢冒险的嬉皮士,她尝试过许多种职业,做过不少生意,但都失败了。一天,她在与男友聊天时,突然产生了一个神奇的念头,她是那种想到就去做的人,于是,她按照那个念头去做了,于是,她成功了。  相似文献   

12.
维文 《新农村》2008,(8):12-12
有位农民,生活很拮据,问他为什么不去打工挣钱,他说,每天二三十元根本看不上,要挣就挣大钱。结果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位农民仍没有找到挣大钱的门路,生活依然很贫困。另有一位农民,考虑到自己已年过四十,文化不高,学技术已不大可能.就用自行车驮着一个磨刀机,走村串户磨菜刀,虽然磨一把刀才挣几角钱,但日积月累.几年下来他致富了。有一位女青年在寻找致富项目时,看准了理发这门生意。  相似文献   

13.
<正>一、项目简介自行车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对于其保养,大多数人都是自己在家里简单清洁一下了事,而且,许多人的自行车一年甚至几年都难得维护一次,零件更是经常出故障。目前,只有给汽车美容维护的,没有给自行车美容的;有专门洗汽车的,可没有专门擦自行车的。因此,开一  相似文献   

14.
胡龙 《湖南农业》2003,(8):23-23
李冬梅是黑龙江省克山县人,她先后养过猪,做过小吃生意,但都因经营不善而关门。2002年5月,她到朋友家去串门,听朋友说搞烧烤,本小利大,赚钱快。于是,她决定做烤羊肉串的生意。做了一段时间后,她感觉羊肉串总是一个味道,难以长期吸引顾客。怎  相似文献   

15.
井楠 《农家参谋》2014,(5):53-53
在广州市内,有一家“表现咖啡屋”,它已在中山路开了8年,现在月收入超过一万元。 店老板小龙在开店之前,她在英国学习油画。为了能在国内画坛打响名声,她与几位“小海归”商量着办画展。但在广州办一场历时10天的画展,场地租金加上宣传费用至少需要一万元钱,十分不划算。小龙想,干脆用办几次画展的钱租赁一个长期的固定场所做点生意,同时还可办画展,于是“表现咖啡屋”就这样开起来了。  相似文献   

16.
高考落榜的紫燕没有听从父母的意见去复读,而是应聘到一家服装店打工。她打算先打工学习经营之道,以后自己卖服装。但是2个月后,她发现服装生意季节性太强,一不留神就容易压货,成本回收也很慢,而且竞争激烈,于是她放弃了这个想法。有一次下班后去上网,和网友聊起了做生意,网友发给她一个网址,紫燕点击进入,这下可开眼界了,里面都是小本创业项目。  相似文献   

17.
有爱不绝望     
单国友 《新农村》2007,(10):41-41
就几秒钟,她从幸福的天堂坠入痛苦的地狱。她男人是个实诚人,生意越做越好。刚买了辆“皮卡”,隔天就带她去城里玩了一天。天傍黑,夫妻俩等了在城里上学的儿子,一路说说笑笑回家。“离家还有多远啊?”男人考儿子。“还有一千公里!”上二年级的儿子还没有公里的概念。“一公里等  相似文献   

18.
梦幻赛车队     
张世美 《农家参谋》2014,(11):48-48
马小友进城打工,在一家报社干发行,早晨送晨报,晚上送晚报,中午那点业余时间,还要为表叔的饭馆送外卖,一天到晚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在大街小巷里乱窜。几年工夫,他练就了一门骑车绝技,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这天中午,表叔的饭馆接到一单外卖。客户催得急,马小友拎着饭盒,单手握把窜上街,急匆匆向交货地点奔去。驶进一条窄窄的巷道,突然,闪出一个人,望着直撞过来的自行车吓得愣愣地站住了。说时迟,那时快,马小友单臂一振,自行车蹿上墙,双轮擦墙飞驰而过。  相似文献   

19.
家住湖南省常德市桥南的下岗女工刘体英,瞄准市场空缺做生意,办起了一家名叫“美雅苑“的“泥吧“,生意出奇的好.   年初,刘体英就从市面上注意到了酒吧、果汁吧、陶吧、网吧……正在城市里大行其道,且生意十分火爆.她从中受到启发,当即在学校附近租下门面,经过几天的筹划,一间属于自己的“泥吧“就诞生了.不是说孩子的钱好赚吗?她一开始就把目标消费者定位在中小学生身上.她将三合板锯成大小不一的块,四周镶上木花边,再配制一种特别的颜料供孩子们制作泥塑品用.……  相似文献   

20.
乡下表妹进城买打折服装,她找到生意新卖点 夏秋莲原在湖南省永州市一个服装市场里经营布匹,生意并不怎么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