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省中药材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省是中药材生产大省,中药材产业是甘肃省“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中药材种业是中药材产业化的基础,建设特色中药材种业强省对提高甘肃省药材品质、保障药源安全、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甘肃省中药材种业发展现状的调研,系统分析了中药材种业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研究;重视新品种选育,加速品种选育进程;加强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鼓励推进制种园区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强度;建立种子种苗生产经营许可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农作物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作物生产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方法】针对全市农作物种业现状,根据云南省农作物种业政策,分析了昭通农作物种业存在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科技创新能力弱、种子市场体系建设滞后、种子监管能力不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滞后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作物种业发展目标和对策。【结果】围绕主要粮食、特色产业的发展,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科技为动力,以新品种研发、龙头企业培植、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和种子监管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农业种业发展步伐,实现品种安全,种子生产安全,供种数量安全、种子质量安全。【结论】昭通农作物种业的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升新品种研发能力;要培育种业龙头企业,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供种保障能力;要加强种子监督检测体系建设,提高种子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3.
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腹地,独特的地域优势和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造就了在甘肃省乃至全国具有优势的玉米制种基地。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张掖分公司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率先在生产精品玉米杂交种种子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玉米种子质量保证技术体系。在实际生产中,公司严格执行企业标准,从种子生产、加工、贮运各环节加强质量控制,促进了种子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4.
正种业发展规划择机出台粮食生产,良种先行。近年来,国家对现代农作物种业尤其重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动植物良种工程实施力度,加强西北、西南、海南等优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鼓励种子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在粮棉油生产大县建设新品种引进示范场。"  相似文献   

5.
<正>文章通过对“套牌种子”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及对种业发展影响的分析,并以鹤庆县为例对县、乡(镇)种业行业监管现状进行论述,提出通过采取加强育种保护、严格品种审定、加强制种基地监管、严厉查处“套牌种子”案件、加强基层种业监管体系建设等措施,阻断“套牌种子”生产,确保种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内外农作物种子产业发展现状,如何把种子产业打造成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产业。依据国家、云南省有关农作物种业的政策措施,提出:明确云南省现代种业发展目标,加大现代农作物种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种业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强化种子管理机构及种子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种子生产加工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乡市小麦种业是当地农业传统优势产业,良种繁育基地面积逐年扩大,黄淮海地区种子大市地位日益巩固,为提高当地及周边省、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现阶段要继续保持小麦种业强市地位不动摇,就要求当地政府、科研单位和小麦种子企业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对小麦种业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8.
马丽娟 《甘肃农业》2016,(16):23-25
近年来,临泽县继续以建设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和玉米种子产业园为目标,以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和种业长期稳定发展为目的,牢牢把握"精准生产、精品加工、规范管理、扶优扶强"的原则,突出土地流转建设"四化"基地、龙头企业培育和行业监管三个重点,稳定基地规模,整合种业资源,强化市场监管,进一步规范种子生产经营秩序,全县玉米制种产业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9.
动态     
<正>甘肃:到2020年建成"四化"种子基地290万亩为构建与种业强省地位相适应的现代种业体系,全面提升甘肃省种业发展水平,甘肃省人民政府研究制定了《甘肃省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并经5月16日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计划到2020年建成"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种子生产基地290万亩。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甘肃省已成为全国重要农  相似文献   

10.
在大力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基层县级种子管理站职能的发挥,是国务院与省、市各级大力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的关键一环,也是当前种子管理职能建设最薄弱的地方。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基层种子监管工作开展中创新宣培形式,管理制度完善,优化备案程序,加强引种安全,加大抽查检测,突出市场监督,净化生产基地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存在的种子法律法规宣传还不到位,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工作滞后等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