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探究1-甲基环丙烯(1-MCP)对“金艳”猕猴桃果实采后贮藏效果和品质的影响,为“金艳”猕猴桃采后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以“金艳”猕猴桃果实为试材,采用1μL/L 1-MCP熏蒸处理12 h,将果实置于常温(20±1)℃贮藏,不做处理为对照组,比较分析1-MCP对“金艳”猕猴桃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及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有效延缓猕猴桃果实硬度的下降,降低呼吸强度,延缓可滴定酸(TA)和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延缓可溶性固形物(SSC)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上升;1-MCP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贮藏期间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性,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H2O2含量的上升,保持了较高的总酚含量从而维持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时间。在“金艳”猕猴桃果实贮藏期间,1-MCP处理能有效延缓果实后熟软化,同时提高果实抗氧化能力,维持较高的果实品质,从而达到较好的贮藏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收成熟度对“金艳”猕猴桃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丹 《北方园艺》2018,(2):141-145
以不同采收期采收的"金艳"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A.eriantha)为试材,置于温度(1±0.5)℃,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研究不同成熟度采收对采后"金艳"猕猴桃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期Ⅰ(2015-10-15),Ⅱ(2015-10-22)和Ⅲ(2015-10-29)果实在低温贮藏过程中,保持了较好的果实硬度,但采收期Ⅰ果实糖酸比较低,干物质含量较低,口感差;采收期Ⅳ(2015-11-05)和Ⅴ(2015-11-12)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但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硬度迅速下降,不利于贮藏。常温货架期间,采收期Ⅰ和Ⅱ果实硬度变化差异显著。综合各项指标认为,采收期Ⅱ和Ⅲ的果实适宜长期贮藏,采收期Ⅳ和Ⅴ的果实适宜短期贮藏。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CPPU处理对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及采后品质的影响,以猕猴桃黄肉品种“金艳”为试验材料,于盛花后30 d采用10 mg/L CPPU进行幼果浸果处理,自然生长果实为对照,测定生长发育期、常温处理(20℃)与低温贮藏(1℃)的果实品质指标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10 mg/L CPPU处理在采收时明显提高了果实内外品质指标,促进了果实提早成熟。其中单果质量与纵横侧径分别提高了11.35%、7.20%、6.21%与7.08%;蔗糖含量提高了12.93%;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与果糖含量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2)在20℃常温处理下,经CPPU处理的果实采后达到可食状态时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蔗糖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0.74%、3.34%、4.42%;同时促进了呼吸高峰的提前,缩短了货架期。(3)在1℃低温贮藏末期,经CPPU处理的果实采后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葡萄糖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3.11%、7.23%、11.11%,且果实硬度下降加快,缩短了采后贮藏保鲜期。综上所述,10 mg/L CPPU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单果质量,提升果实内在品质,同时加快了果实成熟进程,缩短了...  相似文献   

4.
以‘金艳’猕猴桃为试材,在其盛花期将花粉与石松子粉以1∶2、1∶3、1∶4、1∶5、1∶6的不同质量配比对其进行授粉,同时于采收后对果实的横纵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抗坏血酸含量以及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探讨不同质量配比的花粉对猕猴桃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猕猴桃生产中的授粉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花粉与石松子粉以1∶2、1∶3、1∶4质量配比授粉时,‘金艳’猕猴桃均有较高的坐果率,可达90%及以上,且果实品质较好。综合各方面指标,并在节约生产成本的条件下,花粉与石松子粉的质量配比1∶4最佳。  相似文献   

5.
6.
以“兰州软儿梨”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后熟温度条件对“兰州软儿梨”后熟过程中果实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质构及色差的影响,以期探明“兰州软儿梨”的后熟规律,并为其后熟过程的调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低温处理能延缓“兰州软儿梨”的后熟进程,而随着后熟温度增加,“兰州软儿梨”后熟进程加快。16℃处理下,“兰州软儿梨”果实的呼吸高峰出现在后熟第20天,而19、22、25℃处理下果实的呼吸高峰均出现在第12天;不同温度处理果实乙烯释放高峰期均为第12天,且随着后熟温度提高,果实乙烯释放量依次增加;不同后熟温度处理对“兰州软儿梨”果实质构有显著影响,果实硬度呈现“先迅速下降,后缓慢下降”的变化,且后熟温度越高,硬度下降越快;果实肉质的胶着性、咀嚼性变化呈现为16、19℃处理下缓慢下降,22、25℃处理下先迅速下降后缓慢下降;后熟处理温度对“兰州软儿梨”果皮色差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生菜、油麦菜和茼蒿三种菊科叶菜类蔬菜作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贮藏温度对叶菜采后外观品质、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含量和相对含水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叶菜类蔬菜冷藏处理(4℃)的外观及其生理品质都比常温(25℃)处理好,在4℃条件下贮藏,能有效减缓外观品质的变化,降低硝酸盐的积累,抑制叶绿素的分解和丙二...  相似文献   

8.
不同贮藏温度及包装对莲雾采后生理和贮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雾Syzygium spp.,是桃金娘科Myrtaceae蒲桃属植物。莲雾果实色泽美观,富含营养,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汁饮料、果酱等产品。莲雾为热带水果,果皮极薄,果肉含水分多,不耐贮藏。本试验采用不同贮藏温度和包装处理莲雾果实,研究其对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对于解决莲雾果实的贮运问题,提高莲雾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猕猴桃幼果期钙处理对果实贮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以中华猕猴桃品系湘酃80-2为试材,在幼果期进行浸钙处理。结果表明:不同钙处理能不同程度地延长猕猴桃果实贮藏期,其中以0.5%Ca(NO3)2处理对果实贮藏中品质的综合效果最好;0.5%Ca(NO3)2+100mg.l^-1萘乙酸能显著提高果实硬度与贮藏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菇娘为试验材料,采用4、8、12℃及室温(均温28℃)贮藏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菇娘贮藏品质(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采后生理(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温度对菇娘果实品质和采后生理影响不同,在室温下品质和生理变化最快,其次是12℃,变化最小的是4℃。贮藏温度对菇娘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有显著影响,低温有利于减缓菇娘品质的下降速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菇娘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不断增加,SOD活性不断降低,低温贮藏有利于抑制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增加,同时保持较高的SOD活性。4℃和8℃贮藏均能提高菇娘的贮藏品质和生理活性,以4℃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1.
以京白梨果实为试材,研究了4种不同贮藏温度下京白梨果实后熟过程中的生理变化情况,以探讨环境温度对果实后熟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0℃下京白梨果实不能完成后熟;6℃下果实能够正常后熟,货架期可延长1个月以上,但后熟品质差;12℃和20℃下的京白梨果实正常后熟,表现出其特有的风味,12℃下后熟启动比20℃延迟3d左右,果实货架期延长6~9d。  相似文献   

12.
李腾飞  黄森  张继澍 《北方园艺》2011,(16):185-187
以‘亚特’猕猴桃为试材,研究了1-MCP处理对果实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够抑制猕猴桃果实采后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增加,推迟果实乙烯和呼吸峰出现的时间,降低乙烯和呼吸峰值;抑制猕猴桃果实硬度和淀粉含量的下降,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和葡萄糖含量的上升速度,但对VC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1-MCP处理对‘亚特,猕猴桃有良好的贮藏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冰脆李"为试材,研究了1、5℃以及室温贮藏对"冰脆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过程中果实硬度、有机酸及维生素C含量均逐渐下降,而可溶性糖含量也上升缓慢,贮藏期延长,且1℃冷藏保鲜优于5℃。  相似文献   

14.
钙和萘乙酸对猕猴桃果实贮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丽萍  陶汉之 《果树科学》1996,13(2):115-116
室温条件下,10mg.l^-1NAA、0.5%CaCl2、5%CaCl2和5%CaCl2与10mg.l^-1NAA混合使用均缩短猕猴桃果实贮藏期,而0.5%CaCl2与10mg.l^-1NAA混合处理能延长果实贮藏期。  相似文献   

15.
陈蔚辉  赖银珠 《食用菌》2006,28(5):59-61
比较了不同温度下鸡腿菇的贮藏寿命及其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鸡腿菇在16~22℃、10℃和6℃ 3个温皮下贮藏,其贮藏寿命分别为2,5d、7,5d和8,5d;鸡腿菇是一种呼吸跃变型食用菌,6~10℃低温明显抑制其呼吸速率,延缓了菇体的物质代谢,较好地保持了菇体的商业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不同贮藏温度对双孢蘑菇采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双孢蘑菇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贮藏环境可以抑制双孢蘑菇的水分丢失、感官品质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和褐变等现象的发生。当相对湿度为95%时,双孢蘑菇较适宜的贮藏温度为0~5℃。  相似文献   

17.
贮藏温度对红桔采后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种不同温度(-2、3、8、13℃)下用聚乙烯薄膜袋单果包装贮藏红桔(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结果表明:(1)较佳的贮藏温度和贮期是在3℃下为60—80天,8℃下为40—60天,13℃下为30—40天;在一定贮藏期内,贮温3℃比8℃和13℃优越,但在3℃下贮藏后果皮色泽欠佳。(2)随贮藏时同延长,果实乙醇含量上升。3℃下至贮藏后期(80天),果实发生“水肿”(生理病害)。(3)3℃贮藏能明显地降低果实的呼吸率,减少可滴定酸和维生索C的损失,并能抑制青绿霉病的滋长;随温度升高,呼吸作用加强,加速了酸和维生素C的损失,并导致果实浮皮枯水和黑腐病菌的侵染。  相似文献   

18.
猕猴桃幼果期钙处理对果实贮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中华猕猴桃品系湘酃80-2为试材,在幼果期进行浸钙处理。结果表明:不同钙处理能不同程度地延长猕猴桃果实贮藏期,其中以0.5%Ca_2(NO_3)_2处理对果实贮藏与品质的综合效果最好;0.5%Ca(NO_3)_2+ 100 mp·l~(-1)萘乙酸能显著提高果实硬度与贮藏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以鲜食紫苏为试材,采用常温、2、4℃和6℃贮藏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贮藏期间品质指标的影响,并结合动力学模型和Arrhenius方程来构建基于特征指标的货架期预测模型,对所构建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以期为鲜食紫苏的采后贮运和货架期的调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鲜食紫苏在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其采后品质会产生显著差异(P<0.05),低温条件下贮藏,可显著延缓鲜食紫苏采后品质的劣变(P<0.05),以品质指标的优劣来考量,鲜食紫苏以2℃下贮藏较为理想。基于失重率和可溶性糖为特征指标构建的鲜食紫苏货架期预测模型,经验证分析,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5%,模型拟合准确性较高,可用于鲜食紫苏在2~25℃范围内贮藏时货架期的预测。  相似文献   

20.
以"京白梨"为试材,通过控制后熟的进程,感官检测"京白梨"的色泽、硬度变化规律,探讨"京白梨"的色泽、硬度变化与果实的综合品质变化和达到最佳食用品质的时期。结果表明:果实色泽由绿转黄并持续3~5d时间,硬度在(3.9~5.9)×105 Pa范围内是"京白梨"的质地、糖酸比、香气、风味等综合品质最佳时期;出库早,后熟的时间长;采后立刻出库,需要13~15d达到最佳食用品质;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出库后需要后熟的时间不断缩短,贮藏90d,后熟9~12d;贮藏120d,后熟7~9d;贮藏150d,后熟6~8d,即可达到最佳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