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5%烯啶虫胺超低容量液剂防治稻飞虱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稻飞虱低龄若虫盛发高峰期,每667 m2用5%烯啶虫胺超低容量液剂100~200 mL,药后7 d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达90%以上,对水稻安全,该药剂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5%烯啶虫胺超低容量液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为该产品的推广和使用提供全面可靠的资料,根据“绿色农药创制及其在水稻、茶树主要病虫害防控上的应用”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天柱县植保植检站于2013年在凤城镇团结村用5%烯啶虫胺超低容量液剂对水稻稻飞虱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3.
评价25%环氧虫啶WP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确定适宜用量及其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25%环氧虫啶WP对稻飞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该药对水稻生长安全,对其他有益生物未见药害。建议用25%环氧虫啶WP有效成分360 g/ha于稻飞虱若虫发生盛期兑水600 L对水稻喷雾。  相似文献   

4.
烯啶虫胺10%水剂是最新投入市场的烟碱类新一代杀虫剂品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进一步验证其防治稻飞虱、烟草蚜虫田间防治效果,为楚雄州水稻、烟草生产使用新型药剂提供应用技术依据,2010年进行该项试验,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烯啶虫胺10%水剂防治大棚蔬菜烟粉虱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保护地蔬菜烟粉虱发生程度呈逐年加重的趋势,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爆发,大爆发等局面;由于烟粉虱抗性发展很快,变种增加如B型烟粉虱、H型烟粉虱等,一般化学药剂效果均不理想,在蔬菜田寻找一种防效好,见效快,同时又环保的农药剂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烯啶虫胺10%水剂防治烟粉虱的效果作了试验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10%烯啶虫胺SL、25%环氧虫啶WP等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效,2015年在邕宁区中和乡对稻飞虱进行了2种低毒药剂的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0%烯啶虫胺SL 200 g/ha和25%环氧虫啶WP 360 g/ha,兑水750 kg/ha均匀喷雾皆对稻飞虱有理想的防效,且对水稻安全,可用于防治稻飞虱。  相似文献   

7.
25%环氧虫啶可湿性粉剂与对照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进行药效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5%环氧虫啶可湿性粉剂对稻飞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该药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水稻生长安全,对其他有益生物未见影响.建议使用时,用25%环氧虫啶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360g/hm2于稻飞虱若虫发生盛期兑水600L对水稻粗水喷雾.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为流动相,使用ZORBAX C18 5μm为填料的不锈钢柱和紫外波长检测器,检测波长260nm,对啶虫脒.烯啶虫胺25%可湿性粉剂进行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方法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34、0.053,变异系数为0.668%、0.263%,平均回收率为99.69%、99.69%,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0.999。  相似文献   

9.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2%氟啶虫胺腈SC对柑桔红蜡蚧的防效较好。使用4 000倍~5 000倍液,药后14d平均防效在66.05%~81.10%;药后21d平均防效在74.51%~86.11%;药后28d平均防效在80.27%~91.73%。随着高效农药杀扑磷因高毒在柑桔上禁用后,防治红蜡蚧可优先选用22%氟啶虫胺腈SC 4 000倍,在若虫孵化高峰期均匀喷雾,能有效控制红蜡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0.3%苦参碱水剂防治晚稻稻飞虱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表明:植物源杀虫剂0.3%苦参碱AS1500倍液对晚稻后期高密度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效,药后1、3、7d的防效分别达到87.5%、92.9%和95.9%,均优于80%敌敌畏、25%扑虱灵、10%吡虫啉等常规药剂,防效差异性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英 《广西植保》2010,23(4):17-18
2009年9月在北流市新圩镇进行了50%吡蚜酮WP防治稻飞虱试验。结果表明:50%吡蚜酮WP对稻飞虱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测试的3种剂量防治稻飞虱药后2~14d的防效可达到83%~95%,速效性较好,持效期可维持在14d以上,对水稻安全,是一种较理想的防治水稻稻飞虱新药剂。  相似文献   

12.
宋举仁  杨宏 《广西植保》2011,24(1):24-25
试验采用江苏盐城双宁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25%吡蚜酮WP与25%噻嗪酮WP、10%吡虫啉WP进行防治稻飞虱的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WP 24g/667m^2对稻飞虱的防效达97.0%,显著高于25%噻嗪酮WP 50g/667m^2和10%吡虫啉WP 20g/667m^2。因此,25%吡蚜酮WP在防治稻飞虱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建议每667m^2用24g对水60kg喷洒水稻。  相似文献   

13.
晚稻分蘖期通常同时受到褐飞虱、第3代二化螟、第5代稻纵卷叶螟的危害,选择几种广谱性高效农药进行防治,其中以80%锐劲特WG的综合防治效果较好,每667m^2施用3-4g,对褐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71%~99.42%、90,57%~95。83%、93.95%~95.2%;48%乐斯本EC的综合防治效果次之,每667m^2施用150ml的防效分别为92.81%~72.25%,85.75%~93.38%;以上2种药剂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80%敌敌畏EC120ml加20%三唑磷EC 120ml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3.6%广谱型杀虫双颗粒剂防治甘蔗螟虫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用新型低毒药剂3.6%广谱型杀虫双GR防治甘蔗螟虫,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甘蔗螟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分别在甘蔗苗期和在甘蔗生长后期用药1次对螟虫的防治都表现出较好的防效,防效达到54.3%以上,较当地蔗农防治甘蔗螟虫惯用药剂3%呋喃丹GR防治效果好,可作为高效低毒新型药剂在蔗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善思纳米航空农药水性制剂200 mL/667m2防治稻飞虱药效对比试验,在早稻中期和中后期各喷雾1次,对第三、第四代稻飞虱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优于对照药剂和农户自用药剂防效,且持效期长,可将早稻后期稻飞虱控制在为害损失水平之下并获得增产,表明该药剂是应用植保无人机进行稻飞虱飞防的理想药剂,可以在水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烯啶虫胺对褐飞虱的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烯啶虫胺亚致死浓度对处理当代褐飞虱及其子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烯啶虫胺亚致死浓度LC_(15)(0.011 mg/L)处理褐飞虱3龄若虫,其发育历期显著延长,成虫羽化率显著下降,单雌产卵量从226.6粒下降到176.4粒,产卵期也显著缩短;子代的发育历期比对照组显著缩短,而子代的产卵量、产卵期和成虫寿命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子代种群数量趋势指数与对照组也无明显差异。上述结果表明,烯啶虫胺亚致死浓度处理对当代褐飞虱生长发育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子代发育历期缩短可能使褐飞虱存在一定的再猖獗风险。  相似文献   

17.
5%醚菊酯展膜油剂配制及其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对溶剂及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和配伍,确定了5%醚菊酯展膜油剂的最优配方(各组份的量用质量分数表示)为:醚菊酯5.0%;溶剂月桂酸甲酯50.0%;OP-4、OP-10、2201和十二碳醇酯以质量比4∶ 4∶ 3∶ 9复配,总质量分数为10.0%;大豆油35.0%。所配制的5.0%醚菊酯展膜油剂外观透明,经热贮(54 ℃±2 ℃)14 d后无沉淀、结晶和分层现象,热分解率为0.10%;35 ℃时的表面张力为28.33 mN/m,滴施在水面时的油/水界面张力为0.11 mN/m;能够在水面快速铺展,滴加量1.28 μ L时,铺展速度为9.29 cm/s,铺展面积达到1 882.74 cm2。使用时无需喷雾,只需将药剂瓶置于水田上方,药剂即从滴出孔自行滴下,迅速铺展于水田表面。田间施药7 d对稻飞虱的校正防效达到78.5%。  相似文献   

18.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对稻纵卷叶螟有很好药效。室内试验,6000倍液和8000倍液对2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和96.66%,对4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9.82%和84.97%;田间试验,在大部分幼虫为3龄期前用药1次,药后15d,防效分别达97.28%和94.98%。  相似文献   

19.
罗标  曾念富 《广西植保》2010,23(3):19-21
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施用2.5%五氟磺草胺SC 40ml+10%氰氟草酯EC 40ml防除机插稻田杂草,对稗草、千金子、双穗雀稗、鸭舌草、节节菜、水苋菜、陌上菜和母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防效达91%~100%,尤其对千金子防效优异。  相似文献   

20.
烯啶虫胺在水稻和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D)测定了烯啶虫胺在稻田水、土壤、水稻植株和糙米样品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田水样品用二氯甲烷萃取;土壤样品用水提取后经二氯甲烷萃取;水稻植株和糙米样品依次用水、丙酮提取,提取液经液液萃取及柱层析净化;HPLC-UVD检测。当烯啶虫胺在田水和土壤中的添加水平为0.1~5 mg/L和0.1~5 mg/kg,在植株和糙米中的添加水平为0.2~5 mg/kg时,其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7.2% ~10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 (RSD)在1.9% ~12.9%之间。烯啶虫胺在稻田水、土壤、植株和糙米中方法的定量限(LOQ)分别为0.1 mg/L和0.1、0.2、0.2 mg/kg,检出限(LOD)分别为0.04 mg/L和0.04、0.08、0.08 mg/kg。温室模拟消解动态试验结果显示,以推荐使用高剂量的20倍(有效成分1 500 g/hm2) 施药,烯啶虫胺在稻田水、土壤以及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动态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半衰期分别为0.58、3.31及2.70 d,消解速率较快。最终残留试验表明,于大田分蘖期按推荐使用高剂量的1.5倍(有效成分112.5 g/hm2)分别施药3次和4次,间隔期为7 d,距最后一次施药7 d后采样,糙米中烯啶虫胺的残留量均低于LOD值(0.08 mg/kg)及日本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值(0.5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