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浅谈毛乌素沙地治理与混交造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乌素沙地的地理位置不同,形成区域小气候,给营造纯林带来不利,因此,倡导在毛乌素沙地大面积营造混交林。文章概括介绍了毛乌素沙地的基本情况、历年的治理情况、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重点阐述了在毛乌素沙地营造混交林的好处。  相似文献   

2.
沙柳林地适宜植被覆盖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主要探讨沙柳林地植被覆盖率与其防网固沙及水文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毛乌素沙地条件下,沙柳林地的适宜植被覆盖率为25%-45%。  相似文献   

3.
毛乌素沙地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毛乌素沙地2000、2005、2007、2010年的TM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对毛乌素沙地近10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⑴在时间尺度上,2000-2010年毛乌素沙地裸露地、低覆盖草地和耕地面积减少,高、中覆盖草地、林地和居民工矿用地面积增加,水域无明显变化。⑵在空间上尺度上,2000-2010年,毛乌素沙地北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较明显,其中在东北部,大部分由耕地转为林地,在西北部,部分中覆盖度草地转为耕地。⑶2000-200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增加最多的是中覆盖度草地,净增加7 598.84 hm2,主要由26 255.3 hm2的低覆盖度草地和3 550.41 hm2的裸露地转入;2005-2007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增加最多的是高覆盖度草地,净增加7 584.81 hm2,主要由6 074.43 hm2的裸露地和3 083.12 hm2的中覆盖度草地转入;2007-201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增加最多的是林地,净增加37 978.01 hm2,主要由35 488.96 hm2的耕地和2 640.42 hm2的高覆盖度草地转入。  相似文献   

4.
毛乌素流动沙地植物的水分关系与适宜种植规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丘植物水会关系是确定毛乌素沙地流动沙丘适宜植被覆盖度的主要因子。根据植物耗水量的计算来确定适宜的植被盖度,其结果表明,臭柏的盖度的67%-85%,樟子松为62%-80%,旱柳眯27%-80%,沙柳为46%-75%,杨柴为14%-80%-柠条为31%-50%,籽蒿为46%0-65%,油蒿为30%-70%,植物最大盖度值常出现在沙丘丘脚或覆沙滩地,这些区域的土壤水分状况比较好。  相似文献   

5.
毛乌素沙地土壤水分的影响因素及消长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毛乌素沙地土壤水分消长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鉴于此,提出了确定毛乌素沙地合理植被覆盖率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1资料来源6O年代中期,在毛乌素沙地推广栽植合作杨。该树种在沙区是防护林带的主要树种。它栽植在沙区7个立地类型上(见表1)。其中:固定、半固定、丘间地、平沙地立地类型占调查总标准地数的66.7%,黄士梁、盖沙黄士梁立地类型占8.O%,立地条件较好的阶地、湿滩、干滩、河漫滩立地类型占254%。所以,在毛乌素沙地合作杨大多数是栽植在立地条件较差的立地类型上。表1各立地类型合作杨调查标准地块数分布合作杨主要栽植在毛乌素沙地的南半部,包括陕西的榆林地区,宁夏的灵武县、盐池县、陶乐县。根据合作场在各县(市)分布的数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榆林毛乌素沙地低效防护林地调查、研究和分析试验,对樟子松和沙地柏2种树种进行造林试验,采用不同的造林方法和措施对比,总结出榆林毛乌素沙地低效防护林改造的新技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国土绿化》2006,(7):1-1
经过长期治理,我国北部的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区域内年降雨量250毫米以上,地下水资源丰富,具备自然修复与沙化治理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科尔沁沙地及其周边地区的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506万公顷减少到现在的420万公顷;占毛乌素沙地面积近一半的陕西榆林市林草覆盖率由0.9%提高到25%,全市境内860万亩流沙有600多万亩得到固定、半固定,实现了地区性的荒漠化逆转。  相似文献   

9.
宝日勒岱,1946年出生在地处毛乌素沙地的乌审旗嘎图苏木一户普通牧民家庭里。几十年来。他以蒙古族憨厚、朴实、执着的胸怀.为治理毛乌素沙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退休后又承包治沙造林.成为大户承包治沙造林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分析毛乌素沙地自然经济条件和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的基础上,对于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进行探讨,提出构建以固沙林为主的林业生态体系,以户为基本单位,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农林牧相互结合,具有高效开放的产业体系,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综合治理毛乌素沙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沙打旺蒸散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土壤蒸渗计,在毛乌素沙地进行沙打量蒸散量试验,经过5年的试验研究,得出了沙打旺的蒸散量,蒸散特征值和蒸散规律,利用彭曼公式,推求了当地潜在滕发量和作物系数Kc值。  相似文献   

12.
毛乌素沙地沙化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分析沙化土地现状及危害的基础上,制定毛乌素沙地建设重点及主攻方向,提出工程治理措施及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3.
毛乌素沙地辐射平衡的年变化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乌素沙地是中国研究和治理的几大沙漠之一。这一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年总辐射量约6,280MJ.m^2-,自然植被的总产量仅为60kg/km^2,太阳能利用率大约占0.5%,因此,摸清植物与辐射因子之间的关系,对植物高产理论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林岩 《内蒙古林业》2005,(5):F003-F003
春风送暖,鄂尔多斯大地又迎来了节日般的春季植树造林活动。在茫茫的库布其沙漠、浩瀚的毛乌素沙地,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相似文献   

15.
绿色植被是生态系统的核心,是维持生态平衡的支柱,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有极其重要的防风固沙功能。为了搞好毛乌素沙地南缘盐池中部沙地的生态建设,加快该区植被重建与恢复的速度,引进更适合当地植被重建的树种,营造合理的林分结构,对该地区的植被型与组成以及演替规律的探讨至关重要。本通过调查分析,对毛乌素沙地南缘盐池中部沙地的植被类型及植被演替特征做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毛乌素流动沙地植物分布及盖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毛乌素沙地绿化过程中如何确定流动沙地中适宜植被覆盖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总是伙解决这一问题对一些沙生植物的自然分布及盖主进行了探讨,由于流动沙地中土壤的水分条件较好,可选择其最大的盖度值为种植盖度。  相似文献   

17.
毛乌素沙地地下水水位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通过对毛乌素沙地地下水水位的观测研究,统计分析其年间及日变化过程,以及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探讨了下水水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建立毛乌素沙区天然柳湾林自然保护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柳湾林是毛乌素沙区特有的生态系统,曾在毛乌素沙区农牧业经济发展中有过突出贡献。然而由于历史上的多次放牧开垦和频繁的战争破坏,使柳湾林分布面积缩小,到解放前夕,其面积仅剩约66.67万hm^2。柳湾林的骤减和死亡,使沙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建立柳湾林自然保护区,采取有效的复壮措施,是恢复柳湾林生态系统的极好途径,如果柳湾林面积能恢复到解放初的66.67万hm^2,那么毛乌素沙地治理就至少完成了40%。柳湾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就能发挥其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功能和作用。不仅能推进毛乌素沙区经济发展,而且将有利于促进毛乌素沙区的治理,提高沙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调查,分析毛乌素沙地泥炭分布,储量及其理化性质的 ,进行了栽培试验,并论证了在当地开发应用的广阔前景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在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的盐池沙地,采用植物固沙并结合人工封育措施建立稳定的沙地人工植被是防治该地区沙漠化的根本途径,但是沙区干旱缺水的自然环境不仅影响着植被的建立。也影响着植被的稳定,而沙地土壤水分状况是影响固沙植被的主要因子。因此,研究不同植被条件下的土壤水分状况,对建立合理稳定的固沙植被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