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电气化》2003,(6):45-45
多相交流输电技术是指相数多于 3相的输电技术 ,如 6相、12相等 ,这种输电系统的优点是在线路输送同样的功率下可节省线路走廊和占地面积 ,使输电线路更加紧凑。1973年国际大电网会议首次有论文推荐把多相交流输电用于电力系统 ,尔后在世界上建立了多个试验基地 ,例如 1987年美国 PIT在其马尔太试验基地建设了 6相和 12相试验线路。 1992年纽约州的电气与煤气公司 (NYSEG)和美国电力研究院等单位在 NYSEG系统纽约的滨黑姆登附近将戈得到奥克代尔之间已建成的双回 115 k V三相交流线路改造成单回93k V(线电压 ) 6相输电线路 ,全长2 .4 …  相似文献   

2.
泰国曼谷地区现有的输变电系统 ,按泰国电力总署的扩建计划 ,要求将现有的 2 30 k V输电线路中的 4条改造成 5 0 0 k V线路 ,其总长度达 80 km。这次扩建改造项目 ,是采用紧凑型技术架设新 5 0 0 k V双回线路 ,并参照了美国邦维尔电力局的设计 ,放宽了某些设计标准 ,并在现有线路走廊上施工泰国500kV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  相似文献   

3.
10 k V配电线路或 35k V输电线路 ,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一相金属性接地 ,变电所交流绝缘检查装置动作 ,发出予告警铃信号 ,接地光字牌亮 ,三相交流电压表指示不正常 ,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为对地电压的3倍 ,即由 6 k V升到 10 k V线电压 ,接地故障相电压指示为零。靠拉路或其他仪器即可找出故障线路而非金属性综合接地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母线三相电压不平衡现象 ,甚至也能发出预告警铃信号、接地光字牌亮 ,使线路不能运行。这种综合性接地靠拉路或其他仪器是很难找出故障线路和故障点的。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原因和处理办法。1 综合性…  相似文献   

4.
正输电线路故障大多数为绝缘子闪络形成的瞬时性故障,因此,提高重合闸的成功率对于保障输电线路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单相重合闸是指当线路上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保护动作只跳开故障相的断路器并单相重合,当单相重合不成功或多相故障时,保护动作才跳开三相断路器,不再进行重合。运行经验表明,在220 k V及以上的线路上,由于线间距离大,其中绝大部分的故障是单相接地短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发生故障的一相断开,然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实现了快速有效的发展,220k V输电的线路在整个电力行业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现阶段露天的线路中,大多为220k V的输电线路。由于外界因素的不稳定性,220k V线路经常出现各种问题,甚至出线各种输电事故。因此如何做好220k V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村电气化》2016,(5):12-12
正4月8日,在福建寿宁县、闽侯县境内,近百名检修人员在百米高空对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检修。至此,福建首条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浙北—福州1000 k 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都榕线Ⅰ路、Ⅱ路首次C级检修正式拉开帷幕,为即将到来的夏季用电高峰打好基础。据悉,浙北—福州1000 k 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都榕线Ⅰ路、Ⅱ路起于浙江都南站,止于福建榕城站,全线为双回路架设,途经寿宁县、周宁县、  相似文献   

7.
1 故障情况1999年 6月 12日 13时左右 ,龙台 110 k V变电所主控制室突发预告信号 ,值班员从微机中调出故障信号 ,屏幕显示 10 k V龙新 #914线路接地 ,线路对地电压 A相 =8.5 k V,B相 =6 .7k V,C相 =4.9k V,零序电压 U0 =39V,当即 ,值班员对龙新 #914线路进行停电处理并报告局值班调度员 ,值班调度员将龙新 #914线路接地故障情况通知到龙台供电所 ,供电所人员随即对龙新 #914线路进行绝缘电阻测试 ,测试结果 :相绝缘较低 ,且三相不平衡 ,属线路设备引起的间接接地故障。2 故障原因故障发生当天上午 ,10 k V龙新 #914线路换装了一组 3…  相似文献   

8.
文章构建了双极单导线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的仿真模型,采用PSCAD/EMTDC软件对线路输电进行仿真分析与验证。在不改变线路参数情况下,计算220k V等级输电系统的功率、电压传输特性,为发展单导线交直流混合输电技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一、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的基本实践(一 )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进展情况1998、1999年国家计委安排国家电力公司农网建设与改造投资计划为 85 8亿元 ,涉及 2 7个省 (市、区 )。到 2 0 0 0年 5月底 ,已经完成投资 6 96亿元 ,占投资计划的 81%,建设与改造 110 k V变电所 42 3座、线路75 78km,35 k V变电所 16 78座输电线路 185 90 km,10 k V线路 38.3万 km,低压线路 110 .6万 km,更换高耗能变压器 31万台 ,完成配电台区改造 37万个 ,已有 1815个县启动了农网改造工程。全公司系统经过一年多的努力 ,已经完成了国家下…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东部时间 8月 14日下午 4点 15分 (北京时间 8月 15日凌晨 4点 15分 )开始 ,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部联合电网发生了大面积停电事故。事故起因于克利夫兰的一条 345 k V线路因过负荷而掉闸 ,接着又造成俄亥俄州北部的其余 3条 345 k V线路因过负荷而跳闸 ,随后为使俄亥俄州供电纷纷使线路因过负荷而跳闸 ,4时 15分大停电开始。这次大停电共损失负荷 6 180万 k W,其中安大略省损失负荷 2 0 0 0万 k W。这次事故共持续了 2 0多个小时才全面恢复正常供电。造成大停电原因是输电容量不足和设备落后老化及调度管理不好所致。据美国能源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1技术背景电网中输电线路以接地跳闸事故居多,雷雨季节是接地跳闸的高峰。安装避雷器防止输电设备过电压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避雷器本身被击穿,造成的接地事故也是屡屡发生。在保护输电线路及设备免受过电压同时,本身直接承受超额定高压的破坏,有个别避雷器释放超高压雷电流以后,内部损毁,泄漏阀门不能正常闭合或击穿,导致输电线路大面积停电。此类事故多发生在35 k V或10 k V输电线路上。  相似文献   

12.
《农村电气化》2016,(5):30-30
正4月12日,国网辽宁电力顺利完成了沈五线、张五线接入五爱变电站2回6根220 k V电缆交流耐压试验。该线路拥有目前东北地区距离最长的220 k V地下电缆。此次试验首次采用分布式局放检测系统,在耐压时实时监测电缆有无绝缘缺陷,为送电和安全投运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技术保障。这次试验采用的是电缆串联谐振成套耐压装置,国网辽宁电力对此高度重视,制订了严密的试验方案,组  相似文献   

13.
正云南电网公司在开展了一系列利用光纤传感技术对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进行监测的研究基础上,选取了云南省地处高原山区、覆冰情况严重、地质灾害频发的昭通地区,在西衙门变电站以及110 k V西靖线上,建设并试点应用输电线路光纤传感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对输电线路的脱冰跳动、微风振动、线路舞动等进行监测,只要塔体状态、导线状态、环境气象条件等出现变化,第一时间将现场的运行参量提供给值班人员,为值班人员及时有效的获知现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临漳局实际情况 ,谈谈在“两改”中加强降损节能工作的一些做法和措施。1 技术措施(1) 合理规划 ,认真组织实施 :以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为原则 ,对全县电网的布局和结构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改造 ,新建 1座 110 k V变电所和 2座 35 k V变电所 ,消除了供电半径不合理 ,迂回供电的线路。现在全县共有 2座 110 k V变电所 ,9座 35 k V变电所 ,35 k V线路输电距离不超过 2 5 km,10 k V线路供电控制在10 km范围内 ,形成了一个布局合理、运行经济的供电网络 ,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更有利于降损节能。(2 ) 改造线路 :对运行时间长 ,线径…  相似文献   

15.
国外点滴     
气体绝缘高压输电线路自从 1975年第一条连接德国施鲁赫塞一座抽水蓄能电站 ,全长 70 0 m、电压 4 0 0 k V气体绝缘高压输电线路投运以来 ,全世界已拥有气体绝缘输电线路 (GIL )10 0 km以上 ,其中最长的一条线路在日本 ,全长 3.5 km,电压为 2 75 k V。目前 ,正在进行的瑞士日内瓦机场送电线路的改造中 ,将用 GIL 替换一条架空线路 ,以便为其附近的国际博览会展馆扩建提供空间。应用 GIL 的优势 :GIL 与电缆和架空线相比 ,其电阻损耗明显降低 ,并且无需使用无功补偿和冷却系统 ,因而可大大降低运行成本。由于 GIL的输电导线是装在金属…  相似文献   

16.
《农村电气化》2001,(10):12-13
1 基本概况(1) 江阴市供电设备简介 :江苏省江阴市供电公司电网建设至 2 0 0 0年底 ,共有变电所 4 2座 ,其中 2 2 0 k V变电所 5座 ,110 k V变电所 2 0座 ,35 k V变电所 17座 ;主变总容量 2 2 1.9万k VA。 35 k V及以上线路 98条 ,其中 2 2 0 k V线路 12条 ,110 k V线路 30条 ,35 k V线路 5 6条 ,线路总长度为 777km,固定资产 12 .9亿元 ,全社会用电量 4 0 .3亿k W· h,最高负荷为 73.2 6万 k W。(2 )  110 k V南闸变电所概况 :南闸变电所建设规模为 110 k V进线 2回 ,内桥接线 ,主变 2× 4 0 MVA,电压等级 110 / 10 k V,110 k V…  相似文献   

17.
1  10 k V配电线路的特点10 k V配电线路结构特点是一致性差 ,如有的为用户专线 ,只接带一、二个用户 ,类似于输电线路 ;有的呈放射状 ,几十台甚至上百台变压器T接于同一条线路的各个分支上 ;有的线路短到几百 m,有的线路长到几十 km;有的线路由 35 k V变电所出线 ,有的线路由 110 k V变电所出线 ;有的线路上的配电变压器很小 ,最大不过 10 0 k VA,有的线路上却有几千 k VA的变压器 ;有的线路属于最末级保护 ,有的线路上设有开关站或有用户变电所等。2 问题的提出对于输电线路 ,由于其比较规范 ,一般无 T接负荷 ,至多有一、二个集中负…  相似文献   

18.
1 农村电网现状西藏扎囊县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岸 ,全县面积2 157.1km2 ,耕地面积4 4 67hm2 ,辖二镇三乡 ,共 64个行政村 ,总人口 3.5万人。1998年 12月国家投资兴建35k V变电所一座 ,容量为 2×2 0 0 0 k VA( 1台为备用 ) ,35k V输电线路 4 2 km。全县目前乡级通电率为 80 % ,村级通电率为 35%。该县农村 10 k V供电网始建于 1984年 ,因当时资金短缺 ,技术落后等 ,线路材料(横担、电杆 )已严重老化 ,经常出现倒杆、断线、漏电等现象。( 1) 农村电网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供电网络设备陈旧 ,故障频繁 ,配电线路截面偏小 ,延伸长、压降大、…  相似文献   

19.
<正>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Westing house公司的L.Gyugyi在1992年提出,是迄今为止功能最全面的FACTS(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装置。UPFC由两个(或多个)共用直流部分的电压源换流器分别以并联和串联的方式接入输电系统,可以同时或选择性地控制输电线路的电压、阻抗、相位,实现线路有功、无功潮流控制,并可提供独立可控并联无功补偿。UPFC具有灵活控制系统潮流、提高电网传输能力及改善系统稳定性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20.
35 k V华昌变电所是常规变电所 ,有 35 k V进线一条 ,35 k V母线为单母线 ,主变 2× 6 30 0 k VA,最大负荷5 6 0 0 k W,最小负荷 2 0 0 0 k W,10 k V母线为单母线 ,10 k V出线 8条 ,其中一条南华线同 110 k V峡口变电所联络。原设备中 ,35 k V断路器为 DW16 - 35型 ,10 k V开关柜为 GG- 1A型 (就地控制、保护、计量、测量 ) ,主控制室中有电容储能直流系统 ,所用屏、计量屏、中信继、中信控、主变继、主变控 ,35 k V线路继、线路控九块屏。1 改造技术方案用综合自动化装置及前置机部分共三块屏 ,改造原中信、主变、35 k V线路、1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