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村》2008,(6):44-44
国家农业部最近公布的“2007年中国名牌农产品”名录中,浙江省又有5个品牌榜上有名。这五大产品分别为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司的“清溪”牌花鳖(中华鳖)、三门县青蟹行业协会的“三门湾”牌锯缘青蟹、临海市柑桔产业协会的“临海蜜桔”牌柑桔、温岭市箬横西瓜合作社的“玉麟”牌西瓜和安吉县白茶协会的“安吉白茶”牌安吉白茶。  相似文献   

2.
“2 0 5 0 0元成交 !”精致的红木槌在空中划了漂亮的弧形 ,重重落在拍卖台上 ,国家注册拍卖师詹伟进激动地宣布 :“中国安吉野生白茶王头茶拍卖会第一号标的 5 0克野生白茶王头茶拍卖成交。”场上六台摄像机 ,数十名文字、摄影记者将买家上海凤溪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  相似文献   

3.
安吉竹乡以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出了惊世骇俗的安吉白茶树以及安吉白茶。宋徽宗赵佶在茶书《大观茶论》中提及安吉白茶,将安吉白茶钦赐为第一御茶。那么安吉白茶根据现代的分类标准是否真正属于白茶呢?本文将从性状及工艺两部分揭开谜底。  相似文献   

4.
<正>安吉白茶闻名遐迩,多次被评为全国和浙江省金奖产品,仅安吉县白茶年产值已达7.75亿元,已成为安吉农业一个特色支柱产业。通过品牌建设,2008年安吉白茶又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茶农  相似文献   

5.
独特的安吉白茶湖州罗家庆我国白茶树的类别不少,有福建的白毫银针、浙江云和的惠明茶和湖南汝城的白毛茶等等,这些白茶是因成品茶叶保持白色毫毛而得名。而安吉的白茶是因其新芽叶呈白色而成真正的白茶。早在宋赵佶《大观茶论》中就提:“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  相似文献   

6.
1白茶的种植情况 茶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少不了的东西,而茶的品种也很多,白茶是目前最新的茶叶良种,宁波白茶(四明山白茶)已名扬全国,市场售价每kg已超出2000元以上,据说安吉白茶极品茶叶每kg售出5000元的天价.宁海县黄坛镇双峰管理处望海岗计划种植白茶33.5 hm2,现已种植10多hm2,已经开始投产,加工出售的白茶每kg价格为2800元,产品畅销,且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7.
径山镇地处杭州市西北部,是“浙江省茶叶之乡”,全镇茶叶面积:1000hm^2,茶叶年产量3200余吨,年产值1.065亿元,拥有名茶企业15家,年产名茶130余吨。2002年在余杭区科技局等单位的支持下,选择立地条件及小气候较为适宜的径山村萝卜坪地块引进白茶品种进行种植和加工制作技术的探索,来探讨白茶的适应性和适制性,由此增加径山镇茶农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8.
陈绍年 《新农村》2007,(12):13-14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海拔100~900米的山地资源十分丰富,零星杂地、低丘缓坡较多,而且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适宜种植吊瓜。吊瓜根、茎、叶、瓜皮、种子均可供药用,吊瓜籽已成为炒货市场中的佳品,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十分看好。安吉白茶,是茶树优良品种,所制茶叶由于其氨基酸含量高深受消费者喜爱,价格是一般绿茶的2到3倍。白茶适宜在较凉爽的气候环境下栽培,莲都区的山地条件较适宜栽培白茶。自2003年开始,我们尝试吊瓜与白茶立体种植,这种栽培模式既不影响吊瓜生长,又有利于白茶的生产。春季白茶生长较早,一般在白茶春茶生产结…  相似文献   

9.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这是对浙江安吉白茶产业成功的高度赞许与最好诠释。10年前,大竹县便从安吉引种白茶苗。如今,大竹县也因这片叶子做起了一个产业,富起了一方百姓。本文就大竹白茶的发展现状与推进模式做一介绍,以期业界对大竹白茶有一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0.
枞阳白茶种植的气候及土壤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安吉白茶在枞阳县引种的适应性问题,利用安庆枞阳县多年气候资料和茶园土壤肥力指标,通过与白茶原产地安吉的气候、土壤条件对比,分析了白茶在当地种植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枞阳站光温水、土壤肥力符合白茶在原产地的生长要求,适宜种植白茶。春季白茶生长期,枞阳站稳定通过10℃初日比安吉早,与稳定通过15℃初日时间间隔为24 天,略多于安吉站,可以保证白茶白化期的完成;且稳定通过10、15、20℃都有明显的推前趋势,要求提早安排采摘期;水分方面,3 月降水量较少,需要注意水分变化并及时喷灌,5 月较多,不利于茶园的水土保持,应重点防范洪涝灾害;土壤肥力方面,黄公山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和pH都超出或达到白茶种植要求,但缺磷明显,应采取合理播撒CaCO3、混合施肥、保持茶园土壤的湿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广东省新丰县引种安吉白茶为例,根据白茶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新丰县的自然条件及气候特征,得出新丰县光、温、水等各种气候条件适宜白茶生长;虽然存在冻害、干旱、暴雨洪涝的不利因素,但区内因其气候的多样性又有其独特的气候优势,有利于提高白茶产量和品质,非常值得推广种植。为此提出引种安吉白茶优质高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2020,(1)
正提到浙江省安吉县,很多人可能会马上想到安吉白茶,正是这片叶子,让这里的百姓走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致富之路。而提起安吉白茶的发展,就不得不说安吉县农业农村局选派的科技特派员赖建红。赖建红是土身土长的安吉人。1984年从杭州农校毕业后,她一直与茶打交道,情系白茶。扎根基层三十余载,参与和见证了安吉白  相似文献   

13.
安吉白茶是较为珍稀的茶树种质资源,为促进安吉白茶产业进一步发展,现从茶园选址、良种选用、种植规格、移栽定植、大田管理、修剪、白化控制等方面,对安吉白茶种植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白茶的优质、高产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安吉白茶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2017,(1)
<正>浙江省安吉县白茶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占农民年均收入的五分之二,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是安吉县的支柱产业之一。白茶产业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安吉农民收入,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支持了安吉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中国农业产业化的新标杆。1.主要问题(1)产量增加,竞争加剧,安吉白茶面临市场定位分歧安吉白茶能够占居高端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5.
加快热作产业发展推进热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十五”时期热作产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十五”时期,热作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十五”未期与“九五”末期相比,热带作物面积由730万公顷增加到859万公顷,增长18%。总产量由1.1亿吨增加到1.6亿吨,增长45%。总产值由902亿元增加到1344亿元,增长49%。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245元增加到3009元,增长34%。主要热带作物及其制成品出口总量由47万吨增加到108万吨,增长129%。出口总金额由21亿元增加到50亿元,增长139%。具体来讲,“十五”时期热作产业发展主要在以下七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16.
许万富     
正宋茗白茶是安吉白茶品牌茶中的翘楚,也是安吉白茶产业群的传奇。自2007年诞生以来近十个春秋,宋茗白茶的每一次亮相都引来人们惊叹倾慕的目光,集品质、美观、时尚、考究于一体的宋茗白茶系列产品。出类拔萃,不同凡响,特别是集中国茶道、儒家思想于一炉的"天下共茗"和谐、共享、大同的理念思想,极大  相似文献   

17.
浅析安吉白茶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吉白茶是绿茶的白化种,具有优良的口感和药用价值,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安吉白茶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本文对安吉白茶高效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白茶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一、“十五”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热作产业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冲击和挑战,立足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开拓创新,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十五”期末与“九五”期末相比,热作面积由730万公顷增加到780万公顷,增长7%;总产量由1.1亿吨增加到1.4亿吨,增长27%;总产值由902亿元增加到1250亿元,增长39%;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245元增加到3009元,增长34%:主要热作产品出口总量由47万吨增加到108万吨,增长129%;出口总金额由21亿元增加到50亿元,增长139%。“十五”期间,热作生产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信息化进程加快,增长方式发生转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9.
严端详 《中国农垦》2012,(12):50-54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地处长三角几何中心,距上海220公里、杭州60公里,是杭州都市区的西北节点。县城总面积1886平方公里,人口46万人,2011年城市人均收入27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15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6:1。安吉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首个“国家生态县”,2012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8):155-156
安吉白茶凭借其自身优良茶质以及积极的市场营销策略,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就成为国内茶叶产业的知名品牌,推动了安吉县经济的发展,也成为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典型案例。但是随着安吉白茶产业的不断扩展,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安吉白茶也开始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发展已到瓶颈阶段。本文针对安吉白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重新对安吉白茶产业进行市场定位,制定了关于安吉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措施,希望能为安吉白茶产业走出瓶颈期提供一点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