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小粒种咖啡密度为8250株/ha时,产量增加极显著,年产干豆1239.83kg/ha;品种比较中;墨西哥11号(A2)产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参试品种;品种与密度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处理组合A2B2的产量最高,年产干豆为1478.45kg/ha。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苗床施肥,结果表明,肥料用量适宜促进营养元素吸收利用,7~8月份苗木叶片含氮量3.5%~4.0%、含磷量0.2%~0.3%、含钾量1.0%或稍高时,苗木生长良好。在该试验条件下,施P2O5120kg/ha、施纯氮180kg/ha左右,幼苗产量、质量及施肥利润均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湿地松示范林内进行水土保持监测结果显示:造林区全年地表迳流为179.9t/ha,对照区为285.5t/ha,对照区比造林区高58.7%;固体迳流量造林区为0.0731t/ha,对照区为0.1343t/ha,对照区高于造林区83.3%;养分流失量对照区为19.9853kg/ha,造林区平均为11.8085kg/ha,对照区高于造林区69.2%。造林区林木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4.
杨树超短轮伐期经营的生产力及材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方升佐  徐锡增 《林业科学》1996,32(4):334-341
以美洲黑杨2个无性系为供试材料,研究杨树超短轮伐期经营中地上部分生物量生产、分配模式、N、P、K的输出量及材性。结果表明,在3种密度和3种轮伐期的组合中,2个无性系均以造林密度为10000株·ha-1、轮伐期为3年的林分生物生产力最高,I-69杨为10.52t·ha-1·a-1,NL-80351杨约为12.00t·ha-1·a-1;在生物量的分配比率和作为造纸材的经济生物量上也以这种组合模式最为合理,经济生物量最大,I-69杨为7.14t·ha-1·a-1,NL-80351杨为8·47t·ha-1·a-1。养分输出量的多少与林分的生物量生产和分配比率密切相关。轮伐期为3年,密度为10000株·ha-1的林分N、P、K的输出量最高,I-69杨为33.97kg·ha-1·a-1,NL-80351杨为38.50kg·ha-1·a-1,但NL-80351杨每生产1吨经济生物量所输出的N、P、K总量略低于I-69杨。杨树超短轮伐期经营中生产出的木材都可用作中、低档的造纸原料,其中I-69杨的制浆性能优于NL-80351杨。  相似文献   

5.
四平市国营林场苗圃多种经营情况的调查张耀君(四平市林业局)四平市所辖3县1市2区,共33个国营林场苗圃,全市经营林地面积近32万ha,林木蓄积量近1317万m3,森林覆盖率21.2%,1993年底职工人数506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36人,离退休职...  相似文献   

6.
ABT生根粉在经济果木林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ABT生根粉在经济果木林上的应用雷正菊(湖南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长沙,410007)1试验材料ABT1、2、3、4号生根粉,IBA,NAA,板栗,李,油茶,柑桔等经济果木树种。2试验内容ABT生根粉在经济果木林扦插育苗上、造林上和保花保果上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洮河林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白建含,王惠(甘肃省洮河林业局747600)洮河林区总经营面积465236.2ha,林业用地191195.2ha,其中有林地89342.5ha,疏林地6946.4ha,灌木林地41652.9ha,未成林造林地8...  相似文献   

8.
种植方法和种植密度对Ruiru11产量的影响NJOROGE,J.M.等在肯尼亚的3个对比试验区,在小粒种咖啡Ruiru11的头茬生产期,对单干或2干系植法、定植密度在1600—4800株/ha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在所有试验区,无论种植密度如何,2干系植...  相似文献   

9.
开新路迈大步发展高效林果业林柯“七五”以来,云南省玉溪地区林果业发展步伐较快,成效较好。据统计,1986年至1993年的8年间,全区共新栽各种果木林32.5万亩,为1986年前原有果木林11.94万亩的2.72倍;1993年全区果品年产量共计3909...  相似文献   

10.
李是寒地具有早果、早丰、好栽、易管、抗南方品种冲击的高效益树种,目前寒地栽培的晚熟绥季3号在大部地区裂果严重且不离核;龙圆秋季虽果大丰产但品质不尽人意,作者利用寒时栽培的血肉、绥李3号、晚紫3个品种,通过2次杂交,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全离核,晚熟季新品系87-9(吉晚桃李),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11.
在全省4个栽培区栽培试验林833.3ha,系统地进行了品系选择、栽植密度、间作混交、病虫害防治、壮苗培育及林木水分生理、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规律等试验研究,试验期10年。在大面积栽培条件下,北京杨10龄林每公顷平均蓄积183m3以上,在黄土高原半湿润栽培区其生长量均高于其他参试品种或品系,为对照树种小叶杨的340%。10龄林以株行距5m×5m密度型,生长旺盛,是培育中径材的理想密度。林地间作农作物可使林木单株材积生长且提高3.0~3.6倍。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完全随机排列的方法并对9个剑麻品种的生物量,纤维率,抗寒性等综合指标进行分析评定,同时以H.11648为主要试验对象验证生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1)H.11648生长表现最佳,其叶宽较其它参试品种高0.4-1.7cm,纤维率4.65%较其它品种高1.93%-3.48%,仅比东74低0.15%。(2)栽植剑麻合理的整地方式为宽窄行,大行距2.0-3.5m,小行距1.0-2.0m,适宜密度为455  相似文献   

13.
应用多维空间En多向量的理论综合评价方法,对南方型杨树的育苗密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南方型杨树的合理育苗密度为50cm×40cm,平均苗高可达3.10m,平均地径2.8cm,Ⅰ、Ⅱ级苗所占比例68%.经济效益为27235.5/hm2。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采用罗盘你定位测定的方法,对井冈山较大的南方红豆杉天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2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在4.8-5.2之间;属的地理成份多样化,每个群落含有10个以上属的分布区类型,每个属的物种含量为1.3-1.4种。另外,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在较小的区域范围有适度干扰种生境选择规律。群落内部南方红豆杉的分布格局2表现为空间和时间上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抗病速生新杂交种辽宁杨,辽河杨,盖杨的选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美洲黑杨3个CV.与4个欧美杨CV.搭配成7个杂交组合。从1982年始,经11年试验研究,成功地集团选择出辽宁杨、辽河杨、盖杨3个抗病、速生新杂交种。目前已在辽宁省栽植170hm^2,7年生上述3品种材积生长分别比沙兰杨提高1.2、0.8、1.1倍。人工离体接种结构表明,3个杂交新种比沙兰杨发病率低69%-89%。木材气干密度和基本密度分别为沙兰杨的118%-150%和116%-135%。  相似文献   

16.
研究结果表明,黑杨派南方型无性系与苏柳无性系可作为我省在海涂、河滩地发展短轮伐期纸浆林的主要栽培树种,3年生高密度林分平均胸径大于5cm,树高8m,蓄积100m3/hm2以上,纯收入1000元/hm2,杨树造林密度可选择(1×3)、(2×2)m,柳树(1×1.5)、(1×2)m,3年生林分已达到工艺成熟和经济成熟。  相似文献   

17.
冷箭竹更新幼龄无性系种群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应用构件生物种群理论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猎主要栖息地的冷箭竹自然更新幼龄无性系种群的生物量结构,并探讨了种群生物量与生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冷箭竹自然更新种群生物量平均为495.962kg/ha各器民生物量的排序为竹秆〉竹枝〉根系〉竹叶〉地下茎,不同龄级生物量表现出正态分布格局,3、4、5、6年生生物量这362、393kg/ha,占总量的80.29%,1、2年生和7、8、9、10年生生物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李、桃、柿、枇杷、葡萄、板栗等 3 6个品种的品比试验显示 ,南方果木林不但品种间的产量差异很显著 ,并且同一品种不同的地理种源对产量的影响也很大。在本地 ,桃、李引进的品种表现较本地种差。引进的枇杷 ,如大红袍、解放钟等表现好。柿子以禅寺元、灯笼柿、腰带柿为好。葡萄白香蕉、北醇产量高。板栗以九家种、石丰、铁粒头产量高。  相似文献   

19.
在桃源县小苏村二组开展以发展果木林为主的农、林、牧、副、渔产业与沼气紧密结合的庭园林业结构模式系统研究,8年后,森林覆盖率由10.92%提高到51.24%。庭园林业生态结构类型模式平均单位面积产值达6.14元/m^2,最高达11.88元/m^2,人均林果收入由30元提高到982.32。  相似文献   

20.
引种栽培研究表明,秃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我国南方中、低山区的气候和土壤。四川盆地秃杉人工幼林年平均高生长量达1.0m,胸径生长量1~1.3cm;江苏、浙江良好立地,5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分别3.12m和3.5m。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为秃杉扩大引种栽培的最适引种区;南方中低山丘陵区显示出速生潜力。秃杉造林采用1~2年生优质壮苗,带状整地,株行距1.5m×1.5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