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0 3年 4月中旬 ,荷兰 Erasmus大学的研究人员把从 SARS病人分离到的新型冠状病毒接种于猕猴 ( cynomolgusmacaques) ,发现猕猴出现了与人的 SARS相似的症状 ,从而证明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是导致 SARS的病原 ,同时建立了 SARS的第 1个动物模型。最近 ,科学家报道了 3种新的可用于抗 SARS药物筛选和疫苗研究的动物模型。一种是由美国 NIAID( U .S.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的研究人员建立的小鼠动物模型 ,研究人员把 SARS病毒喷到小鼠的鼻腔中 ,发现小鼠虽然不发病 ,但是 SARS病毒能在小鼠体…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病毒学家们发现机体感染某一种病毒后,会产生与抗体无关的病毒之间的干扰现象(Interference)。1957年Isaacs和Lindenmann在研究中发现,用灭活的流感病毒接种鸡胚囊膜后,其培养基具有干扰病毒增殖的活性,这表明灭活的流感病毒作用于细胞后,细胞产生了一种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因子,这种因子能作用于其他细胞并干扰病毒的复制,  相似文献   

3.
甘草中的甘草酸以18H两种构异差向异构体存在(即α体和β体),β体为甘草中的主要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α体.甘草酸二铵(甘利欣)为α体制剂,具有明显的降酶、抗炎作用;近期,德国学者发现,甘草甜素对SARS病毒有抑制作用,亦可抑制其他病毒的生长,包括疱疹病毒,还可抑制培养细胞内HIV的复制.实验结果表明:(1)添加0.1%甘草粉可降低仔猪大肠杆菌的发病率,提高仔猪成活率,抗病能力;(2)饲料中添加0.1%甘草粉可降低猪群应激反应;(3)饲喂甘草粉后,猪群毛色发亮,皮肤红润,体质健壮,免疫力和抗病力增强,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甘草常见于一些处方猫粮的配方中,但其对猫肾脏毒性作用尚无研究。本研究分析了甘草乙醇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并通过细胞模型分析了提取物对猫肾脏细胞CRFK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甘草乙醇提取物中多糖含量较高,在24 h作用时间内,高浓度提取物(≥200μg/mL)对猫肾脏细胞CRFK细胞活力、中性红吞噬能力有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贴壁细胞的总蛋白含量,低浓度(50μg/mL)提取物对CRFK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50μg/mL甘草提取物长期作用(96 h)对CRFK细胞活力有显著促进作用。研究提示,家猫长期采食含有适当量甘草的处方粮不会对其造成肾脏毒性,但需要进一步体内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5.
<正>1957年,英国病毒学家A.Isaacs和瑞士微生物学家J.Lindenmann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究流感病毒感染现象时发现,病毒感染的细胞能产生一种因子,这种因子作用于其他细胞能干扰病毒的复制,因而命名为干扰素(IFN)[1]。干扰素是一类能诱导人及动物细胞产生多种广谱抗病毒蛋白的类激素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生物学活性,以及广谱、高效和非特异性等特点。目前,在医学领域干  相似文献   

6.
甘草多糖和甘草酸对NDV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甘草中提取甘草多糖和甘草酸,进行抗病毒活性比较。用MTT法比较了它们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生长及以三种加药方式(先药后毒、先毒后药、药毒同时)抵抗新城疫病毒(NDV)感染细胞的影响,并用平均病毒抑制率比较甘草多糖和甘草酸的抗病毒活性。结果表明,先药后毒,甘草多糖能显著抑制NDV感染细胞(P0.05),平均病毒抑制率为60.6%;先毒后药,甘草多糖和甘草酸都能显著抑制NDV感染细胞(P0.05),其中甘草多糖的平均病毒抑制率为74.28%,甘草酸为62.3%。通过平均病毒抑制率比较,表明甘草多糖的抗病毒活性优于甘草酸。  相似文献   

7.
甘草甜素对破伤风毒素的体外中和作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草(Radix Glycyrrhizae)为我国传统的解毒中草药。在公元开始纪元时,《神农本草经》就记载甘草能“解毒”。梁代《名医别录》更进一步指出,甘草“解百药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草的有效成分为甘草甜素(Glycyrrhizin),甘草对士的宁等某些药物中毒、食物中毒、体内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8.
禽类干扰素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简介自 1 892年 Ivanowsky发现病毒后不久 ,病毒学家们就发现了一种与抗体无关的病毒之间的干扰现象 (Interference)。干扰素 (Interferon,IFN)就是在1 93 5年 Isaccs和 Lindenmann[1] 研究禽流感病毒的干扰现象时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中发现的一种具有干扰病毒繁殖作用的因子。 1 96 3年 Lampson等纯化了这种因子 ,证明其分子量为 2 0~ 3 4 KD的蛋白质。之后研究者对人类及哺乳类动物的干扰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研究表明干扰素是一类能诱导人及动物细胞产生多种广谱抗病毒蛋白的类激素蛋白 ,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  相似文献   

9.
本月初,当蒋华良和RolfHilgenfeld步入北京饭店宽阔的走廊时,他们立刻发现彼此能交谈的内容如此之多。现在,他们希望能在引起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的研究方面展开合作。这一有计划的项目只是东道主加强国际合作、以应对这种神秘疾病重拳出击的典范之一。蒋是上海材料医学研究所药物发掘和设计中心的领头羊,Hilgenfeld是德国Lübeck大学的结构生物学家。二人在北京参加了6月3-4日由中-德科学发展中心组织的研讨会,这个会议是为了鼓励SARS研究者们加强合作。德国代表团的14位成员来到北京后发现,北京的市民和旅游者对SARS的恐…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研究出首例抗SARS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 ,我国一些地区相继发生了非典型肺炎 (SARS)疫情 ,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针对SARS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国家集中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优势力量 ,运用多学科手段 ,对SARS病原生物学、致病机理、疾病控制原理和关键技术开展了系统、深入研究 ,其中武汉大学现代病毒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在加拿大科学家发表SARS病毒基因序列后 ,经 1个半月的联合攻关 ,在世界上首次研究出抗SARS多肽药物 ,它可以阻断SARS病毒侵入人体细胞 ,具有预防和治疗两种功能。鉴于此 ,南京农业大学杜念兴教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给我们以深思与启迪。  相似文献   

11.
最近德国病毒学家巴拉克·维尔纳在艾滋病研究方面提出一个新的设想:采用蜂毒破坏病人体内艾滋病病毒促进剂对病毒的转录,从而根除病毒扩散体系。巴拉克·维尔纳是德国诺海贝格卫生和环境研究中心的病毒学家,他在对艾滋病病毒的研究中发现,艾滋病病毒的化学结构类似于蜂毒的结构,由此萌生出以毒攻毒、利用蜂毒对付艾滋病的设想。蜂毒是蜜蜂针刺上分泌的一种毒汁,这种毒汁可以保护蜜蜂不受微生物侵害。维尔纳在实验中确认,蜂毒可以通过破坏艾滋病病毒促进剂的方法阻止病毒的扩散。促进剂是沟通基因转录过程的一种物质,它根据基因信息制造活性…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加强SARS诊断试剂、疫苗以及防治药物筛选研发工作的管理,规范技术研究及实验方法,确保研究结果真实可靠,我局组织制定了《SARS病毒灭活疫苗临床前研究技术要点》、《细胞模型筛选抗SARS病毒药物试验技术要求》、《SARS诊断试剂生产研制技术要求》及《SARS病毒毒株资料登记表》等技术要  相似文献   

13.
美国堪萨斯州州立大学科学家完成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新研制的猪圆环病毒Ⅱ型疫苗能有效预防猪圆环病毒Ⅱ型。病毒学家、诊断医学和病理学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对板蓝根、黄芪的提取物以及青蒿素的萃取液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细胞株形态上的变化,同时根据试验收集到的不同中草药提取物在不同浓度下(1、2、4、6μg/m L)的细胞保护率,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中草药提取物抑制PRRSV所导致的细胞变性效果有显著差异,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同时,不同的中草药提取物对PRRSV的抑制效果也存在显著差异,板蓝根提取物具有一定的减少病毒造成细胞病变的作用,而青蒿素提取物保护细胞的能力效果最佳,有效降低PRRS病毒复制与抑制病毒导致细胞变性效果,阻断病毒的复制以降低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动物保健》2006,(4):46-46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和日本病毒学家宣布,他们已发现禽流感病毒现有菌株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奥秘,而这个发现显示世界或许有宝贵的喘气时间来研制禽流感疫苗,应付可能爆发的禽流感瘟疫。他们在今天发售的英国科学周刊《自然》(Nature)发表论文,指出奥秘在于气管顶部与底部细胞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体外研究紫花地丁黄酮类提取物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的作用,以鸡胚肾细胞为宿主细胞,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与空斑减数试验测定紫花地丁黄酮类提取物抗IBV活性,计算其IC50与治疗指数,并从药物对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对病毒吸附的影响及对病毒穿膜的影响3个方面初探紫花地丁黄酮类提取物抗IBV活性的机理。结果:紫花地丁黄酮类提取物能明显抑制IBV的致病变作用,其IC50为16.52mg/L,TI值为15.76。研究显示,紫花地丁黄酮类提取物在体外对IBV直接灭活的效果明显,在高浓度时对抑制IBV吸附与穿入细胞具有一定作用。结果表明:紫花地丁黄酮类提取物在体外有明显的抗IBV感染作用,且主要是通过直接灭活IBV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爬山虎乙醇提取物的抗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作用机制,试验采用在IBV感染H1299细胞前24 h、感染细胞过程中、感染细胞1.5 h后,三个不同的时段往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爬山虎乙醇提取物,待感染24 h后,检测病毒增殖量。结果表明:爬山虎乙醇提取物在病毒感染细胞过程中和感染细胞1.5 h后加入,IBV增殖受到明显抑制,比值差异数量级均为2。说明爬山虎乙醇提取物能直接作用于病毒,并且爬山虎乙醇提取物在病毒感染细胞后再加入,病毒增殖也受阻,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猪瘟病毒对新城疫病毒激活的IFN-β启动子的抑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猪瘟病毒(CSFV)对IFN-β产生的影响,我们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测定了CSFV Shimen株感染猪肾细胞PK15后人源IFN-β启动子的诱导情况,以及以新城疫病毒(NDV)作为诱导剂建立了细胞内IFN-β诱导的模型,基于该模型,我们探讨了CSFV对病毒活化的IFN-β启动子的影响。研究表明,不管条件如何改变,CSFV Shimen株都不能诱导活化IFN-β启动子。NDV可以有效诱导激活IFN-β启动子,且能与CSFV共感染同一个PK15细胞。深入研究发现,CSFV Shimen株能很好地抑制NDV对IFN-β启动子的活化,尤其是CSFV先于NDV感染或两病毒同时感染PK15细胞时,抑制效果最为明显。CSFV的这种抑制IFN-β启动子激活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猪瘟病毒持续感染的机理,为抗病毒药物的设计和新药的开发以及病毒病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甘草为原料,研究黑曲霉固态发酵对其中黄酮、甘草甜素提取率的影响。考察了发酵时间、发酵温度、pH等影响因素,筛选甘草中黄酮、甘草甜素提取率的最佳发酵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黑曲霉固态发酵黄酮发酵时间为7 d、培养温度28℃、初始pH值为6时,甘草中黄酮的提取率最高达0.99%;甘草甜素相对较好的发酵条件:发酵时间为7 d、培养温度32℃、初始pH值为5,且pH值是最大影响因素,甘草甜素的最高提取率达10.79%;甘草甜素含量受pH值影响最大,温度次之,其次是发酵时间。  相似文献   

20.
一支由华人和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队伍 ,在猴子身上进行实验后 ,有望发明一种崭新的抑制艾滋病毒方法 ,使人类有可能不必使用“鸡尾酒”抗艾滋病毒药物就可抑制艾滋病毒。这种治疗方法以称为“树状细胞”的未成熟免疫系统细胞为基础 ,使得严重感染“猴版”人体免疫缺乏病毒 (HIV)的 14只恒河弥猴血液中的 HIV病毒水平约降为原来的 1%。研究亦发现 ,实验猴的免疫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 CD4细胞增加了 6倍。进行实验的猴子都没有服用抗逆转录酶病毒药物 ,即著名的“鸡尾酒”药物 ,它能抑制 HIV病毒水平 ,但无法消灭它 ,同时会引起毒性副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