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枣疯病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国外韩国、印度有发生;国内山东、河北两省发生严重。我省枣区该病早有发生,近年来蔓延危害趋于严重,尤其在清涧、延川两县,发生蔓延面积最大。据调查估计,两县感病株率达5%以上的枣林面积约有660多公顷,感病株率达30%的枣林约有100ha。由于枣疯病的危害,红枣每年减产在100万 kg 左右,造成经济损失在200万元以上。枣疯病发病株数一般每年递增1%~3%,局部严重地区递增在10%  相似文献   

2.
枣尺蠖Sucra jujuba Chu是枣树的主要食叶害虫,分布于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省枣树栽培区,是枣实生产的严重敌害。早春枣树发芽前,成虫便羽化出土,上树交尾产卵,每雌蛾产卵1200粒左右。枣树发芽始期,幼虫便孵化危害,首先咬食嫩芽,继而危害嫩叶,严重时可将叶片、花芽食光,造成枣实减产或  相似文献   

3.
枣龟蜡蚧是一种危害枣树严重的害虫,一旦枣树受害,红枣减产70%左右。为了有效地控制该害虫,1991年对龟蜡蚧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试验,防治效果达90%以上。1 生物学特性1.1 生活史枣龟蜡蚧1年1代,以受精雌虫在枣树枝上越冬;3月下旬越冬代成虫出蛰,4月中旬虫体迅速增大;5月末、6月初开始产卵,6  相似文献   

4.
防治食芽象甲 提高枣树生长和结果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芽象甲是我国北方枣林重要害虫。在研究了食芽象甲的生物学特性和为害嫩芽的特点的基础上,于1991~1993年在永和县枣区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和人工震落收集虫体的综合措施,有效地控制虫害,促进了枣树生长和结果。与对照区相比,防治区的虫口减退率达90.8%~96.3%;枣树正常发芽率提高93.0%;生长前期枣吊数增加16.6%~28.2%,枣吊长度平均增加34.3%~44.1%,前期座果率提高99.0%;采收期枣吊数增加18%~25%,枣吊长度增加7.7%,挂果数提高74.6%~85.2%,仅产量一项比对照区增加3~4倍,且枣果个大,质优。重要的是,树体发芽早,生长期长,光合作用面积大,有机物积累丰富,为连续优质丰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 新郑枣区地处中原,有枣林约18万亩,枣树近360万株。此地栽枣多采用农枣间作,平均每亩20株,株行距多为4×8米,南北行向占80%,主栽品种为灰枣、鸡心枣,树龄有90—150年生。新栽植的一批枣树幼林,已陆续大量结果。新郑红枣,久负盛名,大量出口,誉扬海外。历史最高年产枣量,仅新郑县就达1,000万公斤,1986年为750万公斤。调查结果表明,在同等立地条件下,由于经营管理水平不同,产量相差很大。集约和粗放管理的枣树,株产可相差8倍。现将管理水平对产量的影响介绍如下,供有关同志参考,以利枣树集约经营,  相似文献   

6.
枣镰翅小卷蛾是佳县枣树的一大害虫,它不仅为害叶片,还为害果实,是枣树的一种毁灭性害虫。佳县黄河沿岸枣林地区均有分布,尤以滩地为重。泥河沟大队1966年因枣镰翅小卷蛾为害,红枣年产量由14万斤下降到3万斤,1976年又因枣镰翅小卷蛾大发生,受害率上升到80%,致使红枣产量下降到2万斤左右。我们从1978—1979年,进行了绑草把诱杀枣镰翅小卷蛾越冬幼虫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导于后,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县枣树近几年因枣尺蠖、枣飞象危害成灾,造成红枣大量减产。群众连续使用六六六,DDT、1605等高残毒农药,不但成本高、效果差,而且害虫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并使环境受到污染。1983年我们试验用毒草绳防治这两种害虫获得成功,1984年在全县推广防治面积达六千亩,占全县枣树结果面积的60%,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Meyer-Dür是枣树Ziziphus jujuba上新发生的重要害虫,以成若虫刺吸枣树幼嫩部位的汁液进行危害,造成花芽分化不良,落蕾落花,叶片穿孔,枣果畸形脱落等,经济损失严重。河南是我国枣栽培和生产大省,枣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六位。为生产绿色无公害的枣产品,该虫在河南枣区的发生危害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亟待开展。作者结合多年的枣树生产实践,调查研究了绿盲蝽在河南枣区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总结了枣树绿盲蝽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以期为河南省乃至全国枣产品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枣豹蠹蛾(ZeuzeracoffeaeNietner)属鳞翅目豹蠹蛾科,又名豹纹木蠹蛾、咖啡黑点木蠹蛾、截干虫、咖啡豹蠹蛾、枣钻枝虫等。该虫过去在河南枣区少见,未见到成灾的报道,近年来在新郑枣区暴发成灾。据在新郑、中牟、尉氏枣区调查,遭受枣豹蠹蛾危害的枣树约15万株,其中新郑市龙王乡枣林虫口密度较高。1994年8月20日在新郑龙王乡枣园调查枣树500株,虫株率高达91%,部分植株新生枣头被害率为60%;2年生枣头被害率30%,损失极重,故此枣豹蠹蛾,已成为新郑枣区主要害虫之一。1分布枣豹蠹蛾分布于海南、浙江、广西、湖南、湖北、安徽、河…  相似文献   

10.
枣尺蠖是危害枣树的主要害虫,在我县枣区危害严重,常造成枣子减产。1977年,我们利用枣尺蠖成虫不会飞,从土里羽化后爬上树干交尾产卵,以幼虫危害的习性,在干基绑塑料薄膜、草绳,阻止成虫上树,使其在草绳空隙处产卵,通过更换草绳,将卵集中消灭。经防治实践证明,此法简便易行,省工省钱,效果好,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1.
新郑的人工枣林约1.33万公顷,位于郑州市东部,背靠黄河,处以豫西丘陵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整个枣区年产鲜枣2000万公斤,产蜂蜜100余万公斤,是我国北方有名的红枣产区之一。悠久的栽培历史,培育出甘甜似蜜的新郑枣,有三十多个品种,所产灰枣、鸡心枣以果脆肉厚,核小皮薄,甘甜致密,适于干制而驰名。新郑枣区的人工枣林何时形成?众说纷云。考古学家以枣核的发现,推断该地枣树源远于8000年  相似文献   

12.
枣淡缘厚盲蝽(Eurystylu costalis Stal)属半翅目盲蝽科害虫。皖南枣区均有分布。我国著名金丝小枣产区的河北沦州也曾证实有此害虫危害,估计实际分布更为普遍。枣淡缘厚盲蝽以成虫、若虫刺吸枣树花和初座果,引起枣花、果蕾凋萎脱落;刺吸的伤口还能诱发花、果炭疽病、造成“花而不实”,对枣产量影响很大。此外,该  相似文献   

13.
枣尺蠖是枣树上的一种主要害虫。吴堡县有3600亩成片枣林,每年因枣尺蠖为害损失鲜枣达200万斤,价值20万元。以往由于长期使用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杀虫剂进行防治,既造成了环境污染,又伤害了天敌昆虫,害虫也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防效降低,药量增大,成本逐年增高(每株防治费达0.20元)。为了探求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治农药,1983年于宋家川乡康家塔村,在观察枣尺蠖生活史习性的基础上,用国产20%杀灭菊酯乳剂和法国产2.5%溴氰菊酯乳剂,对枣尺蠖幼虫进行了防治,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枣桃小食心虫简称枣桃小,是危害枣、苹果、梨、桃、山楂等果实的重要害虫.近几年,随着平山县枣树面积的迅速扩大,枣桃小食心虫的危害十分严重,造成大范围大面积的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深入了解日本龟蜡蚧的发生和危害规律,对邢台市不同类型枣区日本龟蜡蚧的分布和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日本龟蜡蚧越冬雌成虫在枣树上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型,个体群内和个体群间均为聚集分布;该害虫在寄主不同部位、不同方位的危害表现为:外部>内部,南方>西方>东方>北方;不同的林分类型受害程度表现为:生态环境单一的行栽婆枣林>生态环境单一的散生慈枣林>生态环境复杂的散生慈枣林。  相似文献   

16.
宣州区水东镇是著名枣乡,现有枣林0.9万亩,枣树近34万株。水东蜜枣久负盛名,誉扬海内外。此地枣树栽培多采用农枣间作,平均每亩20~30株,株行距多为5m×5m,主栽品种为尖(团)枣。树龄有数十年,新栽植的一批枣树幼林,已陆续大量  相似文献   

17.
枣镰翅小卷蛾 Ancylis satica Liu(以前误称枣菜蛾、枣粘虫),是陕北枣树一大害虫,分布广,危害重。1964年曾大发作,使榆林地区红枣减产80%以上,1976年再度大发生,又使红枣减产50%为探索以菌治虫及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的新途径,我们于1977年5月10日至20日,在青涧县王家河大队进行了杀螟杆菌、7216杆菌两种菌剂和杀虫脒对枣镰翅小卷蛾幼虫的田间防治试验。现将情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枣树裂果情况调查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裂果腐烂是北方枣区枣子减产的重要原因。1985年9月梅雨季,对山西省53个枣树品种裂果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枣果成熟期阴雨天气是导致裂果的主要因子;不同品种裂果程度不同;枣果成熟与裂果有密切关系。选育抗裂品种、调整枣果成熟期是解决裂果腐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 唐县仁厚镇乡庙沟村在河北农大的协助下,经过七年的试验,总结出了防治枣疯病的方法,使原有病树的治愈率在70%左右,使该病的年发生率由1981年的0.05%下降到去年的0.02%,曾获省农业厅科技成果三等奖。其方法如下:一、预防枣疯病。其方法主要有四:其一是枣林尽量不与桐、桑等易患丛枝病的林木间作,但可与石榴、花椒等低矮且不患丛枝病的果树为伍;其二是在枣树的生长期,常用溴氰菊酯、乐果等高效低毒农药喷洒叶面,用以毒杀传播枣疯病的叶蝉、蝉、天牛等有翅害虫,同时也毒杀危害枣果最严重的枣步曲、枣粘虫、枣食心虫等害虫,这是防  相似文献   

20.
经对清涧枣树的蝉害进行调查认为,蚱蝉是该区枣树主要害虫之一,防治该虫已迫在眉睫。其株虫口密度平均为10.30头,高者达16.6头;株被害率平均为69.92%,最高达88.32%;枝被害率平均为28.17%,重者达49.88%。该虫的发生危害规律是:低海拔重于高海拔,滩地、坝地重于山坡地。据调查测估,清涧县6666.7公顷枣林,每年因遭蚱蝉危害而造成的损失达180多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