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央高度重视"一村一品"的发展,从"一村一品"到"多村一品",从"一乡一业"到"一县一业",浙江省的"一村一品"走出了自己的一条独特之路。文章以浙江省69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为典型案例,研究浙江省特色的"一村一品"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粮、菜、果、药、畜”五大主导产业,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初见成效,催生了闻喜煮饼、卫嫂北垣馍、峨嵋远志等知名品牌,成为我县特色农业的名片.但从总体情况看,我县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农业生产条件依然较差、产业优势不强、农村高素质劳动力紧缺、发展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急需解决.因此必须从农业转型跨越发展和农民收入翻番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规划,明确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推进全县“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文水县属农业大县,也是煤炭等自然资源匮乏之县。我县依靠农业生产资源,发挥平川优势,主抓农业产业化经营,大搞社会化服务业,提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能力,种植业与养殖业同时并进,走出了一条"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的新路子。通过这次干部包村帮扶活动,我们将在全县"一村一品"规划之下对专业村进行一一帮扶,使全县农牧业发展成"一村一品"的良好格局。一、文水县"一村一品"发展现状1.农牧业资源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4.
运城市“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实践成效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总结运城市"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开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工作的建议,以期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养殖业、林果业、园艺业,发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优势主导产业"。一村一品作为一种有效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培育农村主导产业、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造就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舞台。一、发展一村一品的意义发展"一村一品"对推动特色农业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繁荣、实现脱贫致富具有独特的作用(一)一村一品是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6.
"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充分发挥高山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快"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步伐,做大做强做响屏山乡主导产业-茶产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通过对大田县屏山乡发展"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的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为今后如何规范发展"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如何坚持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带村、生态建村和人才强村,如何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示范带动,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2011年4月份,笔者跟随有关部门对运城市、临汾市“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收获很大,感触颇深。下面对这两个市5个县11个乡镇13个“一村一品”专业村的典型的做法、成功的经验、存在问题的研究,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以来,吕梁市认真贯彻全省县域经济暨农村工作会议、农业现代化分会精神,坚持把加快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作为现代农业和农民收入翻番的重要切入点和总抓手,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确定试点,狠抓落实。在省农业厅的指导下,迅速开展了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与产业现状今年全市向省农业厅申报一县一业基地县6个,一村一品专业村457个,省厅正式批复一县一业基地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云南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咬定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建设,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的良性发展格局,极大地提升了农村经济整体实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截至2016年底,我省符合"一村一品"专业村条件的有863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6.39%;符合"一村一品"专业乡镇条件的有99个,占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山西省委省政府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提出把"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切入点,为山西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全省上下迅速掀起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思潮。通过实例,探讨了山西"一村一品"的发展理念及基本原则,提出了5个适应山西省的发展模式:龙头企业拉动发展模式,服务组织带动型发展模式,专业市场依托型发展模式,政产学研支撑型发展模式和旅游文化主导型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期间,山西省要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主要抓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番、达到9000元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实现农业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特色化。  相似文献   

12.
"一村一品"是农村市场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对以村为基本单元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模式的一种表述。实践证明,发展"一村一品"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强村富民的具体行动。云南省发展"一村一品"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目前,云南省涌现了越来越多具有一定区域规模和专业化程度、特色鲜明的专业村,逐步形成了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新格局。本文简要阐述了"一村一品"的涵义,分析了云南省"一村一品"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一村一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我省在打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紧盯市场需求,咬定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建设,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良性发展格局,极大提升了农村经济整体实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新渠道。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我省符合"一村一品"专业村条件的有907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6.75%;符合一村一品专业乡镇条件的有125个,占全省乡镇总数  相似文献   

14.
舞钢市位于河南省中部, 平顶山市东南隅,地处伏牛山余脉东部与黄淮平原交接处, 总面积645.67 km^2,下辖7 个街道办事处、7 个乡镇,涉农行政村183 个,耕地面积2.13 万hm^2,农户6.9 万户,农村人口25.9 万人。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深入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的意见》中关于“支持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建设”的精神,为增强舞钢市“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示范村镇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舞钢市委、市政府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随着“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全市推动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带村的新格局快速形成,夯实了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有效地促进了全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持续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切入点,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普遍模式加以推进"。这为山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推动山西农垦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山西省明确把"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切入点来抓,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2011年3月中旬,山西省农业厅深入大同市考察特色农业发展,实地走访了广灵、阳高两县的5个乡镇、7个村,采用听取汇报、实地查看、走村入户的形式,对"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推进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  相似文献   

17.
《福建农业科技》2011,(3):79-79
为助农增收,将乐县着力推进"一村一品"工程建设,重点发展古镛积善的食用菌、南口蛟湖淮山、黄潭蔬菜、光明永吉柑桔等1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的基地建设,以此带动全县"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目前,已培育专业示范村、示范乡镇共64个。一村一品产业已经成为该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从中获得的纯收入占家庭年经营收入的60%以上。在"一村一品"项目推进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云南省云龙县针对农户普遍存在生产规模不大、效益不高的生产经营模式和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比较困难的实际,紧紧围绕“一村一业、一户一品”的特色产业,把独立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成立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9.
根据农业厅开展领导干部包村联县(市)增收活动统一部署和实施方案的要求,我站于5月下旬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到包县住村点,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农业发展为主线,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主攻方向,以延伸产业链为主导,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农民致富进程,住村以来,我们先后采用听取汇报、实地查看、入户询问、召开村民座谈会和书面征询意见等方式,对“一村一品”、“一县一业”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委在全省干部大会上提出了"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发展战略,为山西的农业现代化找准了道路。4年来,全省上下持之以恒推进这一战略,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8 000个、"一县一业"基地县60个,并且以这一战略为抓手,推动该省将特色农产品做大、农业支柱产业做强、农业品牌叫响,从而有力地提升了山西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推动了山西特色农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