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环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3414”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环县进行的玉米“341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地玉米最大施肥量的N、P、K配施比例为3.8:2.5:1。最佳施肥量的N、P、K配施比例为3.5:2.4:1。在高肥力区和低肥力区N的显著性最高,N肥的增产效果最明显。不同土壤肥力类型适宜施肥量为:高肥力区N 196.80 kg/hm2、P20,131.55 kg/hm2、K20 67.95 kg/hm2,中肥力区N 198.90 kg/hm2、P205 130.35 kg/hm2、K20 69.30 kg/hm2,低肥力区N 155.55 kg/hm2、P20s159.75 kg/hm2、K20 88.20 kg/hm2。  相似文献   

2.
强筋小麦综合农艺措施与产量及品质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强筋小麦不同种植密度、种肥N、种肥P2O5、种肥K2O、追肥N等5项农艺措施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建立了产量、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等4个目标性状的教学模型。采用“贡献率法”求得产量、品质等4个目标性状的各因素贡献率大小依次为:追肥N〉密度〉种肥N〉种肥P2O5〉种肥K2O。并分析了各单项因子效应和因子阀的互作效应。明确了实现7500kg/hm^2以上产量水平,品质指标迭国家强筋小麦二级以上标准的最佳农艺措施方案为:基本苗638.7万~658.35万苗/hm2,种肥氮(N)量17.20~18.38kg/hm ^2,种肥磷(P2O5)量107.04~117.96kg/hm^2,肥钾(K2O)量88.69~94.73kg/hm^2。追肥氮(N)量171.42~179.04kg/hm。。  相似文献   

3.
氮磷钾有机肥对马铃薯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弓建国  徐松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40-10942
[目的]研究马铃薯叶绿素含量与氮磷钾有机肥最佳施肥量的关系。[方法]对综合技术中的有机肥、氮、磷、钾施用量4个重要因素,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优选适合马铃薯栽培的施肥措施,用乙醇浸提叶绿素,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含量,研究氮磷钾及有机肥对马铃薯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N、P、K和有机肥施用量4因素对马铃薯叶绿素含量的效应依次为:N肥〉有机肥〉K肥〉P肥。获得马铃薯叶绿素总量〉1.48mg/g、叶绿素a〉0.79mg/g、叶绿素b〉0.69mg/g的最佳优化施肥方案为:施氮235.5—251.3kg/hm^2,施磷121.9~123.6kg/hm^2、施钾174.5~190.2kg/hm^2,施有机肥37935—38535kg/hm^2。[结论]该研究为建立马铃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可行性施肥技术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西藏18个供试土类164个剖面有效锌分析资料,探讨了土壤有效锌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西藏土壤表层和表下层有效锌平均含量分别约为3.0、1.0mg/kg。不同类型土壤表层有效锌含依次为:山地湿润森林土(4.88mg/kg)〉高山草甸土(3.72mg/kg)〉河谷半水成土(2.25mg/kg)〉山地旱生林灌土(2.20mg/kg)〉寒冻土(1.61mg/kg)〉高山草原土(0.82mg/kg)。影响西藏土壤锌有效性的第1主因子为有机质含量,第2主因子为土壤pH值。  相似文献   

5.
单种冬小麦“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单种冬小麦“3414”试验产量结果计算分析,得出氮、磷、钾数学函数方程为y=542.8+2510.4x1+935.9x2+612.4x3—763.0x1 ^2-328.3x2^2-271.2x3^2+241.3x1x2+298.8x2x3-131x2x3。通过肥料效应方程一、二次项偏回归系数的分析得出:氮肥对产量的贡献作用是第一位的,磷肥次之,钾肥最小;施肥量为纯N348.9kg/hm2、P2O;113.3kg/hm2、K2O 58.6kg/hm2时,冬小麦最高产量9823.1kg/hm2;施肥量为纯N262.5~361.5kg/hm2、P2O 582.5—129.0kg/hm2、K2O 28.5~49.5kg/hm2时,单种冬小麦产量可达9000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氮肥比例对水稻产量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基蘖穗肥不同施入比例,探讨了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肥量处理B2(N为116.5kg/hm^2)与基蘖穗肥施入比例3/2(6:4)时,公顷产量最高达到8188.7kg,比B2(N为116.5kg/hm^2)×A1(基蘖穗肥比例7:3)、B2(N为116.5kg/hm2)×A3(基蘖穗肥比例5:5)、B2(N为116.5kg/hm2)×A4(基蘖穗肥比例4:6)分别增产10.6%、11.7%、12.5%;比在同一基蘖穗肥施入比例A2(基蘖穗肥比例6:4)×B1(N为93.4kg/hm2)、A2(基蘖穗肥比例6:4)×B3(N为140kg/hm2)分别增产4.4%、4.3%。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旱造杂交稻的最佳施肥量,特进行本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田块的整体地力属中低水平,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丰缺程度表现为低N、中P、中K。在一定范围内,N、P、K的增加对产量均有正效应;当超过一定水平时,对产量均有负效应。应用回归方程分析,该区域种植早造杂交稻获最佳产量7622.9kg/hm2时,最佳施肥量为N:199.4kg/hm2、P2O5:75.7kg/hm2、K2O:130.0kg/hm2。  相似文献   

8.
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正确评价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江苏省海安县植保植检站于2010年对10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药后第9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5%已唑醇ME1.5-2.1kg/hm^2、11%井冈·已唑醇WP0.75kg/hm2优于5%井冈霉素As5.25kg/hm2,30%苯甲·丙环唑SC0.3kg/hm2、5%已唑醇ME1.2kg/hm2与5%井冈霉素As5.25kg/hm2药效无显著差异。因此.已唑醇、井冈·已唑醇和苯甲·丙环唑可作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替代或交替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校园绿地土壤是校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园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采集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绿地表层(0~20cm)土壤,分析土壤的pH、容重、孔隙度及土壤有机质、N、P、K有效养分含量,以摸清校园内园林绿地土壤的肥力状况。[结果]校园公共绿地和专用绿地表层土壤容重为1.10~1.33g/cm-3,土壤孔隙度49.8%~58.4%,通气孔度〉10%,土壤pH接近当地自然土壤;附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土壤容重为1.38~1.59.g/cm-3,土壤总孔隙度39.4%~47.9%,通气孔度〈10%,土壤pH大于当地自然土壤,不利于植物生长。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幅为6,4~12.7mg/kg,平均9.7mg/kg,处于低水平;碱解氮含量变幅为10.4~31.5mg/kg,平均18.2mg/kg,处于低水平;速效磷含量变幅为6.4~14.9mg/kg,平均为9.4mg/kg,处于中低水平;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幅为110.3~270.8mg/kg,平均138.9mg/kg,处于中高水平。总体上看,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绿地表层土壤主要问题是有机质和土壤氮素缺乏.附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土壤容重大.土壤pH偏高。[结论]时校园绿地进行培肥.并且加强校园绿地土壤科肇管理。  相似文献   

10.
告示     
根据新疆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和静县耕地剖面耕作层微量元素B、Fe、Cu都很丰富,而Mn和Zn两种元素普遍都缺。依据新疆土壤分级标准:有效Zn〈0.5mg/kg为极缺,0.5-1.0mg/kg为缺,1-2mg/kg为适量,〉2mg/kg为丰富;有效Mn〈7mg/kg为缺,7-9mg/kg为适最。〉9mg/kg为丰富。2000年全县耕地土壤详查结果显示,微量元素中B、Fe、Cu三种元素仍较丰富,而Mn和Zn仍普遍缺乏(有效Zn含量在0.464-2.04mg/kg之间,有效Mn含量在3.50-8.78mg/kg之间)。  相似文献   

11.
氮肥形态对印度芥菜吸收土壤中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形态氮肥对印度芥菜吸收土壤中铅的影响。[方法]在盆栽试验中,将印度芥菜播种到含醋酸铅的土壤中,分别对其施以不同形态的氮肥:(NH4)2SO4、NH4NO3和Ca(NO3)2,研究不同形态氮肥对印度芥菜吸收土壤中铅的影响。[结果]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形态氮肥对印度芥菜地上部干重和根系干重没有显著影响,而对地上部和根系含铅量有显著影响。不同形态氮肥处理对印度芥菜地上部和根系铅含量的影响依次为:(NH4)2SO4>NH4NO3>Ca(NO3)2。[结论]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施用不同形态氮肥对印度芥菜地上部和根系含铅量有显著影响,施(NH4)2SO4时含铅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肥对江夏扁穗雀麦(Bromus cartharticus Vahl.)鲜草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的影响作用大于磷肥,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鲜草产量表现为增加趋势,但在不同的施量水平下增加幅度略有不同;对于粗蛋白质含量而言,施氮量在108.7~434.8 kg/hm~2之间表现为增加,之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蛋白质含量降低。磷肥对江夏扁穗雀麦鲜草产量有增加作用,但影响差异不显著。磷氮肥对江夏扁穗雀麦粗蛋白质含量存在互作,当处于低氮水平时,增施磷肥可促进其蛋白质含量增加,但在中、高氮水平下则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江夏扁穗雀麦施氮量以中等水平为宜(217.4~434.8 kg/hm~2),而施少量磷肥(250.0 kg/hm~2)可与氮素共同改善牧草品质。  相似文献   

13.
施肥对油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配用以及化学氮肥与有机肥或硝化抑制剂配用对油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氮肥是提高油菜产量和增加硝酸盐积累的主要肥料品种。在施氮的基础上 ,配合施用磷钾肥有利于提高油菜产量和降低硝酸盐含量。不施氮肥 ,单施磷肥或钾肥均能增加油菜产量和硝酸盐积累。化学氮与有机氮各半 ,或在氮肥中加入硝化抑制剂 (DCD) ,既能提高油菜产量 ,又能降低硝酸盐积累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五因素 (1 2实施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 ,在田间实施氮肥、磷肥、钾肥、密度和氮肥施用期对水稻纹枯病病情指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并建立了病情指数 (Y)与几个因素的回归方程 ,回归方程为Y =12 .370 91- 1.6 6 75X2 - 1.716 2 5X1X3 。结果表明 ,氮肥、磷肥和钾肥对纹枯病的病情指数影响大 ,而穗肥施用期和密度对纹枯病的病情指数影响不大 ;不同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 ,对纹枯病影响最大的是氮肥与钾肥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滕康开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1980-11983,12062
[目的]主要研究播种量与追氮量互作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小麦高产优质生产的播种量与追氮量的最优组合。[方法]试验设播种量和追氮量2个因素,施入的氮肥为尿素(N 46%),播种量分3个水平(60、120、180kg/hm2),追氮量分4个水平(0、56、112、168 kg/hm2),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追氮量相同时,播量增大,茎蘖数越多,叶面积指数越大,干物质积累越大。播量相同时,追氮量对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较大,追氮量168 kg/hm2处理的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均高于对应播量的其他3个基追比例处理;不同播量条件下,追氮量对小麦各群体结构指标影响规律不一致,播量与追氮量之间存在互作效应。另外,播量、追氮量对小麦容重、蛋白质含量、出粉率均有显著影响,而对含水量影响不大;播量、追氮量对小麦面粉品质有一定影响。播量180 kg/hm2、追氮量168 kg/hm2时最有利于产量提高;播量120 kg/hm2、追氮量168 kg/hm2的籽粒品质协调且最优。[结论]播量、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显著,且播量与追氮量之间存在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6.
基于缓释肥的侧条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研究了侧条施肥技术条件下不同缓释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特征的影响.与不施肥处理(CK)和农民常规施肥处理(FP)比较,利用侧条施肥技术高缓释肥处理(HF)水稻氮素投入比农民常规施肥处理(FP)降低约40%,水稻产量没有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比农民常规施肥处理增加17.0%和16.6%.缓释肥各处理氮素回收率在54.5%~63.5%之间,高于常规施肥处理的36.9%.常规施肥处理田面水N4+和TN在施肥后3d内即可达到最大值,随时间推移下降较快,而高缓释肥处理田面水NO3-含量在施肥30d后才降到最低;以尿素为氮源,施肥后的前9d是防止氮素流失的关键时期,以缓释肥为氮源,则前30d是防止氮素流失的重要时期.氮素渗漏淋失主要发生在生育前期,以NO3--N形态为主,占全氮流失量的64.8%~70.3%之间,高缓释肥处理的全氮渗漏损失量( 14.86 kg·hm-2)比当地农民常规施肥处理(23.43 kg·hm-2)减少8.57kg·hm-2.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和环境效益,侧条施肥技术可作为一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施肥技术在水稻种植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稳定氮肥和普通氮肥在黄山贡菊上施用效果的差异。[方法]2016年通过在安徽歙县布置黄山贡菊不施氮(CK)、100%N量普通氮肥(CN)、100%N量稳定氮肥(SN1)和80%N量稳定氮肥(SN2)田间试验,研究稳定氮肥用量对黄山贡菊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80%N量稳定氮肥与100%N量普通氮肥施用效果相当,能够达到节本增效目标。100%N量稳定氮肥能提高贡菊产量,显著提高贡菊吸氮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和经济效益,较普通氮肥增产6.9%,氮肥表观利用率显著提高6.08百分点,农学效率显著提高0.35 kg/kg,收益增加6.5%。[结论]综合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来看,100%N量稳定氮肥在黄山贡菊上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盆栽菠菜生长和土壤供氮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菠菜产量、品质及土壤供氮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时菠菜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处理4(5%(占施氮量百分比)尿素与95%有机肥配施)、处理5(10%尿素与90%有机肥配施)、处理3(有机肥)、处理2(无机肥)、处理1(不施肥);植株氮累积量以处理5最多,其他处理趋势与生物量相同。收获时,植株维生素C含量依次为处理4、处理3、处理5、处理2、处理1,并且所有处理菠菜可食用部分硝酸盐含量均达到直接食用标准(小于432 mg.kg-1);无机肥处理比有机肥处理矿质态氮释放速度快,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能更好地调节土壤氮素的释放;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与有机肥处理能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且增加幅度大于单施无机肥处理。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该研究旨在为豫单2002的推广应用提供施肥技术支撑,为高产高蛋白夏玉米氮肥合理运筹肥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方法】在豫北潮土区高产田块上,采用田间试验,设N0(不施氮肥)、N_1(攻杆肥100%)、N_2(攻穗肥100%)、N_3(攻杆肥40% 攻穗肥60%),N_4(攻杆肥30% 攻穗肥50% 攻粒肥20%)五个处理开展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增产效果差异显著,其中N_3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其次是N1处理和N4处理,N_2处理增产效果最小;分次施肥有于提高籽粒粗蛋白含量,且随着施肥次数的增加,籽粒粗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分次施肥亦有利于提高籽粒蛋白质产量,不同处理以N3最佳,其次为N_4;氮肥不同运筹方式肥料利用率差异显著,其中N_3处理最高,其次为N_4和N_1处理,而N_2最低。【结论】N_3处理由于有效地促进了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增加显著地产量和提高了籽粒蛋白质产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因而为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20.
选用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有显著差异的4个粳稻品种,研究了氮肥对水稻灌浆成熟期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及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使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的比率明显大于直链淀粉;灌浆过程中不同品质类型的品种籽粒ADPG焦磷酸化酶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活性均为抽穗后18d出现峰值,但淀粉分支酶活性出现峰值的时间劣质品种比优质品种早;灌浆过程中籽粒ADPG焦磷酸化酶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活性不因氮肥的高低而发生变化,淀粉分支酶活性在灌浆前期受氮肥的影响很小,但灌浆后期随氮肥的增加酶活性呈下降趋势;灌浆部分时期籽粒ADPG焦磷酸化酶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活性品种和氮肥间表现互作,但淀粉分支酶活性在整个灌浆过程中均没表现互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