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树有百年、千年的树龄,不同于一般的树木和花草。应针对古树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古树生长衰老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养护管理。古树名木的复壮措施分为地下复壮和地面复壮。一、地下部分复壮措施。地下复壮目标是促使根系生长,可以做到的措施是土肥管理和嫁接新根。深耕松土操作范围  相似文献   

2.
古树健康与根系生长联系密切,改善根系生长环境是衰弱古树复壮的重要技术措施。研究以广州市白云区44011111322000296号朴树Celtis sinensis古树为研究对象,研究立地环境改造对朴树古树生长的影响,并采用探地雷达研究古树根系分布特征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改造第1天相比,第300、600天时朴树古树叶片全N、全P、全K含量显著增加(P0.05)。随着改造时间的延长,朴树古树根系数量和密度均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第130天后距离茎干5.0 m处根系数量最多,根系水平延伸范围增大;第130天时95.69%根系数量集中在深度20~41 cm之间,至第300天时93.32%的根系数量集中在深度41 cm以下,根系深层延伸趋势明显。研究表明,立地环境改造能够促进44011111322000296号朴树古树长势恢复,尤其是促进根系生长和叶片养分积累。  相似文献   

3.
古树复壮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树名木,虽数量较少,且多分布在风景名胜区的景点上,但从科研角度来说,古树名木可为人们研究当地地质变化、气候变迁、物种变异、环境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价值;从文化角度来说,古树名木往往是历史文人咏诗作画的题材,承载着当地历史文化,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见证和标志,是宝贵的“活文物”,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立地条件和生长环境难以改善,古树名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数量呈下降趋势,树势衰败,现状令人堪忧。近年来,通过多种方法,对古树名木进行综合复壮试验,颇有收获,现综述如下。一、清理表土针对要复壮的古树名木根际周围的表土进行清理,清理深度以露出根系为标准,做到不伤树根。清理范围,针叶树种清理树冠投影大小即可,阔叶树种清理面积要大于树冠投影面积。二、砧孔在表面土壤清理完毕之后,使用钻孔工具在树根周围进行钻孔,要求钻孔直径不超过8cm,过大易伤根,孔与孔之间距离在30~50cm之间,距离树根较近的地方深度可浅一些,一般30~40cm,外围的钻孔深度可达1m。打孔位置要分布均匀,最好呈辐射状,打孔时要根据树冠枝丫分布情况,判断土下根系的分布,尽量避免伤及根系。三、施肥、施松土剂以施...  相似文献   

4.
杭东 《湖南林业》2012,(7):34-35
古树一般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古树名木是活文物,是古代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它对于研究古代历史、气象学、古典园林史等有很高的价值。古树有几百年至几千年的树龄,不同于一般的树木和花草。如何针对古树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古树生长衰老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养护,是每一位林业工作者应有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古树、大树等的系统研究,得知:古树、大树地上表现出的生长势衰弱,主要是由于地下环境,也就是根系生长环境发生了不良的变化,导致水分下渗困难,土壤中气体交换困难,致使行道树在正常季节叶片变小、变黄等现象而生长势衰弱;本作者利用狭管(伯努利)效应,发明了一种复合渗水透气装置,在园林树木的日常养护、栽植、复壮过程中,得到了部分应用。结果表明:狭管复合渗水装备能促进植物根系吸收营养和水分,会提高古树的生长能力,从而提高古树的生长势,增强古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山东省乳山市大孤山镇万户村古银杏调查,结果显示其根系腐烂面积达2/3以上,古树枝条在树冠范围内不同方位均有枯死的情况,且在根系腐烂的北部枯枝情况严重,树势衰弱。采用银杏苗倒插皮接古树复壮技术,辅以清理杂物、配制营养土回填等改土措施,对濒危古树进行复壮。对复壮后该树1年生枝、叶片、种子进行调查对比,发现复壮后古树生长状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地径刺槐苗木栽植以后地上部分萌芽、根系生长潜力、苗木幼树成活初期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苗木地径大小对栽植后新根萌生量、总长度和造林成活率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强催芽、抹芽断根后播种,待苗根伸出容器以外,再移位断根蹲苗,与空气修根、肥料修根等措施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1)蒙古栎抹芽断根与不损坏萌芽场圃发芽率基本相似,苗木平均高、抹芽断根略高于对照,对增生垂直根有明显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促进作用的大小与抹芽断根时萌芽长度密切相关;(2)蒙古栎种子从萌芽到伸出子叶柄之前,抹芽断根,均对分生垂直根系有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大小以萌芽长2~3 cm抹芽和3~5 cm折断2/3为最佳;(3)多主根苗比独根苗分生毛细根的基数增加;(4)空气修根和移位断根蹲苗均对修根有明显效果。移位断根蹲苗容器外的根系基部断面是对照的0.52,空气修根是对照的0.05,容器外的根系粗度明显低于对照。空气修根苗木高生长缓慢,易出现干梢现象。(5)肥料修根对容器外根系有抑制作用,对容器内根系分生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引言根系是林木吸收和传导水肥、支撑和固定树木躯体的主要器官。根系吸收水肥,依其作用机理可分为两种类型,即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前者与根系本身的生理活动有关,后者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根系吸收面积的大小。因此,根系表面积在林木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关于林木生长与根系表面积的关系,研究得比较少,迄今有关桉树根系表面积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以不同种的桉树幼苗为材料,研究其生长与根系表面积的关系,以探讨根系表面积在林木幼苗生长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试验材料是海南岛临高县博厚区林场试验苗圃培育的营养袋(规格:高15cm、宽12cm)桉树苗,苗龄为50—90天不等(如表1)各种桉树苗木管理措施相同。从各种桉树的苗木中,挑选5株中等大小、生长健壮的幼苗,用流水小心洗去营养土,除去杂根,供测定用。  相似文献   

10.
以青藏高原地区各地的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等20种灌木树种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测定此20种灌木在生长初期(5月)和生长旺期(7月)的全根系特征值(长度、表面积、体积、根尖数、分叉数)和微细根(直径≤2 mm)特征值(长度、表面积、体积、根尖数),研究灌木在生长初期和旺期根系特征,并根据根系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5月和7月灌木树种之间全根系和微细根系特征值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同一时期灌木树种各根系特征值大小顺序有所不同,并且7月灌木树种根系特征值大小顺序规律与5月不一致。(2)与5月相比,灌木7月全根系和微细根特征值均呈不同幅度增加,其中全根系和微细根特征值中增幅最大的分别是全根体积(175.14%)和微细根根尖数(74.56%)。(3)全根系特征值4个指标之间和微细根系特征值5个指标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而全根系特征值和微细根特征值之间总体呈显著正相关,仅5月全根体积与各微细根特征值相关性不显著。(4)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7月各项指标载荷均比5月份对应指标高,并且7月微细根特征值指标载荷相对高于对应全根系指标,测定灌木7月的微细根系特征值,能更好地反映灌木根系特征。(5)从根系特征角度综合评价,20种灌木大致可以分为5种类型(抗旱能力依次减弱):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为第1类,抗旱性最强;三颗针Berberis julianae、树锦鸡儿Caragana arborescens为第2类;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蔷薇Rosa multifl ora和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为第3类;唐古特莸Caryopteris tangutica和珍珠梅Sorbaria kirilowii为第4类;其余11种灌木为第5类。  相似文献   

11.
以桉树(2 m×3 m)+山毛豆(Tephrosia candida)复合经营模式为研究对象,桉树纯林(2 m×3 m)为对照,根系生物量和根长密度为测定指标,采用根系区位全挖法和土钻样点法,探索了间种山毛豆对桉树根系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间种山毛豆有利于提高桉树细根和粗根在地下部分的比例,其中细根生物量提高幅度最大,比纯林桉树提高了1.99倍;间种山毛豆对桉树细根生物量空间分布影响显著,在垂直方向上,桉树细根生物量明显下沉,各土层大小排序为20~40 cm 0~20 cm 40~60 cm,在水平方向上,桉树细根生长明显外延,各区位细根生物量大小排序为区位2区位1区位3;间种山毛豆对0~20 cm深土层的桉树根系根长密度影响显著,其中纯林桉树细根根长密度是间种模式的1.4倍,粗根是间种模式的1.9倍,而2种模式下桉树根长密度最大值均出现在20~40 cm土层;在从桉树树兜往树行中间的水平方向上,间种模式和纯林桉树中细根和粗根的根长密度变化趋势均是单峰型曲线,其中细根根长密度峰值分别出现在1.00、1.25 m位置,粗根根长密度峰值分别出现在0.75、1.00 m位置。桉树人工林间种山毛豆能有效促进桉树根系生长,特别是细根生物量明显增加;同时桉树根系出现了生长下沉和外延现象,这可能是受地下根系生态位重叠产生的树种间竞争和促进作用影响造成。  相似文献   

12.
研究6年生互叶白千层自然生长的根系组成与分布,并对3年生互叶白千层采取切根与滴灌的缩根处理。自然生长根系水平根系较长且粗壮发达,根基部细根分布较少,影响互叶白千层移栽恢复。切根和滴灌处理可以缩短主侧根长度,诱导细根生长,细根生物量明显增加,且大部分集中在植株根系20 cm水平范围内。综合考量以3年生苗木根茎外10 cm处切根,并在种植株根系20 cm范围内采用导向性滴灌处理苗木根系生长较好,有利于互叶白千层大苗的移栽恢复。  相似文献   

13.
为了区别不同长势和生境条件下的古树名木损失额,文章提出以“古树名木生长势系数”这一概念来说明在不同生长状况下古树名木损失额的不同,并提出以“优”、“中”、“差”、“濒危”四个等级来反映古树名木的生长势状况,从“树木的外观特征”和“树木生长及管护状况”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以树冠、树干、树叶、根系、受害现象、管护水平以及生长周围状况作为影响因子,进一步完善和制定了影响古树名木生长势等级的判定标准和评分体系。以此为依据来判定受损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等级,从而确定古树名木的生长势系数值。古树名木生长势系数的确定,不仅为古树名木损失额的全面、准确、合理计量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还为古树名木损失额的计量模型转化为具体的计算公式便于实际操作与应用,提供了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坚实的数据基础。同时也为古树名木损害的经济赔偿案件的处理提供了科学、准确的衡量尺度和处罚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古树是我国很多文物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自然和历史文化价值,但受极端天气胁迫、人为活动、地上环境改造、地下水位变化、环境污染、病虫危害等因素的影响,古树健康生长面临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叶量减少、叶片失绿、年生长量小;树体损伤、空腐;根系损伤、主干倾斜,生长势逐渐衰弱至衰亡。改善古树健康状况,逐渐恢复古树生长势,立地生  相似文献   

15.
古树名木保护及复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名木是我国的活文物,比一般的观赏树木价值高,为一般树木所不可比拟。但由于树龄大、树体生长势逐渐衰弱、根生长力减退、死枝数目增多、抗逆性差、极易遭受不良因素的影响,或遭受人为破坏直至死亡,导致古树名木数量急剧减少。因此,保护古树名木是当前一项不可拖延的重要任务。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黄山区把保护古树名木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古树名木的管理工作认真细致,为古树名木创造良好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6.
以盆栽毛白杨、北京杨为试验材料,采用均匀设计,将外生菌根真菌(美味牛肝菌、褐疣柄牛肝菌)、植物生长调节剂(NAA)和植物抗病诱导剂(水杨酸)以不同配比混合形成根际微生态调节物,并施于苗木根部,研究其对苗木生长、生物量、根系活力、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及土壤有效P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根际微生态调节物改善了苗木根际微生态环境,使毛白杨、北京杨盆栽苗的苗高、地径、总干质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6.0%~35.0%,19.4%~38.9%,15.5%~86.4%和12.5%~26.2%,1.6%~20.3%,33.6%~72.7%,幼苗生长更为健壮和迅速;使毛白杨根系活力比对照提高6.71%~33.64%,北京杨根系活力比对照提高1.49%~49.46%,根系活力与苗木的生长、生物量有较大相关性;使毛白杨和北京杨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强,分别增加20.91%~36.35%和13.39%~54.98%,对根际区域的土壤有效P具有明显的富集效应,富集率分别为7.49%~25.67%和17.85%~53.50%。  相似文献   

17.
油松容器苗质量指标研究鲁敏,陈志骞,范学恒(沈阳市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中心110014)(辽宁省防护林办公室)(黑山县林业局)苗木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的高低,而且也影响林木初期生长速度。现在许多的生长指标,如苗木高度、根系分布和根径大小、根系占整...  相似文献   

18.
古树名木的复壮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古树名木是某一方土地上的活历史、活文物,比一般的观赏树木价值高,是一般树木所不可比拟的。但由于树龄大、树体生长势逐渐衰弱、根系生长力减退、坏死枝干数目增多、抗逆性差、极易遭受不良因素的影响,或遭受人为破坏直至死亡,导致古树名木数量急剧减少。因此,及时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与复壮、为其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古树复壮修复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7年9—11月,对北京市门头沟区的古树生长状况作了详细调查和分析,并据此对辖区内的61株古树进行了复壮修复。采取的复壮修复措施与项目施工流程,包括土壤处理、树体修复、根系处理、支架支撑、建畜水池与渗水井、后期养护等。该项目取得了显著的古树复壮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整株法,观测1 a生与2 a生Larreatridentata根系的生长分布状况,并通过地径建立根系生长状况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L.tridentata根系庞大,主根长,侧根发达,根型利于对水分的吸收,具有典型沙漠植物的根系特征;地径与主要根参数(总根长、根总断面积、根干重)有极显著的指数函数相关关系,可用地径建立预测根系生长的模型。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地下部分生物量有极显著的幂函数相关关系,且随着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增加,地上部分生物量成幂函数递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